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拾穗

 

【可十一1橄榄山在耶路撒冷城外东面。伯法其和伯大尼是附近的两个村落。拉撒路、马大和马利亚的家就在伯大尼,耶稣常在这里休息(路十3842;比较可十一111;路十九2935;约十二18)。──《启导本圣经注释》

 

【可十一1~11耶稣的行程将近终点。从巴勒斯坦北部的该撒利亚腓利比路经加利利、犹太山地、约但河对面、耶利哥,抵达橄榄山,在受难周的第一天进入耶路撒冷城。耶稣在进城过程中引人注目:①骑驴驹,亚九9预言的成就,象征耶稣是谦卑的君王、公义的救主。②堂堂正正地公开进城。向万民宣告他是以色列真正的君王。所定的日子即将到来,再也不必隐瞒身份。作为以色列君王,耶稣要在耶路撒冷与撒但进行最后的属灵争战。许多人站在路边高声欢呼耶稣进城,恐怕没有人明白基督王权的真正意义。犹太领袖必关注此事,视为公开的政治煽动,参看太21:1-11注释。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1~47从耶稣到达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大尼到被钉十字架前一周的事情。一周的事情却占整卷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表明基督受难、受死及复活具有重大意义:①是人类所有罪恶被钉十字架的一天(5:24);②是为旧事划上休止符的一天(林后5:17);③是废弃一切旧约外在仪文的一天(15:38),参看太21:1-266注释。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2驴子“从来没有人骑过”,是刚可供载负的年龄,耶稣用它还是第一次。牲畜若未用过,特别适于分别为圣,归主所用(民十九2;申二十一3)。──《启导本圣经注释》

 

【可十一2耶稣在棕枝主日进耶路撒冷,究竟有多少驴子参与其事?一只或两只?】

     关于耶稣进耶路撒冷一事,马太二十一2提及有两只驴,是母驴和它的驴驹。但马可十一2及路加十九30的平行经文,就只提及那只驴驹,却没有记载母驴。三段经文并非互相矛盾;因为三卷福音书都指出,耶稣是骑着一只未曾被人骑过的驴驹(Polos)进耶路撒冷;因此,问题只在于那只母驴。马太二十一5引述了先知撒迦利亚书九9,指出基督的象征性行动应验了撒迦利亚的预言,后者记载:「谦谦和和的骑着驴(hamor),就是骑着驴('a-tono-t)的驹子('ayir)。」马太继续指出,当耶稣骑在驴驹上时,那母驴走在前头(7节)。

将母驴也包括入这段经文内,有何用意呢?只要稍为思量,也知道个中原因了。一只驴驹从未被人骑过(这样才符合象征意义),那么,在它心理或情感上,必定仍然依赖母亲;纵使在那时候,它已完全戒了奶。因此,要使驴驹驯服,最好就是由母驴领路,走入耶路撒冷城。虽然驴驹从未被人骑过,亦未有接受训练沿着路面行走,若母亲走在前面,它必定会跟随。

