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十三章拾穗

 

【撒上十三1「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

         本节原来的数字显然在传达的过程中已经失传。理解本节的一种方法是:“扫罗登基的时候年岁,他作以色列王又两年”。另一种看法认为本节应作:“扫罗登基的时候是一又岁,他作以色列王两年的时候,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有的抄本作:“扫罗登基年三十岁,作以色列王四十二年。”希伯来文旧约中无“三十”及“四十二”等数字;《七十士译本》无本节。本章记述扫罗为王的情况。――《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四十岁」:原文并无数字,可能是抄录时遗漏了。从文字上推测这数字必是二十或以上;从常理推断,约拿单已成年,能率领军队打仗,说扫罗是四十岁也是十分合理的。――《串珠圣经注释》

         1节原文有缺漏,并无「四十」,所以不能确定扫罗登基时的年龄。有些《七十士译本》的抄本干脆略去这节疑难经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此时扫罗的长子约拿单已经可以独立争战。──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131 原文破损,但可以翻译为「扫罗在他登基作王的时候....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看不出来扫罗作王时几岁,有些七十士译本的古抄本作「三十岁」。此处「二年」的原文与旧约圣经其他地方的「二年」写法不同,可能也是经文破损导致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并不能确定扫罗到底作王几年。约瑟夫的犹太古史对扫罗作王的年代有两种讲法:四十与二十年, 1321 说扫罗作王四十年。――《蔡哲民查经资料》

  扫罗统治了一年。所有的译者和注释者都一致同意这段经文的意思不明确。希伯来原文的字面直译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当扫罗登基岁,在以色列作王二年的时候”(见创532的注释)。从第一个圣经版本问世到现在,这段经文就一直使译者们困惑。希腊文版旧约圣经的早期版本通过省略这一整节避免了这个难题。《他尔根》把它意译为:“当扫罗登基时,他被作为一个一岁大的婴孩受膏。”亚兰文译本解释为:“当扫罗作王一或二年的时候。”与钦定本先前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一样,是一种意译,不是我们现有的希伯来原文,而是译者所认为的希伯来原文的意思。修订标准本假定了两个遗漏:“扫罗登基的时候……岁;并且他作王……以色列二年。”

  有些注释者同意这里无疑是一个在抄写过程中产生了遗漏的例子,虽然没有人能说出在经文的传输过程中什么时候产生的遗漏(见卷一,第15)。如果现在的希伯来原文是遗漏的结果,那么它就成了一个证据,证明后来的抄写员在他们制作新抄本的工作中是谨慎尽责的,因为他们没有篡改经文本身,而是照他们看到它时的样子抄写了下来,即使它的意思是难解的。

  臆测几乎没有什么收获;然而,可以提供一个暂定的解释。这段经文的正式陈述,恰好符合圣经作者们给出君王登基时的年龄及其作王的期限的规则用语。对于大卫的相应规则用语出现在撒下54(另见王下21124818;等等)。如果与发生在撒上131中的遗漏相似的遗漏发生在可比较的经文如王下211中,它就会读为:“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岁,作王……在耶路撒冷五年。”这两段经文的基本造句结构是一样的。插入扫罗登基时的一个年龄数字,并且插入他作王年限的另一个数位,就会使这句话与提到大卫和别的君王的话平行。在原文中“……二年”的措辞可能原为“四十年”(见徒1321)。撒上131的希伯来原文按照现在的情况因而暗示它起初由扫罗的年龄和作王期限构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扫罗就是旧约圣经中唯一一位被这样提到的希伯来君王了。

  按照撒上131的另一个解释应该读成:“扫罗作王一年;并且他在以色列作王二年。”即,他作王的第一年已经完成并且当本章的事件发生时,是在他作王的第二年。然而,必须承认,把撒上131的意思解释为13章的事件发生在扫罗作王第二年是不自然的,并且是一种与圣经中关于君王的记录不平行的造句结构。

  这段经文可以合理地理解为,意思是扫罗作了一次尝试要在他作王的第二年征服非利士人,虽然第一次真正的打击—这里记录的是约拿单作的—是后来某个时候才发生的。这样理解就与这里提到的对撒上131的翻译和最初的解释和谐了。──《SDA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十三1的正确数目是多少?】

     马所拉或留传至今的经文中,撒母耳记上十三1失去了一个在原稿中有记载的数字。将马所拉经文的撒母耳记上十三1直译如下:「扫罗是……的儿子,当他登基的时候,年……当他在以色列统治两年,当(直译是「和」)扫罗从以色列中为自己拣选三百人。」(译按:中文和合本撒上十三1作「扫罗登基年四十岁」;四十岁的字下有虚线,表示原文无「四十岁」)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当扫罗登基时,他超过二十岁。因为假如数目是十九或以下,「年」这个字应作众数写法(sanim);但本节经文中「年」字是单数写法(sanah),所以我们可以说年之前的数目必定超过二十(参看E.Kautzsched.Gesenius’1910)#134.2 and Rem 1)(这条关于数目的特别的句法规例,在阿拉伯文中也有应用。)

         翻译作「扫罗统治一年」(KJV)是不正确的,因为希伯来经文并非记载「统治」,而是「当他作王(bemolko)的时候,扫罗是年之子」。翻译作「扫罗登基年[四十]」,纯粹出于臆测,关于这方面,边注也已说明(译按:中文和合本于「四十」之下加虚线。)

         英文圣经NASB依照「四十」这个臆测的说法,但再加上一句同是臆测的经文:「他统治以色列三十[]年」。假如第一节末及第二节首如上述方法处理,NASB的做法是不需要的。RSV不加推测,照着马所拉经文空白的地方,不加任何字句:「扫罗登基年……他统治以色列……和二年。」耶路撒冷圣经完全省略第一节,但在边注处将马所拉经文的第一节毫不修饰地直译出来。

         NIV的第一个数字作「三十」,第二个数字则作「[四十]二」。在NIV的注脚建议读者参阅使徒行传十三21,该处有如下记载:「后来他们要求一个王,神就将……基士的儿子扫罗,给他们作王四十年。」若依照使徒行传十21,扫罗作王只有四十年,我们就难以解释撒母耳记上十三1的记载——扫罗作王四十二年。因此,正如上文所显示的,毋须将撒母耳记上十三1的第二个数目字加以修改;而只简单地翻译成:「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译按:中文和合本亦如此翻译。)这句经文,正好作为一个引子,带出约拿单于密抹的辉煌战绩。──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上十三1~4以色列开始实施君王统治之后,满了两年才废弃昔日散漫的招兵制度(116~8),具备了常备武力。但是,国防力量的增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而诱发了与邻邦的持续性武力纷争。因为他们更相信人的力量和组织,而非信靠他们的力量之源——神(1747;诗181)。当圣徒依赖神之外的存在时,就必然失败。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三1~46记述了扫罗王在位第二年(B.C.1048)所发生的“密抹战争”,这是一场独立战争。当时非利士发达的铁器文化(139)而作了巴勒斯坦的宗主国,以色列与之抗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战争始末如下:①战争的导火线:扫罗攻击非利士的防营(131~4);②非利士的讨伐军队出征(135~7);③扫罗献祭得罪神(138~15a);④非利士人开始作战(1315b~23) ⑤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只身攻击敌营(141~5);⑥以色列发动总攻击并胜利(1416~23);⑦扫罗下达禁食命令(1424~26)。尽管扫罗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但违背神的命令犯下了最为致命的错误,撒母耳先知便宣告神必废弃他的王位(131314),倘若蒙召做神工人的,不顺从神的命令和话语,从此他就不再是神的工人。扫罗的统治初期是他一生的第二个阶段,其主要事迹如下。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三2「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随约拿单在便雅悯的基比亚;其余的人,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

