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一百二十五篇拾穗

 

【诗一百二十五篇题注】「上行之诗。」

         在这首信靠之歌中,诗人把信徒的安稳与锡安山作比较(1),又把耶和华子民的安全与耶路撒冷作比较(2),藉以提醒他们,外邦的管辖是暂时的(3)。跟他祈求神祝福义人(4)和预言恶人的审判(5)。――《诗篇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信靠之诗,用见证、祈祷和赞美述说以色列的安全在神手中。题注“上行之诗”看一二〇篇题解。――《启导本诗篇注释》

         这是一篇强调对神倚赖的团体祈祷诗。――《串珠圣经注释》

         神亲自保护自己的民:作者不详的这首诗宣告了依靠耶和华的人必会得享平安,是一首给圣徒带来盼望与信靠的胜利之歌。本诗也与第一篇一样,宣告恶人必要面对最后的审判,义人则有安息与平安的保障。诗人在此处并非从单纯的伦理层面设定了善恶的标准,乃是主要着眼于与神的关系。――《圣经精读本》

         从一百二十到一百二十四篇的第一组上行之诗,让我们看见一个属神的人怎样从远离神的光景里苏醒过来,离开世界,在神的保护下一步一步地上行到耶路撒冷、来到圣殿,仰望坐在天上的主。当他在那里回顾过去的时候,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一百二十四8)。而在一百二十五到一百二十九篇的第二组上行之诗里,我们将看见这个上行之人进入圣所,进入圣灵的亮光里面,在神面前认识了肉体的败坏,不但能脱离世界的捆绑,也能脱离肉体的辖制。──《圣经综合解读》

       序言——本诗深化了义人可以确信神不断保护他们的主题。正如耶路撒冷受惠于它的地理位置,信靠神的人也会摆脱恶人的诡计。他们必躲开仇敌一切带着火焰的飞镖。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诗120篇序言。── SDA圣经注释

 

【诗一百廿五1「倚靠耶和华的人好像锡安山,永不动摇。」

    倚靠耶和华的人一语,道出旧约所提我们与神的关系一项重要的层面,其他几方面则为「敬畏」、「爱」、「认识」等;这种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不容轻忽。从其逻辑推论,必定存到永远。真正的宗教则从中心开始,即以耶和华为联系万有的中心──包括锡安山在内。──《丁道尔圣经注释》

         锡安山永不动摇:事实上,锡安山并不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曾数次被仇敌所攻破(王下2410~17251~12)。然而,诗人在此处仅是以锡安山象征性地暗示了它不受任何外界势力的影响,因为神居住在此地。 ――《圣经精读本》

         「倚靠」:SH 9822 ,「信靠」。

         锡安山并非是附近最高的山,其四围有其他更高的山岭围绕。──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锡安山」(1)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北面是圣殿所在的摩利亚山,两座山相连。圣殿建好以后,「锡安山」被用来代指圣城耶路撒冷(赛八18)──《圣经综合解读》

  见诗482注释。 ――SDA圣经注释》

 

【诗一百廿五1~3祈求的基础:选民向神祈求,因他们倚靠神,而且因为公义的神不应容让外邦的恶人迫害选民(3)――《串珠圣经注释》

         「倚靠耶和华的人」(1),原文是复数,就是「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罗八4)。神的百姓虽然一直有各种软弱和失败,但蒙拣选的地位却「永不动摇」(1),始终被神「围绕」(2)保护。信徒个人也是如此,连撒但都知道神「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吗」(伯一10)。我们若以为自己还有一点良善,就「随从肉体」,想倚靠肉体来维持敬虔,结果必然会跌倒;我们若承认肉体的全然败坏,转而「随从圣灵」,「凡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来七25),因为谁也不能从祂和父神的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8~29)──《圣经综合解读》

 

【诗一百廿五2「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围绕他的百姓,从今时直到永远。」

         耶路撒冷城建于高山上,四周为高山环绕;诗人以此比喻神对祂子民的保护。――《启导本诗篇注释》

    锡安令人想到教会──现今与它对应的实体;而周围的众山则让人的心思超越其上,望向神。但一二一4则显示,人的心思会受到引诱,不向那遥远处伸展。──《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路撒冷城四周群山环绕,有不少都比锡安山高,东面的橄榄山(海拔826)比锡安山(海拔740)高出八十多米。因此,「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2),不是形容耶路撒冷被高举,而是比喻被保护。耶路撒冷是神在地上的见证,所以神应许「要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城,并要作其中的荣耀」(亚二5),保守自己的见证。──《圣经综合解读》

         「永远」:SH 5769,「永久的」、「始终存在」。本字在 1251~2中重复出现,强调神的保护与依靠神的人之处境是不改变的。──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围绕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得天独厚,位于山脊之上的(见诗482注释),东有汲沦谷,南有欣嫩子谷,与周围的山隔开,西有泰勒波温谷(Tyropoeon Valley)与古城隔开。周围的山一般要高一些。如橄榄山高达大约2723英尺,而古城最高处约为2470英尺。

  围绕他的百姓。正如群山围绕着耶路撒冷,神也以不断加深的慈爱包围的子民,保守他们在的羊栏里,不让想害他们的人进来。 ――SDA圣经注释》

 

【诗一百廿五3「恶人的杖不常落在义人的份上,免得义人伸手作恶。」

         “不常落在义人的分上”。即不会长期放在义人的土地上。换句话说,那试炼只限于他们所能忍受的。――《诗篇雷氏研读本》

         “恶人的杖”指恶人的辖制,可能暗喻波斯国中为虎作伥之徒(尼二19)。“义人的份”指义人得到的土地,暗喻应许之地。恶人的辖制有时逼义人学效他们的行为。诗人相信神能保守他们出污泥而不染。――《启导本诗篇注释》