    撒迦利亚书亦没有指明在胜利进城的那一刻,是由母驴担任有象征意义的角色,先知只不过是为符合诗体的平行句法,而指驴驹为「驴的驹子」。无论如何,马太亲睹耶稣进城(马可及路加却没有这经历),知道母驴走在前面,领驴驹及耶稣进城。故此,马太与另外两卷符类福音是没有冲突的;上述记载更肯定了马太是当日情境的目击者。── 艾基思《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可十一25耶稣多次表现出祂的超然知识,知道后来所要发生的事,或是在另一个地方可以找到甚么,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可比较祂对那两个预备逾越节筵席之门徒所说的话(十四13)。在这两个例子中,门徒被耶稣打发去见的人,大家都公认他们必然早就已经是主的朋友或跟随者了;不然,耶稣借着门徒所说的话,在这些人耳中必然不知所云。但是在这两件事上,耶稣向门徒描述的实际环境,仍然需要有先知式的先见,旧约时代的先知有时也拥有这类的恩赐(参:撒上十16)。我们在此所读到的,当然也有可能不是先知式之先见例子,只是事前安排的证明;有些学者的确持有这种观点,它也的确可以适合于这段经文,但可能性似乎不太大。──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十一6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所需的唯一理由是主要用他(3节);即使我们把ho kyrios译为他的主人而不是(这么做在这段经文中似乎是陈腐的作法),仍然可以显出这一点来。与耶稣所作之主权的宣告相较之下,所有居于主人地位的人的权利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对于蒙耶稣呼召来服事祂的人而言,即使是亲如父母都没有权利制止。──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十一78门徒们最初搭在驴背上的几块布,将就用作鞍具,无疑是非常实用的;但是群众不顾一切而铺在路上的衣服,就像那些带叶的树枝一样,纯粹是为了尊祂为王的。所以当祂以凯旋的姿态骑驴进入祂的京城时,应该如此受到大卫式之征服者的迎迓。在那一天,所有的人在耶稣骑驴进城这件事,都作了些牺牲,无论是多么微小的牺牲;一个人舍了驴子,其它人则牺牲他们的衣服;而且至少在那一天,没有一个人说这样的牺牲是枉费的。在舍己中所表现出来之豪阔的爱,从未受到耶稣的责备,虽然有时的确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责怪(十四4),一如伯大尼的那妇人所付的代价一样。其理由从耶稣为我们舍己(林后八9)上可见一斑,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九7)。──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十一910朝圣的群众(未必就是几天之内在耶路撒冷高喊将耶稣钉十字架的那一批乌合之众,十五14)所唱的歌,更清楚地说明了以耶稣为大卫之子的意义,对群众而言,耶稣乃是那将要来的(参施洗约翰的措词,一7),众所企盼之大卫家的王,在彼时彼地要建立起祂在地上的国度。甚至在耶稣复活以后,门徒们仍然存着这样的盼望(见徒一6)。如果和散那这几个字不只是当时的一个敬虔之礼拜仪式的感叹词(参阿们哈利路亚),那么即是向这位大卫家的王呼喊,请求祂立刻施行拯救:求求祢现在就拯救我们吧!巴底买曾经称耶稣为大卫的儿子,并且请求帮助,这些群众是否也正在这么做呢?但历史将会证实:他们仍然是瞎眼的,不像巴底买一样。──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些赞美称颂出自《诗篇》一一八2526。参《马太》二十一4及二十一69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可十一11暴风雨前的宁静。到了耶路撒冷,耶稣首先察看圣殿,圣殿是以色列的中心。作为以色列真正的掌权者,耶稣要检查一切制度是否在按照神的命令发挥职能。为第二天洁净圣殿作预备(15-18)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11~19耶稣咒诅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究竟发生在圣殿的银钱兑换者被逐之前,抑或之后?】

     根据马太二十一12-17,基督于棕枝主日入耶路撒冷,就直往圣殿,将里面的买卖牛羊者(牛羊用作献祭),兑换钱银者(朝圣者所携带的金钱,需兑换为圣殿库官所接受的钱币)悉数赶出去。路加十九4546的记述则较为简短,指出耶稣进入圣殿后,就赶出在里面做买卖的商人。但马可十一11-19却清楚指出,耶稣赶走殿中商人之事,发生于星期一,而在此事之前,耶稣咒诅一株不结果的无花果树(12-14节)。至于马太福音,在洁净圣殿后才提及咒诅无花果树(二十一18-19);路加甚至没有提及咒诅无花果树这事件。因此,我们只需考虑马太与马可的记载。这两段经文,如何能和谐一致呢?耶稣无论如何不会在连续的两天都洁净圣殿,还说了同一句话:「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

    设若我们略读马太福音,以了解其记事的技巧,就会发觉马太的作者有时候会将事情按照其性质排列,而没有严格地依照先后次序;但马可及路加的特色,就是按次序来记事。马太五、六、七章的登山宝训,极可能是耶稣一气呵成的宣讲,那时,群众坐在传统上称为祝福之山的山脚,而那山位于加利利海东岸。其实,山上宝训的某些段落,亦有在其他情况下出现,路加六20-49在平原上的讲论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意味着耶稣在三年传道的过程中,在巴勒斯坦及其邻近区域,常根据同样主题作出讲论。无论如何,马太倾向于将相同主题的材料放在一起,成为合逻辑的一段段经文;在第十三章有关天国的八个比喻中,马太这种倾向是显而易见的。在展开一个主题后,马太总希望一直承接着,直至有关的事件或讲论结束为止。这是马太福音中常见的情况。

