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羅馬書第十六章短篇信息

 

目錄:

基督徒應如何問安?   羅十六      (海  倫)

向非比女執事等看齊     羅十六      (李啟榮)

模範夫妻     羅十六15      (鄭連德)

家中的教會     羅十六116

一個不自私有能力的教會    羅十六126      (舒邦鐸)

「模範夫妻」     羅十六35       (張清庚)

 

 

       基督徒應如何問安?    海倫

                 經文:羅馬人書十六章

 

    記得中國有句流行俗語說:「人窮路邊無人間,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明顯給道德淪亡、笑貧不笑娼的腐化社會,一記當頭棒喝,無可否認的事實,今日社會的狀態,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舉一個例子來說;每逢佳節來臨,有的人為了要求得小小職位,並為了取得自己職位的穩固,為使自己工作負荷力不致太重,為要靠杯水車薪養兒育女,於是,便向上司,向老闆送禮。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知道上司或老闆有點傷風耳塞,就立刻登門問安,而那些有錢有地位的人,卻滿不在乎這一套玩意兒。你送來也好,不送來也罷,反正他家中那條哈巴狗所吃的,比較你這等人家兒女們吃的還要好些。

    以上,不過是日光之下的眾生相而已!我們今身為基督徒的人,是不是應該問安?問安的對象是誰?問安的方式又該怎樣?筆者在此微有拙見願與主內肢體交通,俾得我們在生活上,能作世人的示範,更能顯出福音的美妙與健全。

    (一)基督徒應該向人間安,而且要問更多、更多人的安;因在這個疲乏、缺少純愛的世界裡,不知多少生命已經被遺忘。他們的痛苦,無人留心;他們的眼淚,無人拭幹;他們的需要,無人説明,,他們的傷痕,無人包裹;他們心裡的空虛,無法能填捕。像這些類的人群,真急需要我們作基督徒的人,帶著耶穌的溫柔、謙卑、愛心、慈悲,去向他們問安。告訴他們在世上,並不是弧單的、絕望,因有人類的救主耶穌,樂意挨近他們,留意他們,愛他們,甚至若他們願意的話,耶穌肯住在他們裡面,永遠不再分離,故此,基督徒應多作問安的工夫,使苦海人生同複甘甜滋味。

    (二)問安的對象是誰?使徒保羅在他致羅馬人書十六章中,很清楚地指示我們關心和問安。這位屬靈得勝的戰士,為我們留下了好榜樣,讓我們知所遵循。他問安的對象,是在基督耶穌裡的同工,他又問教會的安,問在主裡多受勞苦的人的安,問在主裡所親愛的人的安,問在基督裡經過試驗的人的安,問在主裡蒙揀選的人的安,以及眾聖徒的安等。最後他強調,在親自問安時,務要聖潔,足證他在日常生活的小節上,也能潔身自愛,分別為聖,來影響整個被污濁了的世界,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三)問安的方式,除了當面親嘴問安,用書信問安(在信上寫上聖經章節,使對方從聖經的字句上,見到神的同在和安慰),還可以在禱告中間安。馬丁路德給他摯友米堪尼的信,上面寫著:「我奉神的名叫你活著,因為在我改教的工作上,仍需要你;主決不會讓我還活著的時候,聽見你死的消患,祂會叫你壽高於我,我為你禱告……」。當路德的信到達時,米堪尼已經失了說話能力,但不久,他復原了,且以後比路德壽長兩個月。

 

    向非比女執事等看齊    李啟榮

                 經文:羅馬人書十六章

 

    本文乃依據羅馬書十六章內一些敘述的教訓,來勉勵我們受職的或義務的,在教會有份服事主之兄姊們,當寫羅馬書時(約在主曆五十五年),保羅還沒有到過羅馬城。但他已認識在那裡有好些敬愛的信徒,例如還沒有到過美國的人,也曾認識不少在美國的親友,因為羅馬城是當代的大國都,吸引各方各界人士,羅馬人書第十六章共有巧個人名,被聯名問安的共八位,表面看來似乎只是問安問安,但在被問安的廿六個名字中,非比是帶信的,保羅也有略提及他們的品德,很值得我們的思念而得著鼓勵,茲特提出內文所言的一位女執事和幾位女信徒的為主為人之表現,幫助我們向她們看齊,學習功課,,

