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诗篇第五十八篇拾穗

 

【诗五十八篇题注】「大卫的金诗,交与伶长。调用休要毁坏。」

         一首诅咒诗。大卫控告不义的审判官(1~5),求神使他们速速灭亡(6~9),以至义人能在神的公平审判中欢呼(1011)。“休要毁坏”。参看诗篇第五十七篇的脚注。“金诗”。参看诗篇第十六篇的脚注。――《诗篇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篇求告诗,因未涉及个人,相信乃为国祈祷之诗。神是最高的审判者,求祂在世上伸张正义,惩治执法犯法之辈。审判制度为保障无辜受害人的行政设施,使弱者、贫者不受强者、富者所欺,人人在法律前平等。旧约对此极为重视。但在以色列人历史上,特别是王朝时代,法纪至为松弛(例如赛一23;五23;结二十二6~7;弥七2~3)。诗人为此现象哀痛,求神降罚恶人。题注中说明大卫写此诗;一般相信成诗期在王朝时代早期。

全诗可分为四段:1,责备邪恶的司法者无视正义,以致纲纪荡然(1~2)2,描述违法乱纪之人不法的情况(3~5)3,对作恶者的七个咒诅(6~9;弥七2~3)。诗人为此现象哀痛,求神降罚恶人。题注中说明大卫写此诗;一般相信成诗期在王朝时代早期。

全诗可分为四段:1,责备邪恶的司法者无视正义,以致纲纪荡然(1~2)2,描述违法乱纪之人不法的情况(3~5)3,对作恶者的七个咒诅(6~9)4,相信神必施行公义(10~11)

题注中“调用休要毁坏”看<参考资料>“本书的题注”条。――《启导本诗篇注释》

         大卫向神控诉不义权贵。关于写作时间,没有确凿证据,似乎写于押沙龙时代。由:①邪恶权贵的丑态(1~5);②呼求神刑罚他们(6~9);③义人因神的公义得满足(1011)构成。神仿佛烈火般咒诅极度不义的权贵,诗人欲藉邪恶势力彻底歼灭,彰显神的公义(1011)。诗中使用了很多贴切的比喻,栩栩如生的传达了诗人欲表达的信息(489) ――《圣经精读本》

       序言——本诗咒诅不公正的法官,从而强烈地谴责和警告一切参与不公和压迫的人。本诗以强有力的想象和语气,谴责不公,宣布惩罚,并在伟大的审判者神的公义中得到喜乐。本诗在世上不公正的法官和公义的审判者神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1「世人哪,你们默然不语,真合公义吗?施行审判,岂按正直吗?」

         本节可译作:“掌权者啊,你们真的讲公义吗?世人啊, 你们有按公平审判吗?”。“掌权者”。神(复数),或大能者。那显然是指不公义的审判者,他们讽刺地被称为“神”,或他们自己取了那样一个受尊敬的称谓。――《诗篇雷氏研读本》

         依现有译法,不容易为上下文作出适当解释,由于“默然不语”(elim)亦可作掌神权的(有监督人间正义的责任),故全节可译为:“掌权者啊,你们果真讲公义吗?你们果真按正直审判世人吗?” ――《启导本诗篇注释》

         可意译作「统治者啊,你们的判断真是公义么?世人啊,你们有按公平审判吗?」――《串珠圣经注释》

         世人哪:亦含有“有能力者”、“众神”之意,本文似乎指治理者或法官。默然不语:  指不义的沉默。圣徒缄口不谈福音,有时也会成为一种罪。 ――《圣经精读本》

    1a节有各种不同的译法,皆因希伯来文子音~lm可有多重意义。这字也许应读为~e{li^m,是指统治者(NEB),它或许源于一个意为「公羊」的字,有时这字可指领袖(参希伯来文的出十五15;结十七13);亦或许源于一个称「神明」或「有能者」的字,其用法与前者相同。但这里是指人的统治者;参,如:第3节。在八十二篇中用了~#lo{hi^m一字,从上下文来看,是指天使。──《丁道尔圣经注释》

         1节更好的翻译是:「掌权者啊,你们果真讲公义吗?你们果真按正直审判世人吗?」(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世人哪」:原文没有这个词。

