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创世记第十四章拾穗

 

【创十四1「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时候」

         「当暗拉非做示拿王」——起先头一个大国是示拿地联盟的四城组织的(十810),当时他们又进一步成了联盟的四王,只是示拿王不再做首领(4节注)。一九○一年有些法国博士在书删城(尼一1;斯一25)寻见一统黑阶石的古碑,高六尺,上面所刻的就是这王所定的律法,共有二百八十五条,大半是很文明的规则。「亚略做以拉撒王」——一八八六年有人从巴比伦挖出的古砖上找着这王的名字。「基大老玛做以拦王」——有人说「基大」两个字是仆人的意思,「老玛」是以拦国的神名。「基大老玛」是以拦王的尊号,和法老,西泽(或皇帝,总统)相似(参二十3注)。「提达做戈印王的时候」——「王」字在圣书上有三个意思:(一)一国之王;(二)一族之长;(三)一城之主(2节)。――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以拦”、“戈印”、“示拿”、“以拉撒”等地都在米所波大米。这些“北方”的王控驭约但河谷的城邦十四年之久(十四5),现在河谷的王背叛,北方诸王出兵镇压。统领大军的是以拦王基大老玛(十四9)。

圣经历史的主流发展与外邦的历史开始交错。但亚伯兰虽在这世界却不属这世界,他战斗杀敌,外交结盟,但时刻以神的交托为念(2022节)。――《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示拿」:即巴比伦;「以拉撒」:在巴比伦之北;「以拦」:位于巴比伦的东面;「戈印」:指巴比伦东北的地区。

         这四个王从巴比伦一带出发,往迦南地攻打约但河平原的五个王(2「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比拉」五城均位于死海附近)。四王的联军首先北上进军大马色,然后转向约但河东岸,又南下至加低斯,再北上和五王交战。――《串珠圣经注释》

         虽然有些人忽略这章经文,认为其中的记载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但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公元前二千一百年至一千九百年之间,巴勒斯坦地曾兴盛一时,而那段时期后,当地的城市曾遭受自然的破坏。暗拉非。不可能是罕摩拉比,因为罕摩拉比是较后期的人。示拿。巴比伦尼亚。以拉撒。其地点不能确定;也许是迦基米施和哈兰中间的一个城,位于米所波大米北部。以拦。这地就是后来的波斯。戈印王(列国的王)。戈印的位置不能确定,但提达所统治的,可能是一个仍未成为王国的游牧民族。──《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14 东方四王】 学者多次考证这四王,企图把他们与已知的历史人物连结,但一直没有成功。然而地名的考证,则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其他经文指出示拿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平原,最古时称为 * 苏美,后来属 * 巴比伦。以拉撒与 * 亚述一个古名(a.la5.sar)对应。* 以拦是当时美索不达米亚东面,从里海到波斯湾整个地区(即今日的伊朗)通用的名字。戈印最不容易鉴定,一般认为与 * 赫人(位于今日土耳其东部)有关的原因,是戈印王提达的名字,与赫人常见的王族名字图达利亚斯(Tudhaliyas)相似。所指的若是一组人,戈印最可能是形容一个「野蛮人」的联盟(* 亚喀得人的对应名称,是乌曼曼达Umman Manda〕)。在 * 马里文学中,这名是指哈纳特人(Haneans)。主前第二千年纪的上半,虽然有好几段以拦和美索不达米亚权势有亲密关系的时期,赫人却不太可能和他们牵上关系。我们知道赫人地区有 * 亚述商旅的贸易站,但却完全没有军事合作的证据。我们对赫人早期历史所知极少,没有什么资料告诉我们赫人从哪里来,并且何时在安那托利亚(Anatolia)定居。东方四王的名字都很地道,但没有一个能与在这段时期执政的君王连上关系。譬如主前十八世纪马里有一位王子,也是名叫亚略。没有任何数据显示巴勒斯坦有一部分,如第4节所说是受以拦操纵;但我们同时亦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个时期史实的知识,有很多空白之处。迦南五王没有一人在圣经以外的文献出现过。尽管偶尔有人提出某个典籍可能述及所多玛,这些城市没有一个有确实的考证。──《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12亚伯兰的侄儿罗得被掳:约但河平原的五王本来臣服以拦王基大老玛,已向他进贡了十二年,但在第十三年背叛他;故此基大老玛经过一年筹备,便联同三个盟国的君主来扑灭叛乱。――《串珠圣经注释》

         亚伯兰离开哈兰约9年之后,在他84岁的时候发生了这场关系九国的战争,原因是死海的五个同盟国背叛以拦王,拒绝向他进贡。战争最终以死海同盟军的失败告终,住在所多玛城的罗得也成为了俘虏。记录这场战争的原因是:①这关系到神政史的两个重要人物——亚伯兰和罗得;②表明了很早以前挪亚所说(9:25),闪族支配迦南族的预言;③通过罗得追求世俗繁荣的下场,警告今天的信徒。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2「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

