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列王纪上第二十一章短篇信息

 

目录:

《列王纪上查经信息》(二十一20;二十二1~5)(张成)

从列王纪上看政治的兴衰(二十一章)(刘锐光)

勿在别人罪上有份(王上廿一1~29) (台北灵粮堂)

拿伯的葡萄园(王上二十一1~29) (台北灵粮堂)

罪行满载(王上211-16) (香港读经会)

罪中赐恩(王上2117-29) (香港读经会)

亚哈谋财害命(王上二十一1~29)(台北基督之家)

 

 

《列王纪上查经信息》(二十一20;二十二1~5)(张成)

 

31 先知米该雅

 

今天我们要继续谈以色列王亚哈。列王纪上用了几章来记载亚哈王的生平。亚哈是一个反面教材,是一个不好的王。他不仅效法以色列诸王的恶,甚至比他们还要恶。虽然圣经称亚哈是一个恶人,但在上两次的查考中我们看到,亚兰人形容亚哈是一个“仁慈”的王,这是亚哈的仇敌给他的评价。一个被人看为是“仁慈”的人,为什么圣经却看他是作恶的人呢?为什么圣经说亚哈的恶是超越了所有的以色列王呢?他的恶是如何体现出来呢?我们看列王纪上2120节:

亚哈对以利亚说,我仇敌阿,你找到我吗?他回答说,我找到你了。因为你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以利亚责备亚哈“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卖了自己”这四个字在列王纪只出现了三次,两次是用在亚哈身上,一次是以色列人。既是说,亚哈不仅像以色列诸王那样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他还出卖了自己。这就是亚哈和其余以色列王不同之处。

为什么先知以利亚会这样责备他呢?那是因为亚哈夺取了拿伯的葡萄园。身为以色列的王,亚哈非但没有照顾、保护他的百姓,反而为了一个葡萄园杀害了一个好人(我们之前已经看过这个事件,所以今天不会再谈)。当然,亚哈没有下令杀害拿伯,那是耶洗别设的阴谋。但神还是将这个罪归咎到他头上,因为他是以色列的王,他没有按神的律法、公义治理神的百姓,还纵容王后杀死无辜的人。

虽然亚哈没有亲手害死拿伯,但他却被动的任由耶洗别用诡计害死拿伯。这就如有些基督徒对某个肢体有意见,很想在人面前说他的不是,但又知道这样做是神不喜悦的,于是只好按兵不动。当见到有人说那个肢体的坏话时,他们就会袖手旁观,希望借着对方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虽然我们没有亲手作恶,但我们却在暗中支持别人作恶,所以我们也会坐享其果。这样的恶比亲手作恶更为可怕,神一定会追究的。

亚哈是如何“出卖自己”呢?我们继续看一段经文,列王纪上212526节:

25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26就照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亚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恶的事,信从偶像。

这是圣经总结亚哈一生的评价——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里提到几件事:1)他所行的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他出卖了自己,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3)他受了耶洗别的耸动,行了最可憎恶的事,信从偶像。

这里特别提到一点,就是亚哈“自卖”——自己出卖了自己。如何才算是“自己出卖自己”呢?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恶呢?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他选择听耶洗别的指使,行了可憎的事——信从偶像。亚哈不是无知的犯罪,而是刻意选择了听从耶洗别的话。

我曾经说过,有两个人对亚哈一生最有影响力,一个是耶洗别,另一个是神的先知。神的先知,我首要指的是以利亚,当然也包括了其他的先知。以色列王当中,见到最多先知的,应该是亚哈了。神差遣了好几个先知来引导、鼓励他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所以亚哈不像其他以色列王那样出于无知、软弱,才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神将生命的道透过先知指示他,但他却刻意选择了听从耶洗别的话,选择了沉沦的道路。21章的事件就是要让我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所以圣经指责亚哈“自己出卖自己”,因为他不是无知、不是无能(因为有神的先知帮助他)、不是没有选择。他是刻意拒绝神给他的帮助、转而去听从魔鬼的话。耶洗别是魔鬼的象征,因为“耸动”这个字也经常用在魔鬼的身上。魔鬼经常“耸动”人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

