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西番雅書第一章短篇信息

 

目錄:

宣告神的懲罰(1~3)(陳終道)

西番雅書講義(1~3)(文牧)

神會審判(1~18)(盧俊義)

西番雅書筆記(一章)(作者不詳)

從管教到悔改(1)(香港讀經會)

主是活著的神(一章118)(臺北基督之家)

耶和華的話到西番雅(1~1)(臺北靈糧堂)

耶和華,我必…(2~6)(臺北靈糧堂)

耶和華的日子(7~13)(臺北靈糧堂)

耶和華的大日(14~18)(臺北靈糧堂)

 

 

宣告神的懲罰(1~3)(陳終道)

 

讀經提示
1.參英文譯本,第13節所說除滅地上萬類,是單指猶太地抑全地?對本段預言之解釋有何重要影響?
2
.先知提到那些人要受神的懲罰對我們有什麼教訓?
3
耶和華的大日14節)是指什麼日子?
4
.二1“不知羞恥的國民是誰?他們在何事上不知羞恥?
5
.先知勸告他們當怎樣行?怎樣尋求神?
一、自薦——引言(一1
1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
即西元前639609年期間,但這句話並不是說西番雅就是在約西亞王在位的整個時期中作先知,乃是表示可能在其中的某一段時間作先知。王下廿二章的記載,約西亞王登基時年八歲,在位第十八年領導全國大復興,當時是西元前621年。西番雅在本章的警告應是在西元前621年之前發出的。
二、全地的懲罰(一2~3
23“……我必從地上除滅萬類……人和牲畜,與空中的鳥,海裡的魚……
按英譯(NASB.)第二、三節作“I will completely remove all things from the fate of the earth……”。這完全的除滅(completely remove)應指以下所提地上的人與萬類。
這兩節的預言,並非全指猶大國,而是指神對全人類的審判。在洪水時代,神曾施行這樣普世性的懲罰。但在世代的最終結局時,神還要再一次施行更嚴厲的刑罰。所以這警告的最後應驗,乃是在萬物的結局的日子(彼前四7;彼後三10~12)。
3我必將人從地上剪除”——當然是指一切屬地的罪人,而非在基督裡有分於神的生命的人。這兩節的總意是神要將罪惡敗壞了的天地徹底更新。有人以為按先知講述預言的那時代來說,先知所指的萬類地上可能只是按先知自己對當時世界之大小所能領悟到的範圍來說而已!換言之,先知當時所看見的世界僅指圍繞在猶大周圍的各強國而已!事實上,先知當時確指周圍之列國,但先知的信息卻不僅僅指周圍列國。我們不否認先知對當時世界有多大,難免受他個人領悟之範圍的限制,但這並不能限制神藉他的僕人所說的話,僅限於對當時的萬類。實際上神藉著他僕人所要宣告的警告,並不限於先知自己所能意識到的範圍那麼小,而是全地全人類最終的除舊更新。否則每一個時代,先知所說的話,都是局限於當時代,那就無所謂預言了。但我們從新約聖經引證舊約預言的許多經文,可以證明先知在靈感下說預言,常超出他自己悟解力的範圍之外。
注意:新約聖經也同樣是古人的寫作。那時那些新約作者的世界觀、宇宙觀是否與現今的人相等?約三16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約寫於西元90年之前,使徒約翰的世界觀有多大?當時人還沒有發現美洲。哥倫布Columbus1492年才發現美洲新大陸(見英文字典),那是否神愛世人世人不包括美洲人?
三、猶大的懲罰(一4~6
在宣告猶大要受懲罰時,特提耶路撒冷的居民和其中的祭司,似乎說這些人就是使當時整個國家和整個世代完全背離神,而深隱於各種罪惡中的罪魁。耶路撒冷的聖殿,應當是敬拜獨一真神的中心,是領導全民全國和當時代的各國前來敬奉耶和華的信仰的京城,但耶路撒冷和其中的祭司,竟然作了拜偶像的祭司(4——“基瑪琳即拜偶像的祭司或異端祭司的意思)。他們轉離耶和華,不跟從耶和華,卻指望偶像保佑他們。所以耶路撒冷對於全國甚至全地的敗壞實在有首要的責任。
56與那些在房頂上敬拜天上萬象的,並那些敬拜耶和華指著他起誓,又指著瑪勒堪起誓的……”
瑪勒堪即摩洛神像。敬拜這種假神;要將孩童放在偶像懷中活活燒死,摩西律法中明文禁止(參利十八21;王下廿三10)。並明說:凡把兒女獻給摩洛的總要治死他(利二十2~5)。可見這種假神必是以色列人的曠野時代或迦南的異族所敬拜的。
注意第五至六節提及四種人:
①在房頂上敬拜天上萬象的人,即敬拜各種星象或日月的人。
②敬拜耶和華又指著瑪勒堪起誓的人,不但敬拜偶像,耶和華與偶像同列,把事奉神與事奉偶像混在一起的人。
③起初敬拜神,後轉去不跟從耶和華的人。
④不尋求也不訪問神的人,即全然不理會神的人。且將教會在這世代也應當是敬拜事奉獨一真神的中心,是真理柱石和根基。但教會若像當日耶路撒冷的聖殿那樣,裡面主要的成份;竟然不是專心敬拜神的人,而是把偶像和真神混合在一起的人,把拜偶像的法則帶到教會裡面套上基督教的儀式,把福音的救道變成人間比較高尚的道理,甚至傳道人之中也有不少人對聖經的基本真理不清楚,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失去能力。教會不能真正地領導世人認識神,跟從神。教會反而跟從世俗,變成半世俗半屬靈,半屬神半屬人的宗教團體,而不是以神為唯一的中心,以基督為唯一的元首。這樣的教會已經不是真理的柱石,也不是發光的燈檯,而是容納偶像、世俗化的社會團體。George William曾這麼說:倘若撒但得了你的半個心,牠必然會得著你的整個心。倘若你只獻半個心給神,你就是完全沒有獻給神。
四、描述神施罰情形(一7~18
摩西曾在紅海邊對以色列人說: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十四14)。在此先知西番雅對神的選民說了相似的話,卻有完全不同的意義,不是神要為他們爭戰,而是要他們注意神的審判日快到。神的百姓已把外邦的神像充斥耶路撒冷,所以他們必一同受罰。先知描述猶大人要像祭物一般地被宰割焚燒。他們原應把祭物獻給神的,竟獻給偶像,或竟用偶像代表神。所以神要使他們自己像給偶像的祭物一般被焚燒,卻不蒙悅納,乃是受懲治。
7下:耶和華已經預備祭物,將他的客,分別為聖”——在此祭物暗喻猶大人。則指將會入侵猶大的敵人。將客分別為聖意即指定了施行懲罰的人。為什麼將猶大人比作祭物
呢?這似乎針對他們向偶像所獻的祭。他們如何將自己的兒女經火獻給偶像,有一天,他們自己將要像祭物一般,被敵人宰割焚燒。所以下文第八節到了我耶和華獻祭的日子實際就是第七節和第九節以後的那些日子,即耶和華施行懲罰的日子。
1
.神要懲罰的人(一7~13
在此先知提出神所要懲罰的人,有:
①首領、王子、並一切穿外邦衣服的人——意即隨從外邦風俗行事的人。這句話注重在信仰方面的墮落。
跳過門檻的人——可能指外邦拜偶像之人如非利士人大袞廟之祭司,他們不踏大袞廟的門檻(撒上五4~5)。
③用非法手段攫取財物的人——即第十一節所說的迦南商人凡搬運銀子的人必被剪除”——大概因所搬運之銀子,非按正途而得,不是神所賜的。注意:拜偶像與非法圖利的人不會良心不安的,甚至可以求偶像保佑所用詭詐方法可以成功。所以凡從事不法買賣的人,都特別敬奉某一偶像;但福音真理卻與罪絕不相容。沒有人可以一面犯罪,一面求神保佑,因這是神不容人欺瞞與輕慢的。
④如酒在渣滓上澄清的人澄清George William註釋解作:“becomes thick”就是變濃,意指酒在器皿中長久沒有移動而變濃的情形,先知的意思即是說耶路撒冷人對神的態度已變為靜止麻木懶散。呂振中譯本作我必察罰那些懶散人,那些沉澱於槽滓上的。
無論是變濃沉澱,都是經長久擺著不動的意思,下句他們心裡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可補充這個意思;即他們完全把神擺在一邊,以為神不會有什麼作為,也不會干涉他們的行事,對這等靈性麻木冷淡的人,神說:我必用燈巡查耶路撒冷,神要細細地把他們找出來加以懲治,無可逃脫。全段細述當神審判來到時,將會逐一搜尋犯罪的人和他的罪證。
2
.神發怒施罰之可怕(一14~18
本段描寫耶和華的大日的可怕極為生動。這些日子正如其他先知的預言那樣。按當時的歷史、指快將面臨的亡國命運,那是略具時局眼光的人都能看見的厄運。但這些預言真正應驗是在基督再來的時期,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17節)。這種大群人被殺害的情形,必然與現代犀利的武器之發明有關。血必倒出如灰塵這種描寫很不平凡,似乎暗指有些新的殺人武器能使人的血很快燒焦幹結如灰塵。在末世的戰爭中,人對於別人的生命將毫無顧惜憐恤的心,被殺的人不但不得安葬,人們只不過把他們當作糞土一般拋棄。
小先知中常提及耶和華的日子(或同義詞),但以約珥、阿摩司及本書最為強調。而本小段中有關耶和華的日子在短短五節中用不同形容詞句提及共八次:
耶和華的大日耶和華日子的風聲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是荒廢……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是吹角呐喊的日子耶和華發怒的日子等,單看這些描寫,可知那是神審判施罰的日子,是燒滅全地(番一18)的大災難。
五、勸告同胞及時悔改(二1~3
12“不知羞恥的國民”——這句話不是指一切列國的國民(參英譯聖經),乃是特指猶大人,他們被稱為不知羞恥的或說是厚臉皮的人。他們原是屬神的子民.竟然不知羞恥地行各種邪淫的惡事,把至高的神與各種偶像並列,既敬拜耶和華;又指著瑪勒堪起誓,在生活的享用上不仰賴耶和華的供給,卻用強暴和詭計,取得財物。在國家瀕臨亡國的邊緣時,不倚靠萬軍之耶和華,卻厚著臉皮地求取曾一再侵犯本國的亞述與埃及的保護。先知在此呼籲同胞當趁神的命令沒有發出,神發怒的日子未到以先向神悔改,尋求公義謙卑。
謙卑是在神前的態度,公義是對人的態度。先在神面前謙卑,才真正會在人前公義。
注意第三節提及尋求神的人所應注意的事有四:
1
.神的典章——“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這話似乎有歷史背景。約西亞正在位第十八年,曾因在神的殿中找到律法書而引致一項大復興,全國人民遵守逾越節(王下廿二至廿三章),並且潔淨聖殿,情況熱烈,空前未有(王下廿三22~25)。尋求神的人必須先尋求神的話,照著神的話語——聖經——所指示的來尋求他。
2
.神自己——“當尋求耶和華”——猶大人一直在尋求神所賜給他們的好處。他們的眼睛一直看著好處,結果,凡是可以讓他們得著一點眼前好處的,他們便都要尋求。先知在此提醒他們要尋求耶和華,耶和華本身勝過一切的好處,正如詩人所說的: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十六2),有了他就有了一切好處。但若只尋求好處,倒可能使我們失去了他。
3
.神的品德——公義謙卑——“當尋求公義謙卑……”是屬神的品德。先有了神,才會有神的品德。不以神為中心而尋求公義謙卑,所得著的,可能只是經過粉飾的驕傲表演式的謙卑。
4
.神的審判——“趁命令沒有發出,日子過去如風前的糠……他發怒的日子未到之先,你們應當聚集前來”——神的審判有他一定的時候,當趁他審判日期未到之先及時悔改,切勿因神的審判尚未來到,便以為神不會審判奸惡。
3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本句最重要的意義,在表現出真誠向神悔改尋求神的人所存的心態與期望,而不在顯明尋求者的信心之強弱,或是否蒙了憐憫。