         「他们都攻打所多玛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亚玛王示纳,洗扁王善以别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1节末注)。罗得后来往那城逃命(十九1722)。――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攻打:这场战争是圣经所记录的最初国家间的联合战争。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战记录在启示录(19:11-21)。战争仍会持续,直到和平之王建立弥赛亚王国度之时(9:26;24:6)。信徒当思念弥迦书4:3所描绘的和平之日,同时更要耐心地等待平安之王主耶稣的再来。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押玛??洗扁。位于死海盆地的城镇(比较何一一8)。──《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2~3盐海即今死海,海水含盐浓度达四分之一。此处所记所多玛、蛾摩拉等都是死海附近一带的城邑。这五个小国背叛之后,只有琐珥逃过十九章所说的命运,其余似均长沉死海中。――《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创十四3「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西订谷就是盐海。」

         「这五王都在西订谷会合」——这五王联盟,他们会合为要抵抗那四王。「西订谷就是盐海」——意思说那谷后来成了盐海之一部。死海又名亚拉巴海(申三17,四49;书三16),或东海(结四十七18;珥二20,亚十四8)。因为这海的水有百分之二十六属酸类及盐基化合物(大西洋的水只有百分之六),植物动物不能在盐海的水里生活,所以又名死海。这海长约一百四十里,最宽的地方约三十里,面积大约有三千二百四十方里;是地球上最低洼的地方,水面比地中海约低一百二十九丈;最深之处有一百二十七丈零八尺;四面的河水都流入死海。这水只有进路没有出路,故此全被太阳蒸发了(有人计算每日所蒸发的水约有二十兆立方尺)因此死海水面每年的涨落不过一丈五尺。――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西订。可能位于死海东岸伸出来的舌状半岛以南。在亚伯拉罕时代,西订谷(在马撒他附近)可能是与死海西岸相连的,使死海南部变成旱地。地质学的证据显示,该地区在亚伯拉罕时代曾因地震而隆起。──《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3~7侵略四个同盟国的战略是:①先攻克死海联军的友好合作势力,阻止与邻族势力的集合,断绝五王的供给和退路;②充分利用有利的战略环境。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310西订谷在何处?状况如何?】

答:西订谷--就是盐海,意思是说,那谷以后成为盐海之一部。盐海又名死海,因其海水平均有百分之廿五是盐分,不能生长动植物,没有生命,故希腊人在主后百余年间称它为死海。此海又名亚拉巴海(书三16,申三17,四49),是干燥的意思,因靠近死海山谷地的旷野甚为干燥之故。现在死海靠南端的三分之一,那时是一个平原。死海又称为东海(结四七18,珥二20,亚十四8),或称为罗得海,这是今时阿拉伯人对死海的通称,因为罗得曾寄居靠近死海的所多玛(创十四12,十九124)。死海为迦南地东南的一个大湖,长约一百四十里,最宽的地方约三十里,面积约三千二百四十方里,是地球上最低洼的地方,水面低于地中海约一千三百尺,每日有约但河及其他溪水流入其中。水只有进路,没有出路,只靠太阳蒸发。据估计每日有六百万吨的水量自然蒸化,因此不见海水有上涨之势。――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4「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他们已经事奉基大老玛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基大老玛是四王的首领(1节注,59节)。――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巴勒斯坦许多弱小国很早以前就被米所波大米地带的强国所支配。被征服国每年要向家族国上交一定数量的朝贡。西订谷的五个君主迫于无奈进贡长达12年之久,可能到了第13年感觉厌烦,所以联合起来拒绝进贡。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5「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杀败了利乏音人,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杀败了以米人」

         「十四年基大老玛和同盟的王,都来在亚特律加宁」——亚特律加宁或作亚实他录加宁,这地大概是后来的噩王所住之地(申一4;书九10)。「杀败了利乏音人」——利乏音人就是身量高大的土人(申二1011)。有考古家以为聂斐林人,以米人,亚纳人,利乏音人和散送冥人(申二1120)都是指着一种伟人说的,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创六24)。当以色列人到了约旦河东的时候,巴珊王噩是最末去世的利乏音人(申三11)。「在哈麦杀败了苏西人」——这些人或者和申二20节的散送冥人相同。「在沙微基列亭」——按民三十三37,书十三19节所说的,基列亭后来就归于流便支派。「杀败了以米人」——(参本节第二注)。这些人住在后来的摩押地。――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亚特律加宁」:在巴珊境内,位于加利利海东北约三十二公里(二十英里)。

         「哈麦」:在死海东北。

 