  

一、素來幫助許多人

    保羅也許是在距離哥林多城七十哩的堅革哩海港地方,寫成此封詳明基督的救恩要道的羅馬書信,而請一位堅革哩女執事名非比者,親自帶交此書信至羅馬城教會,信未(十六12)不獨介紹,而且推薦非比,請羅馬教會接待她,「她在何事上,要你幫助,你們就幫助她,因她素來幫助許多人,也幫助了我。」注意:(1)非比二字原意是發光,中文音譯為非比,她在主內的德性,非比一般信徒的。(2)幫助二字,英譯本不是用help乃周succour -後一字含意救助,或援救,有如在前線之將士幾快戰敗,而忽有援軍到了,轉敗為勝,在希臘原文此幫助一個字可分為二字,Pro在前也,statis站也,意是站在前面,在急需時我們不獨需要後援的物資或樂為後盾的親友,我們更需要有人站在前面,去解決問題,有如位頑皮孩子被父母鞭打時,援助他的不是站在後面,乃是站在孩子前面,非比平素為人,就是這樣幫助了許多頹喪的人,叫他們抬起頭來。有被內心或環境打擊的人,她會站在他們的面前。基督今在神面前也是這樣為我們禱告(羅八3334)。

    如果有人跑到田間向一位勤于農作的執事說:「執事、你快來為一位很為困難的弟兄禱告」,執事說:「我現在未能來,但請你快到我的家,拿些各種糧食送給那弟兄和他的一家。」當然而那位元困難弟兄需要代禱,同時也需要燃眉之急的糧食援助,願主恩待我們,能做到常常幫助許多的人。

 

二、為主多受勞苦

    在羅馬人書十六章被問安的拍位之名字大都是弟兄的,但姊妹們也有幾位,在原文名字的作者可以分辦出男性或女性的名,中文譯經都為要使讀者不致誤為男姓的名字,而用個氏字表明,第12節:「又問為主勞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問可親愛為主受勞苦的彼息氏安」,氏字下是譯音,乃譯意,全部國語聖經只有此三個名字在中文是有個氏字尾音的。這個氏字含意尊稱,男女通用的,例如神農氏,乃古帝名之一,迄今男性也被稱為氏的,但普通已多應用於女姓,故土非拿Tryphena、土富撒Tryphonsa.彼息Persis是屬於女性,有解經者說此三位也可能是女執事,他們的職責是服務于婦女的,如同男執事之服務于弟兄的,第6節的馬利亞或非女執事,但為教會多受勞苦,第12節的三位逐步進至為主勞苦,為主多受勞苦,好像主在約翰福音十五章25節所言:(—)結果子,(2)結果子更多。就結果子,就多結果子,撼日有進步,有如英譯本的比較式bear fruit, more fruit, much fruit

    勞苦二字將原文比之英譯labor譯得更為適當,英文字有時只解勞力,而原文意勞且苦的,服事主是要出力的,出力到你覺得辛苦,「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約四6)困乏二字在原文也是勞苦,我們應更多的感謝主,「祂差我們去收我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我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約四38)我們也要使多人享受我們今日為主所勞苦的。

    本文非偏重女執事,新約的男執事如司提反、腓利等,為主名和主工給我們留下美好榜樣(徒六5;七,八章末段)近年在香港的公務員,警員,教師,護士等倡論同工同酬,在名與利的地位上,女性要爭取與男看齊。在教會的事奉上和靈程上,主興起了不少姊妹們。誠恐弟兄們反要向她們看齊的。羅馬書十大章3節有百基拉cPriscilla此名也很通用)是妻子,亞居拉是丈夫(徒十八2),為何她的名是放在先呢?(徒十八1826)因為在服事主的聖工上她是帶頭的,百基拉雖沒有女執事名義,但實際上她已盡了女執事的職責,顯出她夫婦勇敢和犧牲的精神,保羅說:「他們在基督耶穌裡與我同工,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羅十六34 )這是主所盼望的,和教會所需要的忠心於主的男女老少信眾,在主面前,每一個人將必得著或非同工同酬,但是主的酬勞乃是,「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8)

 

                 模範夫妻    鄭連德

                   經文:羅馬人書十六章15

   