         「默然不语」:SH 4822,圣经中仅出现于此,有人认为是「沉默」,也有人认为是「掌权者」。

         「施行审判」:原文是「审判人的儿子」,也就是「审判世人」之意。──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世人哪('elem)。含义不明,有多种解释。英文RSV版译为“众神”,是根据'elim。七十士译本和武加大译本把'elem视为程度副词,强调“真”字。无法确定诗人用'elem表示什么。

  第1节讽刺性的反问句引出了本诗的主题。所针对的是地上不公正的法官。──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1~2引言:诗人指斥审判官失职,没有主持公义。――《串珠圣经注释》

         此处的问题与答案,用了最简单的伦理名词对与错(和合:公义与作恶),从政治上看来似乎过分天真,但却仍能深入人心。举例而言,在拔示巴和乌利亚的事上,大卫就必须亲自面对这个问题,虽然别人并未多加注意。亦请注意,你们……()……你们()手,这一顺序何其真确。这种暴虐是算计过的,经过思考,确实衡量(秤出),好像办企业般具高效率。在弥迦书二12中,弥迦描写了这种彻夜不眠,等不及要侵占财物的心情。──《丁道尔圣经注释》

         1~2节是向不公义的掌权者发出控诉。法官若不敬畏神,就不可能按公义正直「施行审判」(1)。今天,欧美国家最高法院的几位法官按自己的见解投票,就可以改变人类几千年的婚姻制度、剥夺胎儿的生存权利,1~2节正好可以用来提醒他们:你们「施行审判,岂按正直吗」(1),不要忘记「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断的神」(11)──《圣经综合解读》

 

【诗五十八1~5581~3 是指出不行公义审判的官员的行为。 584~5 是用当时弄蛇人的活动(以音乐控制蛇)当成背景,以蛇为撒但(邪恶的掌权者)的暗示。说明这些不公平的审判官非常致命,而且不听任何人的话。──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五十八2「不然,你们是心中作恶,你们在地上秤出你们手所行的强暴。」

         诗人继续斥责,说恶人一心图谋不公正,假公义之名行强暴之实。“秤”本作公平分配之用,现在却回来“秤”不公平。――《启导本诗篇注释》

         民主不等于真理,没有真理的政治都是「作恶」(2)。人若离弃神,专制是少数人有机会「作恶」,民主则是人人都有机会「作恶」。一个国家的人民若远离神、不敬畏神,民主制度必然会堕落成暴民政治,「心中作恶」(2)必然会以法律的形式变成「手所行的强暴」(2),民主的过程不过是「争闹、谋算虚妄的事」(诗二1),民主的结果不过是「挣开神的捆绑,脱去神的绳索」(诗二3)──《圣经综合解读》

         「秤」(2)本来是用作公平分配的,现在却被用来「秤出你们手所行的强暴」,比喻掌权者假「公义」(1)之名行「强暴」(2)之实。──《圣经综合解读》

         「不然」:SH 6377,「不是」、「并非如此」。

         「秤出」:SH 6424,「衡量」、「修平」之意。──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你们在地上秤出。所秤出的不是公义,而是强暴。诗人的话带有讽刺的语气。

  。与“心”相对。罪孽先是怀在心里,然后再用手行出来。──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3「恶人一出母胎,就与神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

         同时暗示三种内容:①原罪;②未曾得到信仰教育;③顽梗悖逆的倾向。 ――《圣经精读本》

         没有什么掌权者是永远正确、永远伟大的,掌权者也是亚当的后裔,天生就有犯罪的倾向,「一出母胎就与神疏远,一离母腹便走错路」(3),不用教就会撒谎、自私。因此,掌权者若不敬畏神,必然会「心中作恶」(2),没有底线。──《圣经综合解读》

  恶人通常从小就表现出罪恶的倾向。──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3~5“一出母胎”。参看第五十一篇5节的脚注。由于天生的罪性,人类说谎,毒害别人,而且不听任何恳求或呼吁(象蛇不顺服弄蛇的人一样)。――《诗篇雷氏研读本》