         “伯特利山”。更可作:伯特利的山区。――《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旧约首次提到约拿单,他是扫罗的长子(十四1)。密抹在伯特利东南。这些大概都是聚集在吉甲欢迎扫罗为王的人。他留下了三千,其余都打发回家。――《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密抹」:便雅悯的小镇,位于耶路撒冷之北约十四公里(九英里)――《串珠圣经注释》

         扫罗带领二千人驻扎的密抹与伯特利山,位于非利士防营所驻扎的迦巴北部;约拿单率领一千人驻扎的便雅悯基比亚则位于南部。扫罗和约拿单似乎要夹攻非利士。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约拿单」(2)的意思是「耶和华已给予」,是扫罗的长子。──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以色列人原来并没有常备军,战时聚集民兵,战后解散。扫罗作王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建立一支常备军,他自己指挥两千人,他儿子约拿单指挥一千人。这正是百姓所期望的。──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就」从以色列中:原文没有「就」。 132 就是表明扫罗选了常备兵,建立职业军人制度。

         「千」:一种军队的单位,不一定是「一千人」,当成「一队」看待比较适当。

         「密抹」:在「迦巴」东北3公里,高度是海拔600公尺。

         「约拿单」:字义是「耶和华已给予」是扫罗的长子 141 。――《蔡哲民查经资料》

  基比亚。基比亚现在一般被认为是Tell el~Fūl,耶路撒冷以北31/2英里(5.6公里)中央山脉顶峰的一个瞭望点。那里被认为是扫罗堡垒的废墟,最近已经被发掘了。──《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2 常备军的大小和性质】扫罗所拣选的三千人大概是精选的侍从或禁军,不是志愿参军打这场仗的总人数;后者数目将会更大。古代近东的常备军由受过专职训练的军人和雇佣兵组成。他们负责镇守防营和边疆的哨站,以及作为王宫的卫士。三千可能只是代表三个部队(一队由约拿单指挥,两队由扫罗指挥)。迦巴并非大城,在正常情形下驻防人数应该不会超过几百名。但以色列人在不久的将来,却要面对非利士的联军(5节的注释)──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2 密抹】密抹高达海拔二千呎,其遗址(现代之穆克马斯〔Mukhmas)是在伯特利西南四哩半之处。当地铁器时代的遗迹十分稀少,以致部分专门学者认为北面半哩多,有当代人在此定居迹象的哈拉福卡废墟(Khirbet el~Hara el~Fawqa),是更有可能的地点。本区的丘陵地带对战车的使用构成障碍。──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3「约拿单攻击迦巴非利士人的防营,非利士人听见了。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

         “要使希伯来人听见”。即听见约拿单的胜利。――《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迦巴在便雅悯境内。――《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约拿单这次的突袭,意味着以色列人摆脱非利士人而独立。

          「迦巴」:位于耶路撒冷东北偏北的十公里(六英里)处。――《串珠圣经注释》

         「迦巴」(3)位于基比亚东北7公里,与北面的密抹隔着苏韦尼特旱溪(Wadi Suwenit)的峡谷遥遥相望,把守着横越峡谷的重要渡口。这是以色列境内的心脏地带,竟然有「非利士人的防营」(3),所以成为约拿单首先攻击的目标。──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要使希伯来人听见」(3),可能为了策反那些「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十四21)──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迦巴」:在「基比亚」东北约6.5公里。和密抹隔着一个峡谷。

         「防营」:「驻军」、「柱子」、「行政长官」、「军队指挥官」。此处很可能就是「军队指挥官」。

         「希伯来人」:通常犹太人不会彼此自称「希伯来人」,这是外族人称呼以色列人的名词。

         「要使希伯来人听见」:七十士译本作「希伯来人叛变了」。――《蔡哲民查经资料》

  防营。希伯来文是nesib,“柱子,”“长官,”“代表,”“守备队,”或“岗位。”注释者们通常感到此处理解为“长官”或“管理者”与上下文更和谐(在创1926nesib被译为“柱”,而在王上419和代下810中,被译为“管理”或“督工。”

  迦巴。基比亚东北约4英里(6.4公里)Wadi Medineh,在地表有一个大裂缝,甚至从边缘的近处都几乎注意不到。它的两侧高耸为不能通行的绝壁,高达数百英尺。这个旱谷的西南就是迦巴,穿越这个旱谷东北13/4英里(2.8公里)座落着密抹城,在低于基比亚(Tell el~Fūl)四围地区约700英尺(213.4)的高地上。密抹东边的土地略略倾斜一段距离,成为良好的农田,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来自耶利哥的通道。伯特利约在基比亚以北约6英里(9.6公里)处,比基比亚高100多英尺(30.5)

  密抹可以控制从耶利哥和约旦谷到伯特利的主要道路,以及从耶路撒冷向北到示剑的主要道路。扫罗把他的儿子约拿单和三分之一的军队布置在基比亚,同时,他与三分之二的部队守卫着从东部到伯特利和基比亚的通路。要是亚扪人寻求报复扫罗在基列雅比对他们的胜利的话,这就会是他们最可能采取的路线。他并没有预料来自西部的麻烦,因为在那里与非利士人是和平的(撒上713)

  密抹之战

    1.在丧失了迦巴的防营后,非利士人(P)在密抹安营。

  2.扫罗已往吉甲重整一支军队,但只带了600军兵向迦巴前进。

  3.非利士的掠兵兵分三路掠夺以色列人,但扫罗控制了直到南边的地区。

         非利士人。虽然非利士人并没有与以色列人处于交战状态,他们还是在小山上保留了据点,例如穿过旱谷比它高200多英尺在密抹西南的迦巴就有一个。nesib这个词被译为“防营”,来自动词nasab,“站在……的岗位,”“驻扎”,即,通过任命或有关的义务。在不远处的拉玛(见撒上11的注释),就是撒母耳组建的一所先知学校。显然撒母耳设法通过在近处设置他的学校来反对外邦非利士的影响,希望从而可以将百姓拉回到对耶和华的敬拜。只要这所先知学校的影响渗透到了迦巴居民的个人生活之中,从而非利士人就能看到神救恩的真实重要性,那么血腥的战争就可以避免了,许多非利士人可能就会接受神,正如后来的年岁亚兰的乃缦所做的一样(王下5)