 

西番雅書講義(1~3)(文牧)

 

論猶大的審判(1-13)

西番雅立即進行宣講,傳達神的話,宣告自然世界將被除滅。當神的行動開始時,所有東西,人和獸,魚和鳥,都將被毀滅。創造世界所帶的應許將被廢棄,挪亞洪水後所出現的生存希望也蕩然無存,所有我們知道的生命,都將被除滅乾淨。先知這樣的開場白,相信只有少數人認真聽,而大多數的聽眾必然會辱駡他或說他是個狂人。

像之前的以賽亞和阿摩司,先知借用一種普遍的觀念用來說明災難的預兆。如果先知是在聖殿中宣講這些話(特別根據7-8節所說的),我們將對他的信息更容易明白。他對那些忙於慶祝的聽眾宣講,暗指一切會回到混亂中。他向那些快樂地從事獻祭和敬拜活動的聽眾宣講,而且斥責這些活動的腐敗。他向城市內擠在大街和近郊預備過節的聽眾呼喊,並且指出不久以後絕望的哭聲叫將從魚門、第二城域(和合本譯作「二城」)、瑪革提施的郊野,和聖城的其它地方發出(10-11)。所有喜樂的聲音,不管是在自然界,在聖殿中,或者在城市,都是一種與歡樂正好相反的聲音,說明神的審判,是無法避免的。

先知的宣講,只是宣佈將來臨的審判,並沒有呼召人悔改。對西番雅來說,審判歸根究底是由於人們違背神的行為。

一.  宗教信仰的腐敗。雖然以色列人是在慶祝一個節期,但是參加者的行為否定了這節期的原本意義。祭司從事厭惡的巴力崇拜;在房頂上,在黃昏的朦朧中,可以看見以色列民從事虛幻的星相敬拜(4-5)。他們嘴裡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莊嚴的誓言,但又向外邦神瑪勒堪嚴肅地起誓(5),以求平安。他們口頭上是敬拜神,但是心裡實際地否認他們所敬拜的。

二.  政府已經失敗(8)。政府官員和王室成員,就是肩負領導責任的人,但是他們並沒有好好完成他們的職責。他們自己穿「外邦的衣服」,指他們參加亞述人統治時引到耶路撒冷的儀式。他們的行徑已經異于他們的傳統。一旦政府官員追求異教的信仰,百姓可能也要有樣學樣。

三.  社會裡盡是冷漠和不關心(12)。先知描述神辛苦地尋找城市中的黑暗角落,對那些「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指那些懶惰的人(見耶四十八11),是從釀酒的手藝中引申出來的比喻。葡萄酒被放置在陽光下,以便加深它的顏色和甜味;但如果放置太久,它便膨脹起來,不能飲用。相信指以色列人對於發生在他們周圍不好的事情沒有採取行動。另外,他們也對信仰不熱心。他們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12)他們以為神是不會有所作為的,因此覺得很安樂。

 

忿怒的日子(14-3)

當先知繼續闡述「耶和華的日子」的主題時,他愈來愈注重它的可畏性。先知講述那些恐怖情景時,是用一連串沒有與動詞相連接的名詞(15-16)。那個日子雖然不在可見的將來之內,但距離不遠(14)

十四至十六節是有力的詩句,喚起悲劇的痛苦和末日世界的黑暗。勇士流淚,他的能力無用武之地,他的哭喊令淒涼的情景更覺悲哀(14)。煩惱和痛苦,荒蕪和毀壞,幽暗和烏黑,這是那日子的光景,而所有的都受一個詞「忿怒」(15)所支配,因為神的怒氣要降下這些災禍。借著六方面對那個日子的形容(15-16),先知的詩講到神的創造受了唾棄;創造的日子曾經被神誇獎為「好的」,但在在審判日子中,創造的原意都被黑暗所覆蓋。

恐怖日子的後果是人類陷入沮喪之中(17)。如同新近才瞎眼的,他們將不知方向,跌跌撞撞的行走在邪惡中。受傷者的血不斷地流,凝結在塵土中。死者的肉丟在地上發惡臭,好像流浪的牛留下糞便的氣味。金銀(18)在正常的情況下能夠用來換取保障,現在卻毫無用處。神將使這一切都結束。這就是西番雅異象的中心。

「你們應當聚集,」(1)先知很可能是向這樣一個集會講話,但是這集會的人是歡樂而不是悲傷的。西番雅可能會要求他們改變這種慶祝的集會為悔改的集會,雖然他並不認為這樣能改變將來。不久以後,百姓將變成好像糠被風吹散。然而他仍然把握住這一點希望,不是說可以避開耶和華的日子,而是只有少數人可以從它的恐怖中得著保護。「尋求耶和華」,他呼喚著;也許,借著尋求公義和謙卑,他們可以在啟示的日子來臨之際,找到可藏身的地方。

 

 

神會審判(1~18)(盧俊義)

 

經文:西番雅書一:1—18

在十二位先知中,有幾位是有身世背景可尋的,例如先知何西阿、阿摩司、彌迦、西番雅、哈該,以及撒迦利亞等,這六位元先知的作品一開始,都有介紹他們的家譜,這樣,我們就會明白那時代的社會景況,並且因此而比較容易明白先知言論的主要目的。就像先知西番雅,在書的開始就說他是「約西亞作猶大王的時代」獲得神啟示的。

