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一百四十二篇短篇信息

 

目录:

求神拯救的祷告(杨震宇)

苦难中的呼求(刘锐光)

诗篇中十字架的救恩与经历(林三钢)

孤单(陈家强)

我向你吐露(一四二1~7)(台北灵粮堂)

我们的避难所(一百四十二篇17)(台北基督之家)

使我灵苏醒!(14217)(香港读经会)

 

 

求神拯救的祷告(杨震宇)

 

钥句: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

背景:《诗篇》第一百四十二篇的诗题「大卫在洞里做的训诲诗,乃是祈祷」。换言之,本诗的性质对他人而言,为「训诲诗」;对大卫而言,是他受扫罗追赶时,求神拯救他的「祈祷」。大卫逃亡时经历了各种患难,自撒母耳记上》十九1112节开始逃难,他逃到「拿约」,又逃到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因见到以东人多益而害怕,倚靠自己的聪明,所以逃到「非利士地」迦特王亚吉那里(撒上二十一10——「耶和华作他的避难所」)。此篇是大卫十三首训诲诗中的最后一首(其它诗篇是:三十四;五十二;五十四;五十六;五十七;五十九;六十三)

提要:第一百二篇是是大卫受扫罗追赶时,求神拯救他的祷告。在这首祈求诗里,大卫向神陈说他的苦情,因仇敌试图杀害他却没有人理会(14)。在末了,他向神祷告是因为他有信心耶和华必拯救他(57)。全诗分为二段:

()在祂面前发声哀告(14)──我发声哀告耶和华,发声恳求耶和华;

()求神领出被囚之地(57)──求你领我出离被囚之地,我好称赞你的名。

钥节:【诗一百四十二12】「我发声哀告耶和华,发声恳求耶和华。我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陈说我的患难。」

钥点:本篇我们看到大卫被仇敌追赶,被朋友遗弃,躲藏在洞穴里,然而他真心的呼求、恳切的祷告、坚定的相信、忍耐的等候、歌颂的赞美,正是让我们在无人眷顾的时候,可以向大卫学习的榜样。首先,他大声祷告,在耶和华面前述说他的苦情。此时,他吐露逃到洞中的时候(亚杜兰洞或是在基底洞,撒上二十二章,二十四章)好像被囚在监牢中一样,所以他恳切地求神救他脱离被囚之地。接着,他知道前面的路危险重重,因敌人在他行的路上暗设网罗。但神知道他的道路,这是他最大的安慰,也成了他属灵的转折点。然后,述说使他痛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危急关头,他寻求帮助,似乎没有一个人关心。于是,他又向神祷告,是因为深深地认识到:(1)只有神才是他的避难所;(2)惟有神是他在活人之地的福分;(3)他落到极卑之地;(4)那些逼迫他的人比他强盛;(5)神要领他出离被囚之地,好称赞神的名。在末了,他凭着信心展望得救的日子,那时义人必环绕他,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他。

今日的钥节提到「我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吐露」一词带有「倾诉」之意。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卫在山洞里向神吐露他的苦情,陈说他的患难。众人虽离弃他,但他相信神是他唯一的避难所,是他永远的福份。在祷告中的过程中,他向神倾心吐意,求神怜悯他的孤单、软弱和无处躲避之苦,并救他脱离强敌之手。大卫最可贵之处,在于他经过许多的苦难、逼迫,就在这时候,他向神:「发声哀告…发声恳求…吐露苦情…陈说患难…」,而不是埋怨神如何对待他。因此,他在灵里发昏时,仍向神表明说:「祢知道我的道路」;他在极度困苦中,仍能向神说: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福分」;他落到极卑微的地步,仍向神祈求说:「求领我出离被囚之地」;虽然他尚未得着彻底释放,仍然向神宣告说:「因为是用厚恩待我」。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转变。因此,我们有时也会感到孤单无助,甚至灵性低落,学习只管转向神,向祂倾诉、「吐露苦情。马太亨利说得好,「我们在患难中常常过分忧虑,自讨苦吃,徒劳无益。要解脱痛苦,最好就是将患难告诉神,把忧虑卸给祂。」亲爱的,愿你的艰难的时刻(山洞里或是被囚之地),反而成为与神更亲近,并向祂倾心吐意的经历。

「有困难的时候也坚定地相信神,祂有爱心、仁慈和智慧;在考验和困难的后面,往往是神给我们的祝福。没有任何试炼不带有神的祝福。」──《生命隽语」

默想:亲爱的,在每天的生活中,你有否忽略向天父倾心吐意的时刻呢?在困境中,你是否也能在祷告中学习交托与神呢?

祷告:神阿,愿我在人生的低潮中遇见祢。在遇到困境时,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向祢倾心吐意。阿们!

── 杨震宇《让我们在诗篇中遇见神》

 

 

苦难中的呼求(刘锐光)

 

        大卫一生常有苦难,而且都不是普通的苦难,是一般人受不了的苦难。那么他怎样渡过呢?向神祷告是他唯一的出路。
苦况 (v.1-4)
        大卫在苦难中怎样祷告呢?
        吐真情 (v.1-2)。「我发声哀告耶和华,发声恳求耶和华。我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陈说我的患难」,大卫是倾心吐意的在神面前祷告,他把他的苦情,患难一一的陈列在神面前,恳切的哀求神垂听。
        路难行 (v.3-4)。「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祢知道我的道路。在我行的路上,敌人为我暗设网罗」(v.3),大卫向神诉说他的道路难行,因为他的敌人常暗设网罗要陷害他,使他步步惊心,使他心灵发昏不能思考。
        「求祢向我右边观看,因为没有人认识我。我无处避难,也没有人眷顾我」(v.4),大卫感到非常孤单。既有敌人在窥视,又孤单无援,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
        大卫就是这样把心中的一切都告诉神,向祂倾诉。如果你正落在同样的处境,你也可以像大卫一样,向神倾诉,你不要独自承担你的痛苦,神愿意垂听你的祷告,不要放弃。
.   求救 (v.5-7)
        为什么大卫不放弃向神祷告,向神求救呢?
        曾宣示 (v.5)。「耶和华阿,我曾向祢哀求。我说,祢是我的避难所,在活人之地,祢是我的福分」,这是大卫以前向神的祷告,向神的宣示。神是他的避难所,也是他的福分。他从前这样相信,这样向神宣示,现在他捉紧这信念,大胆向神祷告,求神实现。是的,我们过去对神的信心不要丢弃,要重新拾回来,再次经历神的实在。
        求拯救 (v.6-7)。「求祢侧耳听我的呼求,因我落到极卑之地。求祢救我脱离逼迫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求祢领我出离被囚之地,我好称赞祢的名。义人必环绕我,因为祢是用厚恩待我」,大卫凭着过去的信心,大胆向神求救。因为他被人藐视,轻看。被人逼迫,困住,他无力抵抗,因为敌人比他强得多。
        「义人必环绕我,因为祢是用厚恩待我」(v.7),大卫深信有一天义人必来围绕他,要观看神在他身上的作为,看神怎样以厚恩待他。
        人生难免有患难,问题是你怎样面对,有什么出路。大卫的祷告不是他的理想,乃是他活生生的经历。大卫能经历靠神渡过患难,你我也能!