         诗人的苦况:他感到痛苦,因为审判官不尽责,法纪松弛,恶人更加猖狂。――《串珠圣经注释》

         向人为谎话和毒气,向神或任何理性、劝教之声则为塞耳,这就是「惟我是从」之罪人可怕的终局。他给人带来威胁──这是本诗所强调的,然而他也是一个不快乐的人,为自己侵占又自卫的精神所孤立。在蛇的比喻中,译为毒蛇(adder)的字,应该是指「眼镜蛇」,从pet[en这字在其他地方出现时,所显出的特征可以看出。参 K~B;另外,坎斯戴尔(G. S. Cansdale)写道:「眼镜蛇是弄蛇之人最常用的。……现在大家已经公认,蛇是聋的……弄蛇之人是以笛子的摆动来吸引蛇,并非用笛子的声音。」顺便一提,柯弗戴尔所译:「他用咒语之智慧卓越非凡(charm he never so wisely)」,十分优美;现代译本皆不能望其项背,相当可惜。──《丁道尔圣经注释》

         3~5节都是形容不公义的掌权者。──《圣经综合解读》

 

【诗五十八4「他们的毒气好像蛇的毒气,他们好像塞耳的聋虺,」

         「他们的毒气」(4),指掌权者心中的苦毒从口中而出,「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罗三13~14)──《圣经综合解读》

         「塞耳的聋虺」(4)指不受耍蛇人指挥的眼镜蛇,实际上并不聋,只是很难服从命令。掌权者对神的话语、人的劝告置若罔闻,就像「塞耳的聋虺」。──《圣经综合解读》

         「聋虺」:SH 6620+SH 2795,「耳聋的毒蛇」、「耳聋的眼镜蛇」。──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他们的毒气。就是他们所说的坏话(见诗1403;罗313)

  聋虺。把他们的怙恶不悛比作蝰蛇的固执。它们不服从耍蛇的人。蝰蛇实际是并不聋,只是看上去像耳聋,因为很难挑逗。“塞耳的聋虺”可以追溯到圣经中耍蛇的著名论述(1011;见耶817)。一般人说蝰蛇耳聋,只对耍蛇人的动作有反应的误解,已得到充分的驳斥。──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4 塞耳的聋虺】这个象喻是将不听人言的愚昧人或恶人,比作不受弄蛇人指挥的眼镜蛇(乌加列语和埃及语都有这字)。两者的无理行为都酿成了痛苦和患难。蛇虽然没有手来遮掩耳朵(这器官位于身体内部),本节所指的却是违反自然的变态行为。埃及《安肖桑基的教诲》(Instruction of Ankhsheshonqy)也是循这思路指出指教愚昧人是没有用的,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因此而憎恨你。同样《阿曼尼摩比的教训》又警告说,愚昧人的话比暴风的风更加危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五十八4~5这些恶人口里说出来的话,象毒蛇喷出来的气一样致命;又象聋虺一样,对要求主持公道的声音,充耳不闻,(据说聋虺把一只耳朵贴地,用尾巴塞住另一耳,甚么声音都进不了耳。)连行法术玩蛇者的声音、笛声、咒语也起不了作用。――《启导本诗篇注释》

         可作「他们满身毒素,像毒蛇一样;他们塞住耳朵,像聋了的眼镜蛇,听不见弄蛇者的笛声,也听不见魔术师灵巧的咒语」。

     恶人好像生下来就充满恶毒,而且对于任何劝谏都充耳不闻。――《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的行为恶如蛇毒,带来致命的伤害。他们的心门已关闭,不肯听人劝告。不能听忠告的人最悲惨,他们的罪已无法挽回,惟有神的惩戒在等待。 ――《圣经精读本》

 