我們知道猶大王約西亞是在主前六四年到六九年治理國家。列王紀下第廿二章一節說他八歲的時候就繼承了他父親亞們被謀殺之後所留下來的王位。但有一件事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雖然他只有八歲就繼任為猶大的國王,可是後來卻被列王紀作者認為他是一位帶領國家「做了上主認為對的事」(參考列王紀下廿二:1)的國王,這一點很不簡單。請注意,當列王紀的作者評論一個國王「做了上主認為對的事」,意思就是指這個國王帶領人民敬拜神,以神的旨意為中心,廢除國內的偶像、神壇等違背神命令的行為(參考列王紀下十五:434、十八:3)。相對的,如果評論一個國王是「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那就是這個國王喜歡蓋廟,自己帶頭拜偶像,也放縱人民去拜偶像(參考列王紀下十五:2428、十六:2、十七:2、廿一:220)。

約西亞是一個被列王紀派的作者認為是個「做了上主認為對的事」的國王,這一點就很難得。舊約歷史學者約翰布賴特(John Bright),在他所寫的「以色列史」(A History of Israel)這本書裡,很清楚評論約西亞是透過宗教改革來進行國家整頓和合一的工作。布賴特認為約西亞是將亞述的宗教看成是一種國恥的記號,當以色列人民在拜亞述人所崇拜的神明時,那是對全能的耶和華神一種極大的侮辱。因此,為要使國家成為在信仰上純潔,就必須先剷除耶和華以外的宗教信仰,而且還剷除包括與亞述宗教信仰延伸出來的生活習俗在內。

要改變宗教信仰態度和習俗,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約西亞做到了。先知耶利米就曾給約西亞王一個很高的評價,他說:

「他始終秉公行義;他所做的一切都亨通。他為窮苦無助的人伸冤;他一切都很順利。這是表示他認識上主。」(耶利米書廿二:15—16

從先知耶利米的這段話,可以看出約西亞王確實是個很忠實于神的君王,他的時代做了一件最偉大的事,也是最被津津樂道的事,那就是他帶領以色列人遵照申命記的法律規定之禮儀守逾越節(參考申命記十六:1—8),列王紀的作者說:「自從士師治國的時代以來,任何一個以色列王和猶大王都沒有這樣隆重守逾越節的。只有約西亞在位的第十八年,王和人民在耶路撒冷慶祝逾越節。」(列王紀下廿三:22—23)可見約西亞王在以色列歷史上,被看成是一位相當重要的改革者。
要當一個改革者,不論在甚麼領域都是很困難的,尤其是當一個國王要改革社會已經腐敗的風氣,如果那個社會是在信仰上的墮落,那更是困難重重,這不僅是古代如此,即使在今天也是這樣。一想到約西亞王,先不要想今天臺灣社會,就先想想今天臺灣的基督教會,若是真的有傳道者要將教會中不好的傳統、規律改掉,恐怕都會有極大的困難,甚至是還沒有改,就已經先被教會解聘。這也是我們在讀先知文獻時,需要好好用來反省的信仰課題。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

第一節:
以下是亞捫的兒子約西亞作猶大王的時代、上主啟示給西番雅的信息。西番雅是古示的兒子,基大利的孫子,亞瑪利雅的曾孫,希西家王的玄孫。

就像前面已經敘述過的,西番雅書有介紹先知的背景,從這一節的一份小小族譜就看得出來。特別是這份族譜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卻連續寫了四代,這也是在先知文獻中甚為少見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句「希西家王的玄孫」。如果這句話正確,那麼,先知西番雅就是擁有王族的血統。

不過,也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裡的希西家,應該不是希西家王的那位希西家。原文並沒有說這位「希西家」是王,現代中文譯本已經將之稱為「王」,這是現代中文譯本支持這位希西家就是猶大的王,這是支持先知西番雅擁有王族的血統背景。但不論是否有王族的背景,先知最重要的工作,並不是替王族說話,也不是在為王族服務,而是要忠於神的指示、命令,這一點才是最重要(參考列王紀上廿二:14)。
再者,從這一節我們看到很清楚的歷史背景,就是先知西番雅的時代,就是在約西亞當猶大王的時候;約西亞是在主前六四
至六九年當猶大王。在他的時代最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潔淨耶路撒冷聖殿。很清楚的,他之所以要清潔耶路撒冷聖殿,並不是聖殿很髒、沒有打掃,而是聖殿曾經有過一段時間都被以前的國王拿來當作拜偶像神明的地方,甚至在聖殿中設立偶像神明,變成污穢了聖殿的神聖。特別是在他的祖父瑪拿西和父親亞捫,都是拜偶像神明的。列王紀的作者這樣描述他的祖父瑪拿西王:

「瑪拿西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仿效上主在他子民推進時趕走的原先住民那可惡行為。他重新建造他父親西希西家所拆毀的丘上神廟,又築祭壇拜巴力,造亞舍拉女神的柱像,也拜星辰。他在上主吩咐應該敬拜上主的聖殿裡面造了異教祭壇,又在聖殿的兩個院子裡造了拜星辰的祭壇。他把自己的兒子燒獻了,又行占卜、巫術,求問算命的、通靈的。他大大犯罪,敵對上主,激發上主的忿怒。」(列王紀下廿一:2—6

這讓我們看到在瑪拿西統治猶大國時期,以色列人可說是一個離棄神、偶像崇拜相當嚴重的時代。然後瑪拿西王的兒子亞捫還是跟父親一樣,列王紀的作者說:「亞們跟他父親瑪拿西一樣做了上主看為邪惡的事。他仿效他父親的行為,拜他父親所拜的偶像。他棄絕上主││他祖先的神,不遵從上主的誡命。」(列王紀下廿一:20—21)但在約西亞繼任王位之後,他有很不一樣的信仰態度,不但對神忠實,且更進一步地進行宗教改革。

我們可以這樣瞭解:宗教改革就是心靈改革。一個社會的轉變,就是要從心靈改革開始,若是沒有這樣做,即使在政治上改朝換代,其結果還是會一樣,沒有什麼用。臺灣社會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中國的社會更明顯,貪婪、腐敗的現象更厲害。只要有錢賺,甚麼神都可以拜,這就是心靈墮落的最好寫照。
表面上看起來,約西亞王是在進行宗教改革運動,其實,他是在進行社會改造的工作,而就在這時候,先知西番雅出現來傳達神的信息。這也幫助我們看到,先知不但是出現在一個動亂不安的世代,也出現在一個改造運動的時刻,也會出現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中。換句話說,每個時代都會有神的話,每個地方都有神信息,只要我們用心傾聽,就會聽得到。

第二至六節:
2
上主說:「我要徹底毀滅地上萬物;3我要毀滅人類、走獸、飛禽、魚類。我要使邪惡的人傾覆;我要從地上殲滅人類。我
││上主這樣宣佈了。
4
「我要懲罰耶路撒冷和猶大的居民。我要清除那地方拜巴力的痕跡;沒有人會記得那些事奉巴力的祭司。5我要消滅那些到屋頂上拜太陽、月亮,和星辰的人。我也要消滅那些敬拜我、發誓效忠我,卻又奉米勒公神的名發誓的人。6我要消滅那些掉頭不再跟從我的人和那些不歸順我、不求我引導的人。」

從第二至三節傳出的信息讓我們看到很熟悉的話出現在創世記第六章七節神所所說的:「我要從地面上消滅我造的人類,也要殲滅獸類、爬蟲,和飛鳥,因為我後悔造了這些動物。」創世記記載神的這句話有一個前題,就是在第六章五節所說的:「上主看見人類個個邪惡,始終心懷惡念。」聖經讓我們知道神是以祂的愛來創造這個世界萬物,特別是人類是神用祂的形像創造,現在怎麼會氣憤到要毀滅世上所有的人類和其它萬物呢?其實,類似這樣的警告一再出現,例如以賽亞書第廿四章一節,何西阿書第四章三節等。先知的文獻會出現這樣的警告話語,都是與當代社會的墮落,以及背棄神的教導到相當嚴重之程度,才會引起神如此忿怒。就像先知耶利米在其作品耶利米書第四章廿四至廿六節所描述的,在神的「烈怒」之下,不但看不見人影,連飛鳥、走獸也不見蹤影,甚至田園都已經成為土堆和荒野一般。
神為甚麼會發出這樣大的烈怒?從第四節開始就很清楚地說出來。在第四至六節先提到有關宗教信仰上的問題,那就是神最厭惡的行為
──拜偶像。