    剛剛所讀經文,記載一對夫婦,亞居拉與百基拉,可尊為模範的夫婦來紀念。雖然名為「亞居拉」「百基拉」,此名對我們很陌生,好像是藥名,但是在當時他們誠是一對受人尊重的夫婦。

    今晨我們要從這對模範夫婦學得教訓,同時對年長的先輩表示敬意。

    首先來想這二人的身份:「亞居拉」,猶太人,乃是猶太本都一個平凡的織帳棚工人。「百基拉」,據查考,可能是羅馬人,貴族階級。若果是羅馬貴族,何以能與猶太乎民結婚?且他們的名字在新約中出現六次,其中四次以婦人為首。原來在當時,不同階級的人聚集的地方,只有在教會,才可包容不同階級身份的人。然而百基拉,一位貴族小姐,在教會進出,結婚時所碰到的物件問題,是應找門當戶對的貴族呢?或是同信仰的信徒呢?

   

 一、家庭的基礎——信仰

    在此,百基拉乃是以信仰為結婚的基礎。若要與猶太人平民結婚,他將喪失羅馬市民權,成為猶太人,失去貴族小姐的享受,而成為織帳棚工人的妻子。但是百基拉以信仰為家庭生活的基礎。今天有很多人,以財產,地位,學識做為結婚選擇的條件。當然這些也應有考慮,但是,最根本的豈不是同心,互相尊重,互相鼓勵的,有同樣信仰的人,以此為基礎白頭偕老。

   

二、基督的同工——使命

    此對夫婦在教會中進出,對教會工作甚熱心,保羅稱他們為我的同工,意即同勞苦的人。基督教的一項特色,是有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圓滿的教會。無論是牧師,長執及會友,互相協助。在保羅正感失志,厭倦的時候,有此一對夫婦的鼓勵,同工,使聖工得以進展。教會,牧師需要這種喜於同工的信徒夫婦。

    若看使徒行傳十八章24節,我們就知道,有一位叫亞波羅的人在以弗所講道,只曉得約翰的洗禮。亞居拉夫婦乃接他來,將神的道更加詳細向他講解,而不是批評這位年輕傳教者的無能。在亞波羅看來,此對夫婦是他良好的導師,更可取的,乃是此對夫婦對聖經的研究。有信徒常來借書,看到這些、我自己甚受鼓勵。年輕傳教者若遇到這種信徒,定更為壯膽,進步。傳教者希望得到長輩信徒的鼓勵。

    

三、信仰的考驗——捨命

    羅馬人書十六章4節:「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刀下。」保羅想念此夫婦如此說:他們為了我的命,甘願將自己的頸項置於刀劍之下,表示一種不顧自己的生命。在中世紀未期時,英國一值牧師(約翰甫斯)被捕,其學生晉見大臣,願為老師受囚。大臣對周圍的部下說:若那天局勢改變時,有誰願為我入獄。接受信仰的考驗,應如這對夫婦,將生命放在刀劍之下,無論何時,隨時都準備接受考驗。

 

              家中的教會    

                    經文:羅馬人書十六章116

   

    「教會」就是因主耶穌的寶血洗清、在耶穌的名下,由罪惡中被召出的兄弟姊妹聚集的團體叫做教會,它原文的意思就是「受召出來」之義。「禮拜堂」是屬主的人聚集的地方叫「禮拜堂」。「家庭」就是由夫婦、父母、兒女、弟兄、姊妹等所組成,生活的地方叫「家庭」。這三項原來是不可分離的,但許多人由於將宗教生活搬入禮拜堂,故弄錯它們的關係。將禮拜堂當做「教會」看待,而把它們分開。其實禮拜堂並非教會。而教會、禮拜堂、家庭乃是應該聯在一起的。保羅在羅馬人書十六章裡說到好幾個家庭教會,我們查看這些家庭的問題後,就可明白教會、禮拜堂、家庭三項的意義和它們的關係了。

 

一、教會是神的家:

    初代教會時期,沒有今日的禮拜堂和任何組織。教會的成立和進步都是在家庭裡,例如馬利亞家庭是耶路撒冷教會成立之所,在歐洲則在呂底亞家裡成立。全世界的宗教沒有同這個相同特點的。主耶穌說,「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太六9)以神為天父,約翰福音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凡是信主耶穌的名的人都是神的兒女,既然都是神的兒女,那麼信主的人都是兄弟姊妹,都是一家人。所以聖經上常說「弟兄們」的稱呼,即由此而來,普通社會都說先生太太,我們應該遵照聖經的教訓稱兄弟、姊妹才相宜。我們所有的信徒們在主裡,組成一個屬靈的大家族,在教會裡共同生活,共事神,所以教會自然就是神的家了。以神為天父,以耶穌為主人。所以教會家庭化實是一個大的真理,「我指望快到你那裡去,所以先將這事寫給你,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415)保羅說神的家就是神的教會。

「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的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弗二19)凡是信主者,與聖徒同國、同戶,是神家裡的人。「天上地下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弗三15)所有信主的人都成同一家人。我們新興教會是一個由多人組成的大家庭,全高雄市信主的人在主裡又是一個更大的家庭,整個臺灣,整個世界所有屬圭的人,都是神的百姓、兒女,組成一個最大的家族,共奉神為天父,互相為兄弟姊妹,正如希伯來書三章6節所說的:「但基督為兒子,治理神的家,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所以教會就是最大屬靈的家,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愛教會如愛自己的家庭。

 

二、家庭的教會:

    家庭是教會的單位。教會有「有形」和「無形」的含意。例如人和禮拜堂就是有形的。而過去的人、事和其他的人、事等都是無形的。禮拜堂會毀壞,但教會永不滅亡,就是信的人的信心生活不滅。這樣就可以便我們清楚教會的真正的意義。教會是超教派的,凡信主的人都是教會的一分子。不分古今中外,民族區域。這個教會就是以每個家庭為單位,奉主的名聚集就是教會,教會非只在禮拜堂聚集而己,我們應該將教會活動搬入家庭中。初代教會時期沒有禮拜堂,他們以家庭為教會,在家庭中聚會。舊約時代亦沒有禮拜堂,當挪亞出方舟後,獻祭給神,他們即以家庭為祭壇,(創八20),亞伯拉罕帶家族在會幕前獻祭,亦是以自己手築的壇為獻祭之所,(創十二78)叫做家庭祭壇。所以今天亦要注重家庭教會,當我們以家庭為祭壇,敬拜神時,神的恩典要在這家中賜下。所以我們應將宗教搬入家庭,證立家庭祭壇,這樣,以家庭為教會,每天在家中事奉主,家人的靈性才能得進步。

 

三、家庭教會的活動:

    我們要回到初代教會的制度,不是只禮拜天到禮拜堂做禮拜而已,應該每天在家庭裡都有宗教節目,早晚敬拜事奉主,將一切的時間、物、人都獻給主,像馬利亞、馬可將家中的樓上獻給主守聖餐之用一樣。使徒們在這家中聚集禱告,使五旬節聖靈之火降下充滿各人,也使這家成為伯特利。所以我們非只在禮拜堂裡敬拜神,也要以家庭為教會,將宗教生活搬入家庭中,這是今天教會生活訓練最重要的一點。那麼要怎樣使宗教生活進入家庭呢?(—)將宗教節目在家庭中施行:在家庭中有禮拜、祈禱、靈修、查經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宗節目,則這家必蒙神賜福,家人靈性進步。(2)在家庭中作慶祝的節目;例如耶誕節、復活節、洗禮的慶祝等,都在家中遵守。(3)宗教行為;在教會裡有救濟或其他對社會表現的善行。信徒在鄰居當中為鹽、為光,來發揮基督愛人精神,幫助、同情他人,這也是家庭宗教生活重要的一點。(4)在家庭中有教會的佈置:例如聖經、聖詩、宗教圖畫、金句字帖等等的裝置,使客廳成為禮拜廳,家中充滿宗教氣氛,一面培養兒童的信仰,堅固家人的靈命,一面使外來的客人因見這種設備耐而想到神,而向他們傳福音。父母為這個家庭教會的負責人,好像牧師牧師娘一樣,引領全家人事奉主,假使我們這樣做的話,神必更加祝福這個家庭。假使每個家庭都這樣做,教會必定大大的復興。所以建立家庭教會,實是一個不可怱視的問題。