  要使希伯来人听见。“希伯来人”这个名词用于指希伯来人们,在整本圣经中只发生过35次,31次在旧约中,4次在新约中。在旧约的31次中,16次与以色列人在埃及有关,5次与这场反对非利士人的战争有关(撒上1314)。大不相同的是,“以色列”这个词在圣经中被使用了数百次,所引起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呢。不过有一个事实是清楚的。“希伯来人”这个词经常被外人使用或被以色列人向外人提到自己时使用。一般而言,现在认为“希伯来人”是被以色列人的邻邦众所周知的名称(见创10211413的注释)。法老和他的百姓似乎交替地使用了这两个名称(见出11652145;等等;另见撒上137的注释)──《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3 非利士人在迦巴的防营】迦巴按考证是耶路撒冷北面约六哩,今日名叫贾巴的村落。当地未有进行挖掘,但表层勘测结果显示有铁器时代的遗迹。这地与密抹在司文尼干河的峡谷两边遥遥相对,俯瞰从北面通往耶路撒冷一带,横越这深谷的战略性渡口。──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4「以色列众人听见扫罗攻击非利士人的防营,又听见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就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

         “防营”。这词可译作“长官”。这次暗杀是暴乱的导因。――《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撒母耳早已和扫罗约定,要在吉甲聚集并献燔祭(看十8)。扫罗被立为王的一个大目的是要领导以色列人消灭非利士人,不受其辖制。――《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攻击非利士的是扫罗之子约拿单(3)所带领的军队。他们回到当时的首都吉甲,重新整顿军队,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非利士人之所以仇视以色列,直接原因是自己的防营遭到了袭击,但更深刻的原因则是以色列立了自己的王(被视作独立宣言,10)击败亚扪之后,确保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4),因为以色列人已经立王,又建立了常备军,代表要从非利士人的辖制下彻底独立。百姓建立常备军,目的是要保障安全,结果却是诱发了战争。──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吉甲」:是扫罗被立为王的地方。――《蔡哲民查经资料》

  所憎恶。可能更好说是:“使自己可憎。”同一个动词被用于形容留过夜的吗哪(162024)

  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因为王国曾在吉甲确立(撒上111415),所以扫罗召集以色列众人到了那里而不是在基比亚或密抹,他们的准备在那两处能被非利士人注意到。行军经过各种支流的干谷,非利士人抵达密抹可能没什么困难。扫罗为什么没有要求以色列人增援已经驻扎在便雅悯地区的军队这一点难以理解。那就会靠近撒母耳的家乡并接近伯特利的圣地(见撒上11的注释)。在迦巴干谷的岩石会形成一个宏伟的堡垒,显然那个地区的居民比现在倾向于复仇的非利士人更清楚这个防御地形。在困境中,扫罗似乎想起了撒母耳曾告诉他即将去吉甲(撒上108)──《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4 吉甲到密抹的距离】上文已经谈过,名叫吉甲的城镇有好几个,其确实位置不明(见七16的注释)。十章8节的吉甲似乎在迦巴附近。扫罗安营之处若是约书亚时代的吉甲,它就会在东面很远的约但河畔,距离密抹约二十哩。如此一来,扫罗离开战区就十分远了。──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5「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萨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东边的密抹安营。」

         有些译本作“三千辆”,而不是“三万辆”。发动战役的山区不能容纳三万辆战车。――《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非利士人在迦巴的前哨受到约拿单的攻袭,又听见扫罗正在吉甲结集兵力,也来到密抹,准备战争。

    “有车三万辆”:有的抄本作“三千辆”(参士四13)――《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三万辆」:可能是「三千辆」之误。参七十士译本及叙利亚译本。

          「伯亚文」:位于密抹之西,伯特利之东的旷野。――《串珠圣经注释》

         有车三万辆:有些译本译作三千,这种译法比较妥当。因为那山地的战场无法容纳那么多的车辆。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有车三万辆」(5),在叙利亚文译本和一些七十士译本的抄本中是「有车三千辆」。「马兵」(5)是驾驶战车的人,三千辆配「马兵六千」(5)比较合理。──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百姓最初可能以为山地不利于战车行动,非利士人只会来一支小军队,所以很有勇气地「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5)。哪知这次非利士人来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大军,很快攻占了扫罗驻防的「密抹」(25),所以吓得百姓四处躲藏、逃避,剩下的「都战战兢兢地跟随」扫罗(7)。神并没有像抵抗亚扪人一样,再次鼓起百姓的勇气(十一7);祂要我们看到,当百姓跟随人、不跟随神的时候,出于肉体的勇气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丛林」(5)原文是「荆棘」。「石穴」(5)原文是「山崖」。「隐密处」(5)原文是「地洞」。「坑」(5)原文是「井」,指雨季储水的地洞。「迦得和基列地」(5)位于约旦河东,这里离非利士人最远,相比之下最安全。──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车」三万辆:「战车」,埃及、亚述的战车,每车有两个马兵,赫人的战车,每车有三个马兵。由于这样的配置,可知战车三万辆,马兵只有六千,不太合理。应该是依照某些七十士译本的写法,战车三千辆,马兵六千。

         「马兵」:「驾驶战车的人」。

         「伯亚文」:此处的伯亚文,跟 72  1812 的伯亚文不同,应该是指「伯特利」。

         「聚集」在密抹:原文型态是分词,表示非利士人正在密抹聚集中。――《蔡哲民查经资料》

  三万。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路西安修订本和亚兰文译本读作“三千。”希伯来词330之间的区别很微小,很容易彼此误认。──《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5 非利士的军队】在这个场合中,非利士的军队占绝对的优势。他们有战车三万辆(经常被修正为三千辆),马兵(驾驶战车的人)六千。修正数字若是正确的话,每辆车便有两名士兵了,合乎当代埃及、安那托利亚、亚述已知的作法。相比之下,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主前九世纪)号称率领十二万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伯拉大河)。亚述各省的总督必须为亚述军队招募士兵,其数目有时高达骑兵一千五百,步兵二万。由于亚述行省超过二十个,亚述大军的人数十分庞大。──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5非利士人为何能在密抹使用三万辆战车?】

     密抹俯瞰一个颇为广阔的谷地,因此,我们想象,在密抹一带地区可以部署五万辆战车。不过,问题却出在战车的数量上。德里兹(Keil and DelitzschSamuelPP.126~27)指出,根据撒母耳记上十三5的记载,非利士人军队中的马兵只有六千,从这一点看来,差不多可以肯定战车的实际数目远较经文记载的为少。圣经关于战事的记载之中,若包括有马兵及战车的话,马兵的数目必超过战车的数目(参撒下十8;王上十26;代下十二3等处经文)。而且,在古代军事强国的大事记中,均没有记载一支军队能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战车;埃及、亚述、迦勒底或波斯都没有。因此,像非利士这个由五个城邦组成的三等国家,极不可能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车队。德里兹(Delitzsch)认为:「三万这个数目必定是经文起了讹误的结果,我们可以依照亚兰文或阿拉伯文的版本,而把三万[slssim ele~p]读作三千[s'lose~t "la~pim],又或许只是一千。若经文原来的数目是一千,那么,可能是写经文的人忽略了[Yisra'el]这个字中的字母lamed,并出于疏忽地重写了一次。此外,第二个lamed被看作代表三十[因为lamed再加上一点在上面,就代表三十。]