先知西番雅在這裡提到神要懲罰這些拜偶像神明的物件有四種,一是拜巴力的人,尤其是那些迷惑人去拜巴力的祭司;二是拜日月星辰的人;三是那些一方面與神有立約,卻又去拜「米勒公」神明的人;四是那些離棄神的帶領的人,這種人比較像心裡沒有神的人。

第一個是巴力,這是在迦南地非常普遍受到迦南人崇拜的神明,就像臺灣處處可見的土地公一樣。巴力之神,在迦南地的人的眼中是繁殖、生產的神。對女人來說,巴力就是可以促進多產生子的神明,因此,女人結婚就會拜它,為的就是希望獲得生兒育女的能力。巴力也是迦南地人認為可以降雨滋潤大地,使土地生產五穀的神明。耶利米書第十九章五節,先知耶利米就清楚指出有以色列人為了要土地生產更多五穀,甚至把自己的孩子獻在祭壇上燒給巴力神明。先知耶利米說神絕對不會原諒做這種事的以色列人。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瞭解,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突然發現當地人都在敬拜巴力神明,他們得知巴力是管理土地和繁殖的神之後,就跟著拜了,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五穀豐收。這就像先知何西阿很痛心的傳出神信息時所說的,以色列人不承認五穀、美酒,和橄欖油等農作物都是在神賜福之下得到的,因為他們已經認巴力神明是他們的神了(參考何西阿書二:8)。

第二個是崇拜日月星辰神明的人。為甚麼在第五節會提到說到「屋頂上」去拜日月星辰呢?原來猶太人的房子都是以平臺比較多,因此,到屋頂上去看到的天空也會比較明顯。再者,為甚麼要拜日月星辰?其實,這是亞述人的主要神明,在巴比倫帝國時代也接續這種風俗(參考耶利米書八:1—2、十九:13),但當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消滅之後,以色列人也受到相當的影響,跟隨著去拜,尤其是由國王帶頭在拜(參考列王紀下廿三:12)。我們知道埃及人也在拜太陽神,甚至連尼羅河也拜,他們看尼羅河有一位偉大的神在掌管。我們也可以看到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後,就看到當地的人普遍在拜日月星辰,於是也跟著學習,到最後竟然都忘記真正掌管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就是創造的主神。

摩西為了要禁止以色列人跟隨著這種錯誤的信仰,也曾明文規定不可以有這樣的行為(參考申命記四:19)。但顯然並沒有甚麼實際效果,尤其是當國王也跟著迷信時,這情形就更難挽回。還好,在約西亞當猶大王的時候,就很認真的拆毀這些錯誤的神壇,並且廢除了這些偶像神明的祭司(參考列王紀下廿三:5—6)。

第三個是去拜「米勒公神」的人。這裡的「米勒公」,此詞和君王同音。因此,可以解釋為他們除了敬拜耶和華神之外,也同時把君王看成和神同等地位。但我們知道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態度。從亞述帝國起,他們的皇帝就一再要求人民將之當作神明崇拜,巴比倫帝國的皇帝也是這樣(參考以賽亞書十四:13—14)。羅馬帝國的皇帝也是一樣。我們也發現,古代君王都喜歡他的人民將其當作神明供奉著,近代的獨裁統治者也是這樣努力要神化自己,毛澤東、蔣介石都是這樣的人,包括北韓的獨裁統治者金日成到現在還是這樣。

這種將人當作神明崇拜,自古以來屢見不鮮,而十誡就很清楚說神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信仰態度,我們要對神絕對忠實的態度才可以(參考出埃及記二十:3—5)。
第四個就是拒絕聽從神旨意的人。這種人很容易像第三種,把人當作神明,就是把自己偶像化。或是根本就不相信有神,只相信自己的才能的人。

第七至十三節:
7
要在至高的上主面前肅靜,因為上主審判的日子快到了。上主準備犧牲他的子民,叫仇敵掠奪猶大。8上主說:「在那獻祭的日子,我要懲罰官長、王子,和一切效法外族習俗的人。9在那一天,我要懲罰那些以強暴、欺詐剝削弱者的人;他們只想把掠奪物堆滿主人的房屋。」

10上主說:「在那一天,你們會聽見在耶路撒冷的魚門有痛哭的聲音,城的新區有哀號的聲音,山坡上有倒塌的大響聲。11住在下城地區的人哪,哀號吧;因為所有的商人都死了,有錢人被剷除了。
12
「那時,我要拿燈搜尋耶路撒冷。我要懲罰那些自滿、自信的人;他們自言自語:『上主不降福也不降禍。』13他們的財寶要被搶劫;他們的房子被摧毀。他們永遠住不進自己所造的房子,永遠喝不到自己的葡萄園出產的酒。」

這段經文用「獻祭」的語句來論及神審判的來臨。先知文獻的一個最重要特色,就是「上主的大日子」,或是「那一天」這種句型來說明審判的來臨。
另一方面,一談到神審判的日子來臨時,除了說神要懲罰離棄祂、背叛祂的子民外,其實也提供了另一個信息,就是神的拯救,也就是盼望的日子來臨,而且這種信息都是與神審判敵對者連結在一起,不是分開講。

第七節一開始就說要肅靜。這在現今的法庭上也是這樣;當法官要宣告審判的結果時,所有的人都必須起立(肅立)聽宣判。因此,在神面前肅靜,就是要聆聽神宣告審判的結果。
接下來這句話很奇特,為甚麼神會允許犧牲自己的子民讓仇敵來掠奪呢?原來是和以色列人背叛神的旨意有密切關係。神要用外族人來懲罰自己的子民,這就像先知耶利米所說的,神重新揀選巴比倫帝國皇帝尼布甲尼撒當祂的僕人(參考耶利米書廿五:9),原因是神不斷地差派祂的僕人去傳達信息給以色列人聽,但他們「總是不聽,也不理會」(參考耶利米書廿五:3—4)。這已經清楚說明一件很重要的信息:神並不是揀選了之後,就永遠不會改變。不是這樣,神會因為被揀選的子民棄絕聽從祂的話,使祂決定改變重新揀選的物件,這就像施洗約翰警告當代的猶太人所說的,若是沒有真切悔改,神是會從石頭從新造出亞伯拉罕的子孫(參考路加福音三:8)。

第八節一開始讓我們看到先知文獻最明顯的用詞「上主說」,先知們用這句話來表示他現在所傳講的信息,並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神要他說的。因此,他用「上主說」。當先知講這句話時,也是生命的表白,不是隨便濫用神的名,而是真正來自神的信息。若不是出自神的話,以人的話來假冒說是「上主說」,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假先知,會被神嚴厲的懲罰(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15)。

再者,這一節也提到神要懲罰的第一個對象是官長、王子,和效法外族習俗的人。為甚麼要懲罰這些人呢?約西亞不是神所喜悅的猶大王嗎?怎麼會懲罰他的僕從?這很可能是指那些在約西亞王還年幼的時候(參考列王紀下廿二:1),這些上代留下來的朝臣,他們都曾帶頭拜偶像,誘惑人民離棄神教訓的官員。

第九節說神要懲罰的第二種對象是那些「以強暴、欺詐剝削弱者的人」。這些人到底是甚麼人?這就像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第五章三十八至四十二節所提到的「有人打你的右臉」、「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裡路」等,就可以想像得出來,在耶穌基督的時代誰能做這種事?就是統治者羅馬帝國,因為它才擁有這種強權來逼人民就範。同樣的,在先知西番雅時代,誰會做這種事?就是在社會上當流氓、黑道份子,要不就是那些利用權勢欺壓弱勢的人。他們進入人家的屋內搜刮人民的財產,然後堆積在主人的倉庫中,就像今天透過各種欺詐的手段,累積了財富一樣。先知西番雅說,這樣的人在審判的日子來到時,神絕對不會寬恕、赦免他們。

第十至十一節,這三節都是提到有關耶路撒冷城的問題。耶路撒冷城有一個門就是叫「魚門」(參考尼希米記三:3),是位於城的北面。也就是後來被稱之為「大馬色門」。當時稱之為「魚門」,很可能是因為當時從加利利湖的魚貨入城都是走這個門的緣故。但這地方因為比一般地勢較低,因此,最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

這裡說「城的新區」,這可能就是歷代志下第三十三章十四節所說的,當瑪拿西作王時代,他為了要增加國防上的需要,而增辟的市鎮,並且加派重兵駐守。但即使是如此,其結果還是一樣,神若要出手懲罰,不論有多大的本領,都是枉然。因此,在第十節和第十一節就說到不論是在新城或是舊鎮,或是住在警衛森嚴的山上,或是山腳下的人都是一樣,就算有派駐重兵守衛,還是一樣遭遇極大災難,導致哭聲不斷。