―― 刘锐光《诗篇默想》

 

 

孤单(陈家强)

 

第一四二篇

有关这标题,可参看诗篇五十七篇。环顾自己被敌人围困(一四○9),又被朋友误解(一四一5),大卫慨叹人都离弃他(4),然而却发现神没有离弃自己(5)。解(一四一5),大卫慨叹人都离弃他(4),然而却发现神没有离弃自己(5)。这篇诗的3个段落(1-3上、3-56-7)都包含相同的主题:1. 个人的痛苦:发昏,没有朋友,山穷水尽;2. 祈祷:描述自己的境况,肯定自己的信心,发出呼求;3. 主:体谅,保护,供应,拯救。

1-3节上

一颗濒临崩溃的心灵,向充满恩典的神发声恳求。虽然主知道我们的需要(太六32),祂仍吩咐我们要祈求(太七7-8)。「我发声……我发声」亦即是陈明细节,把我们那颗发昏的心传召到那位「知道」(顾念;参一6)我们的主面前。第3-5 在面对危险和孤单的时候,向赐平安和丰足的神呼求。「福分」:养生的供应(书十八7;参书十九9)。「在……地」:此时此地。

6-7

在完全无助的时候,向完全满足我们需要的神呼求。「因为你是用厚恩待我」:直译是「因你为我做了圆满的工作」,击退仇敌,解除捆锁,帮人再发赞美和重建关系。

―― 陈家强《诗篇研究讲义》

 

 

诗篇中十字架的救恩与经历(林三钢)

 

(伍)诗篇一四二篇  因坚定的信心而胜过心灵的巅覆

大卫在里(撒上二十四 17

引言

关于「经十字架的死而显出神的大能」的几篇诗篇中,这一篇是非常宝贵。我们必须先解这篇 诗的背景,否则就无法解诗篇的内容。这篇诗前的小字:『大卫在里作的训悔诗,乃是祈祷。』

 

从撒母耳记上的史记载中,可看出大卫在旷野时有三次在里。第一次是刚刚逃难时,从非 迦特王面前被赶出去后,在亚杜蘭洞(撒上二十二章);第二次是在隐基底的旷野(撒上二十四章);第 三次是在西弗的旷野(撒上二十章)。在亚杜蘭洞写的诗是诗篇三十四篇,诗篇一四二篇并未注明是在 那一个,但研诗中的内容,应该是指隐基底的山

 

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时,扫挑选三千精兵他,大卫无法抗拒,乃藏在一个的深处。很凑 巧的,扫也进入中大解。跟随他的人对大卫:『耶和华曾应许你: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 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明显他们是根据实况而想的,还引用耶和华的应许。大卫似乎被他 ,但内心又有些安。他起悄悄的割下扫外袍的衣襟。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的衣襟。对跟随他的人:『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 华的受膏者。』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容他们起害扫

 

,从里出去行路。随后大卫也起,从里出去,呼叫扫羅說:『我主,我王。』扫 回头观看,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大卫对扫羅說:『你为何听信人的谗言,大卫想要害你呢?今日 你亲眼看中耶和华将你交在我手里。有人叫我你,我却爱惜你,:我敢伸手害我的主,因 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父啊,看看你外袍的衣襟在我手中!我割下你的衣襟,没有你。你由此可 知道我没有意叛逆你。』

 

请注意「随后大卫心中自责」,这话在原文中的意思,只是责备自己,而是鞭打(smote)自己。 他厉害的责怪自己,何竟这样冲动,扫既是神所膏的,我怎可去伤害他呢?我如果伤害他,就是顶撞 神,那末我心中还甚么敬畏的心呢?要知道神早已废弃扫作王,并且还藉着撒母耳膏大卫,代替扫 ,大卫大可必在意。但是按他深处的认知,即使现在神已经废弃扫,扫总是曾被神所膏过的。 他如果加害到这样一位人物身上,仍是违背敬畏神的原则。死他,割下他外袍的衣襟也 该的。所以他厉害的鞭打自己,责怪自己何竟作出这样得罪神的事。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章记载另一次相似的故事。那次是在西弗的旷野。扫上次在隐基底的旷野, 大卫没有他,很受感动,放声大哭,并出内心的话:『你比我公义……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 的国必坚在你手里。』(撒上二十四 1620)。但久西弗人向他报告大卫藏在哈基山里,他 再次挑选三千精兵寻大卫。有一晚上,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下到扫的营中,看睡在辎重营里, 他的枪在头旁,插在地上。扫的元帅押尼珥和百姓都睡在他的周围。亚比筛对大卫:『现在神将你的 仇敌交在你手里。求你容我拿枪将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用再刺。』大卫对亚比筛:『可害死他! 有谁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而无罪呢?大卫又:我指着永生耶和华起誓,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 期到,或是出战阵亡,我在耶和华面前万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现在你可以将他头旁的枪和水 瓶拿,我们就走……没有看,没有知道,也没有人醒起,都睡着,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沉沉的睡。』 大卫远远的站在山顶上呼叫:『主我的王啊……我作甚么?我手里有甚么事?我主竟追赶仆人 呢?』扫醒过,听出是大卫的声音,非常受感动,:『我有罪。……我儿大卫,愿你得福;你必 作大事,也必得胜。于是大卫起,扫回他的本处去。』

 

这二个故事,出扫和大卫在神面前光景是完全同的。扫是属乎肉体的,一直凭自己的意 和打算而。即使第一次发现大卫无意害他,他也知道神必要藉着大卫作王而使以色国刚强。但等 久听大卫的消息,又兵前去追大卫。大卫的光景刚巧相反,他一直存敬畏的心,敢抓住机会, 敢凭自己的智慧和能。这明大卫确实有十字架死的经,他如今活着,再是他自己。他也 满有十字架活的经,让神的形像也显明在他生活中。

 

我们仔细的思想这段记载,会发现当时大卫学习十字架死的经够深入,否则他会前去剪下 的衣襟,也必拿扫的枪和水瓶去向扫解释,只要神知道就够。由此我们可以解大卫鞭打 自己的意义,也解他确是很努的「背起十字架」跟随神。

 