         响应德里兹(Delitzsch)的建议,学者要讨论的是:在主前三世纪以前,希伯来文士所采用的数字记法是那一种呢?七十士译本与马所拉经文所记载的读法差不多相同(triakonta chiliades har~maton),这可能是主前三世纪末叶时翻译的。因此,有更大可能性的是,撒上十三5最早期的经文所记载的数目是三千,但在经文流传过程中,「三千」误抄为「三万」。在经文流传过程中,数字及专有名词最容易产生讹误,而撒母耳记上就最常出现这类问题。「圣经无谬误」这个教义,只保障圣经最初之原稿没有丝毫错误,却不表示其他抄本都绝对正确。──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上十三5~7非利士征军驻扎在伯亚文东边的密抹,扫罗的军队曾在这里扎过营(2)。以色列人被非利士军队的规模和威势所逼,丧失士气而四处逃命。他们的心中充满由罪而来的恐惧(310)。被罪所玷污的人格通常只能看到眼下的危险,但信仰神的人却不惧怕千军万马的包围和攻击(36)。因为信心之人不会单单看到眼前的现象,他会仰望在背后掌管一切的神(2722~25)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三6「以色列百姓见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

         「窘迫」:「被严厉压制」、「被重重地压制」。

         「丛林」:原文是「荆棘」,由于荆棘不可能躲藏人,所以学者们认为应该是相近的「岩穴」误抄。

         「石穴」:原文是「山崖」。

         「隐密处」:「地洞」。

         「坑」:「井」,这是当时的人存放水用的地洞,有27公尺深。

         ◎由于非利士人的军队,在质与量上都占了绝对优势,所以以色列人害怕、躲藏是很正常的。――《蔡哲民查经资料》

  藏在。敏锐地想起了先前在靠近示罗地区的失败,并且特别是没有撒母耳在场,以色列人就惊惶失措了。非利士人的动员聚集使百姓受到如此惊吓以致扫罗不能维持营中的秩序,并且士气迅速恶化了。几个月前在雅比的胜利被彻底忘记了。更近的时候他们在这个地方在神面前欢欣喜乐时的表白和牺牲也被忘光了(撒上1115)。他们的惊吓与后来当以利沙的仆人受到城门前的亚兰大军惊吓时以利沙的信心形成了怎样的对比呀,那仆人的眼目睁开时看到山上遍满了天军。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对扫罗和以色列人来说,进入战斗前等候先知的劝勉与祝福是多么重要啊!──《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6 藏身之处】开凿来储水的坑穴和水池在干旱之时,是很方便的藏身之处。通常在城镇地区才有这些设施。古时司文尼干河两旁是森林地带,因此在丛林躲藏也是可以的。司文尼干河和克珥特干河一带的峭壁上面也有很多山洞。巴勒斯坦的洞穴在危急之时往往为人提供保障。山洞有时也可用作家冢。这些不容易到达的地点,当地居民应该熟知其位置。穴居的难民也在犹大坚固城拉吉附近的洞穴中留下了经外的石刻证据。他们在洞壁上写着「怜悯人的神啊,求你怜恤我;耶和华啊,求你怜恤我!」又写道:「耶和华啊,求你拯救!」──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7「有些希伯来人过了约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扫罗还是在吉甲,百姓都战战兢兢地跟随他。」

         「扫罗还是在吉甲」:为了等候撒母耳到来在出征前献祭。――《串珠圣经注释》

  希伯来人过了。当扫罗召集军队时,他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3)。然而7节提到“希伯来人”逃跑越过了约旦河(“有些”这个词原文没有),同时6节说以色列人藏在洞里“在以法莲山地”(撒上1422,修订标准本)。“希伯来人”这个词一贯被非利士人用来指他们的反对者,但是撒母耳记的作者似乎在“以色列人”和“希伯来人”这两个词之间作了区分,例如,在19节中提到非利士人控制了所有铁匠的事实,“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形成对比,作者自己又说“以色列人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他们的器具。然而,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此处把“希伯来人”这个词译作“奴隶。”见3节的注释。──《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8「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

         “等了七日”是照撒母耳的吩咐。以色列人本来就已很害怕(6),时间一长,更是恐惧,纷纷离开。扫罗的核心军队只剩下六百人(15)――《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经文没有交代撒母耳迟迟不到吉甲的原因,可能他想藉此试验扫罗。――《串珠圣经注释》

         「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8),可能撒母耳曾经指示,每逢大事总会在「七日」之内前来献祭(8)。「七日」足够撒母耳从以色列的任何一个地方赶到这里,「七日」也能显明人肉体真实的光景:百姓只看环境,本来就已经很害怕(6),「七日」的等待让他们更加恐惧,以致纷纷散去,只剩下六百人(15);而扫罗也只看环境,却看不到「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诗二十九10),结果违背了神的命令,自行献祭。──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母耳上次在米斯巴献祭,百姓单单仰望神(6),虽然非利士人已经攻到附近,他们还是献祭之后才打仗(9~11)。这次吉甲与密抹有一天的路程,百姓却等不及而散去了(8)。因为百姓立王的动机,就是要从跟随神变成跟随人,结果就从单单仰望神变成只看环境,信心越来越软弱。──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等了七日。这不一定意思是扫罗已经等了整整七天,而且撒母耳直到第八天开始才到达,所以比约定会面的时间晚了一天。可能是当先知在指定会面的那一天的早些时候还没出现的时候,扫罗就僭取了献祭的职责。在膏立扫罗为王时,撒母耳曾指示他关于这个场合的事;他应该到吉甲并在那里等候直到撒母耳到来(见撒上108)。然而,撒母耳确实在约定献祭的时间之后不久就到达了,不料竟会发现扫罗的违抗行为(撒上1310)──《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8~9扫罗违背神的代言人的话。他没有等到撒母耳来(一○8),便把燔祭献上,以聚集百姓,准备作战。他诉诸于处境伦理,而不是圣经伦理,然后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而不能提供有根据的理由(一三1012)――《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撒上十三8~15扫罗越权、王位不保:扫罗一开始正式作王,便作了神所不喜悦的事,违背了神的吩咐,私自献祭。表面看来,扫罗听从撒母耳的吩咐,在吉甲等候他七天,但当情势看似不妙之时,扫罗便失去信靠神的心,擅自采取行动。扫罗这种不听从神和没信心的表现于日后与亚玛力人交战一事(15)仍旧可见,显示他这次并没有悔改,以致神终于要弃绝他。――《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叙述了扫罗在撒母耳抵达之前献燔祭的事件,他的行为在以下方面理当受到批评:①违背了撒母耳的指示(1018);②侵犯了祭司职权<代上246,祭司制度的变迁过程>;③扫罗献祭不是出于真正的委身,乃是出于恐惧心理,为逃避而献祭(11)。由此扫罗的王位未能世袭下来,而被交给合神心意的人(14)。这个事件教导我们,若人心急不能等候神的时候,就会酿成巨大的悲剧(1216)。本文与15章所记录的第二个试验,是以色列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三9「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