第十二至十三節,先知西番雅警告那些做邪惡之事的強暴者,做了神生氣的事,還心存一副悠哉遊哉的樣子,以為神根本不管這些事。不是這樣,他說神的懲罰會是相當徹底,就像巡察的人手提著燈挨家挨戶去搜尋一樣,不論是怎樣躲藏,都無法逃避神的懲罰。這使我們想起詩人所寫的詩歌所說的:「我往哪裡去才能躲開你呢?我到哪裡去才能逃避你呢?我上了天,你一定在那裡;我潛伏陰間,你也在那裡。」(詩篇一三九:7—8)也因為神的懲罰是明察秋毫,只要是詐欺所得到的,都將要賠償出來。這裡說這種人住不進自己建造的房子,也喝不到自己所釀的美酒。這就像先知阿摩司所說的一樣(參考阿摩司書五:11)。神要讓這些人的狡猾計畫落空,毫無所得。

第十四至十八節:
14
上主的大日子快到了,馬上就到了!那將是悲慘的一天。那時,即使是最勇敢的戰士也會傷心哀哭!15那將是忿怒的日子,是苦難災禍的日子,是摧殘破壞的日子,是黑暗幽冥的日子,是愁雲滿布的日子。16那天將充滿軍號和吶喊的聲音,是進攻堅固的城堡和摧毀高塔的日子。
17
上主說:「我要降這些災難在人的身上,使他們都像盲人一樣摸索。他們得罪了我,所以他們的血要像水一樣被倒出來;他們的屍體在地上腐爛。」
18
在上主發怒的日子,連他們所有的金銀也救不了他們。上主的怒火要迅速地燒毀全世界;他要徹底消滅世上的人。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神真的是發怒了,而且是到幾乎無法逃避這即將來臨的懲罰。
在第十四節先知西番雅提到神的「大日子」,然後,緊接著在第十五至十六節他說神的這個「大日子」絕對不是好日子,而是災難連連不斷、接踵而來的日子。當他用「悲慘」這個詞來形容神審判日子時,這「悲慘」是包括了「傷心哀哭」;神的「忿怒」;人民「苦難災禍」、「摧殘破壞」、「黑暗幽冥」、「愁雲滿布」,也同時是戰爭的軍號響亮日子。
先知西番雅特別在這裡用「大」來強化那即將來臨的神日子,是有特別用意的,他要說明等候神的日子,等於是等候大災難來臨一樣。用「大」來形容災難的嚴重性,目的是希望以色列人能夠醒悟過來,趕緊悔改認罪,好讓神的忿怒減到最低。
其實,先知西番雅已經說出期待神日子來臨,原本是要期待神的拯救,結果適得其反。這種信息和主前第八世紀的先知阿摩司所傳出的信息很類似。先知阿摩司就曾這樣對他那時代的以色列人說:

「等候上主的日子來臨的人哪,你們慘啦!上主的日子對你們有甚麼好處呢?上主的日子對你們只是黑暗,不是光明。那日子來臨的時候,你們無處可逃,好比一個人剛躲過了獅子,又碰到了熊!又好比一個人回到了家裡,筋疲力盡,把手靠在牆上,又被牆上的蛇咬了一口!上主的日子將帶來黑暗,不是光明;那是倒楣的日子,沒有一點希望。」(阿摩司書五:18—20

這是主前第八世紀先知阿摩司對北國以色列人傳出的信息,原因是他們已經離棄了神的教訓,拒絕聽從神的話語,甚至還有伯特利的祭司亞瑪謝要求先知阿摩司不要再傳神的信息(參考阿摩司書七:10—13)。

一個不聽從神話語的社會,必定會是很亂的社會,也是一個貪婪成性的社會。神絕對不會漠視這樣的社會繼續存在,祂一定會用嚴厲的手法懲罰這樣的人民,並且瓦解這種人民罪惡行為所帶來的社會。這也是先知西番雅在第十六節所提到的,神會用另外一支強大的軍隊來攻擊這種失序的人民,摧毀他們所倚靠、寄生犯罪的社群。

第十七節,這節提到神的懲罰來臨時,人會像瞎眼的人一樣,不知道逃難的路徑怎樣走,這樣的警告也出現在申命記第廿八章廿八至廿九節中。即使在大白天,也都看不見陽光,而緊接在黑暗之後的,就是大量的死亡,這可說是非常嚴重的懲罰,如同神在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給予「黑暗」之災難的懲罰一樣(參考出埃及記十:21—22),也是在黑暗之災的後面,就是死亡臨到(參考出埃及記第十一章)。
第十八節,這裡特別強調在神審判的日子來臨時,人所要面對的,就是神。面對神時,金銀財寶是沒有作用的。在人的世界中,金銀財寶被看成是生命的一部份,也有的人將之看成是全部,甚至有不少人將金銀財寶看成是生命最好的倚靠。但是先知西番雅傳出的信息說這些都將一無用處。為甚麼先知西番雅會說出這樣的話?好像這樣的話並沒有甚麼特別的新鮮。但如果看列王紀下第十六章記載有關猶大王亞哈斯時代的事件,那就是亞哈斯面對敘利亞和以色列聯軍攻打耶路撒冷時,亞哈斯請求亞述帝國協助救援。他用「聖殿和王宮寶庫裡的金子和銀子當作禮物,送給亞述皇帝」,結果亞述皇帝真的派軍隊攻打敘利亞,且殺死了敘利亞的王,解救了耶路撒冷。但先知西番雅說,若是從神來的懲罰,就不是這樣,即使有再多的金銀財寶都是沒有作用的。因為神決定要毀滅的情況,就如同在挪亞時代一樣,人心的邪惡已經讓神傷心到極點,使祂決定要毀滅所有的一切。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在一個亂世的時代,我們要小心謹慎,知道保持純真的信仰,清楚宣告說:只有耶和華神才是我們生命的主。

先知西番雅在他的信息中特別提到他那時代的以色列人,在宗教信仰上簡直就是亂成一團,有的在拜日月星辰,也有拜巴力神明的,另外也有人是一方面敬拜耶和華神,另一方面則是去拜米勒公神明,而有的則是只信自己,把自己當作如同神明一樣偉大。先知西番雅說神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持續下去,祂一定會好好懲罰這些與祂立約的以色列子民。

若是把先知西番雅所傳出的這些信息,用來看今天的基督徒,是否也很相似?在我看來就是很相像;我們今天的基督徒豈不是也有人很崇拜政治權勢?以為只要有基督徒當上總統,或是擁有政治權力,就會為教會帶來興旺的力量?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臺灣長老教會這幾年來就是有這樣嚴重錯誤的觀念,連續幾年舉辦甚麼「早餐祈禱會」,都是邀請政界名流,甚至連總統也邀請在內去參加。但有誰讓這些去參加過的政界名流、總統要知道謙卑、認罪?有誰跟他們說用謙卑的心帶領我們國家和社會?沒有!我看到的是只有奉承以外,實在不知道這樣的早餐祈禱會為臺灣基督教有帶來什麼意義?或是有什麼聖經信息傳遞出來?我最無法忍受的,就是有好幾次的重要禮拜,都因為邀請總統參加,也因為他們遲到而把禮拜的時間延誤了。這就是先知西番雅在譴責有以色列人一面敬拜神,一面去拜米勒公神的原因,說穿了,這種人心中就是把君王的權柄拿來跟神相同並列。

基督教信仰讓我們學習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唯獨神是主!如果我們沒有建構這樣的信仰觀念,就很容易使我們的信仰陷入混亂的狀態中。當我們在信仰上知道以神為主之時,我們就會明白怎樣建立教會信仰團契的準則,這也是我一再提醒大家的一件事:來到敬拜神的場所──禮拜堂,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份降低到最卑微才可以。因為敬拜就是以神為主,而不是以某個人最重要。