         「恶人的杖」:外国人的攻击和辖管。

          「义人的分」:指迦南地。――《串珠圣经注释》

         义人的份:指义人所继承的产业,进而意味着他们所持守的信心。 ――《圣经精读本》

    此节铺陈出这些大胆言辞的苍凉背景:当时显然恶人占尽上风,义人动摇不稳。这可能指外邦人的管辖,也可能不是:罪恶并非为异教徒所独有。此处认定这种状况不会永远继续下去,理由是恶人必会受辱,以致罢手,正如第3a节可能的含义。相反的,恶人总喜欢看到其他的腐败;第3b节认真面对这一点。参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所提到不法之事与爱心的冷淡。恶人的管辖必须由神干预才可能缩短;这里向我们保证,他必会这样做。──《丁道尔圣经注释》

         「恶人的杖」(3)指恶人的权柄,包括外邦君王的势力。「义人的分」(3),指义人的产业,包括旧约百姓的应许之地,也包括新约信徒蒙神所赐的信心。「恶人的杖」也在神的管理之下:当百姓跟随世界的时候,神就会允许「恶人的杖」落到「义人的分」上,「好叫他们知道,服事我与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别」(代下十二8);当我们「随从肉体」(罗八4)的时候,神也会允许「恶人的杖」落到「义人的分」上,让百姓认清肉体的本相。──《圣经综合解读》

         「义人」只是在地位上「得称为义」(赛四十五25),并不是不会犯罪。他们的产业若被恶人辖制,为了生存,也难免仰人鼻息、被迫妥协;正如末后的时候,「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二十四12)。但是,神为了保守自己的见证「永不动摇」(1),一定会限制恶人的作为,「免得义人伸手作恶」(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林前十13)──《圣经综合解读》

         因此,「义人」的「义」不是得救的基础,而是称义的结果;不是蒙恩的根据,而是恩典的确据。「义人」之所以能在困难之中站立得稳、不「伸手作恶」,并不是因为肉体里面的良善或刚强,而是因为神没有让我们遇见难以承受的环境,所以并没有什么可以自夸的。──《圣经综合解读》

         恶人的「杖」:SH 7626,「棍子」、「杖」,此处应该代表「权柄」、「统治权」的意思。

         「不常」:SH 3808,「不」、「不会」。

         1253 是说神会让恶人不至于统治义人的产业,免得义人被迫要作恶。这种事情,我们在今日的社会中时有所闻,如果不是神的恩典,义人为了生存也可能会被迫行恶。

         义人的「分」:SH 1486,「抽签所得的东西」、「所得的份」、「阄」。──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指外邦的王权。义人不会继续受恶人所支配,以免长期的压迫和与恶人为伍,使以色列接受他们的一些罪恶行径。 ――SDA圣经注释》

 

【诗一百廿五4「耶和华啊,求你善待那些为善和心里正直的人。」

 

【诗一百廿五4~5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赐福义人,惩罚选民中那些背道的人。――《串珠圣经注释》

       保证引致祈祷;第5节,连同第4节,都应该视为祷告,即「……愿耶和华带走(和合:耶和华必使……出去)」。弯曲道路让人想到士师记五6,那时旅人都需绕道而行;但这些人是自己选择弯曲之路。当然,他们自认为那才是寻得平安的途径。

  相对之下,本篇最后几个字写到的平安,不是来自妥协,而是顺着那唯一能安抵之路直行的结果──就是公义之路。──《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一百廿五5「至于那偏行弯曲道路的人,耶和华必使他和作恶的人一同出去受刑。愿平安归于以色列。」

         「一同出去受刑」(5),原文是「一同出去」(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以色列」(5)代表神的国度,在旧约是以色列人,在新约就是教会。「愿平安归于以色列」(5),表明神百姓的平安只能来自上面,人无法倚靠肉体的努力赚得平安。──《圣经综合解读》

         神的百姓受到肉身的限制,其中有「为善和心里正直的人」(4),也有「偏行弯曲道路的人」(5)。但神必会管理祂的百姓,一面「善待」(4)顺服圣灵的人、一面使偏行己路的人「和作恶的人一同出去」(5),好让平安临到教会。我们若凭血气去纠正肢体,结果往往是肉体碰撞肉体,只会让教会失去平安。──《圣经综合解读》

         同样,我们里面有「随从圣灵」(罗八4)、「为善和心里正直」的新人,但也有「随从肉体」(罗八4)「偏行弯曲道路」的旧人。里面没有争战的人,不是因为太属灵,而是因为习惯了「随从肉体」。神允许我们里面的新人常常被旧人所困扰、辖制,要让我们认清肉体的败坏、盼望脱离肉体,所以神也不允许「恶人的杖」(3)常常落在「义人的分上」(3)。但我们若想倚靠肉体的努力来脱离肉体,「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二23),越挣扎越没有平安。唯有神才能使旧人「和作恶的人一同出去」,让我们脱离肉体的辖制,「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罗十五13)──《圣经综合解读》

         「出去受刑」:SH 1980,原文仅仅是「去」、「走」,并无「受刑」一词。──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与恶人所处的混乱不安相对照,义人得享平安(见诗1226~8)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125)

 为何义人在困苦中仍然能站立得住呢?参2~3节; 林前1013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