诗篇一四二篇和一四三篇应该是在一起的,一四三篇可以是一四二篇的延长。一四三章一至十二节:『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心听我的恳求;凭你的信实和公义应允我。』大卫求神应允甚么 呢?『求你要审问仆人,因为在你面前,凡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义的。』从这节可以看出大卫知道, 在他里面还没有完全对付干净,心中还存着义。『原仇敌逼迫我,将我打倒在地;使我住在幽暗之处, 像死许多的人一样。所以我的在我里面发昏;我的心在我里面凄惨。』这话和一四二篇第三节的 话很相似:『我的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你知道我的道。在我上,敌人为我设下网。』

内容

现在我们逐段看诗篇第一四二篇,其中可分为四个段

 

哀告(14

 

(一)心中的苦情 诗篇一四二篇第一,二节:『我发声哀告耶和华;发声恳求耶和华。我在他面前吐我的苦情,陈 我的患难。』大卫在神面前求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求神赦免他,因为他虽,却割下扫 的衣襟。他在神面前安,用鞭子责打自己。

 

(二)外的患难 第二件事,他发现缺少真正认神,敬畏神的朋友。那班跟随他的人劝他去死扫,他们的心意 是好的,他也几乎听从,但以后发现他们的建议是违背神的心意,乃是外的患难。

 

(三)心的颠覆 第三节:『我的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你知道我的道。』这节大卫描写当时的环境和他的心态。 『我的在我里面发昏﹝原意是「颠覆」(enshrouded and languishes)﹞』里冲突,颠倒翻覆平。 很想死扫,但安,不殺他,又觉得机会难得。心中反反复覆的知该如何是好?最终无法拒 绝臣仆的催促,也敌过内心的冲动,才悄悄的割下扫外袍的衣襟。等割下扫衣襟后,心中自责, 在这样的光景下,他向神:『你知道我的道』。

 

(四)敌人的计谋 『在我上,敌人为我设下网。』网是甚么?是撒但藉着跟随他的人所建议的,大卫差一 点掉进网里面。是扫对付他,而是跟随他的人。从属的眼光中,那些跟随他的人是他的仇敌。

 

(五)孤单无人眷顾 第四节:『求你向我右边观看,因为没有人认我。我无处避难,也没有人眷顾我。』眷顾甚么? 饿给你东西吃么,是的;当你伤心流淚的时候,拿毛巾给你擦眼么,是的。没有人眷顾我,是 指当我里头挣扎的时候,没有一位敬畏神的同伴,可以按正道指教我,扶持我,使我敢任意妄为。 他们的建议反而成为撒但的网,要使我陷在其中。大卫写这篇诗时,里是非常的老練,但仍有一点 错,在挣扎的时候,割下扫的衣襟,他为此自责。虽然错,他仍然能看神的能显明在他身上。 力不是要把扫羅殺死,能是把自己的死。请大家切切的记得,十字架的能,去攻击仇敌, 单是战胜仇敌,是除去最顽固的难处,就是我们自己。

 

以往的经5

 

第五节:『耶和华啊,我曾向你哀求;我:你是我的避难所,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第 五节起大卫追溯以往的经他「曾」向神祈求。他所求的有二大重点:

 

(一)神是危险中的避难所 诗篇中有太多次叙述是诗人危险中的避难处。如在五十九篇,大卫尚未逃前,扫打发人 探,他的处境是极其孤单危险,他就求神拯救他,提到神是他的避难所,他的祷告的确蒙神垂听。以后 还有许多次也是一样,如十四篇第节,四十篇一节,十一篇二节,十二篇七,八节。所有这 些祈求都蒙神应允。

 

(二)神是一生活着的福分 诗篇中也有很多次叙述神是诗人在活人之地的福分,如七十三篇二十节,一一九篇五十七节。 避难所是在消极方面免去仇敌的害,福分则是在积极方面的享受和产业。

 

恳求(67上) 节:『求你侧耳听我的呼求,因我到极卑之地。』极卑之地,是别人看他卑微,而是他看 自己在神的面前非常卑下,还为自己有所打算,靠自己有所作为,在这样的环境中。 (一)脱逼迫我的人 『求你救我脱逼迫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首先诗人求神拯救他脱的追。扫羅率 三千精兵,是远超他所能抵挡的。 (二)脱受困的境界 『求你我出被困之地,我好称赞你的名。』前面诗人所求的是脱那班逼迫他的人,接着所求 的是脱受困的境界。这大概是指他所处的环境,已孤单无助,只被困在山区,因为山区还有一些山 可以躲藏,如到平原或城市,就无法躲藏。这话也可能是指他心情中的痛苦。他的内心是被旧的 自己所捆绑,总是为自己着想,而是为着神;总是想用自己的方法,而依靠神。如果为自己着想, 即使成功,又有何价值呢?何况自己是那样软弱,如何能解决眼前的危境呢?为此他恳的求神,拯救 他脱这种可的光景。

 

信心中的把握(7下) 我们整篇诗的话语,会感到大卫当时的心情是非常低沉:仇敌追他,比他强盛,环境极其险,无处可以逃避,他只得祈求神,乃是发哀声又恳的祈求;然而到最后半节:『义人必环绕我,因为你 是用厚恩待我。』发现他的心情是全然开,有坚定的把握,毫无低沉的样子,这叫我们难以解。

 

其实,这篇诗篇宝贵的地方就是在此!如果我们也受过神一点带,就会明白,凡经十字架死和 活的人都是如此。前面我们提到,使徒保在哥多后书第四章所叙述的豈不也是一样。他:『我们 四面受敌,却被困住;心里作难,却至失望;遭逼迫,却被丢弃;打倒,却至死亡。』这四 话前半都是困苦受压的感受,但后半却是高昂,开,并有坚定的信心。这种看似矛盾的感受, 出大卫是在十字架的死和活的经中表达出神的大能。

 

大卫所有的把握含有二点:

 

(一)有一班义人陪伴 『义人必环绕我,因为你用厚恩待我。』大卫知道他有属的同伴,与他一样受过神带,有相同 的经,陪伴着他一同活在神面前。他们为少,所以原文中「义人」是多的,且是环绕着他应 付眼前的难处,又能称赞神的名。

 

(二)蒙神用厚恩相待 他和这班属的同伴,之所以能这样超脱且喜,都是倚凭自己的才能,乃是由于神用厚恩相待 的结果。

 

以色的妇称赞他『扫羅殺死千千,大卫死万万。』然而大卫却开始他逃难的生涯,那时他是 一个人。从非士逃到亚杜蘭洞时,有四百个人跟随他,这些人原都是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 的。后个个都成为大卫的勇士。在隐基底中发生的事,大卫知道他还需要义人作陪伴,使他能 楚神的心意,劝导他们单单依靠神的大能。

 

每一次经过旷野属的学习后,他的生活都有长进。像在这一次经过旷野属的学习,他写出这一 篇诗教导跟随他的人。他如此的写到『我的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神拯救他。他差一点掉进仇 敌的网中,结果他鞭打自己,从此跟随大卫的人中,有一班人也改变过,而敬虔的活在神面前。