所以亚哈是一个反面教材,警告我们不要拒绝神的声音,如果刻意拒绝神的声音,我们就是在“出卖自己”,将自己卖给魔鬼,成为他的奴隶。出卖耶稣的犹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希伯来书378节提醒我们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如果神透过圣经或者人,提醒我们当行的路,我们就当快快回应。如果拖延或者三心二意,只会使我们的心越来越刚硬,最后是离经背道。

亚哈多次听见先知的话,也看见过神迹,但他没有做出果断的决定,他还是对神三心二意。可能他觉得做事情不应该太绝对,耶和华是神,巴力也是神,虽然巴力的能力比不上耶和华,但也不应该将巴力置之不理,还是应该尊重他。中庸之道才是智慧人的选择。结果他的心就越来越刚硬,自己卖了自己,走上了不归路。但愿我们不要效法亚哈,弃绝神的恩典,将自己卖给魔鬼。

今天我们要看的是列王纪上22章。上一次我们看了列王纪上20章。21章我们在介绍以色列王亚哈时,已经详细谈过了。所以我们会进入第22章,也是列王纪上的最后一章。我们先来看15节:

1亚兰国和以色列国三年没有争战。2到第三年,犹大王约沙法下去见以色列王。3以色列王对臣仆说,你们不知道基列的拉末是属我们的吗?我们岂可静坐不动,不从亚兰王手里夺回来吗?4亚哈问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5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

1节说到,自从以色列人在亚弗平原大败亚兰人后,以色列享有三年的太平。但是,亚兰王并没有履行投降时所签的合约,就是将属于以色列的地归还以色列。虽然亚兰王没有履行承诺,亚哈也无可奈何,因为亚兰国终归是个大国,军力远胜过以色列国。如果兴师攻打亚兰人,恐怕吃亏的还是自己。

到了第三年,犹大王约沙法来拜访亚哈,亚哈很快就跟约沙法打成一片。可能当时他们正在商讨如何和平统一,留意他们对话,亚哈说,基列的拉末岂不是属我们的吗?这个“我们”明显是指犹大和以色列,因为约沙法随即响应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可见亚哈和约沙法谈得非常默契,犹如两兄弟。

亚哈乘机邀请犹大王帮助他收复回以色列的失地。约沙法马上同意了。这个犹大王约沙法是一个好好先生,性格跟亚哈差不多,也是一个“仁慈”的人,惟一不同之处是,他没有像亚哈那样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整体来看,约沙法也不是一个属灵人,否则他就不会跟亚哈交往了。这个交往几乎让他陪上了性命。

单凭以色列的军力,亚哈不敢挑战亚兰人,但是,如果加上犹大的军力,情况就不同了。不要忘记,以色列人曾经两次打败了亚兰人,有了犹大王的支持,亚哈顿时信心大增,马上着手计划进攻亚兰国。不过,约沙法比他属灵,他提醒亚哈一定要先求问神,才可以最后决定。我们看第6节:

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约有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主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

亚哈可不是一个属灵人,他根本没有兴趣知道神的旨意,他只是想做他喜欢做的事。但为了敷衍犹大王,他就招聚了四百个“先知”,好求问神的旨意。这四百个先知不是巴力的先知,因为犹大王是保守派,肯定不会接纳巴力的先知。这四百人是挂名的耶和华的先知,因为11节说到,他们是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的。

可能自从迦密山事件后,亚哈觉得还是耶和华比巴力强,所以就开始招聚了一群自认为是“耶和华的先知”的人。亚哈这样做,只是换汤不换药,表面上是求问耶和华,实际上还是敬拜巴力。因为他只爱听自己想听的预言。这一大群“先知”都是靠朝廷俸禄吃饭的,所以他们都说一些以色列王爱听的话。他们果然预言说,可以上去,因为神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我们继续看79节:

7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8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9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

犹大王对以色列国的属灵情况可能略有所闻,所以不肯轻信这些先知的话。他要求以色列王再找其他的耶和华的先知来验证这些预言是否可靠。以色列王告诉他,这四百个先知才是可靠的,还有一个叫米该雅的先知,整天只会说不吉祥的话,非常令人扫兴,所以他不打算召他过来。

所谓旁观者清,我们都知道这四百个人都是假先知,为什么亚哈还要相信他们的谎言呢?我们是旁观者,一切都非常清晰,但别忘了,当局者迷。亚哈之所以相信这些先知的话,因为之前有两次神帮助他打败了亚兰人。而且两次都有神的先知向他预言,神会将亚兰人交在他手里。既然神曾经祝福他两次,为什么不可以有第三次呢?