我說過一個故事,就是奧匈帝國時代的維也納皇家禮拜堂,每當有君王去世要去禮拜堂舉行告別禮拜時,都有一項重要的禮儀,就是在出殯的行列從王宮走到大門緊閉的教堂前,此時會有一位位階極高的指揮官,手上拿著指揮杖來到禮拜堂大門口,用指揮杖大力敲著緊閉的大門,同時大聲喊著說:「開門,快開門啊!」然後裡面會有人輕聲回應說:「是誰在門外敲門敲得那樣大力啊?」
代的君王,他去世了,要在這裡舉行喪禮大典。」
Í,是奧匈帝國第ÍÍÍ指揮官:「來敲門的,是一位偉大的君王,名叫
禮拜堂主管:「他是誰啊?我們怎麼都沒有聽說過?對不起,我們不認識他。」
指揮官聽了嚇了一跳,堂堂奧匈帝國的君王,竟然還有人敢說不認識他?這怎麼得了!趕緊跑回去杖儀隊的地方。杖儀隊繼續表演,文武百官還是靜默不語。過了約十分鐘,指揮官再次跑到禮拜堂大門去敲門。這次敲的力量比第一次弱了,呼喊的聲量也比第一次降低了。
「裡面的人,請開門啊!」指揮官喊著說,也比第一次禮貌多了,加了個「請」字。
禮拜堂主管:「又是誰在敲門啊?」他的聲量是比第一次大了些。
代的君王,他已經去世,現在要借用禮拜堂舉行喪禮。有來自世界各國代表、顯要都已經聚集來到這裡,準備要進來參加禮拜。」
Í國王,是奧匈帝國第ÍÍÍ指揮官:「敲門的是名叫
禮拜堂主管:「你說的是誰?我們不認識,請你們到別的地方去吧。」
皇帝的兒子,曾經為咱奧匈帝國做過許多大事,包括有……等等,對帝國的貢獻甚大,因此,全世界各國的國王與國家代表都來表示哀悼。請趕快開門好嗎?」這指揮官念了一堆這位君王的豐功偉業。
ÍÍÍ指揮官:「這位君王就是
禮拜堂主管:「很對不起,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做過些甚麼事。」
指揮官又走回他的杖儀隊去,幾個重要官員聚集在一起說些話。儀隊的表演繼續著,送殯的行列依舊肅穆、安靜。
約再過了十分鐘,指揮官又再次走到禮拜堂大門,這次他沒有帶指揮杖,他是用手輕輕敲著門,然後很低聲下氣的說:「裡面的人啊,拜託你,請開門。」
此時禮拜堂主管從裡面提高了嗓子喊著說:「我聽到有人在敲門,是誰啊?有甚麼事啊?」
指揮官:「來敲門的,是一位罪人去世了,他的家人將他帶來這裡,懇求神的憐憫。」指揮官的聲音變得很低且弱小。
禮拜堂的主管聽了之後,從裡面大聲叫著:「趕快進來,趕快進來,來啊,奏樂!」
就這樣,杖儀隊的奏樂聲停止,禮拜堂的琴聲響起,詩班也隨著琴聲唱出動人的哀歌,喪葬隊伍循序且緩慢地步入教堂,並將棺木停放在禮拜堂最裡面的講臺前,就這樣,一場皇族的告別禮拜正式開始。
每次去維也納,我都會去參觀這間曾經顯赫一時的皇家禮拜教堂,坐在裡面靜思冥想:甚麼時候,我們臺灣基督教會的禮拜堂可以看到這種形式的告別禮拜?讓信徒都能因此學習到一門重要的信仰功課:來到敬拜神的地方,貧賤富貴都是一樣,大家在神面前都是罪人,都是在學習尋求天上的父神之憐憫與寬恕。當我們臺灣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能夠如此看待信徒時,則信仰內涵距離天國的距離將越來越近。因為只有這樣的心境敬拜神時,我們才會建立一個清楚的信仰態度,那就是為神是主!

二、不要以為錢財是萬能,可以用之來逃避神的懲罰,那是愚蠢的人的想法。

在這章經文中的末了,先知西番雅特別提到說:「在上主發怒的日子,連他們所有的金銀也救不了他們。」就像我在前面已經有解釋過的,那是在亞哈斯王時代,他曾用聖殿和王宮中的許多金銀財寶送給亞述帝國,請求亞述帝國皇帝提革拉比列色給予協助,解救敘利亞和以色列聯軍包圍耶路撒冷城的困境。結果亞述帝國皇帝提革拉比列色答應了,他出兵攻打敘利亞,不但將敘利亞打敗,甚至還將敘利亞的國王利汛給殺了(參考列王紀下十六:8—9)。但請大家注意,這是國際政治的事務,即使到今天也是如此,只要有經濟緊密關係的國家,都會彼此相互協助,就像美國在一九九一年二月出兵攻打伊拉克,解救了被伊拉克佔領的科威特一樣。

但我們要注意,聖經告訴我們的是當神出手要懲罰得罪祂的子民時,可就不是這樣子了!錢財可用在國際政治事務上,就如同所羅門王一樣,累積了許多財富,使他可以用在婚姻的事上,且藉之擴張國家版圖,但卻也因此使他離棄了神的教導,引起神極度的忿怒(參考列王紀上十一:4—10)。結果是在去世之後,以色列帝國分裂了,甚至後代子孫都淪落為奴隸,被販賣到世界各地去,慘遭大屠殺、滅族的威脅。

財富確實可以使一個國家興旺,也可用來使一個國家整軍備武,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但這並不表示可以因此就免除了違背神旨意所帶來神的忿怒。當神對那些一再違背祂旨意子民發怒時,金銀錢財是沒有用的,甚至可能成為犯罪的證據,引來神的懲罰,這一點認識是我們要特別小心的。
每個時代都一樣,人對錢財的看法沒有甚麼差異,往往把錢財當作萬能一般看待。否則先知的信息中不會一再出現譴責那些使盡辦法詐欺別人錢財的人,特別是利用權勢搜刮不當得到的錢財的人。先知的文獻非常清楚說出神一定會嚴厲懲罰這些人。但是,即使是這樣清楚的信息,人還是繼續往錢堆裡面鑽,甚至拼了命也要多累積些錢財。

我們要先這樣瞭解:聖經並沒有說錢財不好,也沒有說賺錢錯誤,都沒有,這一點我們應該要清楚。聖經甚至會稱讚那些有錢的人在分享他們的財物給貧窮的人,不但給予肯定,甚至也會在祈禱中紀念他們。耶穌基督稱讚稅吏撒該願意將他的財產分給貧窮人(參考路加福音十九:8—9),而使徒保羅則是在祈禱中紀念腓立比教會在他傳福音的過程中,給予各項財物的支持(參考腓立比書四:14—16)。他提醒提摩太要勸勉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要「慷慨施捨,隨時濟助」,他說這就是在自己積存財寶在天上,為「將來建立堅固的根基,好把握生命,那真正的生命」(參考提摩太前書六:18—19)。

但請注意,聖經從來沒有跟我們說,可以用錢財換取神的救恩,沒有,聖經從頭到尾都沒有這樣的話。聖經甚至提醒我們錢財可能成為我們走向神國的絆腳石,這一點才是我們要注意的。錢財是神所賞賜給我們生活的工具,但錢財並不是神,我相信大家很清楚這一點。當我們擁有更多錢財之時,別忘了,要更加謙卑、小心,這些都是來自神的賞賜。

 

 

西番雅書筆記(一章)(作者不詳)

 

IV.本書大綱

A.西番雅預言審判降臨大地的日子 1118

1.所有人將要受到懲罰 123

耶和華預言,他要將大地掃除淨盡。(“除滅萬類”希伯來文原意是“收集”,指取走生命)。這是否是說上帝將來要消滅所有的生命?這很可能是指普遍意義上的懲罰――即所有人要受到上帝的審判(一部分會生存下來)。“絆腳石和惡人”(13)不容易理解。“絆腳

石(英文為Ruins)”意為“使人絆跌”。新美國標準版《聖經》把它理解為使人絆跌的廢墟,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指使人絆跌的人,似乎更恰當。唯一的問題在於,這個詞是陰性,而不是陽性;但這也許是因為它是指人們採納的宗教制度。

2.將來猶大要受到懲罰 146

猶大的偶像崇拜招致了上帝的懲罰(這也是耶利米的信息)。人們敬拜巴力,也有祭司敬拜偶像(一個特別的希伯來名詞),那些日常獻祭的祭司也要被除滅。也有人敬拜天體(耶利米也譴責這種宗教,耶82193;這可能是指從亞述傳進來的天體崇拜)。人們也敬拜瑪勒堪(Milcom,原文為Milcam, 但這可能是亞捫的神祗瑪勒堪的另一稱呼,新美國標準版《聖經》中的拼法與此一致)。最後的經文是指他們不再追隨耶和華的人(16)。

3.西番雅預言耶和華的日子的來臨,那時他要審判他的子民 1713

將要來的日子被描繪成獻祭日子的筵席(參撒下16章)。上帝將呼召他的子民參加筵席(他所分別為聖的),並要處罰穿著外邦的服裝的王子(後者可能是指接受外國的風俗――尤其是宗教方面)。另外要受到懲罰的人是不敬畏上帝、使聖殿中充滿了暴力的欺騙的人(19,參耶7章,在聖殿中的教訓)。(另一可能的含義是他們進入他人的房屋偷盜,用搶來的東西裝滿王的屋子。)(179