    保羅很注重家庭教會,寫信二的問安這些家庭教會。

    在倍加運動最後一年的工作,不是建築大間禮拜堂,最重要是強化家庭教會。因為家庭是教會的單位,它決定了教會的復興與否。初代教會注重家庭教會的結果,就是受許多人的歡迎,有許多人悔改信主,當我們將家庭當做教會時,鄰居亦必歡喜我們,多人來歸信主,教會必大得復興。

 

     一個不自私有能力的教會    舒邦鐸

               經文:羅馬人書十六章126

   

    「神能堅固你們的心。」(羅十六25

    羅馬人書從第一章到第四章,保羅見證神救恩之路;第五章到第八章由贖罪祭供應勝利之路;笫九章到第十二章彰顯了聖潔的證據;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充滿了聖潔的能力,在這最後的段落所啟示的;第十三章是愛,第十四章是潔淨,第十五章是誠實,而現在的第十六章是不自私的能力,是將教會建立在人民心中的不自私,而這種不自私,是從一種聖靈的生命中所發出來的。

 

  自私與不自私的人(讀十六118

    在本章裡面。一共提到兩種人,那就是自私的人與不自私的人。自私的人的典型是「離開你們叫你們跌倒」的,與「不順服我們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肚子」。保羅他自己先立了一個不自私的榜樣,然後是非比,她是「教會的女執事」,「因她素來幫助許多人。」(12)再後是百拉基和亞居,為我的命將自己頸項置之度外(34)。還有馬利亞,「她為你們多受苦」(6),另外一位是在基督裡與我們同工的耳巴奴(9),這最後的是在基督裡為主勞苦的士非舒氏和富士撒氏以及「可親愛為主多勞苦的彼息氏」(12),這些人與那些「背乎所學之道」,並因他們「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以及離間人,叫人跌倒的簡直是大不相同,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1718)。自私的,誘惑人的通常都是花言巧語。但是真正城聖的人像保羅,非比,百基拉與亞居拉,馬利亞及耳邦奴,士非舒,士富撒,彼息這些人就是不自私的,他們將善工與真道配合,而以不自私表示他們信的真實,像這類的信徒在那一個教會,那個教會就得能力。

 

  突出的不自私(讀十六313

    在每一個教會裡都有些這樣的人;由於他們的不自私,以及由於他們與主耶穌基督的不自私相聯合的緣故,成為鶴立雞群超乎他人之上。像百基拉,亞居拉,魯爭就是這樣的人。保羅在提到百基拉與亞居拉的時候說:「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4),因為環境的關係再加上神的引導,他們亦已經像保羅一樣,與大部份的教會發生了一種信心與聖潔不自私的事工上關係。從聖經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這四個教會裡,第一個就是哥林多教會(徒十八117)。他們在哥林多教會傳道的事工上為保羅的助手,與保羅同工約有一年牛之久,一直到保羅把他們帶到以弗所才終止(徒十八819)。保羅把他們帶到以弗所大概是出於神的啟示。因為在那裡他們有一項工作要做,那就是向亞波羅解釋信心的聖潔之道。因為亞波羅等十二個人,只知約翰悔改的洗,但保羅藉著他們,教導成聖比悔改的洗更重要的事,就是聖靈的洗(徒十九17)。此後不久使徒繼續移動,因為當保羅後來同到以弗所之時,聖經沒有再提到他們的名字。不過當保羅從腓立比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時候,百基拉與亞居拉他們正在腓立比(林前十六19)。同時在他們家裡有了一個教會。最後他們當羅馬皇帝宣佈釋放限制猶太人條例之後又同到了羅馬,他們並沒有像一股流亡的猶太人一樣變得激烈,相反的因為不自私,他們走著神所引領他們的地方去,即或受到逼迫也不顧忌,且去完成所要成就的事,這實在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惟有這樣的不自私,才能獲得能力,去改變亞波羅的事工,使他從一個新入教者事奉,而變為信心與恩典能力的事工(徒十八2728)。