可能你会说,在列王纪上2042节,神的先知岂不是已经告诉亚哈,因为他不听神的话,私自放走了亚兰王,所以神就拒绝了他。为什么亚哈还那么自信,以为神会帮助他呢?

正如我以前说过,亚哈的问题就是不爱听真理,只爱听他喜欢听的话。这就如有些基督徒,他们去教会只想听安慰、鼓励的话。如果传道人责备他们的罪,责备他们不冷不热,他们就会很反感,马上转到另一家教会聚会。如果我们是以这种态度对待神、对待神的仆人,我们最终将会被假教导迷惑。我们看一节经文,就是提摩太后书425节:

2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3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4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5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

保罗提醒提摩太要忠心传道,用圣经的话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我们只喜欢听劝勉、鼓励、安慰的话,不喜欢听责备、警戒的话。如果传道人连连祝福我们,我们就会特别尊敬、支持他。如果他不识抬举,对我们说责备、警戒的话,我们就不给教会奉献,甚至会离开教会,到别处去聚会。

亚哈就是这种人,他只招聚他喜欢的“先知”,因为他们会说奉承他的话。以利亚和米该雅这类的先知就被他打入冷宫。保罗提醒神的仆人,在末世会有很多像亚哈那样的基督徒,他们“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荒渺的言语”就是谎言。如果你拒绝听真理,那么你只好听从谎言了。

神的仆人千万不能说奉承的话来讨大众的喜悦。你忠心传讲真理,很多人就会厌恶你,正如亚哈厌恶以利亚和米该雅那样。那些不爱真理的人会离开你,甚至威吓、逼迫你(正如亚哈恨米该雅那样),但你不要害怕,一定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传道人最关注的就是教会人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要因害怕人数减少而妥协。如果你对神忠心,神会用他的方法将得救的人数加添给你。

我们回到列王纪上2279节。当犹大王问及亚哈还有没有其他耶和华的先知时,亚哈就提到了米该雅。留意,亚哈承认米该雅是神的先知,但亚哈不喜欢向他征求神的旨意,因为他总是针对亚哈说不吉祥的话。由此可见,亚哈所关注的不是神的旨意,他只是想听自己喜欢听的话。

既然犹大王提出要征求另一些耶和华先知的意见,亚哈只好将米该雅召来。可能他也想让犹大王见识一下这个人有多可恶。到底这米该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我们继续看1314节:

13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14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那被派去召米该雅的使者提醒他要好自为之,因为有四百个先知都预言亚哈一定能打胜战,所以米该雅千万不要说一些不吉祥的话,免得得罪以色列王,自讨苦吃。这些话当然是来自亚哈,因为他不想米该雅破坏他的军事计划。如果这一次的军事行动得不到犹大王的支持,以色列就不能从亚兰人手中收回失地。

米该雅奉神的名起誓说,他决不说奉承以色列王的话,神要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米该雅的为人可见一斑。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真先知的特征:1)真先知不害怕权势;2)真先知不随从大流;3)真先知忠心传达神的话,尽管他的性命受到威胁,也决不说奉承人的话。

神没有感动米该雅去见亚哈,但既然国王召见他,米该雅只好随从使者去见亚哈。面对四百个挂名的先知,米该雅会如何应付呢?这场真假先知的较量,使我们想起了迦密山事件。不同之处是,以利亚在迦密山面对的是巴力的先知,而米该雅所面对的是一群自称是耶和华的先知的人。这真是一场真假先知的较量。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一次继续再谈。

 

 

从列王纪上看政治的兴衰(二十一章)(刘锐光)

 