【创十四5~7利乏音人住在约但河两岸。苏西人住在利乏音人以南和约但河以东。以米人是住在摩押地的巨人。何利人住在西珥的山城,在死海的西南部,该地后来为以东人所占据。亚玛力全地位于南地(犹大南部的沙漠地区)和西乃中间。亚玛力人在亚伯拉罕时代并不存在(参看三六12);圣经这样描述该地区,是为了向摩西的读者清楚指出其所在。亚摩利人分散在巴勒斯坦全地。入侵的路线是向西北面穿过南地,再折返西订谷的联军那里。──《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沙微基列亭」:位于约但河东面摩押境内。――《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四57 东方四王的路程和战绩】 四王行军路程的编排,是依照时序文献的一贯格式。他们顺着所谓的王道──即位于约但河谷东缘,外约但主要之南北大道──自北至南行进。亚特律在后来称为加宁之首都的近邻,它本身是加利利海东缘,利乏音人居住之地区的首都。我们对这些人以及苏西人、以米人几乎一无所知,只知约书亚征服迦南时,他们全都被形容为当地的巨人(参:申二)。基列北部的哈麦,是他们的下一站。沙微又称基列亭,十二支派分地后属于流便,接近摩押地区。何利人所住的,是南面下一个区域,后来称为以东。侵略者到达亚喀巴湾(Gulf of Aqabah;伊勒巴兰=以拉他?)之后,转往西北进击加低斯巴尼亚(当时名叫安密巴)的亚玛力人,和山地南部的 * 亚摩利人。这条路接着把他们引到死海以东和以南的平原地区。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地点,至今未有确定的考证,然而部分学者相信二城的遗址是在死海海底(参:创十九注释)。西订谷一役之后,四王沿约但河西岸直走到迦南最北的但,才被亚伯拉罕和他的壮丁追上。──《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6「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杀败了何利人」——这些人是西珥山的土人(申二12),他们把山洞当作房子住。「一直杀到靠近旷野的伊勒巴兰」——大概这地也名以拉地(申二8)或以禄(王上九26),在红海的东岔,就是四王所到尽南的地方。他们从死海东下,而从死海西回去了。――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西珥山」:在以东境内。

         「伊勒巴兰」:位于红海附近(即今日的伊拉,是以色列最南端的海港)。――《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四7「他们回到安密巴,就是加底斯,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

         「他们回到安密罢」——「回」,就是向北归回(6节末注)。「就是加低斯」——(民十三26注)。后来以色列人也曾在加低斯居住(申一2,二14)。「杀败了亚玛力全地的人」——「亚玛力」这名是后来起的。当摩西写本书的时候,那地的人已经有这称呼(三十六12注)。「以及住在哈洗逊他玛的亚摩利人」——哈洗逊他玛后来名为隐基底(代下二十2)。四王的目的虽是要压服五王,他们沿路也胜过了这些人。――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加低斯」:位于死海西南一百六十公里(一百英里)。

         「哈洗逊他玛」:即隐基底,位于死海西岸。――《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四8「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

         「于是所多玛王,蛾摩拉王,押玛王,洗扁王和比拉主(比挞就是琐珥)都出来,在西订谷摆阵,与他们交战。」——五王在西订谷与四王交战,或者是因为他们想那谷的地形能帮助他们得胜(10节)。――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西订谷」:位于死海南边,谷里到处都是石漆坑(10)。――《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四8~12战争以叛军彻底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堕落带来的腐败。他们拒绝进贡的理由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出于贪欲和骄傲。这些百姓从这种惨痛的失败中也没有觉醒过来,继续犯罪,最终受到从天而降的硫磺火的审判(19:1-11,24,25)。战争属乎耶和华(撒上17:47),所以堕落的国家不可能得到胜利。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9「就是以拦王基大老玛、戈印王提达、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亚略交战;乃是四王与五王交战。」

 

【创十四10「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西订谷有许参石漆坑」——(参十一3,出二3)。「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右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所多玛王逃脱了四王的手(162122节)。――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石漆」:乃是一种黏性物质,有如修补马路的柏油;故此,任何人掉在坑里就会被黏住,不能再逃跑。――《串珠圣经注释》

         漆坑。即产沥青的矿井。──《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10 石漆坑】 这个地区沥青盛产到从地底下冒上来,甚至浮在死海海面的地步,石漆坑十分普遍。原文译作「坑」的字眼与旧约其他形容水井的字相同,一般是指掘出来的地点。换言之,西订谷有很多开采沥青的矿坑,作为五王避难之处(他们是「自己吊下去」,不是「掉进坑里去」)。──《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1「四王就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

 

【创十四12「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又把亚伯兰的侄儿罗得,和罗得的财物掳掠去了;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圣书记载本段的事无非是因罗得被掳掠的缘故,若与恶人为磷必要因恶人受连累(诗一1;林后六14至七1;诗十六37)。――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罗得起初住在所多玛附近(一三12),但现在却住在所多玛。可是,他却整天为所多玛的邪恶而忧伤痛苦(彼后二8)。──《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13「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