【诗五十八5「不听行法术的声音,虽用极灵的咒语,也是不听。」

         「行法术的」(5),指耍蛇的人。──《圣经综合解读》

         「行法术」、「咒语」:都是指「当时弄蛇人的手段」。──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行法术的。英文KJV版为“耍蛇的人” 。耍蛇的人在东方,特别是印度很普遍。他们的谋生就是靠展示他们控制蛇的本领,或把蛇从危害行人的藏身之处诱出来。──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5 行法术的】职业的弄蛇人(和合本:「行法术的」)一定要对毒蛇的习性了如指掌。《安肖桑基的教诲》记载了一个大概是来自从事这行业之人的忠告:吃饱了的蛇不会咬人。弄蛇人除了音乐或道具以外,可能还施法用咒来控制蛇的表演。初民对蛇极度恐惧,一方面是因为相信牠有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牠有毒。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学之中,都有针对毒蛇及蛇咬之咒语的例证。因此,「弄蛇」一词不应该令人联想到毒蛇受吹笛法师催眠翩翩起舞的漫画形象。本节又有可能是指有些蛇不受咒语控制。亚喀得文献亦有提到某些蛇是「不被法术影响」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五十八6「神啊,求你敲碎他们口中的牙;耶和华啊,求你敲掉少壮狮子的大牙。」

         诗人巴不得这些不法之人如雨后出现的湍流迅速流尽;如射箭,尚未射出,箭头已断(亦作“象草被践踏而枯萎”)。象蜗牛边爬边消溶,象胎儿流产见不到天日;这样,恶人起不了作用。――《启导本诗篇注释》

         「敲碎 ...... 牙」:即不能再害人。――《串珠圣经注释》

    少壮狮子是凶狠的,这个特色在蛇的比喻中则未能表达,因蛇是潜行的。──                「敲碎他们口中的牙」(6),比喻除掉他们作恶的武器。──《圣经综合解读》

《丁道尔圣经注释》

         586 是把这些不公义的审判官当成是少壮狮子。──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人从蛇和耍蛇人转到少壮狮子。它们的牙齿必须敲掉,免得继续为害(见诗37)──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6~9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对付恶人,让他们灭亡。――《串珠圣经注释》

         呼求神消灭恶人。诗人借着少壮狮子的大牙、急流的水、瞄准的箭、消化过去的蜗牛、坠落未见天日的胎、荆棘之火等比喻,呼求神速速歼灭恶人。象征恶人迅速彻底的灭亡。 ――《圣经精读本》

         6~9节是呼求真正的审判官来执法,求神使不公义的掌权者失去所依仗的势力。──《圣经综合解读》

  第6~9节有一个又一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咒诅(见本册注释第624),祈愿神使不公正的法官失去势力。恶人既不可救药,就祈求让他们失势。── SDA圣经注释

 

【诗五八6~710诗篇中何以含有咒诅敌人的话?】

答:在诗篇中确有不少写出咒诅敌人的话,例如:「神阿,求你敲碎他们口中的牙……愿他们消灭如急流的水一般……义人见仇敌遭报就欢喜,要在恶人的血中洗脚,」(诗五八6710,参一○九913,一三七9)。这些话在新约恩典时代,以主论爱仇敌的教训看来(太五4346)似有相违之处。但从旧约时代背景而论,那是不以为奇的。因为神向以色列人的列祖曾经应许说:「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创十二3;廿七29)。在律法上告诉人说,「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出廿一2325)。以色列人当时受的是律法教育,当他们深受敌人欺压,处于极端痛苦的时候,就回到神面前,是容许求神向仇敌施行公义的审判。所以在诗篇中含有许多咒诅的话,确实是他们出于内心祷告的呼声,求神按照祂的旨意,对待恶人仇敌,施行公义的审判,使人知其受到当得的报应。(诗廿八4;赛六一8;六六6;罗二56)

 