列王记上二十一章   出卖自己的人
    亚哈是以色列北国史上与耶罗波安齐名的坏王,他陷以色列人在灵性的幽谷里,招惹神的怒气。他之所以如此,因为他是一个出卖自己的人。
一.贪婪      (v.1-4)
    亚哈已经贵为一国之尊,什么都有。只因为拿伯的葡萄园靠近自己的宫,便于管理,就想要得来做菜园。虽然他也愿意用钱或地来交换,但拿伯敬畏神,不愿违背神的命令出卖祖先的产业,拒绝他的要求。
    亚哈却极想得到这块地,但又深知拿伯这样做是对的,因此在这矛盾里,他闷闷不乐,像小孩子一样,不肯吃饭,睡在床上,以脸朝墙。
    贪,在知道有神的人心里造成矛盾,因为他知道什么是应该与不应该,什么是对与不对。贪,也使人闷闷不乐,因为贪使人想要做明知不应该做的事,但他的是非之心却不许他这样做。

二.强夺      (v.5-16)
    亚哈的恶妻设下毒计,杀死拿伯,夺了他的葡萄园,亚哈也欣然地去得这园地。
    虽然不是他设的计,也不是他下手杀拿伯,但他没有去追究真相,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得别人产业,就是强夺。
    虽然不是他主动这样做,甚至事前也不知情,但是不用付钱而白得别人产业,就是强夺。
    拿伯死了,不等如亚哈就有权得他的地。这地应归给拿伯的后人,这是神的命令,而亚哈也清楚知道,他也曾因此而闷闷不乐过。他明知不该得而去得,就是强夺。
    亚哈顺从恶妻不顺从神的律例,明知是不正当而得,是不该得而得,神说这是出卖了自己。
    亚哈出卖自己,故将来也必被卖。他的妻子,儿子都必像拿伯一样被杀,变得一无所有。(v.17-29)

 

 

勿在别人罪上有份(王上廿一1~29) (台北灵粮堂)

 

一、亚哈想用银子或葡萄园买换拿伯的地(非强取豪夺),拿伯因敬畏神,不敢将先人留下的产业出卖(参民卅六7),他因此丧命,他是殉道的人。

二、耶洗别见亚哈闷闷不乐,出主意托亚哈之名,用王印印上命令(藉王名王权犯罪)叫与拿伯同城的长老、贵冑,宣告禁食(假神的名谋私图利)诬告拿伯谤渎神和王,将他用石头打死。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先天后天的不同,如性别、年龄经济、地位、权势....等差别,人犯罪离弃神后,人与人的不同,就形成对立、对抗,彼此斗争,要影响控制、压制对方。在伊甸园中看见,人最初的不同是性别,夏娃自己吃了禁果,又随手递给亚当吃,女人控制了男人。在此看见耶洗别是亚哈的后座驾驶者,新约要恢复起初(人犯罪前),神定的次序,不允准女人辖制男人(参提前二12)

三、民间的长老、贵冑,明知耶洗别假王名下的命令是犯罪得罪神的,但为了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或盼望得到更多的利益,违背良心,将拿伯定罪,用石头打死,与耶洗别、亚哈一样,他们的罪被神看见,神必报应。

四、亚哈被先知责备,就知罪自卑。从列王记上十六廿二章记载,他的本性尚不算是很坏的人,是耶洗别操纵他。世上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信耶稣的人,第二种是信耶稣的人,第三种是在信与不信之间,心怀二意、徘徊犹豫不决的人,亚哈属第三种人。可六20希律也属这种人,也被女人希罗底支使,杀了施洗约翰。

默想

我是否为了自己的利益,违背神的旨意去行事为人呢?

回应

求使我作守本份,尽本份的人。

 

 

拿伯的葡萄园(王上二十一1~29) (台北灵粮堂)

 

亚哈与以利亚的对抗仍然持续,在拿伯的葡萄园一事上,我们可以看见亚哈的软弱,耶洗别的邪恶,以及神对以色列甚至亚哈的怜恤,仍然想要挽回他们。

一、拿伯在耶斯列有一个葡萄园

耶斯列是一个平原,其上有一个葡萄圆,属于一个叫「拿伯」的人所有。亚哈看中意拿伯的葡萄园,要与他交换或购买,拿伯因「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拒绝了亚哈。亚哈因此「闷闷不乐」,王后耶洗别问明原因,觉得这有什么难呢「我必将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给你。」她就用外邦人最习以为常的方式来处理,就是把拿伯处理掉,霸占他的产业。