    马太及马可均记载,耶稣在棕枝主日入城后,就径往圣殿(太二十一12;可十一11);两卷福音书的作者亦同意,耶稣当中有进入圣殿,四周细看;毫无疑问,耶稣极不满于当时圣殿的环境,商人叫卖之声,此起彼落,一片嘈吵。情况混乱,一如三年前神往圣殿时所看见的;在那次,耶稣拿着绳子当作鞭子,将商人赶出圣殿(约二13-17)。在那一次,耶稣控告他们将神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马太与马可所记,耶稣在最后一周内入圣殿,他所引用的是赛五十六7)。

    马可接着记载,在当日(即主日的下午),耶稣并未公然表示自己的不满。他便前往伯大尼,可能是撒拉路、马利亚和马大那里,在他们家中留宿。我们可以肯定,当晚他曾用一部分时间来祈祷,向天父求问,明天应该做什么。到了第二天,即是最后一周的星期一,耶稣带着门徒返回耶路撒冷:途中,他看见一株没有果子的无花果树,使他记起以色列国亦是不结果子的。于是,耶稣以此树作为实物教材,教导门徒一番。

    无花果树只长叶子,却没有结果子的迹象(以巴勒斯坦的气候来说,无花果树当时还未到结果子的季节,但这株无花果树毫无结果子迹象,只是长满了叶)。耶稣便使这树立时枯干(显然是在当天就落叶了),并以此教导门徒凭信心祈祷的能力(因为耶稣是以祈祷来咒诅这棵树),甚至可以成就更伟大的事情,就是将大山投往海里也成(参太二十一20-22;可十一20-25)。

照着事情的先后次序,马可记载耶稣重返耶路撒冷圣殿;耶稣引用旧约圣经的说话:「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将那些繁喧叫卖的商人、兑换银钱的贩子,全部赶离圣殿(太二十一13;可十一17;路十九46)。至于马太福音,则照着一贯的风格,将星期一发生洁净圣殿一事,附加入星期日周围观察圣殿的过程中。与马太的作风不同,马可依照先后次序来记事。在咒诅无花果树洁净圣殿熟先熟后这方面看来,路加福音没有问题,因为此卷书没有记载无花果树被咒诅这件事。── 艾基思《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可十一1214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13节)。原来的希腊文意思显然是不是无花果树盛产的时候;译作它收无花果的时候并不恰当,因为彷佛单指这一棵树说的,这种作法只是要避免难题罢了。较妥当的说法是:耶稣大概是希望能找到几粒与叶子一起成熟的,小小突出的早熟的无花果(此时大部分的无花果都还没有成熟),被认为是人间美味(何九10)。倘若说像耶稣这样的乡下人都不知道无花果何时成熟,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无花果树的叶子乃是夏天来临的一个记号,事实上,乃是头一个记号,见十三28

  希腊文语助词ara(或者)说明寻找无花果只是耶稣所期盼的一个不大可能会发生的事。所以祂对于树上没有果子一点也不讶异;倘若这是平常收无花果的时候可又另当别论了。这个自然界的神迹是极不寻常的,因为耶稣所行的神迹中,只有这是毁灭性的,除非我们把淹死加大拉猪群的也包括在内。在无花果树这件事上,如果要作为审判临及神的百姓的一个记号,就必须如此。就像本福音书中其它一切这类自然界的神迹一样,这并非假门徒之手,而是耶稣亲自施行的,一如医病或赶鬼的神迹。──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福音书最难解经文之一。按字面解释,出现两个难题:①既然耶稣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拒绝将石头变成饼(4:3,4),就不可能因不得饱食咒诅被造物。②逾越节在四月中旬,无花果树三月发芽,六月才会结果。耶稣不可能无理地咒诅它。我们应当注意其象征意义。咒诅无花果树发生在洁净圣殿之前,意味着对圣殿(犹太教的假冒为善与形式主义)的审判(24:2)。与葡萄树一样,无花果树也是以色列的代表性果树(何九10),所以也象征着神对犹太人的审判,他们失去选民资格,只用嘴唇尊敬神(15:8),参看太21:18-22注释。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1214耶稣为什么要咒诅无花果树?有何教训?】