【诗五十八6~11 咒诅和咒语的分别】这种诗篇称为「求灾诗歌」(imprecatory psalm),因为它求神把灾祸降给敌人。古代近东还有仪式或咒语,可以增强这一类的咒诅,或使之生效。这种作法在圣经的信仰系统中是不可接受的。求灾诗歌最好是从报应原则(请参看:诗篇中「常见的概念」附论的注释)的角度理解。神是否正义是基于刑罚是否与罪行的严重程度相称,因此,诗人所求的咒诅就是按照维持正义的需要。这些咒诅的等级与神对其仇敌所宣告的咒诅相同(见:赛十三15~16)。本段的激烈语言与东闪族咒诅程序的某些方面相符,这种程序将向敌国复仇的责任付托给神明。亚述王以撒哈顿的藩属条约召请一系列的神明伤害叛盟者,就是这一类间接咒诅的例子。亚兰语的塞菲雷碑文用的也是这种咒诅,还加上一套诅咒仪式:「这些弓箭如何折断,愿因努他(Inurta)和哈达神亦同样打断玛蒂勒(Mati'el)和他贵冑的弓。」诗人也是用求灾的方法间接作出咒诅,呼吁神「笑话他们」,因为他们试图用微不足道的手段威胁以色列。诗人没有念咒施法或执行咒诅仪式,只是仰赖神打碎这些人的权势和毁灭性武器,使之转强为弱(见:耶四十九35,五十一56;结三十九3)──《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五十八7「愿他们消灭如急流的水一般。他们瞅准射箭的时候,愿箭头仿佛砍断。」

         有学者译作「愿他们如奔湍的水流去,如被践踏的草枯萎」。――《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的第二行在抄写时曾有失误,因此就其现状并无意义;AV的斜体字为其见证。RSV所猜测的原意,多数现代译本大致赞同:但愿他们像草被践踏并枯萎(和合:他们瞅准……彷佛砍断),最后一个动词是从ma{lal(枯萎)而来,七十士译本与武加大译本如此解;而不以为其源自mu^l(行割礼)。但是如此一来,其余三个希伯来字必须改变顺序,并作修改。──《丁道尔圣经注释》

         「瞅准射箭」:SH 1869,「弯起()」。──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人祈求让他的仇敌灭亡,就像高涨的水流消失在沙漠中,或在夏季的大旱中完全干涸(见撒下1414;伯615~17)──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8「愿他们像蜗牛消化过去,又像妇人堕落未见天日的胎。」

         「未见天日的胎」:流产的胎儿;整句强调恶人不会存在,必彻底灭亡。――《串珠圣经注释》

    正如德莱弗所指,蜗牛的翻译甚不恰当,因为蜗牛其实并不会死于它一路分泌的黏液中;因为「流产」的意思能与第二句相配,在犹太经典他勒目中也可找到凭据,那里是指不到堕胎阶段的早期流产。希腊人也有类似的区分。因此他译为「像溶解而去的流产」( NEB)。──《丁道尔圣经注释》

         「蜗牛」:SH 7642,「蜗牛」,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消化过去」:SH 8557,「融化而消失」。

         「妇人坠落未见天日的胎」:「妇人所流产掉的胎儿,未见天日」。

         588 是把蜗牛当成是一面爬行一面流失生命的素质,最后生命消失只剩下硬壳。流产的胎儿也是类似的比喻。──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消化过去。可能指一般人所认为的,蜗牛会逐渐消瘦,正如其粘粘的痕迹所显示的。也有人认为是指蜗牛在旱季中的枯干。

  坠落未见天日的胎。参伯316──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9「你们用荆棘烧火,锅还未热,他要用旋风把青的和烧着的一齐刮去。」

         “把青的和烧的一齐刮去”。“青的和烧的”指两种柴,这里描述神对恶人的审判。“荆棘”烧得很快,暗示神对恶人的审判也很快。――《诗篇雷氏研读本》

         本节大概讲神审判的快速来到,荆棘为烧火的燃料,神忿怒的审判如暴风,在恶人为患之前,神把他们一齐扫除。――《启导本诗篇注释》

         此节原文意思不详;有学者译作「在他们未觉察到要毁灭之先,愿 就撕裂他们,在烈怒中把他们像杂草一样吹散」。――《串珠圣经注释》

    德莱弗在同一篇文章中,猜测这里亦有抄写错误,把一个动词「他拉起来」和「像」字凑在一起,成了你的锅。第二行 RSV译为青的,他则认为应该是「杂草」,RSV译为烧着的,他认为应是通用的「忿怒」之意。结果,他译为:「在他们构想之前,祂将他们如荆棘拔起;在怒气中,祂将他们如野草清除」( NEB)。这段相当混淆不清的经文应当如何解析,以上只不过是一个例子;目前还没有两种译本达到相同的结论。──《丁道尔圣经注释》