    大約在一九一0年到一九一五年之間,那引領我們許多人進入聖潔之路的李拉小姐(Le La) ,她的母親陶利夫人有一位反對聖潔的牧師,那時,陶和夫人她已真正的得到了這種恩典,她繼續忠實地參加每日早晚的祈禱會,並且從事去做一切凡被要求去做的事務,最後牧師的偏見終於瓦解了,於是他便問為什麼她是他教會中最有幫助,最可靠的教友。當陶利夫人把愛,潔淨,誠實與不自私的洗禮見證出來時,牧師自己便跪下來尋求她所有的,結果他也被聖靈充滿,就是這樣陶利夫人像百基拉與亞居拉給亞波羅解釋一樣(徒十八26),將神的道講解更加詳細。這就是不自私的能力。另外一位特殊的人物魯孚(羅十六13),他是「在主裡蒙揀選的……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馬可福音十五章21節告訴我們,他的父親是在我們的主為我們的罪與世界的罪的重負下跌倒時,替耶穌背十字架的西門。在那個受難節西門進城的那一天,可以說是他們家中一個重要的日子。或者那時魯孚與亞歷山大還是小孩子,他們還不知道在那一天由於耶穌基督的不自私,會給他們的家庭及他們的父母帶來極大的寶貝與榮譽。而且他們的父親同來向他們述說,這位帶著甜美與不自私的臉孔,正擔負十字架的這一位,如何在他經過時正被壓得跌倒的毫無呻吟,並看見其頭上戴荊棘冠冕,被刺傷而流下來的血,混合著目己的汗和誹謗祂人的吐唾,結果西門的心被感動了,因此也就信了。雖然他還不知道他所信的到底是什麼,但他已經知道他所信的是誰。我常這樣想:當他們的父親告訴他們這一情形的時候,

他們的小眼睛一定是張得大大的;而且當這些小孩子問他父親為什麼這群人要以這種態度,對待像這樣的一位好人時,西門卻無法同答(後來可能他能同答出來)。當西門繼續將釘子,醋,斷氣時的呼喊,大震動,遍地黑暗,以及羅馬百夫長所說的:「這真是神的兒子」等。完全都告訴了他們之後,他一定同他的全家跪下來,求神赦免他們的罪,並依祂的旨意清楚的帶領他們。後來這一家人,至少是魯孚與他母親來到了羅馬。或者是他們家裡有一個教會。或者在教堂上面有一個十字架—可能是基督教在教堂上的第一個十字架。當然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十字架,這是從常常提到西門,並且他又親眼看見神的兒子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這事上可想像得到的。現在他知道為什麼你我不需要死,可能因為西門在五旬節接受了啟示的靈,另外可能西門與主一同同到天家去,但當魯孚與他母親繼續擔當基督的十字架,以不自私的事奉等侯,所以後來的人也包括保羅在內。

    「使我莫忘客西馬巴,使我莫忘主之痛苦,使我莫忘主愛為我,領我到加略山」。

 

  保羅對他們的信心(羅十六1426

    任何人對這樣的教會可以有信必。而保羅對這在羅馬的教會特別有極大的信心。注意基督的不自私順服如何使他們也順服(羅十六1426)羅馬—這是殺戮的戰爭之城,即那踏碎列國並用大鐵牙吞吃嚼碎,但以理第七章七節所寫的第四個獸的帝國之頭,要生產一個平安的兒女,藉著他「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的腳下。」(羅十六20)這是恩典—是主耶穌基督的恩典。(20),也是萬民的恩典,「願我們主耶穌的恩典,常和你們同在。」 (24)雖然有幾個人遺漏了,這是不自私的恩典,我們的主不自私以及「堅固你的心」的能力,也就是不自私的能力、這樣的領袖,這樣的教友,無論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候,必定能夠建立一個教會,這是不成問題的。

    「愛是永不失敗」,不自私也是如此,因為不自私是從愛裡所湧出來的。而這樣的愛要以一種不自私的事奉顯明出給可憐的世界看,表明自己好像羅馬教會所表現一樣,到地之地極並繼續為信心的順服走向萬國。

   

結論:

    比達說。每一個人應當每個月讀一遍羅馬書,也讓我提醒你,路德亦說,即使你已經把羅馬書讀過一千逼,但當你重讀的時候,每次會有新的亮光發現。今天早晨當我把羅馬書緒言寫完後,我又花了一個鐘頭的時間,把羅馬書重新再讀一遍,當我寫到西門以及他的家庭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受到極大的感動,甚至掉下眼淚,我祈禱願你同我都能閱讀並接受神的話,而擔負祂的十字架,並告知所有進來的人,以及我們的家人,不論我們教會有無十字架,且讓我們在我們心中,永遠存有這樣甜蜜感人的,祂十字架不自私的記憶,一個讀經而且順服的教會,必永遠榮耀神(27)。現在「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與獨一全知的神,直到永遠,阿們!」