上帝的懲罰降下的時候,耶路撒冷城將是哭叫聲一片。“瑪革提施”(Mortar,Maktesh)是指城內的一處空地,可能是在泰羅波恩穀(Tyropean Valley)中。“迦南的商民”指商人,即把聖殿當作買賣場所的人,這種狀況在耶穌降世後還存在。那時候,耶和華要仔細地搜索耶路撒冷城,懲罰那些“內心頑執”的人。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在渣滓上澄清的”,即澄清的酒;這些人認為“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11012)。

4.西番雅描述耶和華的日子來臨時的可怕景象。 11314

耶和華的大日臨近,馬上就來到;這和《新約》中天國馬上來臨的觀念異曲同工,它將是創世以來第二件重大的事情。對耶和華的日子的描繪和主在太24章是所說的很接近。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燒滅全地”和“(他)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而且大大毀滅”呢?就如啟619章中描述的一樣,這指的是上帝可怕的懲罰。這些話應該是說上帝要懲罰所有人,但不是徹底毀滅所有的人。

 

 

從管教到悔改(1)(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賜下亮光,讓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

 

自從猶大國經過瑪拿西和亞捫的統治後,神的子民便陷在屬靈完全破產的混亂中。於是,神興起西番雅先知向他們作出審判的警告。

猶大的罪行

1.對神不敬:1敬拜巴力:他們盼望所耕種的農作物,能夠得到豐富的收成(4);2參與異教祭祀:與外邦祭司「基瑪林」一同敬拜天像(4);3對神「三不的罪」:不跟從、不尋求、不訪問(6);4一腳踏兩船:一方面「敬拜耶和華指著祂起誓」,但另方面又指著偶像「瑪勒堪」起誓。

2.異教同化:1神的子民身上「穿外邦衣服」,代表整個生活及意識形態都已被外邦風俗所改造(8);2追隨外邦人的迷信,認為「跳過門檻」會得罪鬼神(9;參撒上55);3用「強暴和詭詐」的手段搶奪回來的財物,供奉「主人的房屋」(外邦假神的廟宇)(9)。

3.安逸生活:1不斷用「迦南商民」欺詐人的經商手法賺取金錢,誤以為可以製造「如酒在渣滓上澄清」的安逸生活(12上);他們對神完全冷漠,心裡自傲地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

耶和華審判的日子

1.物質、土地、空中的鳥和海裡的魚,將會完全被毀滅,回復到創世時空虛混沌的情況(2313)。

2.戰爭從「魚門、二城、山間」而出,這些都是指到耶路撒冷北方之地,預言巴比倫將會從北方南下攻打猶大(1014)。

3.書中多次提到「耶和華的日子」,其實是指神忿怒的審判。到那日,全人類將會陷在「困苦、淒涼、黑暗」之中,毫無盼望(15)。

鑒察與反省

1.神用燈將人內心的真相徹底巡查,從領袖開始,遍及全地一切的人(8),沒有人可逃脫(12)。

2.審判的日子快到(714),人當在神面前靜默反省,及早離開罪惡的道路。

生活在高度物質的社會中,人很容易倚靠錢財、學位和權力,為自己製造安逸穩妥的生活,漸漸將神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上。但神是遍察全地、鑒察人心的主。透過神的管教,最終是要將人帶回神的懷抱裡。

我的反省 ………………………………………………………………………

……………………………………………………………………………………

 

 

主是活著的神(一章118)(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相較于阿摩司等平民先知,西番雅的皇室身分再次顯出神不偏待人,什麼人祂都能用。

西番雅書宣告耶和華的日子臨近,神即將施行審判!

這一章聖經特別針對當年那些「不知不覺」的猶太人提出嚴厲的警告,他們心裡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仿佛神是不管事的,所以人可以任意妄為。聖經說:他們是心裡這樣說,也就是說這些猶太人外表可能仍然很敬虔,參與很多宗教活動,但這些宗教行為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習慣、一種家族或宗族的文化、或是一種社交,他們一方面自認是神的選民、是屬乎耶和華神的百姓,另一方面生活亂七八糟、活在許多不討神喜悅的事當中,他們為什麼敢這樣呢?因為他們認為:耶和華神是不管事的神,是「既不降福,也不降禍的神」!但是,神不是這樣的,這章聖經多次提到神說:「我必除滅……,我必剪除……,我必伸手……,我必攻擊……!」神是活著的神、是鑒察的神、是掌權的神,是輕慢不得的!

今天我們會不會也是這樣呢?一方面聚會、敬拜、甚至參與事奉,另一方面卻容讓自己生活在不討神喜悅的事中,我們心中會不會也隱藏著一種想法:神不在乎、神不管事?所以我可以繼續這樣下去!求主透過今天的信息,提醒我們:神不是這樣的,神是活著的神、是鑒察的神、是掌權的神,是輕慢不得的!

這一章聖經同時提醒以色列民另一種神所厭惡的心態:「敬拜耶和華指著祂起誓、又指著瑪勒堪起誓」,「瑪勒堪」是亞捫人所拜的假神,神厭惡以色列人一種投機的心態:一方面拜真神,倚靠真神,一方面也不放棄用自己的方法找自己的出路,神厭惡這種心懷二意,不專心尋求神的心態!

今天神的話是否也提醒我們:是否一方面投靠神,一方面仍然在靠自己、靠人、靠勢力、靠才能?不要走以色列人敗亡的路!

回應:天父上帝,我求禰幫助我專心倚靠耶和華,不倚靠自己的小聰明,每天活在主的同在與祝福之中。

禱讀:箴言三章56

5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6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耶和華的話到西番雅(1~1)(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耶和華的話到西番雅        禱讀        番 一 1

 

按番一1 所述,西番雅出身猶大王室,是希西家王的元孫,也是唯一有王室血統的先知,所以他對王室及當時國家政治的弊端、墮、腐敗應該是知之甚詳。

猶大王瑪拿西在位時為巴築壇,作亞舍,敬拜天象,甚至在耶和華的殿中拜偶像之事,使兒經火,觀兆、交鬼、巫術(代下卅三1 - 2 0 ),雖晚期被至巴比而悔改,歸回耶仍坐國位後,一除掉偶像,重修耶和華祭壇,但只是曇花一現,他兒子亞捫作王時又他父親瑪拿西所事,且變本加厲,罪愈犯愈大,結果二內就被臣僕所,他僅八歲的兒子約西亞接續他作王(代下卅三2 1 - 卅四1)。

約西亞是南國最後一位明君,他作王期間概約經三個階段的改革,分別是在他作王的第八、第十二和第十八(代下卅四2-8)。按番一4 - 6 所描述的猶大國內情況看,西番雅應該是在約西亞在位(主前四00九)初期作先知的,他與耶米、那鴻、哈巴谷為同一時期的南國先知,當時猶大國內偶像崇拜還未根除,仍有敬拜天象和摩的情形,悔改顯然也並徹底。所以,西番雅宣告「耶和華的大日近」之信息,以嚴嚴譴責和警告猶大,尤其是袖階層,痛呼籲猶大要趁早回轉歸向耶和華,由此,有人認為先知西番雅是促成猶大王約西亞宗教改革成功的重要推手。

「西番雅」希伯文有「神隱藏或保守」的意思,這與他所傳講的信息很有相關性:「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番二3),公義的神施審判時,必使謙卑尋求祂的百姓可以被隱藏、被保守。

默想

「耶和華的話臨到…」,當我看到國家社會的敗、貪婪、搶奪、墮公義時,我知道神有話要?我是尋求神的面,用我自己的生命和禱告堵住破口?還是我跟世人一樣恣意的批評、斷,以致把我們國家推向深的黑暗深淵?