答①无花果树做早系载于旧约圣经创世纪三章七节,亚当,夏娃曾以其叶制作围裙之用,此树须经多年培植,始见结果茂盛,其树干长足高约九至十三尺,间亦有高达二丈余者,夏时叶密,荫浓凉爽(约一48),在巴勒斯坦所植种类繁多,岁获两次,经常是在秋天结果,可以作饼,常为犹太人重要之食品(尼十三15,撒上卅12),亦有治病之功效(王下廿7)。

②耶稣曾经来「到了无花果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意思是这树上既有叶子,也就应当有果子,可能再过八九天,就要到了成熟收果子的时候。从植物学上说,犹太地无花果概是先结出第一粒像绿色小瘤的果子,才生长出新叶子来,现在叶子已经很多,远远已可看见,且还未有人到来收果子的时候(可十一13),就实际而论,树上理应有果子累累满挂,但竟然出乎意料之外,只有叶子每没有果子,不尽结果子的本分,所以耶稣咒诅这树,连根都枯干了(可十一2021,太廿一1920)。

③这颗无花果象征犹太民族,长满了啦宗教信仰的叶子,徒有续表其名,结不出公义的果子(参路十三6-9),耶稣看他们是早已蒙了神的特别恩典,应当为神结果子,但是没有果子,所以遭受咒诅,祂以这无花果树上所行的神迹,特要预言表明审判犹太国的结局(参赛五4-7),且从这件事上,祂为门徒启示了信服神,而认识靠信心得能力和祷告的功效(可十一20-24,太廿一2122),由上面情形可知耶稣并不是因为祂饿了来向这棵树发怒(参太四2-4)。今日我们信徒应当领受主在这颗无花果树上所作的教训,为祂多结善果,荣耀主名,免遭将来的咒诅灭亡(太三810,七19-21,约十五8,弗五9,腓一11,西一11)。——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可十一12~14

         问:马可福音十一章十二至十四节,主咒诅无花果树,是否太难为它了,因为结果的时候还没有到?

         答:无花果树结果有两季,有冬季无花果和夏季无花果。主所说的是冬季的无花果,这棵无花果树连余下的果子都没有了。── 倪柝声

 

可十一12~14凭“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一语研究,这棵无花果树应该有果子,还是应该没有果子?】

    主那稣到了无花果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所以主那稣咒诅该树,该树连根都枯干了(20节)。许多圣经读者觉得奇怪,以为既然不是“结”无花果的时候,主那稣为什么咒诅它?

    对于这件事,我们应明白另一个重要解经原则,那就是:“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

    圣经是说: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却骗我们,以为是:不是“结”无花果的时候。于是我们看错了,解错了,别人也听错了,于是以讹传讹,瞎子领瞎子。

    一、“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意即树上已结了许多果子,但尚不是收果的时候,可能再过几天或一个礼拜才到收的时候,那么树上的无花果一定已经很多。但这棵树竟然只有叶子,没有果子,不尽结果子的本份,所以应当受咒诅。

    二、从植物学来研究,无花果树是“先结第一粒果子才生长树叶的”,现在既然叶子很多,远远也可以看见(13节),则树上理应有许多果子。何以连一粒果子都没有?岂非应受咒诅?

    三、无花果树不必开花,并非创造主减少它的美丽,乃是免除它开花的义务,把开花的力量拿来结果子,使它所结的果子比别的树更多。但这棵无花果树只长叶子,叶子代表虚名,并不结果,于是“无花果”变成“无花亦无果”。徒有虚名,徒有外表,不尽责任,白占地上,怎能不受咒诅?参路十三章69节另一无花果树可能被砍掉的比方,就知道神对无花果的严格了。

    犹太地的无花果经常是在秋天结果,果子累累是在初冬,有时果子一直挂在树上到初春。因为是野生的,利便行人,所以不可能有任何人把所有果子收到自己家中,犹太人都知道这种情形。“主那稣看见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些什么”,从这几句话便知道这棵树应该有果子。

    四、圣经本来没有章节的,乃是后人分出来的。如果13节的话停在“不过有叶子”一句之未,14节变成这样:“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所以那稣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我们就更易明白那稣咒诅该树的原因了。