         扫罗没有等撒母耳献祭后才开始战斗,反超越自己的职权,作了应由利未祭司担任的工作,又以为凭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挽救危急。――《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献上燔祭:或许是扫罗命令与他在一起的祭司亚希亚献了祭(14318)。作者认为扫罗犯罪不仅是对祭司职权的越权行为,而且是不顺从神命令(13)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由 139~10 来看,撒母耳是要献燔祭和平安祭,扫罗僭越,自己献了燔祭,还没献平安祭,撒母耳就到了。所以显然撒母耳不是延迟很多。扫罗虽是君王,但不是祭司,所以不应该献祭。――《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三10「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

 

【撒上十三11「撒母耳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1311 显示扫罗自己献祭的理由是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他觉得百姓离开他去了。

         ◎参考 撒上 79~12 撒母耳上次对抗非利士人时,敌人已经进攻到附近,以色列人还是愿意等候献祭完成才打仗。这次吉甲与密抹还有点距离(大约30公里),撒母耳就算迟到,也不算迟到太久,扫罗就迫不及待献祭,显出他的信心薄弱。他认为耶和华和其他神一样,一定要「献过祭」才会在战争中保佑他们,却没想到神重视「顺服」远超过表面的仪式。我们是不是也会陷入这样的错误之中?――《蔡哲民查经资料》

  百姓散去。在预言以色列要求一个王时,摩西曾警告统治者不可“加添马匹”,即,信靠实物装备作为保护(1716;参赛313)。正相反,作为国家的领导和百姓的榜样,应该取得律法的一个副本,殷勤学习它,并顺从它的指示。

  但是扫罗想到以色列邻国的军事装备,和他们的现役部队,就开始想到除了单单信靠神之外的安全与成功了。他自己心中既有这种观念,就没能用由信靠神产生的勇气鼓舞他的属下。缺少了这个,又没有任何武器可以依赖,他的属下若不用比扫罗更清楚的眼光就看不到可以期盼胜利的任何基础。前途看来无望。因而当初次得知真正危险的时候,扫罗的大部分军队就出于恐惧为他们个人的安全逃跑了,留下他和不到600人在吉甲。他的侦察兵带回来的话语是敌人集合在密抹,有111/2英里(18.4公里)远,他不仅为国家害怕,也为自己的安全害怕。

  扫罗已经丧失了他的军队的信心和尊敬。每一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小差。他彻底灰心了。他的人数剧减。他准备把这种情形完全归咎于撒母耳,因他没有出现。扫罗因撒母耳没有到场感到受了伤害。在这种精神中,他与先知会面没有做任何道歉,却带着一种自我辩白的精神。这与他曾准备攻击亚扪人时的精神是怎样的对比呀!──《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1~12扫罗没有承认自己的罪,却尝试证明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扫罗列出了不得不献祭的理由:①百姓离开我散去(11)。表明当时的情况紧急。但情况的紧迫性也不能使犯罪正当化。人认为可以在迫不得已的时候行恶,这不是圣经的教导<164,圣经与情境伦理>;②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11):即使撒母耳延期,扫罗也应该耐心等待。因为等待与其说是法律上的义务,勿宁说是信心的标志。我们也应照神的话语存心忍耐,谦卑地等候主的应许得到成就的日子(57~11);③就勉强献上燔祭(12),显露扫罗的形式主义信仰。他只关注律法上规定的外在仪式,而没有思想过那些仪式的本质——信心与顺从(143335;赛110~14;太2313;启315)。扫罗的此番回答证明他不是真正的信心之人,而是一个机会主义者,环境可以改变他的价值标准。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属肉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只看环境:因为只注意环境,所以就会放大环境里的难处(11~12),然后替神出主意、违背神的命令。因此,活在肉体当中的扫罗王和百姓,都不能「默默无声,专等候神」(诗六十二1)──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十三12「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

         属肉体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肯认罪:扫罗「勉强」(12)献祭,是因为害怕百姓「离开扫罗散去了」(8)。但他在神的光照面前(11)却不肯认罪,反而找出两个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1、撒母耳「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11);实际上,扫罗刚献完燔祭(10),还没开始献平安祭(9),撒母耳就到了,并没有耽延。2、担心「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12);实际上,密抹到吉甲有一天的路程,扫罗有足够的反应时间。神只悦纳人认罪悔改的心,任何为罪的辩解都不能带来生命。──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勉强」:「勉强、强迫自己」。――《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三13「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作了胡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

         扫罗很可能是让随军的祭司亚希亚献祭(十四318),他的罪不一定是代替祭司献祭,而在于没有遵守神的命令(13)──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人的肉体都是不肯接受对付的,只有被圣灵引导的人,才能甘心接受神的对付。扫罗受膏以后,是偶尔「被神的灵大大感动」(26;十一6;十九23),所以始终不肯接受神的对付;而大卫受膏以后,是「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13节;诗五十一11),所以能一直接受神的对付。──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做了胡涂事了」:「行事愚昧」。――《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做了胡涂事了。即,允许自已在感觉的控制之下,而不是在基于过去的天意眷顾而对神的信心的控制之下。如果神与你同在,谁还能与你作对呢?基甸用出自32000人的300人所做的,扫罗当然能用出自3000人的600做!但是如果他拒绝信靠神的应许和祂仆人话语,并表现一种不信和在危机中游移不定的态度,神如何还能继续与他同在呢?要是扫罗愿意谦卑他的心,以色列的历史可能会多么不同啊。──《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3扫罗并不属￿犹大支派,为何神却应许坚立他的王位呢?】