 

大卫知道有四百勇士,可以建。但是没有敬虔的人,仍能建造圣殿。勇士可以胜过仇敌, 但一班敬虔的人一同活在神面前,才能建造圣殿,彰显神的荣耀。

 

我真是盼望,也是我内心深处的祷告:求主悯我,洁净我的里面,我的存心和意中,还有一 点点为自己申辩,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心,求主从我身上除掉,求主叫我得着一班称义的同伴,彼此 相互劝勉,鼓勵,敬畏神,同心事奉等待主的再

―― 林三纲《诗篇中十字架的救恩与经历》

 

诗篇第一四二篇:一声尖叫或一个祷告?(兰隆纳)

 

我们的需要最大之时,

主我们的神就对我们伸出祂的手。

                                 ——E.Humperdinck

有的时候,一声尖叫或一声叹息,就可以把感情表达。每年秋天,有一位美国的小英雄都要尖叫一声。这位小英雄是著名的漫画上的主角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毎一年十月,正当美式足球季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查理总是决定踢一踢足球。路西(Lucy)也答应替他扶住球让他踢。可是,每一年路西都把球从他脚前拿走,可怜的查理每次都是跌个四脚朝天。可是,他总是还存着希望,每年到了那个时候,至少在星期日那份彩色漫画页上,他都决定再试一次。

所以,每一年秋天,我们都可以看到一次他那绝望的情形。每一年路西都指天起誓,这一次一定好好玩,不把球拿走。査理好兴奋。他想,「终于!」他往后退,看准了球,然后起跑。他拚尽全力跑呀!跑呀!就在接近球的时候,他用尽吃奶的力气,起脚踢球。可是,踢个空。路西又和他搞鬼,就在他起脚 踢球的时候,把球拿走了。

那么大的冲力,使查理失去平衡,整个人都飞到半空去,然后重重的跌到地面。就在他往下跌的时候,他惟一能作的一件事是,高声尖叫。通常那位画漫画的人,用一整排的篇幅画他跌下时那悠长的尖叫声「噢——」

在人的一生中,有的时候也是往下跌,那时我们惟一能作的反应,是尖声高叫。我们看到查理往下跌时,都笑了——欣喜那跌下去的人不是我。每一年路西都有一个理由,解释她为何不遵守诺言。我们都等着看她今年的理由是什么。她似乎有无穷尽的理由,为自己的恶作剧辩护。

毎次我读到诗篇第一四二篇开首的那些话,我就想到查理布朗往下跌的情形。这首诗篇唤起人同样的求助无门的感觉。我们即将看到,查理脚在半空,迅速往下跌时的那种无助的感觉,正是大卫写这篇诗时的感觉。不同的是,大卫的尖叫声不是随便的、没有意义的,他是有目的地对永生神呼叫。

为了把查理布朗和大卫作比较或对照,我们必须先看这篇诗的副标题,了解一下背景。

 

重要的小字

最近一些新的圣经译本,似乎对圣经诗篇副标题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是很不好的倾向。例如英文版的「好消息圣经」(Good News Bible)和「现代英文译本」(Today's English Version),都把这副标题放在注脚中,除非你很用心去找,不太容易看得到。许多批评派的学者,对这些诗篇的副题,也都不关心。我们认为,诗篇的副题是历史的附注,不但是真实的,也是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必须先研究这些字,才能欣赏这篇诗。

大卫的诗中,有十四篇注明了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之下写的,诗篇第一四二篇即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十三篇是:第三、七、十八、三十、三十四、五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十六、五十七、五十九、六十、和六十三篇。)第一四二篇的副题是:大卫在洞里作的maskil,乃是祈祷。

Maskil这个字中文和合本译作「训诲诗」。这个字的真正意义,学者还在辩论中,尚没有结论。不过,这个字的意思可能是「默想诗」或「训诲诗」。(同一类的诗还有第三十二、 四十二、四十四、四十五、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七十四、七十八、八十八、八十九等篇。)这样的意思很符合这篇诗的内容,因为诗篇一四二篇成功的祷告,可以作为很好的「训诲」教材。当然,我们不应该把Maskil这个字解为「如何办」,不过这个字确实含有「技巧」和「智慧」之意。默想过这篇诗之后,我们应该能从这篇诗的主题

——祷告,学会一些技巧和智慧。

在个人经历方面,这篇诗的副题告诉我们,那时大卫是在洞里。诗篇第五十七篇也讲到了一点大卫的生平,「大卫逃避扫罗,藏在洞里。」这两篇诗(第五十七和第一四二)应该作一个比较研究。从经文汇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洞」字都是和特别的定冠词合用,而不是和指「类」的冠词合用。我们说,「某某人到医院去。」在英文的写法上,医院前面可以加以一个定冠词,但并不指他到那一个医院。这里的冠词是指「类」。可是,有的时候这个定冠词有指定作用。「某某人到这医院去。」我们这篇诗的副题,「洞」前面的那个定冠词具有指定作用,是特指大卫藏躲的那个洞。大卫在逃难中,躲在这洞里时写了这首诗。

从记录大卫生平的经文中,我们看到大卫有两次躲到洞里。有一次他是躲在耶路撒冷以西,一个叫亚仕兰地区的洞里(见撒上二十二1)。另一个洞是在死海西边的隐基底(撒上二十四1 )。大卫这两次躲在洞里,都是为逃避扫罗。读一遍诗篇第一四二篇似乎可以断定,这里的洞是指亚杜兰洞,因为这诗 所描写的痛苦背景和它比较配合。

 

到这山洞的过程

为了更充份了解这篇诗篇,我们必须对大卫躲在这山洞的始末有了解。撒母耳记上第二十章记录大卫最后和约拿单分手的那动人一幕,因为扫罗视大卫为仇敌,他们不得不如此。这对最亲密朋友的分手,给大卫后来的半生留下不可抹灭的记号。

后来听到了约拿单在基利波山殉国的消息,大卫写了一篇很好的诗,他吟唱:

「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

我甚喜悦你,

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

过于妇女的爱情。

英雄何竟仆倒,

战具何竟灭没!」(撒下一2627)

大卫被迫与朋友分离,又成了王的敌人,于是他就逃到圣所求助。大卫逃到了耶路撒冷稍北,一个叫作拿伯的村子,大祭司亚希米勒战战兢兢的出来迎见他(撒上二十一1)。在那里,他吃了陈设饼,又拿了迦特巨人歌利亚的刀作武器。(歌利亚在撒母耳记上第十七章和大卫打仗,被大卫杀死的。)那一天,大卫所得到的帮助,只是吃了一顿不是普通人吃的陈设饼,拿了一把太大的刀作武器。不只如此,这一切事情都被扫罗的一个特派员多益看到了。多益这位以东人就把祭司所作的一切都报告扫罗。扫罗就把那些祭司、祭司的家人、和他们的牲畜全部屠杀了(见撒上二十二919)。