1英文圣经在13节是这样说:For the time of figs was not yet。所谓time of figs根据原文用字习惯是指收果子的时候。――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可十一12~1420很多解经的人,都在这棵无花果树上作文章,认为它应该结果子而不结果子。但是马可福音上不是明明地说:『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主耶稣这么作,无非是指着以色列这个国家而说。他们既是神的选民,应该结果子而不结,所以到后来国家才会灭亡。同样地一个基督徒,也应该多传福音荣耀主,若不结果子,在灵命上也会枯干的。――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可十一13无花果收成季节在阳历六至九月间。这里说“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说明耶稣经过时在阳历三、四月,还没有到长新叶结新果的季节。参《马太》二十一19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可十一15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殿里作买卖犹太人在圣殿里的买卖活动,主要是为了方便献祭以及缴殿税的人。交易的场所是外邦人的院子,而不是圣殿的其它地方。

  钱经文中所指的银钱是指推罗的钱。在这种钱币上,不像普通希腊罗马的钱一样,并没有刻上人头。因此,没有雕刻偶像的涵义,而被普遍犹太人所接受,方便他们缴纳殿税等。所谓兑换是指从普通希腊,罗马钱币换成推罗钱的意思。──《中文圣经注释》

         买卖的人,兑换银钱之人:耶稣曾教导钱财败坏信心(23,25)。在金钱万能的今天,教会在金钱诱惑中更应持守真理,忠实地完成福音的使命(12:15)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15~19洁净圣殿在受难周第二天(星期一),这是弥赛亚的行动,是玛3:1预言的成就,符类福音都有记载(21:12-17;145-48),意义重大:①正面挑战大祭司的权威。圣殿好比大祭司出租的商店,在宗教名义下剥削朝拜者的商人,得到了大祭司的认可。耶利哥到耶路撒冷路途艰险,有很多强盗(路十30)可圣殿的强盗比路途上的强盗更狠毒(17)。②宣告万民敬拜的时代要到来(56:7)。耶稣从外邦人的院开始洁净,犹太领袖独断排他,故意拦阻神应许给外邦人的属灵权力,将外邦人院变成买卖的场所。③预言主前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毁和末世的审判(13:1,2)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16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

    耶稣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的做法,很可能是基于当时犹太人的传统规矩。──《中文圣经注释》

 

【可十一17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希腊文动词edidasken(教训,即继续教训)所暗示的,乃是耶稣刻意采用的一种教导方法,而不是祂置身于残破的圣殿摊子当中怒气犹存、不经意的发言。在这件事发生之后,耶稣正要引圣经来证明祂自己的举动是正当的,这也是任何拉比都会做的。祂所引用的经文是以赛亚书五十六7,说明有一天外邦的归正者如何在圣殿里受到欢迎。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在此所引用的,只是以赛亚书中有关祷告的那个子句,与献祭有关的句子则略而不提,因为祂自己即将要被献上为祭,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合而为一(约十一5152)。在此与以赛亚书五十六7结合在一起的,还有耶利米书七11,这节经文原是针对耶利米时代之犹太人所提出的严肃控诉,因这些人的生活与他们外在的敬拜完全背道而驰。耶利米也曾在祂那时的圣殿中讲道,这个事实使得此一引句更为有力。该预言发出示罗毁灭的警告,而神如何在那时离弃示罗,祂也同样弃绝耶路撒冷与祂的圣殿(耶七14)。──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马太》、《马可》、《路加》三卷书称为“同观福音书”,因为三书所记甚相似,许多章节放在一道来看,如出一人的观察。这三本书记载耶稣洁净圣殿一事都引用了《以赛亚书》五十六7的话(太二十一1217;路十九4548),但只有《马可》特别引用了“万国”二字,预告全世界都有人敬拜主。比较十六15。──《启导本圣经注释》

 

【可十一18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祭司长与文士如今开始策画要置耶稣于死地,这是不足为奇的;祂的意思实在是太清楚了,而且他们都怕祂。朝圣的群众听见耶稣的教训时除了希奇之外,也不是没有惧怕,这从使用极为强烈之希腊文动词exeplesseto(希奇)可以看得出来。自从第一座圣殿被毁之前的那个时代以来,他们就不曾听见如此明确的宣判话语;读者会讶异:到底有多少人活着看见大约四十年后(主后70年)这些大石头一个接一个崩落、陷于火海的情景。曾经听见耶稣讲道的那一代,很少有人能够活得那么长命,除了那幼嫩的教会之外;她听从了主的劝告,逃到约但河外的彼拉(十三14)。──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十一19每天晚上,耶稣出城去。