         「有一个逃出来的人」——这逃出来的人是属罗得的。」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希伯来人」这名称乃是「过来之人」的意思,就是外部人当时称呼选民所用的名号(参三十九1417),指明亚伯兰本是从幼发拉底河东边过来的(也有人以为希伯来人是因他们的先祖希伯得名的,参十一16注)。「以色列人」就是选民自称的尊号。新约上的「希伯来人」是指着说希伯来话的犹太人说的(因为也有些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徒六1,九29,十一20)。「犹太人」三个字原来只指着犹大支派的人,到以色列国分裂,十支派离散之后,才指以色列全国的百姓。「亚伯兰正住在亚摩利人幔利的橡树那里」——(十三18)「幔利和以实各,并亚乃,都是弟兄,曾与亚伯兰联盟」——他们联盟彼此保护,所以同去帮助亚伯兰(24节)。――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希伯来人”这个称呼在圣经里第一次出现。“希伯来”(Hebrew)是“经过”的意思,古代近东有个近似的字“habiru”,指居无定所的人。这个称呼很象新约《使徒行传》所记的“基督徒”一名,虽为圣经名称,却是非以色列人为他们取的称号,含有轻蔑的意思(参三十九17;徒十一26注)。学者多认为“希伯来”一名在当日代表社会上一个阶层:从外面移居,住在巴勒斯坦地。从这个名字可以见到亚伯兰家族的寄居生涯(参四十15;四十三32;出二11;书二十四23)。不过也有人说,希伯来一名来自亚伯兰一位祖先“希伯”(十一17)。――《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希伯来人:希伯后裔”的意思。根据10:21希伯(Ebel)是闪的支系中,与亚伯兰有关的最重要人物。请参考10:21;40:15的注解。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亚伯拉罕是第一个被称为希伯来人的人,这称谓成为其后裔的族名。希伯来一字源于其祖先希伯(一一1014),但也广泛用来称呼一些象亚伯拉罕那样的游牧民族;迦南人认为亚伯拉罕是一个流浪和移居的人,因为他是从吾珥和哈兰而来的。──《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13 「希伯来人」】 亚伯兰被形容为「希伯来人亚伯兰」。「希伯来人」的称号,初时只是指外来的人。除了本节以外,这话亦曾用作形容在埃及的约瑟(如三十九1417),以色列奴隶之于埃及主人(出二11),约拿之于海员(拿一9),以色列之于非利士人(撒上四6)等类似的情况。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用法中的「希伯来人」不是指一个民族,而是指不少古代文献中称为「哈比鲁」(Habiru),主要是流离失所的社会阶层。──《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 13希伯来人因何而得名?】

    答:希伯来Hebrew─— 这一词即过来之人的意思。乃是外邦人当时称呼选民犹太人所用的名号,指明他们的先祖信心之父亚伯兰(即亚伯拉罕,创十七3 4,来十一17)。当初本是从米所波大米那边,渡过伯拉河而到这边来的,(创十一31),因此取意而得名。他们是属于希伯来民族,但在另一方面的考证,有人以为希伯来人,是因其先祖闪的后裔希伯Heber(意外边渡口,创十一10 14)之名字而起的,如亚伯兰被称为希伯来人(创十四13)。──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13~16亚伯兰救回罗得:他率领家中壮丁和盟友在夜间分队出战,杀败敌人,抢回侄儿和财物。――《串珠圣经注释》

         本文是亚伯兰生涯中所出现的唯一军事行动。他参与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西订谷之战的原因:①为了帮助陷入困境的亲族而表现的纯正爱心;②要从征服者手中救出被俘的罗得,出于他崇高的博爱精神;③不顾实力的劣势,是出于对胜利的确信、信心和勇气。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14「亚伯兰听见他侄儿(原文作弟兄)被掳去,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亚伯兰听见他侄儿被掳去」——「侄儿」原文作弟兄(附注,十一29注)。罗得是亚伯兰之大哥的儿子,或者也是与亚伯兰的年纪相仿。「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壮壮丁三百一十八人」——这样亚伯兰家中必有一千多人,可见他已经是富户,有小王的样式(十三2,二十三6)。亚伯兰救罗得是公义的事(耶二十一12,二十二3),也是以善报恶(十三10注)。「直追到但」——「但」这名字若不是但支派的人后来因改利善拉亿的城名而起的(书十九47;士十八29),就必是另外一个地方(参撒下二十四6)。――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但代表巴勒斯坦北方的一个城市,位于米伦湖北,原名拉亿,到士师时代,此城才叫但(参士十八29)。――《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三百一十八人」:在上古时候那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根据于埃及古城亚玛拿出土主前一四○○年的亚玛拿信集记载,当时两国交战,打仗的军兵数目只是二十至五十。三百一十八人加上盟友,足可和四王一战高下。