大卫既绝望又恐惧,就逃到了他以前敌人的京城迦特去。迪特是歌利亚的家乡!首先,那个京城的王亚吉还欢迎他。后来亚吉的一些臣仆,开始对这位狡滑的客人起了疑心。大卫只得装疯,使唾沫流到胡子上,又在城门的门板上胡写乱划。亚吉说,他的国家中已经有够多的疯人了,不必再多要一个疯子, 就让他走了(见撒上二十一1015)

 

在洞里没有朋友

于是大卫就来到这个山洞(见撒上二十二1)。他的亲戚和那些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他那里(第二节)。有四百个人左右投靠到他那里去。但是这些人并没叫他好过一点。那些人到他那里,并不是出于对他的忠心。他们之所以到他那里,乃是因为他们是一群社会所不欢迎、不能适应生活、犯罪、冒险的人。

大卫四周看看山洞里的那些人,他发现这些情况和撒母耳膏他时所给他的应许(见撒上十六13 ),是何等大的距离。那位神人曾应许他要作这个国家的王。可是,他发现自己竟在这山洞中,作这一群逃犯的首领。

于是,他尖声大叫!和查理布朗往下跌时一样,大卫髙声呼叫。和查理一样,他的喊叫是带着强烈的无助的感觉,不过他呼叫的内容不同。查理的喊叫只是无助的「噢——」而大卫虽然是在绝望的边缘摇摆,他呼叫的对象是关心人的神。

我们原来可以直接讨论这篇诗的内容,可是假如不先了解这些历史背景,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理解这篇诗中的那种强烈感情。

诗篇第一四二篇给我们关于祷告的一个maskil,就是教导我们成功祷告的一个功课。这篇诗的主要信息是祷告的神学:成功的祷告是建立在对耶畏的怜悯无条件的倚靠之上

 

真诚而强烈

这一篇训诲诗的第一段,所强调的是:成功的祷告表达于真诚与强烈之上。请听大卫「往下跌」时所喊叫出来的这些话:

(1)我发声哀告耶畏,

   发声恳求耶畏!

 (2)我在祂面前吐露我的苦情,

 陈说我的患难。

这篇诗又是一篇个人哀歌的诗篇。考虑一下这诗是那么简短,开头的这两节表达的是一种非同寻常,强烈的呼求帮助。这两节四行的诗,用非常强烈的言词表达了他的思想。在希伯来文原文,第一节所用的是同义的平行体,而第二节所用的是交叉平行体。

这些话所表达的是伤痛的感情,是用祷告表达出来的。这些话语经常是我们祷告中所缺少的。当然,祷告中可以讲许多亊。借着祷告,我们与我们的主讲话。借着祷告,我们与祂相交。在个人的祷告中,我们可以对祂感恩。在公开的祷告中,我们可以对神献上我们的赞美。

可是,基本上说,祷告是祈求。往往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说,祷告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的求、求,结果我们可能忘了,祷告基本上就是祈求。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祷告一词的原始意义都是祈求。在祷告中,我们要表现出我们对神的怜悯的倚靠,无条件的倚靠

往往我们的祷告缺少了这篇诗中所见的那种强烈。我有一位朋友作牧师,有一次他在主日早崇拜祷告时,开始时就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为这食物献上我们的感谢。」突然他发现自己说错了,祷告内容不合当时的时机。于是他停了下来,吱唔了半响,才继续祷告说,「这食物……哦……就是祢从称话语中所要赐给我们的……」

有时我们的祷告似乎是如此轻率的、没有经过思想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神偶而会允许苦难临到我们,使我们再一次学会如何用诚挚、强烈的态度表达我们的需要。

大卫祷告强烈的程度,可以由他所用的动词表现出来。「哀告」、「恳求」、「吐露」、「陈说」。这些动词在第一节又加上一个修饰语「发声」。大卫的祷告不是含含糊糊的,他用很诚恳的态度祷告,因为这是关系到他的生死问题。

 

有问题的美德

可是,只有真诚、只有强烈,还是不能讨神的喜悦。无数的异教徒,他们的祷告也是真诚、也很强烈,可是他们的祷告没有用,只是捕风而已(见传一 14)

有一位学者(Dr.Charles Ryrie)曾经印发一份福音单张,说明离开了真理、真诚没有什么用处。那份单张的封面是一张豆豆漫画,画面上是路西责备查理布朗又一次输了棒球赛。查理的理由是,至少他已经尽了诚心诚意。真诚本身是好的,可是只有真诚不能赢得球赛,也不能讨神的喜悦。也有可能,一个人虽然真诚,但是他错了。

那四百五十个巴力的先知,在和以利亚比试时,他们向他们想象中的神祷告,求他降下火来烧毁坛上的祭物(见王上第十八章)。他们的祷告既真诚,又强烈。由于他们的神没有回答,加上以利亚在旁的冷嘲热讽,他们就加倍的努力。「他们大声求告,按着他们的规矩,用刀枪自割、自刺,直到身体流血。」(王上十八28)

真是强烈!虽然整天有如此疯狂般的举动,但是他们的真诚和强烈并没有什么结果。「没有声音,没有应允的,没有理会的。」(二十九节)

真诚和强烈是有问题的美德。假如不是个人与神的关系是真诚而强烈的,它不能叫神喜悦。以色列人最基本的信条是,强调要用整个人爱神(见申六410 )。先知们经常用神严厉的话语,指责那些只有敬虔的举动,而内心对神没有正确态度的人(见赛一1015 )。如果方向错误,只有真诚和强烈,不能讨神的喜悦。

在我们这篇诗里,大卫真正的真诚和强烈,是针对永生的耶畏而表达的。在第一和第二两节四行的诗文中,他四次提到,他祷告的对象是耶畏(第一节两次提到「耶畏」,第二节原文两次提到「在祂面前」。)

大卫在祷告中提到神的名耶畏,在旧约时代,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祷告中的「奉耶稣的名」。我们祷告中加上这句话,并不只是一种「仪式」而已,也不只是使我们的祷告更属灵、更正统一点而已。我们加上这一句,表示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祷告,乃是建立在我们与复活的基督之关系上,祂现在在父的面前作我们的大祭司(见来四1416 ;七2425 ;八12。约十四1314;十五16;十六2328 )。大卫对「耶畏」祷告,他不但强烈的祷告,他的祷告也是正确的。