          扫罗不等待祭司,私自献祭于坛上,破坏了神的律法。在扫罗献祭后,撒母耳来到,便对他说:「你作了胡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撒上十三13)最后的一句说话,是否就等于神的应许呢?不尽然!因为这句话只陈明了若扫罗仍然信靠神,将会发生何事;扫罗和他的后裔将永远坐在以色列的王位上。但扫罗违背神的命令,没有杀尽亚玛力人,却将亚吉王留下(参撒上十五)。他更在吉甲侵犯了只有祭司才拥有的特权,扫罗所做的这两件事,都使神失望。神审判扫罗,拒绝他,让犹大支派的大卫坐在以色列的王位上。雅各暮年卧病在床,当他临终时,已透露了十二支派将来的遭遇。远在那时,犹大族已被应许赐予以色列的王位。创世记四十九10记载以下应许:「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来到……」——即是等到弥赛亚耶稣来到。以色列的王位,将会为犹大支派大卫家所保留,神亦早已知道扫罗会不顺服及背叛他。至于撒母耳记上十三13只陈明了,因着扫罗自己的不顺服,便丧失了神的应许——他和他的后裔坐在以色列的王位上。──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上十三13~14不顺服令人错失事奉的机会,因为他作领袖的资格会被取消。――《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人的王与邻邦的王不同,他只是神的仆人,要遵守神的律法,听先知的话。扫罗因此受责,王位也不能象别国一样由儿子继承。――《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撒上十三14「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扫罗虽然继续作王,但只是暂时的,因神已经有了作王的合适人选。――《串珠圣经注释》

         你的王位必不长久:①揭露一个属灵原理,就是“若王得不到神的信任,其王权就不能在以色列持续下去”(84);②扫罗的后裔必不得继承王位;③不久后,扫罗就会被废掉(1523)。结果,扫罗因缺乏等候的智慧,而毁了自己和子孙的将来。今天的基督徒追求速度和简单方便,应从扫罗的过失得到启发(彼后311~15)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属肉体的第三个特点是不肯顺服:神知道扫罗的肉体本相,早就知道扫罗不能遵守神的命令。但神仍然允许这事发生,是要让我们认识到:只有遵守神的命令的人,才能为神作王(13);而人的肉体若不经过神的对付,就不可能遵守神的命令、成为「合祂心意」(14)的王。──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祂心意的人」(14),指神已经预备了「合祂心意的人」,而不是神终于找到了「合祂心意的人」。此时是扫罗作王第二年(1),大卫可能还要过八年才会出生(撒下五4;徒十三21),所以神拣选大卫,并不是因为大卫比扫罗的品德更高尚、更愿意遵行神的命令。这两个人都是亚当的后裔,肉体的本相并没有任何不同。但神要对付大卫的肉体,把他造就成一个合神心意的人,向我们显明两种王的两种结局:「属肉体」(罗八8)的扫罗是在肉体中作王,「属圣灵」(罗八9)的大卫是在肉体不断被对付中作王。──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每个新约信徒都有圣灵永远内住(约十四16~17),也都要与基督「一同作王」(提后二12)。因此,我们不能像扫罗一样在肉体中作王,而要「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肉体不断地接受十字架对付,才能「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二十二5)──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王位」:「国家」、「王朝」、「统治」。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说起来撒母耳也有责任,因为他没有准时到达军心涣散的以色列军中,导致扫罗因为恐惧就只好自己献祭。不过比起 151~35 的记载,此处神似乎并没有完全弃绝扫罗,到了亚玛力人事件,神就完全弃绝扫罗。――《蔡哲民查经资料》

  你的王位。扫罗没有提出借口说他曾误解了撒母耳的指示,或者借口说那些指示说的不清楚。从另一点来说,他坦白地承认:赞同了自己的愿望,有意违背了撒母耳的指示。请比较扫罗的立场与亚当在伊甸园中的立场,或者将之与基督在试探之山上的立场相比较。在进入旷野受魔鬼试探之前,基督曾有过祂是神爱子的保证。六周后,既感到极其饥饿,又不知道在祂前面的是什么,祂忍耐地等候着神圣的指导。正在祂似乎被忽视了,并且由于精神压力感到疲倦憔悴时,撒但就想方设法动摇祂对神话语的信心。但是在亚当失败的地方,扫罗选择走下坡路的地方,基督胜利了!

  撒母耳的责备是以这样一种邀请悔罪与谦卑的方式发出的,但却是徒然的。这位先知的出现原应使扫罗想起撒母耳在过去几个月中的热心关怀与无私的关心。但是哀哉!所有这些都被忘却了!扫罗试图通过控告,归咎于撒母耳,从而证明自己是正当的。扫罗是这样,所有世代的人一直都是这样。当麻烦重压时,对迫近危险的恐惧就驱逐了明智的推论,并招致神经紧张的急躁,要立即解决问题。在这种压力之下,理智对于义务就盲目了,并代之以一种批评别人,给别人定罪,和要证明做这种选择是正当的强烈决心。从前对神的保护与指导看顾的信心就让步于愤世嫉俗的不信,并最终导致反叛。──《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5「撒母耳就起来,从吉甲上到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数点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

         “从吉甲上到……基比亚”。吉甲在山谷,而基比亚在山上。――《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撒母耳就起来」:根据七十士译本,上基比亚(扫罗的家乡)的是扫罗而不是撒母耳(2 142)――《串珠圣经注释》

         约有六百人:比起当初的三千名(2)相比,少了很多。扫罗和百姓的罪使他们陷入软弱和恐惧,从而使那些士兵分散,兵力也被减少。罪是可怕的仇敌,它无所畏惧地摧毁个人甚至是共同体(623)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15节可译为:「撒母耳就起来,从吉甲上去。剩下的百姓就跟随扫罗由吉甲上便雅悯的基比亚,与战士们相会。扫罗数点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英文ESV译本)──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母耳就起来,从吉甲上到便雅悯的基比亚」:但是后来撒母耳并没有在基比亚出现,七十士译本作「撒母耳起来离开吉甲回拉玛去,剩下的百姓就跟随扫罗由吉甲上便雅悯的基比亚,与战士们相会」,这样似乎比较合理。

         「六百人」:跟随扫罗的军队人数大量减少,也难怪扫罗自己都慌了。――《蔡哲民查经资料》

  基比亚。希伯来文是gib`ah(16节的注释)──《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5~23与非利士人对垒:当战事拖延的时候,非利士人已控制以色列整个国家(17),而扫罗身边的军队已由三千人锐减至六百人(兵士大概是战兢而逃走了)。再者,由于只有非利士人拥有制铁的技术,以色列人除扫罗与约拿单持有刀枪外,其余的只有铜制的武器,在战争开始便已处于劣势。――《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6「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悯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营在密抹。」

         「便雅悯的迦巴」:显然是当时以色列人唯一可防守的地方,在密抹以南,是个有屏障的深谷。――《串珠圣经注释》

         「便雅悯的迦巴」(16)在密抹南面,隔着苏韦尼特旱溪的峡谷与非利士人遥遥相对。非利士人占据的密抹居高临下,便于监视以色列人的行动。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扫罗和约拿单驻守在最前线,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人若是活在肉体里面,这个勇气是持续不了多久的。──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迦巴。希伯来文此处读作迦巴,不是15节的基比亚。从密抹直接穿过旱谷就是迦巴(见撒上1445,在5节的原文中是迦巴,不是基比亚)。翻译中的混淆可能由迦巴与基比亚只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拼法这种意见引起的,比较古老一些的地图还是这样显示的。确实迦巴有时被叫做基比亚,但是似乎一直有两个地方(见撒上1416的注释)。除了圣经的线索之外,如果近来的发掘已经正确地把扫罗的要塞定位于迦巴西南3英里(5公里)处、耶路撒冷正北的Tell el~Fūl,那么约拿单就没去那里,而是显然“住在”迦巴,在密抹的对面,就如这里所暗示的,是在他从非利士人手中把它取来之后(3),并且扫罗可能从吉甲回来之后加入到了他那里。──《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7「有掠兵从非利士营中出来,分为三队:一队往俄弗拉向书亚地去,」