         「何把」:在大马色以北约二百三十公里(一百五十英里)。――《串珠圣经注释》

         就率领??精练壮丁。直译作:他展示、派遣其武装的家仆。他家里生养的。亚伯拉罕因而能够放心把这重要的任务交托他们;这任务要求他们行走一段艰险漫长的旅程来到北方的但。──《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14~15亚伯兰的军队是由自己部族中受过训练的318人和少许的同盟支持兵组成(24),战术是趁着敌人沉浸在胜利的欢喜当中,来一个夜间突袭。他之所以能战胜四王指挥的强国正规军,是因为他们对神的信心和正义的勇敢,正如打败米甸人的三百基甸勇士一般(7:7-23)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1416 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 我们在此发现亚伯兰家势之大(318名新丁或雇佣)。形容这些人的字眼,旧约其他地方没有再用过,但却出现在主前十五世纪一封 * 亚喀得函件之内。不论亚伯兰是活在当地居民主要是牧人和村民的 * 中铜器时代初期,还是有比较多设防城邑的 * 中铜器时代后期,他的家军都足以和当地任何一个武装部队匹敌。即使到了 * 亚马拿(El Amarna)时代,任何城邦的军队都不会比他们大多少。──《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5「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又追到大马色左边的何把;」

         「便在夜间,自己同仆人分队杀败敌人」——神也与他同在(诗三十二1618)。「又追到大马士革」——凭我们所知道,大马士革是世上存到如今最古的城。「左边的何把」——左边就是北边(参十三9注)。何把城在大马色以北,相离约有二三十里路。――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自己同仆人分队。即把军力分散。何把。这地位于大马色以北,但准确位置难以确定。──《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15 战术】 亚伯兰在地处当地北界的但,追上东方列王的军队。他采取的夜间突袭战略,早至士师时代的埃及文献和 * 赫人典籍,已经找得着例证。──《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6「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侄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

 

【创十四17「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亚伯兰得胜于那一带地方有大益处,故此麦基洗德和所多玛王出来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这沙微与5节所提的沙微基列亭不同。押沙龙在这谷中立了一根石柱以为纪念(撒下十八18)。――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沙微谷意为“王者之谷”,或“王谷”,近耶路撒冷东面(参撒下十八18),有人认为就是汲沦谷。――《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沙微谷」:就是耶路撒冷东面的汲沦谷。――《串珠圣经注释》

         沙微。环绕耶路撒冷的山谷之一,可能是汲沦(另参看撒下一八18)。──《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17~20亚伯兰与麦基洗德:亚伯兰凯旋归来,撒冷王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他,又给他祝福。――《串珠圣经注释》

 

【创十四1720 麦基洗德】 麦基洗德称为撒冷王,由于他接受部分掠物为礼,更被描绘为该地区首要的君主。一般认为撒冷就是耶路撒冷。但早期基督教证据和马底巴地图(Madeba map,现存最古的巴勒斯坦地图,是主后六世纪一座教堂地上的马赛克镶画),都以它位于示剑。往往都有一些城邦,成为当地各城的领导者;在约书亚记中,耶路撒冷和夏琐各在迦南南北组织联盟就是例证。麦基洗德究竟是迦南人、* 亚摩利人,还是耶布斯人却不容易确定。他祝福亚伯兰时所用的圣名「伊勒以罗安」(El Elyon,和合本:「至高的神」),是迦南文学中对主神 * 伊勒(El)的普遍称呼。──《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7~20暗拉非和麦基洗德二王究竟是谁?】

答:1.暗拉非--一意即看守假神的,系古时巴比伦南部示拿城的一个王。一九○一年,有法国博士在书珊城(尼一1,斯一25,但八2,参108题)寻见一块黑阶石的古碑,高达六尺,上面所刻的就是这王所定的律法,共有二百八十五条,大半是很文明的规则。可是在巴比伦列王中,没有称为暗拉非这个王的名字,因此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暗拉非就是哈慕拉比Hammurabi,他曾为巴比伦制定一部著名的法典,后人发现了这部法典后,便称之为哈慕拉比法典,他的名字就为人所熟知了。但是认为暗拉非王就是哈慕拉比的说法,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