除了强烈,以及指明祷告的对象是真理的主,大卫的祷告是明确的。我们都听过传道人讲到祷告的信息,他们说,祷告事项要明确。可是,我们的祷告往往还是大而化之,「赐福我们所有的宣教师!」在大卫论祷告的这篇诗中,我们看到他的祷告很明确。第二节他说到「我的苦情」和「我的患难」。前面我们已经看过他的历史背景,我们知道他这话是从混乱的生活中发出的。大卫向神表达了他苦情的性质,说明了他所受的是什么患难。

圣经中的许多祷告的模范,从但以理(见但九319 )到耶稣(见约十七126 )的祷告,都有大卫在诗篇第一四二篇第一、二节祷告中的这三个特征:强烈、明确、祷告的对象是神——就是建立在个人与祂关系的基础上。

 

表明无助

诗篇一四二篇第二段的内容是:表明无助。这是大卫所用哀歌的词句:

(3 )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

祢知道我的道路。

在我行的路上,

敌人为我暗设网罗。

(4)求祢向我右边观看,

因为没有人认识我。

我无处避难,

也没有人眷顾我。

有时在灰心绝望之际,似乎没有出路、没有解决之法、没有人帮助。这种情形,小孩子也会遇到,他们的问题比较小,但是那种挫折感也是深沉的。成年人也会有,随着年龄的增加,痛苦也越大。

一天下午,我注意到我那个三岁的孩子在找他哥哥。哥哥午睡后比较早醒过来,已经到房子外面去了。弟弟醒过来以后,看到邻床的哥哥不在。他一语不发,在房子里到处找他哥哥。他妈妈跟在后面,注意到这孩子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不断的找。最后,他走进浴室,在最远的墙角坐下来,摇着头,重复的说, 「我找不到哥哥,我找不到哥哥。」找不到哥哥的那种痛苦充满了他。

我想读者对诗篇中希伯来人所用的哀歌,里面的代名词,都已经很熟悉了。大卫的诉苦也用了三个代名词「我」、「祢」、「他们」。第一个代名词在第三节第一句「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这里所用的希伯来文动词,特别强烈,表示他的无助。这种形式的动词,约拿快要沉死之时(见拿二7第一句),亚萨睡不着觉而痛苦之时(见诗七十七3第二句),大卫如同已死的经验中(见诗一四三4),和诗篇第一〇七篇,一队骆驼商队在沙漠中迷路之时(见诗一〇七5 ),也使用了。这个字是谨慎的挑了出来,用以表达大卫退缩在洞中之时的那种挫折无助的情形。

 

没有出口

这些哀歌诗篇中的「他们」,是信徒们感受到外来的压力时,用来表示敌人的阴谋。亚杜兰地区的山洞相当广大。大卫和他那一群亡命之徒,可能运用他们的灵巧,从这条山洞躲到另一条山洞,以逃避扫罗手下军队的追捕。这个地区,后来在罗马时代,也成为犹太难民逃避罗马军队之处。更后的时候,也成为基督徒逃避逼迫之时的藏身之所。

可是,在山洞内虽然可以有相当程度的安全,他们却没有逃命的出口。沙特(Jean-Paul Sartre)曾经写了一出可怕的戏剧。剧中他把地狱描写成一个没有出口的房间。在大卫的情形下,扫罗手下的军人,可以把那地区包围起来,堵住一切出口。大卫用这两行来描写他的患难:

在我行的路上,

敌人为我暗设网罗。(第三节第三、四句)

不管他选择走那一条路,他总会遭遇到那些追捕他的人所设的陷井。「网罗」原文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词,表示灾难或诡计(例:见诗九十一3 ;一二四7 ;一四〇5 )。这个字原来是指捕鸟用的网,飞鸟若投入了这网中,就是死路一条。

 

信靠的话

第三节我们看到了哀歌中的「我」和「他们」的部份。中间那句话,看起来似乎有点文不对题,「祢知道我的道路!」 除了「道路」和「路上」对称之外,我们觉得很惊讶,因为在哀歌的中间部份,竟然出现了这样信靠的话!可是,这篇诗中确实是如此写。还有,这句信靠的话,用词的排列也很特别。在原文之中,祢的前面有一个「连结词」,这个连结词是连结前后两个意思相反的子句。这种情形在诗篇第十三篇第五节也出现过,那里的中译法是,「但我」。在正常的情形下,这种用法是用于诗篇转接的过程,特别是由祈求转而进入赞美的过程。可是,这里并没有转接,这里还是在哀歌之中

我们知道,诗篇有几个固定的格式,而当某一篇诗篇的格式稍有变化之时,从那篇诗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找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诗篇第一四二篇中,哀歌里「祢」的部份非常强烈(第四节第一句),这位写诗的人必然预期,借着及早表明对神的信靠,以攻击异端。

因着这个理由,大卫使用这强烈,而且出乎意外的信靠词句(虽然他仍在绝望之中),说明至终神知道那一条路是他的出路。这一类的哀歌诗篇,其属灵的层次似乎是以雄厚的信靠,夹着一层薄薄的怀疑,交互重迭而成的。

 

没有盾牌

这就把我们导入第四节,哀歌中「祢」的部份了。他是这么写的:

求祢向我右边观看,

因为没有人认识我。

我无处避难,

也没有人眷顾我。

中文和合译本如此译是正确的。在英文译本中,早期的都不敢如此翻译。可能是受到七十译本的影响,他们都试图把这一节经文中对神的攻击冲淡了,所以译为「我向我右边观看……」甚至今日的「现代英文译本」还是如此译的。

原文很显然是「求祢向我右边观看。」这句话弦外之音是,大卫指责神不关心他的需要。没有人眷顾他,甚至神也不关心。

大卫在此似乎使用盾牌作比喻。在古代近东一带,军人左手所拿的盾牌,可以保护自己身体的左边和他隔壁那个人的右边。大卫已经承认耶畏是他的盾牌(诗三3)。然而,现在他却自称毫无保护。没有一个人在他的右边。甚至连神的盾牌也已经挪走了。因此他尖声大叫,「看!没有人!」

大卫探索一下他洞中阴暗的光景,他发现那一群人之所以到这里来,都是为他们自己的益处。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大卫的好处而来的,没有一个人关心到他的患难,因此,对大卫来说,他无处可以避难。

在这一切经历之下,大卫所表达的是一幅求助无门的景象。从他的这个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教训,成功祷告之动机乃是,求助无门的明显感觉。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少的因素,那是我们即将要研究的这几节经文。

 

继续的倚靠

除了第一段的真诚、强烈,第二段的求助无门的明显感觉,第三段告诉我们,成功祷告的基础乃是继续倚靠耶畏的怜悯(五至七节)。这几节经文翻译如下:

(5)耶畏,我曾向祢哀求,

   我说,「祢是我的避难所,

 在活人之地,祢是我的福分。」

 (6)求祢侧耳听我的呼求,

 因我落到极卑之地,

 求祢救我脱离逼迫我的人,

因为他们比我强盛。

 (7)求祢领我出离被囚之地,

 我好称赞祢的名。

义人必环绕我,

因为祢是用厚恩待我。

哀歌诗篇的一些要素,都在这篇诗中的这一部份出现。在这几行诗之中,所贯穿的思想,乃是大卫对神继续的倚靠。在他针对神而唱的哀歌中,大卫几乎超越了界限,指责神不关心他(第四节第一句)。可是,再回头一想,他认清了,如果神真的不关心他,那么他就真的毫无盼望了。他必须对神呼求。对于人,他已是求助无门。正如彼得,我们的主问他,是否他也要离开祂时,他回答:「主阿,称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六68 )

他这样的信靠告白,在第三节第二句还算早熟了一点,到了第五节就成为强烈的声音。这里大卫的「呼求」、「哀求」、所用的动词和第一节第一句相同。在这样的呼求中,他等于宣告,神是他惟一的避难所,和惟一的分。

外面有扫罗的军队,里面的那些人将如何很难逆料,大卫惟一的希望是继续信靠神。虽然他对神要采取什么行动还有怀疑,但是大卫还是要继续倚靠。因为他别无选挥。如果神已经撇弃了一个属祂自己的人,那么那个人必定毫无盼望。这就是说,即使我们觉得神不再眷顾我们,我们必须继续信靠祂,因为除祂以外我们还有谁。在那一层薄薄的怀疑之下,我们应该有坚固的信心。还有,第五节的第二句,「在活人之地,祢是我的福分。」这是最合宜、最有教导性的一句话。神不但是我们进入天堂的惟一盼望,祂也是我们在这世界上惟一的盼望。

第六节散布了一些祈求,其动机就是要神对诗篇作者有所行动。在这篇诗中,用于祈求的有两个普通的动词,「听」、「救」。这一方面我们在第三章讨论诗篇第六篇和第十章讨论诗篇第十三篇时,都已讲过。「惩罚」这个动词,在诗篇第一四二篇中没有用过。而「救」这个动词则用了两次。大卫呼叫:

求祢侧耳听我的呼求!(第六节第一句「听!」)

求祢救我脱离逼迫我的人!(第六节第三句「救!」)

求祢救我离被囚之地!(第七节第一句「救!」中文译为「领出」。)

这篇诗开始时的那种强烈的气氛,在这些强烈祈求的动词上也可以看到。大卫所提出来的动机,都是和那些动词相对照的:

因我落到极卑之地(第六节第二句)。

因为他们比我强盛(第六节第四句)。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这篇诗中的主题:成功的祷告建立在对神的怜悯无条件的倚靠之上。当我发现自己求助无门之时,我就确定神是我惟一的帮助者。当我发现自己处于毫无盼望的苦境中时,我就宣告,只有神是我的盼望。其他一切都失去其作用之时,只有神仍保持肯定不变。其他一切都不能有所作为之 时,祂仍然能。在这么大的绝望中,借着这几段诗文,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神仍然存在。

 

其他一切都已消失之后

几年前,美国电视上有一个连续剧,节目名称为Run for Your Life!这个节目故事是说到,有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发现自己怀患了罕有、不能医治的绝症,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知道了这个事实以后,这个主角就辞掉了工作,就像现代的奥德赛一样,他到全世界各地去漫游。

有一段故事,叙述他在一个专制的国家内被掳了,经历过被残忍洗脑的情形。他的记忆和意识一层又一层被揭开。为了保持自己的清醒,他任何可能的事都作了。他重述一些熟悉的事实,背诵九九表,这一切只为保持自己的清醒。但是,那些行刑者,一层又一层把他的记忆剥去。

最后的一幕叫我永难忘记。摄影机由上向下拍摄他那小小的狱房。这位主角扒在地上,轻声的唱歌。在美国商业性的电视节目中,我竟然听到,他所唱的歌是:

耶稣爱我,

我深知,

因为圣经告诉我。

唱这首歌的意思是要表示,那是他很小时学会的一首歌。

当一切都已消失之后,这一首歌成为他对现实最后的一点把握。最后,他求告圣经中的救主。

同样的,大卫处在这个洞中的苦境里,他一切的保护都已消失,他只能求助于惟一肯定的保护者,就是圣经中的救主。当然,我们不要以为,只有在其他一切已经消失之时才必须归向神。我们知道,我们真是何等的需要倚靠祂。诗篇第一四二篇所表达的,就是这种继续倚靠神怜悯的感觉。

 

环绕的人群

第七节的第二句,大卫誓言要赞美,这乃是这一类诗篇的特色。在患难中他确信神会叫他得释放,蒙释放后,他保证要为她的拯救而赞美神。他求神带领他出这个像牢笼的小地方,让他能公开的向神的名致谢。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诗篇共同一致的看法:赞美乃是对神和神的作为公开而出声的反应。大卫渴望有一天,他能够在会众的面前赞美神。祷告是根,赞美是花。我们祷告,求神的帮助。我们赞美,因为神之本质,因为神为我们行的事。

诗篇第一四二篇是在确信神已垂听的优美气氛下结束的。祂将拯救,祂将叫自己的大名得尊荣。大卫唱道:

义人必环绕我,

因为祢是用厚恩待我!(第七节第三、四句)

这篇诗以一声尖叫开始,以一首歌结束。向前瞻望耶畏拯救的时刻,这是一种信心的举动。大卫预期,必有一群忠信的人围绕着他,回应他对耶畏救恩所作的赞美。这些人和大卫在一起尊荣神之伟大,将成为大卫的冠冕。整个会众都将在一起欢欣,因为只有神能作成祂所作的工,并且只有祂能把一切事情作得好。

Hausel and Gretel是一出愉快的歌剧,里面有巫婆、魔术、和糖果。可是这一出戏的背后含有一个伟大的神学意义。作者以这两句话作为该剧的结束:

我们的需要最大之时,

主我们的神就对我们伸出祂的手。

这两句话不但适合于作儿童故事的结束,用于指光明的明日也一样真实。更奇妙的是,用这两句话来作诗篇第一四二篇之研究的结束,也最为适合。但是,我们必须祷告求神伸出祂的手帮助我们,而且我们必须正确的祷告。成功的祷告是建立在对神的怜悯毫无保留的倚靠上

―― 兰隆纳《赞美──诗篇的认识和欣赏》

 

 

我向你吐露(一四二1~7)(台北灵粮堂)

 

读大卫的诗总是叫人有盼望,他的诗所带出来的信息,能让我们与神更亲近,当然本诗亦不例外。本诗让我们看见几方面的恩典,是我们在苦境中可以学习的榜样。

神是大卫在苦境中诉苦的对象。人在苦境中总是想要找一个愿倾听的对象向他(她)陈述苦情,特别是姊妹在这方面较为健康,不会将一些垃圾堆积在心里,她们总是可以找到倾诉的对象,并且她们也总是愿意倾诉。但是弟兄却不然,他们的顾虑太多了,安全感较弱,并且有许多担忧是说不出口的,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弟兄更是如此。感谢主!大卫诗中的陈述可以成为弟兄的榜样。