二、耶洗别送信给同城的长老

耶洗别假托亚哈写信,给「与拿伯同城居住的长老贵冑亚哈」,要他们起来作假见证「你谤渎神和王了」,就把拿伯「拉出去用石头打死」。他们果然照作,耶洗别就告诉亚哈说「你起来得耶斯列人拿伯不肯为价银给你的葡萄园吧!」亚哈就高高兴兴的要去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这事神大大不悦。耶洗别不但带入偶像巴力,同时让百姓与社会步上不义之途。

三、以利亚指责亚哈

因此神要以利亚再次去指责亚哈「你杀了人,又得他的产业吗?…耶和华如此说: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这是一个极其严厉的惩罚。以利亚继续说「因为你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但亚哈将死于非命,包括他的后代与家人「凡属你的男丁,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从以色列中剪除。」而耶洗别的下场则是「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这些审判日后都一一成就。亚哈听了之后「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这是亚哈唯一的一次表明悔改,因此神说「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到他儿子的时候,我必降这祸与他的家」。

神是何等珍惜祂的百姓,恶如亚哈,只要他一旦悔改,神都充满了怜悯。

默想

我是否贪恋别人的财富与职份?我是否效法这个世界,想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是否在别人的罪上有份?

回应

亲爱的主:你是公义的主,你向我们施恩慈怜悯,为要让我们在地上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同行。帮助我查验我手中的工,是否有不义,有虚假,是否屈从了人的恶谋,却大大得罪了你。求主让我回转,好叫我重享救恩之乐,重新得蒙怜恤。阿们!

 

 

罪行满载(王上211-16) (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求你教我谨慎自己的脚步,使我不被罪所缠绕。

 

列王纪作者借着拿伯的葡萄园故事(211-29),指出了亚哈的另一个恶行。有解经家认为,列王纪上第21章是由原来的故事(1-16)、以利亚的响应(17-2127-28)和评语(22-27)三部分组成。

亚哈想用拿伯的葡萄园作他的菜园,于是他在开始时采取合法、直接的方式,期望把拿伯的葡萄园买下,又或是用其他的葡萄园与拿伯交换,这在当时而言原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拿伯因着神的缘故,坚决拒绝亚哈的要求(3)。以色列民认为土地是属于神的,因此拥有地权者不可任意把土地转让(参利2523-28)。故此,即使出让土地不是罪行,但拿伯却显然尊重神的心意,不想随便出卖葡萄园。

亚哈对于拿伯的反应显得十分无奈。结果,他任由王后耶洗别借他的名义下令给城中的长老贵冑,叫他们在宣告禁食期间,差派两个匪徒诬告拿伯,指证他辱骂神和王,然后把他杀死(列王纪下926更暗示,拿伯的众子也在这事件中被杀害)。耶洗别的计谋是以申命记律法作为根据的,这律法指出:「人无论犯甚么罪,作甚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参申1915)但问题是,那两个控告拿伯的人都是流氓匪类,因此他们被人收买作假见证并不足为奇。

拿伯死后,亚哈便夺取了他的葡萄园。无疑,亚哈的做法并不合乎律法,因为在拿伯死后,他的葡萄园应该是属于拿伯家族的,但亚哈却私自占据了葡萄园,这便间接反映了亚哈为夺取拿伯家族的物业而不择手段的恶行。

物欲和经济上的求索,往往会让人陷入罪中而不自知。许多犯罪者岂不是从最初的渴望,然后逐渐深陷其中,到了最后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而犯罪吗?请想一想,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否有甚么欲望正驱使我们陷入罪中?我们可以如何寻求神的怜悯和帮助?