    親愛的主,感謝禰賜給我們一卷寶貴的羅馬書。

 

               模範夫妻    張清庚

                  經文:羅馬書十六章35

 

    今天我們教會要成立「夫婦團契」,在此讓我們來研究初代教會中,一對模範的信徒,丈夫叫亞居拉,婦人叫百基拉,二人之名在聖經中記載有六次,三次記于使徒行傳十八章,另三次記載于保羅的書信中,羅馬書、哥林多前書、提摩太后書各一次。雖然記載有六次,但還只不過十節的經節,可是我們可從這短短的經節,查考這對夫婦的做人及經歷,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現在從他們住過的三個地方,分成三個時期,根據這三個地方,來查考這對夫婦是如何值得我們讚美。

    一、住羅馬時期(徒十八2):遇見一位猶太人名亞居拉,他生在本都,帶妻子百基拉從義大利來,從這經文我們知道,丈夫亞居拉是一位住在鄉村的猶太人,百基拉是一位羅馬的貴婦人,論家系,家境及家譜,他們是不相配的,但這對夫婦怎能在不同民族,不同階級及不同環境中結成夫婦呢?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同出入于猶太人的會堂,共同研究聖經,基於同一信仰,故超越民族、理智、階級、環境而結合,這對模範夫婦是從同一信仰開始,他們的結婚生活很美滿,結婚生活是什麼?並非像我們買成衣,合適就好,而是人生開拓的開始,是開拓的生活,愈來愈好,如今卻相反,那是缺乏開拓的精神而退化,論愛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寫的很清楚,愛是沒看自己,犧牲自己,為別人。在家庭裡夫婦的愛是由生理的愛,進到心理的愛,再由心理的愛,進到信仰的愛。什麼是信仰的愛,就是開拓由神領受的愛,神的愛是永遠的,絕對的,會成長的愛。夫婦的愛要如此,才能美滿。亞居拉與百基拉這對夫婦,實在是不同背景,環境、民族、地位中,經過開拓的精神,值得我們已婚者來學習。

    二、住哥林多時期:主後四十九年底,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因此夫唱婦隨地,亞居拉與百基拉也離開了羅馬,來到哥林多,為什麼他們來到哥林多呢?因為哥林多是商業城市且住了很多猶太人,他們來到哥林多後就找會,而遇到保羅。保羅那時因在雅典傳福音受阻,滿懷傷心來到哥林多,因此他們接待保羅住於自己家一年半之久。保羅在哥林多興起教會,有很大的成就,就是這對夫婦暗中安慰、鼓勵與幫助他的結果。現在一般家庭都是以自我利己為中心,害怕外人來打擾,我們應該學習愛別人,照顧外出的人,進而愛人類。

    三、住以弗所時期:什麼原因他們搬到以弗所,是為了信仰,為保羅來以弗所傳福音預備地方,以弗所教會的建立,這對夫婦之功不可沒。他們以事業來配合傳福音,值得我們尊敬。日本的福音荼室有詩班定時演唱,牧師的講道,這是事業配合傳福音的實例。他們在以弗所開拓時,最先遇到亞波羅,他們以愛心來幫助:是傳道者的好幫手,是直接的忠告,而非背後的恥笑。保羅後來在以弗所傳福音,也得到他們莫大的幫助。羅馬人書十六章4節記著:「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謝他們,就是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如今的教會,最需要這種有美德、有愛心的幫助者。

    最後他們之名被記在保羅寫給提摩太之書信中(提後四19),這時候保羅在羅馬等侯殉教之死,青年傳教者提摩太在以弗所教會牧會,是保羅在以弗所傳道之十多年後,亞居拉、百基拉已是以弗所教會之老信徒,他們一樣在教會中,在信仰、知識、經驗、幫助這位年輕人。初代會之指導者,保羅、亞波羅、提摩太都經過他們之協助,使初代教會留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每次被人提起時,二人的名字都被排在一起,真是我們基督徒夫婦之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