         “掠兵”指破坏者。非利士人的援兵向以色列的北面、西面和东面远征讨伐(1718)――《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掠兵」(17)是前锋部队。非利士人从密抹派出三路掠兵,分别控制北方的俄弗拉、西方的伯和仑和东方的洗波音谷:俄弗拉可以阻击从北方来的以色列援军,伯·和仑扼守非利士人进入中央山地的主要补给路线,洗波音谷可以截断扫罗向约旦河谷逃跑的路线。──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掠兵」:原文是「毁坏」、「破坏」,此处应该是指非利士军队中,有一种专门破坏、劫掠敌国领地的兵种。

         「俄弗拉」:位于「密抹」北方8公里。――《蔡哲民查经资料》

  三队。俄弗拉可能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会处,在耶利哥西北。书亚地—字面意义是,“豺狼之地”—可能指俄弗拉东部地区多洞穴的斜坡,因为山地从以法莲山的顶峰向着约旦迅速倾斜。这片土地遍布着石灰石的多孔洞穴,是极好的藏身之处。──《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7~18非利士人派了三批军队,从东、西、北三路进掠以色列全地;大概抢掠之外,还有示威性质。

         非利士人从密抹派兵三路出击,要使以色列人投降。这三路分别是向北的俄弗拉──书亚路线;向西南的伯和仑路线和向东的旷野路线。

          「掠兵」:专事突击的前锋部队。

          「洗波音谷对面的地境」:应作「那眺望洗波音谷的地境」。――《串珠圣经注释》

         掠兵:战斗开始之前,非利士军队为确保战争物资,而大行掠夺。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三17~18 掠兵的路线】非利士人的部队往三个不同方向入侵。俄弗拉是密抹以北五哩外的城镇。通往密抹西面约十二哩之伯和仑的道路途经基比亚,应该是非利士平原进入耶路撒冷一带山地的主要补给路线。最后密抹东南面的边疆大道俯瞰的洗波音谷,大概是在密抹和耶利哥两地正中,司文尼干河与克珥特干河合流之处。这是通往约但河谷的主要通道。──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18「一队往伯和仑去,一队往洗波音谷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

         「伯和仑」:应该是「上伯和仑」,位于「密抹」西方16公里。

         「洗波音谷」:位于密抹东方。

         「地境」:「边界」、「界线」。

         「洗波音谷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原文是「边境下望洗波音谷的旷野去」。――《蔡哲民查经资料》

  伯和仑。上伯和仑和下伯和仑分别在密抹以西91/2111/2英里(15.218.4公里)处,靠近以法莲与便雅悯的边界,那里的山地陡然下降到示非拉。在尼1134中提到洗波音邻近亚拿突和密抹南部的其它城镇,朝着犹大沙漠方向。密抹战役清楚地说明了非利士人并没有向吉甲前进;而是向北、西和南侧翼包围,他们试图切断他们现在认为已经被封锁在密抹东部洞穴中的那些属扫罗之人的援兵。──《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9「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

         在大卫时代之前(代上二二2),非利士人垄断铁器和金属的工艺,这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拥有优越军事力量的原因。――《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没有一个铁匠:与撒母耳的统治时期的强盛形成明显的对比(71~4)。巴勒斯坦有丰富的铁,铜等矿物资源(89),但是侵占以色列的非利士,因着军事目的,就封锁或独占了以色列境内的铁矿资源。近东历史告诉我们,这是获胜的国家对战败国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战略措施(王下2414~16)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没有一个铁匠。似乎非利士人曾一度垄断了迦南的造铁业,可能也垄断了其它金属的制造业。当时巴勒斯坦使用的铁来自小亚细亚,并且是通过沿海城市进口的。当然,这些是在非利士人的控制之下。因而从他们的观点来看,通过垄断制造业解除希伯来人的武装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容易。──《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9~20非利士人独占冶铁工艺,不许以色列人染指,连耕作的农具也须向非利士人购买。以色列人主要用铜具、石头来作战。铜的犁头、斧、铲容易用钝,要磨利也须找非利士的铁匠帮忙。――《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是摩西时代的赫人,士师时代的非利士人垄断了迦南地制造铁器的工艺。炼铁必须维持高温,提供足够的气流,混合适当分量的碳和铁;没有经过渗碳处理的铁制武器,连青铜武器都不如。以色列人在大卫时代才进入铁器时代(代上二十二2)。中国最早人工冶炼的铁器,是主前800年西周末年的三峡虢国铁剑,比以色列还要晚两百年。──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撒上十三19~20 垄断铁器】古代炼铁必须克服的科技问题包括如何维持高温,提供足够的气流,混合适当分量的碳和铁(这是将锻铁转化为钢的「渗碳过程」),以及析离矿渣的重型工具。没有经过渗碳处理的铁制武器,连青铜武器都及不上。巴勒斯坦在主前十世纪以前,并没有可靠渗碳科技的迹象。炼铁的起源地在何处已不可考,但到了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在古代近东已经十分普遍(安那托利亚和今伊拉克北部尤然)。现今学者的看法是,铁器大规模取代青铜不独是因为冶铁科技的普及,制造青铜合金的锡日益难求也是因素之一。值得留意的一点是,经文并没有说以色列冶铁科技落后,而是说他们缺乏铁匠。对以色列人来说青铜武器应该还十分可用。这几节经文可能表示严禁打铁是防止制造武器的手段。──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19~23表示以色列人军队的武器极度缺乏。然而,扫罗的致命问题是他离开了决定战争胜败的神。若没有与神同行的约拿单,扫罗可能不会战胜非利士人(14615)。在圣徒的属灵争战中,关键不是武器(知识、财富、体力等),而是神是否与之同在(提后41718) ――《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注解》

 

【撒上十三20「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

         “铲”。犁头或刺棒。――《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锄。或“犁头。”

  犁刀。或“鹤嘴锄。

  铲。或“镰刀。──《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21「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

         “但有锉可以锉”。更可作:收费是一票(pim,三分之二舍客勒)。要磨利一些可用来攻击自己的武器,非利士人自然收取更高昂的费用。――《撒母耳记上雷氏研读本》

         “锉”字希伯来文作pim,是度量衡的一种,合三分之二舍客勒。本节也可译为“磨铲及犁耙的价钱是三分之二舍客勒银子;磨叉、斧子并赶牛锥的价钱是三分之一舍客勒银子。”非利士人寓禁于征。(一个舍客勒约合12公分或八分之三英两)――《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本节经文残缺,引起几种不同的解释和译法,其中一个解释是:磨农具的非利士铁匠收费昂贵,犁、耒耜收银三分之二舍客勒,其余则收银三分之一舍客勒。――《串珠圣经注释》