大卫是男性,并且是一位位高权重的男性,但我们看见他却是非常健康的面对他的问题,他处理的不只是外在的问题,他也处理了内在的情绪问题。当我们心里的情绪若没有经过健康、正常的管道处理时,时日久了之后,就会在里面堆积,就好像垃圾堆积久了会变质一样。圣经说这些埋藏在心里的情绪问题若没有处理就会产生苦毒,具有非常大的伤害力,不仅伤害自己亦会伤害别人(特别是自己最亲密的人)

大卫说:「我在祂面前」(v.2),神是他倾吐的对象,没有人能够承担,他却可以在神面前,向神吐露他的苦情,陈说他的患难。在本篇开头有行小字「大卫在洞里做的训诲诗,乃是祈祷」。学者们不知是那一个洞,不过那一个洞倒也无妨,因为每一个男性都需要一个洞。近几年对于两性差异的研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男性需要一个「洞穴时间」,这个时间是男性用来整理思想的时刻,男性常常在洞穴里面转换情绪、疗伤止痛,男性也会在洞穴里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卫的这首诗,是在洞穴里的训诲诗,给了我们一些引导,男性在洞穴里到底要做什么呢?当无人可令你信任、让你自由分享、使你感到被接纳时,在洞穴里,大卫向神吐露,向神陈说他所遇到的患难…(v.1-4)。他在调整他的情绪,他有一个安全、接纳他的对象可以陈述。弟兄们,在你的洞穴中,当你停在那里时,神亦在那里。祂会用一种特别的方法使我们觉得自在,便我们能向神吐露我们的苦情,这是何等大的恩典。

后半段(v.5-7),大卫有一个非常奇妙的转变:「你是我的避难所;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义人必环绕我,因为你是用厚恩待我。」 当疗伤的过程发生时,医治就产生了。主不希望我们假装不在乎,祂不希望我们假装,认为困境对我们没有影响,祂不希望我们说困境只会使我们愈挫愈勇,衪愿意我们能勇敢的向祂吐露心声。

请原谅我用了这许多的篇辐,因为倾吐心声对姊妹没有困难,另方面,虽然是对弟兄的信息,亦可以让姊妹有些了解,了解弟兄的需要,也尊重弟兄的需要。

默想

主,我愿在洞穴中遇见你。

 

 

我们的避难所(一百四十二篇17)(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这篇诗篇诗人在第3节描述他此时心灵极度的软弱。他说:「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这表明他忧愁到了极点,他不仅因为面对强盛仇敌的逼迫而痛苦(6),最让他心痛的是第4节提到「没有人认识我。」也许他的亲友远离他,或甚至故意佯装不认识他,因此大卫说「我无处避难、也没有人眷顾我。」他心中的寂寞孤单是他最大的苦情。是的,弟兄姊妹们!神借着大卫的经历要成为那些落在极深绝望、孤独的人的帮助!我们一同来看大卫如何从极深的软弱中再次站立起来:

第一、他定睛于「神」。虽然环境如此地艰困,大卫他仍然没有失去对神的信心,他仍然仰望神。他相信尽管没有人可以成为他的帮助、倚靠,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但是神是他的避难所,神是祂的福分,因此他仍然奋力地抓住神。大卫讨神喜悦之处即在于他认识自己的软弱,他已经学会不再倚靠自己,他曾经想要倚靠撒母耳、约拿单,然而他发现没有人可以成为他的倚靠,因此他单单来倚靠神,他承认自己很卑微,也承认仇敌比他更强盛(6)。当一个人承认自己的软弱而来投靠神时,有句话说:「神被软弱的人所吸引」他知道神一定会帮助他!但愿当我们遇见艰难时,我们也能如同大卫一样专心仰望神、倚靠神!

第二、他定睛于「盼望」。第7节我们看见,诗人在极度艰困的环境中,他没有定睛在这样的环境上,他乃是不断地看见神如何救他脱离被囚之地,又看见许多的朋友又再次环绕他了!他以宣告未来的得胜表明对神的信心。神如何不为他成就大事呢?但愿当我们落在艰难的环境时,我们也能不断地宣告我们的盼望,神必定为我们成就!

第三、他定睛于「神的荣耀」。这是诗人的祷告能摸着神的心的秘诀。第7节诗人告诉神,当他得拯救之后,他会称赞神的名。并且他相信神必要救他,好让许多的人再次看见神如何用厚恩待他,神如何与大卫同在,以至于许多人再次来环绕大卫。这一切都不是以大卫自身的好处来祷告,而是以神得荣耀的角度来祷告。这样的祷告永远能摸着神的心!当我们在乎神的荣耀时,神也必定成为我们的避难所,成为我们的福分,并以厚恩待我们,救我们出离被囚之地!
回应:主啊!人可能会离弃我们,祢却永不离弃我!我要称谢祢的名,我要让世人看见祢用厚恩待我!

祷读:诗篇一百四十二篇5

5 耶和华啊,我曾向祢哀求。我说:祢是我的避难所;在活人之地,祢是我的福分。

 

 

使我灵苏醒!(14217)(香港读经会)

 

祈祷:   主啊!让我安静在你面前,愿你的话照亮我的心。

 

细读这篇祈祷诗,便不难发现诗人正落在走投无路、孤立无援的境地,他向神祈祷说:「求你向我右边观看,因为没有人认识我;我无处避难,也没有人眷顾我。」(4)更可怕的是他正处于心灵昏暗的状况(3);真的,其实最叫人难熬的是心灵的黑夜。当人看不见前路,又触摸不到神,甚至连内心的力量和支持都尽失时,他陷落在如此的生命逆境和危机中,真叫人感到惧怕和无助。

诗人虽然落在这样的光景中,但他心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念,可以支持他找到出路。他向耶和华呼求说:「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你知道我的道路……。」(3)诗人认定神的眼目没有离开他。神对他不离不弃的爱和关注,使他纵然在迷惘的光景中,仍然可以来到主面前祷告,向祂陈明一切感受。他向主发声哀求,倾吐一切患难和困苦,认定神是他藏身之处。他纵然失去一切,但却没有人可以把神从他的生命中夺去。这份毋容置疑的关系,成了诗人最大的保障和把握。「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5下)这个信念引导诗人来到主面前祷告,而祷告把他从心灵昏暗的光景中引领出来,渐渐看见前面的亮光。

1.当你在心灵的黑夜里,你有甚么感受?

2.有甚么信念能带领你在困境中向前行呢?

3.当你来到主面前倾吐内心一切时,你期望祂怎样响应你的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