    2.麦基洗德--意即仁义的王,系撒冷王,就是耶路撒冷的祭司王。在亚伯拉罕进迦南之前,他已在那里。当亚伯拉罕杀败了巴比伦境内,属基大老玛和他的同盟诸王回来的时候,这位至高神的祭司,便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表示感激之心,给跟从亚伯拉罕的疲乏者,加添心力(参申廿三34,撒上十七17,尼十三2上),并为亚伯拉罕祝福。亚伯拉罕也把所得的十分之一拿给他。据希伯来人的传说,麦基洗德就是洪水以后硕果仅存的人物--挪亚之子闪,他是闪族某部落的王。他们在耶布斯人占据耶路撒冷之前,仍然据有该地(参书十五8,士十九1011)。他是那时世上年纪最大的人,到了晚年,就作了全人类的祭司,并且是祭司又兼君王的双重职分。另外有人以为这麦基洗德是一位天使;有人以为他是道成了肉身的神;又有人以为他是弥赛亚;但不管他究竟是谁,他在预表基督为君王与祭司这件事上,是没有疑问的(诗一一○4,来五610,六20,七132028)。――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17~24所多玛王和撒冷王迎接打败北部同盟军而归来的亚伯兰军队的场面。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18「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撒冷」就是耶路撒冷的原名(诗七十六2)。这城后来被耶布斯人所占,因此称为耶布斯(书十五8;士十九1011)。大卫攻取这城以后就复用原名(代上十一45)。「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这饼和酒不过是爽心饮食,一面是表示恭敬和威激的心,一面是照着当时的风俗,给跟从亚伯兰的那些疲乏和饥饿的人一些食物,用以加添心力(申二十三34,二十五18;书九5618;撒上十七17,尼十三2前半),设若麦基洗德献祭于神,就必定不献一个无血祭,乃是要献上只牲畜为血祭(参创三21注,四34注)。后来神吩咐摩西在会慕的圣所里常陈设饼和酒(出二十五2930)。以色列人每逢吃逾越节之羔羊的时候也吃饼和酒,故此主耶稣借用这两种成分为圣餐的表像。「至高神的祭司」——古时的家长多为一家的祭司(八20,十二8,二十二13,二十六25,三十三20,伯一5),但麦基洗德是神的祭司,大概是继续挪亚敬拜神的一等人,如约伯、巴兰和东方的博士。1820这几节是注段。麦基洗德作祭司是基督的预表(诗一百一十4,来五610,七110),可分四层:(一)不属利未族;(二)大于亚伯兰(1)受亚伯兰的供给(来七56910),(2)为亚伯兰祝福(来七67);(三)没有记族谱的始终(来七3);(四)是祭司又是王——(1)仁义王,(2)平安王(来七2)。

第十九节:「他为亚伯兰祝福」——(来七7)。「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天地是神创造的(一1),故此是属神,也是神掌管的(诗二十四12,五十12,申十14)。神是至高者,祂的住处是在天上(诗五十七5,八十三18,来一3)。――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撒冷是耶路撒冷的简称,义为“和平”。麦基洗德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公义的王”。在亚伯兰时代,他是耶路撒冷的王兼祭司。古时非以色列的社会,国王常兼祭司的职务。

麦基洗德这位公义和平的王(来七2),用普通的食物饼和酒来欢迎胜利归来的亚伯兰,为他祝福,从亚伯兰手里接过贵重的献礼(战利品的一成),这些都是友善的信赖的表示,象征多于实际。

所多玛王可不同,他给的看似十分慷慨;从眼前看,条件不错,但从长远看,后患堪虞。亚伯兰没有接受他的盛意,他只让神得荣耀(2223节)。

“至高神”是古代迦南一带对主神的称呼。亚伯兰将此称号用在耶和华神身上,在二人面前见证唯一真神(22节)。

本节是圣经第一次提到耶路撒冷。十九世纪末在埃及发现的亚马拿泥版(Tell of Amarna Tablet),证实耶路撒冷在亚伯兰时代早已存在。这些泥版是主前十五世纪埃及诸王和巴勒斯坦及其他地方诸王的通信。――《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撒冷」:是耶路撒冷的简称。

         「麦基洗德」:是耶路撒冷的君王和祭司,身兼两职。诗篇一百一十篇指出弥赛亚不但是君王,也按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希伯来书进一步解释麦基洗德的等次远超过亚伦的等次,主耶稣(弥赛亚)既按麦基洗德等次作祭司,故比亚伦高超。――《串珠圣经注释》

         撒冷王麦基洗德:撒冷”是耶路撒冷的古称(76:2),意为“和平”或者“平安”(7:1),“麦基洗德”是“仁义王”的意思(7:2)。含有“在和平土地上以仁义统治的王”之意。关于“麦基洗德是谁”的问题上有如下观点:①虔诚的信徒把他看成是闪或以诺,或者约伯;②天使或圣灵,或者是基督的显现(Christophany);③如字面意思,是外邦人中持有纯真信仰的迦南王。其中最恰当的应该是第三种见解。麦基洗德担负着犹太人献祭制度中不可能出现的王和祭司长双重职任,在当时腐败的社会中他能用仁义和平安治理并行使合法的主权;他在历史上神秘地出现,又突然消失,他是外邦人的光。本书作者摩西从他(4:15,16)身上得到强烈的灵感。因此,他象征超越亚伦班次执行祭司职任的(7:11-15)基督的预表。从这种原因出发圣经的第一作者圣灵(提后3:16;彼后1:21)遮掩麦基洗德的始和末,出生以及家谱不让摩西记录。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撒冷王麦基洗德。一个预表基督的历史人物,是耶路撒冷的王(比较诗七六2)。参看诗篇一百一十篇4节及希伯来书第七章的脚注。他名字的意思是公义王饼和酒。是供应军队的口粮,意思是欣赏和敬佩亚伯拉罕的胜利。至高神。希伯来文是ElE l y o n,强调神的力量和主权。当时显然有一群真正认识创造主——神的人住在耶路撒冷,受到身兼君王与祭司的麦基洗德的统治。特勒玛迪克(Tell Mardikh)泥版(约主前2300年)记载耶路撒冷和数百个其它的地方名和人名,如夏琐、米吉多、迦萨、亚伯兰和以色列的名字。──《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syncBible ref=14:18>