彼前二9-10「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我們個人界和國家的命定是緊緊相的,願禰使用禰的教會成為這世和國家的聲音,使禰的聲音被我們的國家社會聽,使禰的降臨臺灣。

回應

親愛的主,我是嘴唇潔的人,又住在嘴唇潔的人當中,求主潔淨我的口、我的心,使我在禰聖潔的光中承擔君尊祭司的責任,把人、把我們的家庭、國家都帶到禰面前,好讓我們在禰發的日子,能被隱藏、被保守,讓禰的教會在天災人禍頻仍的末世,成為人們渴望尋找方舟(神自己)的所在。

 

 

耶和華,我必…(2~6)(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耶和華,我必…        禱讀        番 一 4 6

 

番一2 - 6 是西番雅主要的信息之一,另一處是在番三1 4 -2 0,暨西番雅對猶大宣告神忿顯公義的大日近,目的在呼召悔改,使回轉歸回的選民們末後有興的指望。

V 2「除滅」原文有「收聚、終止、作結束(歸回神)」之意,賽十七4 - 5 a 「到那日,雅各的榮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體必漸瘦弱。就必像收割的人『收斂』禾稼,用手割取穗子..」。西番雅一開始就宣告,那位掌權的「收割者」現在要到,祂要對全地施公義的審判,萬有的「結局」到此與阿摩司先知從主耶和華所受的審判信息相同,摩八1 - 2「主耶和華. . 說:『阿摩司啊,你看見甚麼?』我說:『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耶和華:「『我民以色列的結局到了,我必不再寬恕他們。』」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也要歸於祂。(十一3 6 a

V 2 - 3 預告耶和華必審判全地後,接著第一個就針對與祂有盟約關係的猶大宣告審判並呼籲悔改(番一4 - 3),其次才是對猶大周圍國的審判(番二4 - 1 5 ),直到第三章才又回到對猶大末的警誡與應許(番三1-20)。彼前四1 7「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

V 4「巴力」是迦南人認為掌管雨水、農作物與生育的神,巴崇拜通常也涉及廟妓等道德淫、腐敗的問題;「基瑪琳」指外邦宗教的眾祭司;V5「瑪勒堪」即迦南人所崇拜的「摩」,被認為是掌管死與乾旱之神,有獻人祭之儀式。敬拜耶和華又指著瑪堪起誓,猶大將耶和華全地獨一真神與假神並 是極大的褻瀆。番一4 - 6 , 耶和華藉先知在這指明猶大所犯的罪,並且清楚的直指猶大絕會倖免於難。耶是猶大的首都,是聖殿的所在,她也代表整個猶大,所以V 4 - 6 所指的一和罪,可能仍普遍存在猶大眾首、眾官長中, 難怪預言的一開始( 番一2 - 3 ) 就一出現四次「必然除滅」(按希伯原文)的宣告,顯示出忌邪的神何等忿

默想

「耶和華說,我必…」,神連連的懲治宣告,顯示祂對猶大屬及道德淫、敗壞的忿,耶二11-13「豈有一國換了他的神嗎?其實這不是神!但我的百姓將他們的榮耀換了那無益的神。諸天哪,要因此驚奇,極其恐慌,甚為淒涼!這是耶和華說的。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一個人能事奉個神,我生命真正事奉的是誰?審判從神的家起首,悖逆的猶大並沒有倖免。興的時刻也是審判的時刻,神要興臺灣,我預備好嗎?

   何十12「你們要為自己栽種公義,就能收割慈愛。現今正是尋求耶和華的時候;你們要開墾荒地,等祂臨到,使公義如雨降在你們身上。」

回應

親愛的主,我和我們國家都是禰手中的工作,求神幫助我和我們國家不離棄禰這活水的源頭,去鑿那能存水的池子惹動禰的忿,使我和我們國家在禰的計畫中認禰,追求公義,享受慈愛。

 

 

耶和華的日子(7~13)(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耶和華的日子        禱讀        番 一 12 13

 

「耶和華的日子」是西番雅書的主題,它一方面指的是審判刑罰的日子(一8 - 8),另一方面也是興拯救的日子(三9 - 2 0 ) ,那是史的主宰∼耶和華按公平公義施審判的日子,也是祂向忠信倚靠祂的余民廣施慈愛的日子。

V 7「祂的客」直譯為「他所召的」或「他所揀選的」,指外邦侵者,主要為巴比。「祭物」指猶大。V8「穿外邦衣服」指隨從外邦教風俗者。V9「跳過門檻」指迷信門檻是鬼神居所的作之人;「主人房屋」指假神廟宇。

 

耶和華要猶大靜默無聲,注意看祂審判之日的急速到。「耶和華的日子」就是「獻祭的日子」,神把「審判」喩為「獻祭」,而耶和華自己已經為客人(侵者)預備祭物(猶大)。到獻祭的日子,祂首先要懲罰的是:一、猶大失職的國家導階層及王室;二、隨從外邦教風俗者;三、以強和詭詐侵奪義之財的人。

V 1 0 「魚門」系耶出入口,和西頓的漁獲由此門進城販售,此區地勢較低,外患侵被攻取。

V 1 1 「瑪革提施」可能指耶城的商業區;「迦南的商民、搬運銀子的」概指一的商人。V12「如酒在渣滓上澄清的」,發酵中的酒靜置時,較重的渣滓物質會沉澱瓶底,但酒靜置過久,就會變得濃稠或凝固,此乃隱喻對神的審判或旨意,態麻木、漠關心的人。

當耶和華的日子到時,耶城被外侵者攻陷處將傳出悲哀和極痛苦的哀號聲,繁榮的商業也必荒涼滅沒。那些耽逸,對耶和華神、對罪漠的狂妄人,耶和華必要徹底搜查出一個都能逃脫神的審判,他們自己及義的財寶也必成為侵物,一的建造和栽種都必遭毀壞,必成枉然,完全空。

默想

「你要…靜默無聲...,當那日…」,神要祂百姓注意觀看祂的作為,十二20-21「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我為自己積存麼?我為何而勞力?我是否在安逸中,對已近門口的主耶穌,態是麻木的?

   十一20-22「不錯!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懼怕。神既不愛惜原來的枝子,也必不愛惜你。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裡;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

回應

親愛的主,禰是在史中有作為的神,求主幫助我注意、敏銳禰的心意和作為,保守我一生謙卑、忠信倚靠禰,積財寶在天,並使我藏在禰的恩慈,使所建造和栽種的都枉然不落空。也求主憫我們國家袖階層,明白禰是有作為史主宰,知道禰預先定準我們的限和所住的疆界,叫他們尋求禰,或者可以揣摩而得。

 

 

耶和華的大日(14~18)(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耶和華的大日        禱讀        番 一 17

 

番一1 4 - 1 8 記載「耶和華的大日」將速速近,並生動的描述當神發烈怒審判時,可怕的毀滅景象。

「耶和華的大日近」之警誡信息只適用即將遭受審判、滅亡的猶大(主前五八六年猶大亡于巴比),也適用國、全地。所以,在番二1 - 3 一段悔改的呼籲後,神即開始對猶大的鄰國∼西南鄰的非士、東鄰的摩押與亞捫、南鄰的古實、甚至鄰的大國亞述,一一宣告審判的信息。

V 1 5「黑暗幽冥、密雲烏黑」指完全的黑暗、毫無光明(摩五1 8 - 2 0 ) 。V 1 6「吹角吶喊」指戰爭時衝鋒陷陣的聲音。V1 7走如同瞎眼」喻無人幫助;「血必倒出如灰塵;肉必拋棄如糞土」喻人命毫無價值,無人顧惜。

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正迅速的近, 審判所帶的災難,勇士都要痛痛哭號。耶和華大發烈怒之日,將是急難困苦、荒廢淒涼、全然黑暗、戰亂不安、災禍到、無人救助、性命賤如塵土、銀無用、及全地大遭毀滅的大難之日。神的審判是全面而徹底的,為要完全的拔除罪,這也是對我們的末世警告。

先知清楚描繪「耶和華的大日」來臨時的黯淡、人驚駭的景象,為的是要喚醒對罪已經麻痹、與神疏遠(番一1 2)的猶大選民。

「因為得罪了我」(V17b)是神這一災禍的真正原因。耶和華以色人出埃及後,曾藉摩西警誡以色悖逆神,謹守祂的律例典章,則「耶和華必用癲狂、眼瞎、心驚攻擊你。你必在午間摸索,好像瞎子在暗中摸索一樣。你所行的必不亨通,時常遭遇欺壓、搶奪,無人搭救」(申廿八28-29)。約壹三4「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

聖經所有默示「耶和華的日子」的記載,都讓人感受到神強而有的同在與介入,祂在人類歷史當中永遠掌權,永遠按公義審判萬民。

默想

「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臨近...」,神積蓄的忿將如火爆發,如洪水泛。箴十一4「發怒的日子,貲財無益,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詩十八20「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

 

   「耶和華的大日臨近」對我是一個警告?還是一個安慰?

 

   「因為得罪了我」是神這一災禍的真正原因,神發忿非一夕之間,我有無積蓄祂忿的悖逆為、信的心或錯誤的態

回應

親愛的主,禰發的日子,人驚駭,無人能逃脫,惟有公義能救我們脫死亡。求禰開通我們的耳聽從禰的話,以色人在曠野惹禰發、試探禰的時候一樣,硬著心積蓄禰的忿,求主幫助我和我的國家儆醒,隨時準備,豫備迎公義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