    在城里有那么多人积极图谋要置祂于死地,在城里过夜是极不安全的;但伯大尼仍然安全无虞,所以祂大概是回到那里去了(参12节)。──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十一20~26无花果树教训的第二部分,耶稣借此教导祷告原则。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2224此外,耶稣也在责备他们缺少信心,因为他们对于耶稣咒诅无花果树竟能造成如此迅速而强烈的结果深感惊讶。叫一棵无花果树枯干?倘若有信心,他们可以移山(拉比常用的一个用语),将它们投到海里去。那么,祷告的时候需要有信心,显然是耶稣在不同的场合中,以不同的形式反复教导门徒的一贯重点。信心并非被任意选为祷告的一个条件,它乃是我们与神的所有关系的基本条件(来十一6),包括祷告在内。然而,即使是在这信心的根基上,我们还是不能千篇一律地以为我们可以随意移动任何的,或叫任何的无花果树枯干。山的确可以被移动,但却是照着神的旨意,而不是我们的(约壹五14)。这个隐喻当然不应该照着字面来解释;我们从未看见耶稣移动物质的山;虽然祂曾以创造之神的身分平静暴风(四39)、喂饱群众(六41),以及在这里叫无花果树枯干(十一21)。──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十一23易被曲解的经文。只求满足私欲,无视神的旨意,决不可能得到神的应允。“山”象征困苦或患难。雅1:5-8指出确实的信心:①毫不怀疑。②困苦中,依然坚定不移地行在真理中。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24

         问:马可福音十一章二十四节的信心是一个应许。这样,二十三节的信心也能抓住,作为应许么?

         答:可以的。不过分别在这里:二十三节的信心是恩赐的信心,二十四节的信心是恩典的信心。这两节的信心都是根据于二十二节对神的信。── 倪柝声

 

【可十一25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耶稣在此说明祷告的另一个条件,那就是饶恕别人。这也不是任凭己意的;我们并未拥有与生俱来之蒙神垂听的权利;一切全都是祂的恩典,而且是我们不配得的恩典。但是,除非我们白白饶恕人,否则就证明我们对于自己已经接受,而且需要的恩典一无所知。由此可见,我们正希望因着我们自己的功德而蒙垂听,那是不可能的。马可并未记载所谓的主祷文(太六12);但不管是甚么理由,这里当然是复述了其中的一个子句。──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站着祷告是古时候的人正常祷告的姿势(参路十八11,13;约十七1)。──《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稣来到世上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恢复神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林后5:18;约壹2:2)。不与弟兄和睦的人不能向神献上完全的祷告。彼此饶恕、彼此相爱(119)才能建立兄弟和睦的关系。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26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注:有古卷无此节)。

    这节经文不仅表达了自第25节之合逻辑的演绎,也表达了一个严肃的神学真理。神并非蛮横地拒绝饶恕我们。因着我们自己不肯饶恕的心态,我们已经使自己不可能接受神白白赐下的赦免,因为我们不肯采取唯一恰当的态度。──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可十一2728耶稣一到圣殿,那些宗教领袖就前来质疑耶稣的权柄,发出两个问题,(1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2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这些事是指洁净圣殿、咒诅无花果树,并凯旋进耶路撒冷。)不论祂如何回答,他们都望找着把柄捉拿祂。祂若说身为神的儿子,权柄出于自己,他们就会质难祂的话,因为他们自命是神特选的宗教领袖。──《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可十一28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公会的代表并不是想要辨别真伪,而是想用诡计陷害耶稣,使他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12:14)。可以说他们才是抢夺神的权柄,凌驾百姓之上的典型。参看平行经文(21:23) ──《圣经精读本》

 

【可十一2932耶稣以一个问题回答。施洗约翰是神所差派的不是?(约翰的洗礼指他的整个职事。)他们尴尬极了,不懂回答。倘若约翰的职事是神所差派的,他们理当听他的话悔改;倘若他们藐视约翰的职事,便会惹起公愤,因众人仍以约翰为神的发言人。──《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可十一30“从天上来的”就是“从神来的”意思,犹太人避讳,不直接提神的名字。──《启导本圣经注释》

 

【可十一33于是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他们不回答,表示不知道,主也就拒绝讨论祂的权柄。他们既不肯承认先驱者的身分,更不会承认君王本身更高的身分!──《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我们不知道:(20:7) ──《圣经精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