【创十四18  麦基洗德是谁?】他显然是一位敬畏神的人,因为他的名字是“仁义之王”的意思,撒冷王则是“和平之君”的意思。他是“至高神的祭司”(来1~2)。他认识神是创造天地的主宰。一般对他的看法有:(1)他是在该地区受人尊敬的王,亚伯兰只是向他表达他当受的敬意。(2)麦基洗德可能是所有作撒冷王人的称号。(3)他是基督的预表(参来3)。预表是在旧约中与基督有紧密关联的事件或教导,用来阐明关于基督的真理。――《灵修版圣经注释》

 

【创十四1819 亚伯兰与麦基洗德会面】 二人在沙微谷相会。王谷之名显示它就是耶路撒冷南边的山谷,最有可能是汲沦溪谷和欣嫩子谷接连之处。后来押沙龙在这谷立了一个纪念碑(撒下十八18)。亚伯兰和麦基洗德同享的筵宴,通常表示两者之间立了和平协议。* 赫人条约提及打仗时供应盟友食物。麦基洗德急切要和这个有战绩可夸的军事势力建立和好关系,亚伯兰则藉送上十分之一表示降服,间接承认了麦基洗德的地位。──《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18~20「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

{命题34}谁是麦基洗德(Melchizedek

〔难题〕对麦基洗德这个问题有一些争论。他是个历史人物?一个超人?或是神话中的人物?

【解答】

根据希伯来书第七章,有人将麦基洗德看为是一个天使,或甚至是基督的样式(an appearance of Christ)。这是不太可能,因为希伯来书的作者以麦基洗德为基督的意表。在创世记麦基洗德以一个平凡普通的历史人物出现。他以一般平凡的举止态度与亚伯拉罕说话应对。由考古证据或其它数据显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质疑麦基洗德他在历史上的特质。──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创十四19「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

 

【创十四19~20这段是麦基洗德祝福神的仆人亚伯兰的场面,如同施洗约翰给耶稣施洗(3:13-15)。麦基洗德祭司长为亚伯兰做的祈愿文,其特征有:①借着引用含有大有能力者之意的至高神性称呼,告白神对被造物的主权和统治权;②承认所有的祝福和胜利,都源于神。耶和华的确配得一切得胜的荣耀(19:5;5:1,2;撒上7:10-12;代下20:21,24:1)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20「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麦基洗德因亚伯兰得胜而谢恩。「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亚伯兰拿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是承认神为至高至尊者。本节显明在摩西的律法以先已经有人将十分之一献给神(参二十八2022)。我们在本章上能看出亚伯兰的善心有八:(一)忠心(1324节);(二)爱心(14节);(三)胆量(14节);(四)聪明(15节);(五)宽宏(16节,参十三10注);(六)虔诚(1820节);(七)乐施(20节末句,箴三9);(八)节制(2123节)。――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亚伯兰给麦基洗德(祝福的感谢)是战利品的十分之一。这是圣经中有关什一奉献的最早例子。亚伯兰奉献十分之一表明他向“天地的主”的感谢。麦基洗德对耶和华神的观念可能不足,但他承认有位最高神,自己是他的祭司;亚伯兰认为他所承认的至高神就是耶和华神,由他代表神接受这十分之一的奉献。摩西律法中设立有多种什一奉献的规例,为百姓献给神的感谢的祭。――《启导本圣经创世记注释》

         十分之一:指十一奉献。十分之一原来是人们为了供养在圣殿或神殿服事的人,自发地拿出自己家产或出产的十分之一上交的一种税金,是一种非条文制度,也被广泛使用在闪族文化圈以外。这个十分之一制度日后在摩西律法中正式成为有条文规定的法律<18:21-32,有关十一奉献>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战利品;参看来七4),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献上这些礼物的目的是感谢神赐他们战争的胜利,同时也为了神的祭司在撒冷给他们提供避难所而献上感谢。──《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 20信徒要遵行十分之一奉献吗?】