         21节原文有残缺,因此有不同的译法。二十世纪初在大卫城出土了砝码石「并 Pim」,一「并 」是三分之二舍客勒。因此21节可译为:「犁、锄、三齿叉、斧子和修理赶牛锥收银三分之二舍客勒」(英文NASB译本),或「犁、锄收银三分之二舍客勒,磨斧子、修理赶牛锥收银三分之一舍客勒」(英文ESV译本)──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由于原文破损,此节引起许多争议,学者认为比较可能是「磨锄和犁的价钱是分之二舍客勒(一个「平」),为了斧和修整刺棒是三分之一舍客勒」。一个舍客勒大约是11.4公克。――《蔡哲民查经资料》

  他们有锉。近来的发现表明如此翻译的这句话应该解释为:“费用是一匹姆”(修订标准本)。一“匹姆”是一种货币单位,相当于2/3舍客勒,即7.6克或27英制盎斯。

  可以锉铲。希伯来原文是:“用于犁头和鹤嘴锄。”

  三齿叉。希伯来文是lishelosh qilleshon。意思不确定。Lishelosh来自shalosh,意思是“分为三部分;”它由两个词组成,le,“适合于”,和shelosh,“第三部分。”qilleshon这个词在旧约中别的地方没有使用过,意思不确定。被译为“叉”只是一种臆测,部分是根据一个相似的亚兰词,意思是“变薄,”前置词lishelosh,似乎指的是“薄”的对象,无论它可能是什么,都是“分为三部分”的。哈克维的现代希伯来文译本的解释是“三齿叉,”它比单独一个“叉”字更接近希伯来原文的意思。

  修订标准本把lishelosh qilleshon,译为“三分之一舍客勒。”与钦定本及其它版本的翻译一样,这也是一种臆测,可能是基于把qilleshon这个词中的字母调换解释为sheqel,“舍客勒,”而不是qilleshon,认为on是小的意思。

  译为“叉”的问题在于当时与现今遍及东方的许多地方依旧使用的原始工具一样,叉是木制的不是金属的。以色列人不会把木叉带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19~21)。显然,如果lishelosh qilleshon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工具,那么它就必须是由一个“铁匠”造的(19)。鉴于21节的“匹姆”现在知道是一种货币单位而非一把“锉”的事实,修订标准本译为“三分之一舍客勒”就似乎合理了,可是决不是决定性的。所以,译为“犁头的费用是一匹姆”(修订标准本)似乎更可取。──《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21 铁工的费用】铁工所收的费用极高昂(NIV:「磨锄、犁索价三分之二舍客勒,磨三齿叉、斧子、赶牛锥则索价三分之一舍客勒」;和合本:「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要维修的(锄、犁、斧子、赶牛锥)都是农具。这些工具是铜制铁制都有可能,但以色列人被禁止不能开铺修理。巴勒斯坦到处都挖掘到这个时代的铁犁。铁锄(显然是某种长柄的锄头)则在巴勒斯坦南部的詹梅遗址出土。赶牛锥则是尖头的工具,用来驱赶牛只耕地。──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撒上十三22「所以到了争战的日子,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人,没有一个手里有刀有枪的,惟独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有。」

         以色列人只有扫罗和约拿单有刀,在武器上远落人后。后来能打胜仗,益见所倚赖的不是兵器,而是神(十四6)――《启导本圣经撒母耳记上注释》

  没有一个有刀有枪的。在受了非利士人多年的欺压之后,扫罗和约拿单似乎是唯一持有这些金属武器的人。军队的普通士兵们可能有弓和机弦,决不是指射手的装备(见士2016)。但是他们不能与持有铁制武器的非利士人短兵相接。这节经文说明两件事:(1)战争发生在以色列人被良好的组织起来之前,可能在扫罗作王的早期,(2)缺乏武器装备使双方都显然看到神为祂百姓的利益而介入。扫罗可能反叛,结果做了许多愚昧的事;但是神依然以鼓励个人加入祂的国度并信靠祂这种方式为以色列作工。扫罗拒绝听从神带领的地方,约拿单却乐于并热心于做他父亲原可以做成的。──《SDA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23「非利士人的一队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本节为14章之伏笔,点出非利士防兵的所在。 ──《串珠圣经注释》

         「密抹的隘口」位于从北方通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是横越苏韦尼特旱溪(Wadi Suwenit)峡谷的战略渡口。非利士人在此安营,控制了隔开两军的峡谷的唯一隘口,随时可以进攻以色列人驻守的迦巴,形势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撒母耳记上综合解读

         「隘口」:指「可以越过峡谷的地点」。

         ◎非利士人用整套的标准战略对付以色列人,平时先控制武器的制造,战时则利用专门的军队一面示威,一面打击敌军的补给。但这仍挡不住神的介入,最后密抹战役还是以色列人奇迹式的获胜。我们相信神能有这样的力量吗?――《蔡哲民查经资料》

 

【撒上十三23 密抹渡口】密抹渡口是从北面通往耶路撒冷一带之路上,横越司文尼干河之深峭峡谷的战略性渡口。有关密抹的进一步资料,参看第2节的注释。一队士兵从非利士营进军到峡谷(或渡口)的斜坡上,这峡谷将密抹,与基比亚/迦巴和以色列营,分隔开来。此地四面环山,这山形成了河谷的北面。除了连接基比亚/迦巴的渡口以外,无路通往密抹。── 华尔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13 14)

 1 扫罗违命擅自献祭,之后又为自己辩护,这对他的个性与属灵情况有何提示?你认为他对撒母耳所作的答辩(11~12)是否有理?为什么?

 2 你认为神对扫罗的处分是否太严厉?为什么?参路1247~48

 3 从13~14章看来,扫罗与约拿单这一对父子在个性、智勇与对神的态度上有何差异?

 4 13章里扫罗私自献祭一事显出他个性急躁,在14章他这弱点有否改善?这引起什么后果?急躁虽然不是极大的毛病,却能影响他人,败坏自己。你有无终日不能胜过的「小毛病」,妨碍你与神、与人的关系?

 ──《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三1~十四46密抹之役:本章与12章之间可能隔了一段颇长的日子,扫罗率领以色列人不断与邻敌对抗,藉以巩固国势。在以色列与非利士再度爆发战争之时,扫罗率领军队在吉甲等候撒母耳前来献祭,以便出征。但扫罗等得不耐烦,竟然擅取祭司的职分,亲自献祭,这是他被神弃绝的起点。然而神仍在这次战役中施恩,扫罗的儿子约拿单闯入非利士人的防营,神使地震动,敌军大为混乱,扫罗趁势追击直至西部的亚雅仑。――《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