         虽然「荆棘」(9)烧得很快,但「锅还未热」(9),风就把柴都刮走了,比喻神的审判很快就到。「青的和烧着的」(9)指两种柴。──《圣经综合解读》

         589 描述不公义的法官的所作所为终究是一场虚空。──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含义不很清楚。有人认为指旷野的流浪者在露天生火;在锅还没有烧暖以前,一阵大风就把火吹灭了。这个比喻表明诗人希望恶人快快毁灭。──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10「义人见仇敌遭报就欢喜,要在恶人的血中洗脚。」

         “在恶人的血中洗脚”借喻义人将看见不公不法的事全被肃清。《约伯记》讲约伯蒙福的光景有“奶多可洗我的脚”的话(伯二十九6)――《启导本诗篇注释》

         「在恶人的血中洗脚」:是诗体夸张的说法,表示义人会看见恶人彻底灭亡。――《串珠圣经注释》

    如果第10节看来血腥味太重,要记住上下文已显示,这是关心公义之人所流露的威猛。他们被称为义人,而且报(或用情感较弱的字,报应)是来自神,正如前面祷告中所期待的,和最后一节所证实的;这一切都强调这点。第10b节似乎以践踏尸体为乐的情景,在以赛亚书六十三1~6的责备中重现,不过形式不同,在那里神很惊讶,居然没有人与祂一同前去审判。此处所描写的是战士,而非随营服役的平民。新约一方面否定属灵的争战可以用肉体的武器来打(启十二11),另一方面在提到算账的日子时,却也沿用这类词汇(如:启十四1920,十九1112)。──《丁道尔圣经注释》

  欢喜。参申3241~43

  洗脚。可能指战争时期的一种惯例(见诗6823)。例如,乌加列文献(见本册注释第618)就记载战争女神阿拿“用战士的血洗手”。── SDA圣经注释

 

【诗五十八10~11结语:诗人盼望神尽快审判恶人,显出 的公义。――《串珠圣经注释》

         义人见仇敌遭报就欢喜:然而,这种喜乐并非出自报复心,乃因彻底除去邪恶欢愉。我们周围也存在很多所谓“可原谅之恶”,我们很容易对恶采取宽容态度。但天国是全然公义的国度,即使极轻微的邪恶,都不允许存在(1417) ――《圣经精读本》

 

【诗五十八11「因此,人必说:义人诚然有善报,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断的神。

    全世界的人都可作见证,而这事是义人在信心中始终都明白的。在希伯来文中,藉一个词的转变,证明发言者为外邦人,因为他们的话中将~#lo{hi^m()当作复数;但以色列人在请到真神时,总是以它为单数。

因此对于本诗提出的问题,诗中自行提供了解答的线索。如果暴行的范围可以延伸到极大,信心也同样可以。义人必见到收成;不过这种荣耀的取得,必定须经过流泪的撒种,以及不屈不挠的忍耐等候(如:雅五1~11所言,其上下文与此类似)。──《丁道尔圣经注释》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审判官是神自己。虽然常有不公义的掌权者猖獗一时,但神必「施行判断」(11)。时候到了,祂一定清算,这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在七年疯狂的时间里所学到的教训(但四12~37)──《圣经综合解读》

         「诚然」:SH 3899,「真正的」、「确实的」。

         「善报」:SH 6529,「果实」。

         我们都知道不公义的官员将带来多大的苦难, 586~11 说明公义的神将会刑罚那些不公义的官员。

         义人放弃个人对恶人的报复,让神来报应,但义人并不是在旁边观看,而是处在与恶人的战斗之中。──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即人人都会认识到神会干预人间的事务,赏义惩恶。

  善报。直译是“果实”(见箴131;赛310;提前48)

  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断。虽然有时神似乎让地上的罪恶和不公正暂时没有受到抑制,但实际上圣目一直关注着恶人的罪行,并有详细的记录,到时候一定清算。但任何时候都有一个界限是恶人所不可逾越的。这就是尼布甲尼撒王在七年疯狂的时间里所学到的教训。──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58)

 诗人因法官枉法备受恶人苦害,他唯一可申诉的物件是谁?新约信徒有何盼望?参帖后16~10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