    答:十分之一奉献Tithe,系起于神的应许时代,如亚伯拉罕会曾经实行110的奉献(创十四20,来七110)。及至律法时代,以色列人照例将一切所得的出产,十输其一奉献给神(利六20,廿七30,民十八21 24 26,申十四22 23,玛三10)。现今恩典时代的信徒,乃是要求甘心乐意尽力奉献,甚至完全奉献,(林后九6 7,罗十五25 26,十二1,徒四34 37,太六1921,廿六613,可十二4144),比起110奉献的标准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110仅是信徒学习完全奉献生活之起点而已,所以需要鼓励信徒尽量实行。况且在主耶稣时代,祂曾对法利赛人也论到过110奉献的事,(太廿三23),我们作信徒的人,岂能忽略而不更当注重么?──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创十四21「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罢。」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所多玛王照着当时的风俗让亚伯兰拿去所夺回的财物,只要求所夺回的人口。第二十二节:「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起誓;」——意思说:耶和华可以给我作见证(参腓一8,林后十一31)。这显明亚伯兰以这事为最紧要的。亚伯兰早先已经把主意定好了。――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四21~24亚伯兰与所多玛王:亚伯兰本有权利享用夺回来的财物,但他不肯受惠于所多玛王,免得所多玛王以后可以说:「我使亚伯兰发财」(23)。亚伯兰知道赐他财富的乃是耶和华。――《串珠圣经注释》

         亚伯拉罕拒绝接受所多玛王的东西,恐怕要为此而负上任何义务。亚伯拉罕借此显出他对(耶威)完全的效忠,而且不受所多玛王的引诱,以免他再重夺霸主之权,亚伯拉罕却作他的藩属。亚伯拉罕只给仆人取了一些食物,而且给他的同盟者有自由去接受应得的战利品。──《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2124 亚伯兰与所多玛王的协议】 所多玛王承认亚伯兰有权占有掠物,只是请求归还人丁。亚伯兰对掠物拒而不受,理由是他已向「* 伊勒以罗安」(他同时指出这就是 * 耶和华)起誓,不从这个军事行动得利。这协议可能还包括使条款正式化的书面合同。这文献的编排很有可能和本章相仿,甚至可能是本章的素材。──《旧约背景注释》

 

【创十四22「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

         我起誓:向神起誓时通常采取的方式(32:40;12:7;10:5,6),一般向着天高举右手或双手。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起誓。起誓在原文作举手。──《创世记雷氏研读本》

 

【创十四23「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这无非是因为所多玛人的恶极大(十三13)。「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亚伯兰要把一切的荣耀都归于神。所多玛撒冷两处的王,亚伯兰并没有一样看待,这是因何缘故呢?按着所多玛的名声。可以说这城的王不是善人;不当受一样的看待(林前十五33)。―― 丁良才《创世纪注释》

 

【创十四24「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亚伯兰保证那些协助者所应得的份,他们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权力。信徒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的信仰为标准,判断或定别人的罪。从这段经文中应该知道,真正的信徒当象亚伯兰一样保证别人正当的自由和权力,而且不应该从自己的尺度来任意判断信心软弱的弟兄(14:1-3;林前8:9;9:22,23) ――《圣经精读本──创世记注解》

 

【创十四章:四王与五王的争战,亚伯兰救回罗得。】

{命题33}亚伯兰在米所不达米亚战败四王的记载是否有历史的根据?

〔难题〕创世记以事实来描述这个争战。但是根据对圣经的批评——底本假说(文献假说;(Documentary Hypothesis)认为这些故事是事后才添加入创世记的,而且纯为虚构。

【解答】

除了圣经的记录外,我们没有多少其它的数据源。结果是我们没有直接的考古学证据来证实它,但也没有很好的理由来质疑这个事迹。对这个历史事迹的质疑都是出自那些排斥圣经的人他们偏见的理论。

此外,仍是有一些间接的证据证实这些叙述的真确性。著名的考古学家W.F.Albright的观察发现: 「尽管我们不能证实第14章所叙述的历史事迹,我们可以确定它们是发生在很远古的时期。有一些词句和表达方式在圣经其它的章节都没有如此相同的用法,现在我们知道那些都属于主前二千年左右,在外约旦(Transjordan)的一些城市都是属于远古时代的名称」(Alleman and Fack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1954 )。从这个观点看,没有一个够好的理由来怀疑亚伯拉罕与米所不达米亚的战争其真实性。【译者加注:底本假说(文献假说)一认为摩西五经是出自不同年代不同的文献来源组合成的,不是出于作者。根据摩西五经内容文体的风格分析出五个来源:耶和华文献(J典)、伊罗欣文献(E典)、申命记文献(D典)、祭司文献(P典)、妥拉编辑者(Torah redactors)。此假说首由德国圣经学者威尔豪森(Julius Wellhausen)提出。】── 贾斯乐郝威《圣经难解经文诠释手册》

 

【思想问题(第14章)】

1 亚伯兰为营救侄儿罗得付上了什么代价?

  在这件事上他给我们什么榜样?

2 亚伯兰胜回来时遇见所多玛王及撒冷王二人,前者可以立即增添他的财富,而后者所给他的祝福却不能立时看到,结果他怎样选择呢?

  当你须在鱼与熊掌之间作取舍时,你会怎样选择呢?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