 

 

罪中赐恩(王上2117-29) (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愿你照亮我的生命,让我看见有甚么地方不讨你的喜悦,更新悔改。

 

以利亚再一次执行神的旨意,预言亚哈家的灭亡(17-24)。以利亚来到亚哈犯罪的地方,即拿伯的葡萄园,指责亚哈没有遵行神的律法。亚哈一遇到以利亚,就称他为「仇敌」(20),由此可见他对以利亚的仇恨。以利亚指出,亚哈所做的是神眼中看为恶的事。接着,以利亚就宣告神对亚哈和耶洗别的审判。

以利亚预言,神要除尽亚哈家,而耶洗别等亚哈家的人要被野狗和飞鸟所吃,死无葬身之地,受尽极大的羞辱。圣经特别强调,亚哈与王后耶洗别在众人中是最罪大恶极的,因为他们行了可憎恶的事,信从偶像。结果,这个预言在稍后的时间得到应验(2238)。

当神借着以利亚向亚哈宣告了审判的结果后,亚哈深感痛悔。他撕裂衣服、禁食和身穿麻布的举动,都显示出他深切悔改的态度。按列王纪作者的解释,由于亚哈真心悔改,显出哀恸者的特性(27)和忏悔自卑的态度(29),于是神怜悯他,应许会延迟降祸的时间。亚哈并不是唯一一个因悔改而得以暂缓面对神惩罚的人,希西家(参王下201611)和尼尼微城的人(参拿310)便是其他的例子。或许我们以为亚哈罪孽深重,必不蒙神赐恩,但神始终是满有恩典的,即使是亚哈这等恶人,倘若他们愿意悔改的话,神仍然会向他们施恩。可惜的是,亚哈并不珍惜神的恩典,不久之后,他又故态复萌。

虽然神是公义的,但祂同时又充满怜悯和恩典。当我们愿意为自己的罪诚心悔改时,祂的慈爱便会临到。当然,神的慈爱绝不可以成为我们任意妄为的借口,相反地,我们要谨慎自己的脚步,努力按照神的心意而行事。

 

 

亚哈谋财害命(王上二十一1~29)(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章经文为亚哈的恶行又加添一章。也许令我们讶异的是,为什么耶洗别的谋杀罪,却算到亚哈的头上呢?就算耶洗别的阴谋必须要亚哈的王印才能成功,亚哈不能完全推卸责任;最多亚哈只是帮凶,也不能算是主谋,不是吗?从此处就可以看见神的原则,与我们观念的落差。以利亚对亚哈说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他说:「因为你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说:『我必使灾祸临到你,将你除尽。凡属你的男丁,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从以色列中剪除。』」(王上二十一20~21)亚哈贵为一国之君,居然凡事都由耶洗别操纵,从神的眼里看来,是咎由自取的「卖了自己」,不但不能因此而卸责,反而是严重的不负责任,是个大恶大罪。

在神设计的组织中,都有神命定的负责人,国家的负责人是元首(耶十九3~7),家庭中是由丈夫负责(弗五23),教会的负责人是牧者(来十三17)。这些人都是为着全群整体的利益而设立的,所以他们必须为整体负责。正如谋杀拿伯虽然都是由耶洗别一手主导,但是神仍然要亚哈为拿伯之死负责。将此原则应用在家庭和教会中时,作丈夫(父亲)和教会(团契、小组)牧者的弟兄姊妹就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责任了;因为父亲是无法将教养儿女的责任推卸给母亲,牧者是无法将建造基督身体的责任推卸给羊群的。无论儿女如何桀傲不驯,父亲既无权说「现在的青少年就是这样」,也无理由说「都是因为母亲(或祖母)太溺爱了」;无论教会(团契、小组)信徒多么不顺服,牧者也要为信徒世俗化、被罪恶玷污负责。因为神已经将照管全群的责任和权柄交付了负责人。

亲爱的弟兄姊妹,神对亚哈的审判值得我们警戒。尤其是我们中间,神所设立的全群负责人,更是要不时的反省,自己是否经常为全群在神面前代求;是否全群的光景在神面前可蒙悦纳,神是否乐意与全群同在,神对全群的旨意是否通行无阻。所以主耶稣曾说:「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7~48)根据这个原则,神对负责的人当然有较高的要求了。

回应:亲爱的天父!谢谢祢对我的信任,将牧养、照管,带领门徒的责任交代我,我也深感责任重大;求主赐给我智慧、能力、生命、圣洁,使我能够带领群羊跟随祢,将众活石建造成祢喜悦居住的灵宫。阿们!

祷读:路加福音十二章47~48

47 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
48 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