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耶利米書第四十三章拾穗

 

【耶四十三1「耶利米向眾百姓說完了耶和華他們 神的一切話,就是耶和華他們 神差遣他去所說的一切話。」

 

【耶四十三1~6雖然眾人答應會遵從神透過耶利米所說的話(四二5),但他們背信而前往埃及去了。──《耶利米書雷氏研讀本》

 

【耶四十三1~7餘民逃往埃及:百姓出爾反爾,自食其言,並且還嫁禍第三者,這種剛硬背約的行為不斷在以色列歷史中重演。──《串珠聖經註釋》

         拒絕神的話語:  如實地描述了當耶利米傳講從神而來的信息時,約哈難和亞撒利亞以及追隨者所表現出的反應。首先,他們不承認耶利米所傳講的話語是神的話語,反而誣衊說那是出於耶利米的文書巴錄的陰謀。這不是因為他們無知。他們雖然清楚地知道了神的旨意,卻因與自己的意圖不盡相同,就故意找出藉口加以排斥。他們之所以勉強耶利米和巴錄一起去埃及,是為了使自己的行為得到合理解釋。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1~13猶大移居埃及: 百姓通過耶利米而獲知了神的旨意,果然不出所料,他們竟拒絕順服神的話語,逕自下到埃及。他們還強迫性地帶走了耶利米。於是神宣告說,不僅他要懲罰他們,甚至要懲罰他們所定居的埃及。由此可知:①聖徒不應該保護或容忍不義之人的罪惡。埃及因幫助邪惡的猶大百姓,而受到神懲罰的事實,表明了這一點;②聖徒和不信之人的世界觀截然不同,當時,猶大人被困在戰爭的廢墟之中,對他們而言,避往埃及或許是最合理、最佳方法。然而,這是屬靈的無知所導致的錯覺。倘若他們確信神必從巴比倫恢復猶大的應許,並認識到埃及會破壞真神信仰,就不會去埃及了。如此看來,真正的聖徒總以屬靈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而悖逆之人卻總是用肉眼來看問題(8:5,6)。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2「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和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並一切狂傲的人,就對耶利米說:“你說謊言!耶和華我們的 神並沒有差遣你來說:‘你們不可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

         亞撒利雅……約哈難……狂傲的人: 他們均是猶大人,且如同那“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3:2)一樣。換言之,他們曾因神的審判,而飽嘗過戰爭的苦澀。儘管如此,他們卻繼續無視先知警告,這是因為他們的驕傲,促使他們將自己的意志和決心放在神的旨意之上。聖經高度評價人所懷有的對神和鄰舍的謙卑為美德;相反,卻認為驕傲出於撒但(提前3:6),並且是使人走向滅亡的惡道。因此,聖經以積極的語調命令人要謙卑(6:8;14:10;22:26;4:10;彼前5:5),並且宣告說謙卑保障了現世和來世的祝福(16:19;22:4;57:15;18:4)。聖經記錄了許多謙卑之人(雅各——創32:10;掃羅——撒上9:21,22;大衛——撒下7:18;所羅門——王上3:7;施洗約翰——太3:14;百夫長——太8:8;迦南婦人——太15:27;保羅——提前1:15),但其典範還是基督(9:9;11:29;13:5;2:8)。因為:①基督雖然是神,卻以人的形象來到世界(53:2);②沒有追求世上的榮耀(53:3);③放棄了虛名(2:23);④放棄了富貴和地位(13:55),甚至是王權(13:5)。聖徒可藉著效法基督,而達到謙卑(11:29)。但是,通常都是在經歷苦難、目睹患難中,藉著不斷學習順服才能達到謙卑。謙卑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罪(18:13,14)和虧缺(15:17-21);並承認人的局限性,而更加深入地認識到耶和華神的公義和聖潔(6:1-8;3:4-7)。然而,驕傲的人(法老——出5:2;乃縵——王下5:11;烏西雅——代下26:16;希西家——代下32:25;哈曼——斯3:5;尼布甲尼撒——但4:30;伯沙撒——但5:23)卻無視神的警告(約壹2:16,17)。這種驕傲始於撒但(提前3:6),卻以人的欲望(5:20-23)、邪惡的思想(7:21,22)、世俗(約壹2:16)、自我欺騙(18:11,12)和權力(16:49,56)等為媒介:①驕傲的人,是導致紛爭的原因(13:10);②心高氣傲(5:20);③導致屬靈的墮落(7:9,10);④沒有前景(26:12);⑤自我陶醉(2);⑥不承認神(10:4);⑦終必滅亡(16:18)。──《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3「這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挑唆你害我們,要將我們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們有被殺的,有被擄到巴比倫去的。”」

         巴錄挑唆你: 這句話隱含著巴錄是親巴比倫主義者的意思。倘若巴錄真是親巴比倫主義者,當初尼布撒拉旦說服他去巴比倫的時候,就會與他一同去巴比倫。因著熱愛祖國和人民,他甘願與耶利米一起留在成為廢墟的祖國。儘管如此,他們卻誣陷耶利米和巴錄是叛國賊,這是為要辯護自己的主張。邪惡之人的最終目的,往往是歪曲事實。──《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4「於是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和一切軍長,並眾百姓,不聽從耶和華的話住在猶大地。」

 

【耶四十三4~7不聽從耶和華的話: 這句話指出了猶大滅亡的根本原因。從猶大的領袖到所有百姓,他們都拒絕了神要居住在猶大的命令,根據輕率的判斷而下到埃及。他們用事實證明瞭,人只能與神為仇的真理(8:7)。他們之所以在逃往埃及時,帶走神的僕人(耶利米和巴錄),是為了假裝自己的決定完全合乎神的旨意。這些人無視神和神的話語,毫不顧念鄰人的痛苦和受害,只聽從自己欲望而作出決定。人若要過正確的生活,就當敬畏神,並遵行神的旨意(12:13)。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5-6「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和一切軍長卻將所剩下的猶大人,就是從被趕到各國回來在猶大地寄居的男人、婦女、孩童和眾公主,並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所留在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那裡的眾人,與先知耶利米,以及尼利亞的兒子巴錄,」

 

【耶四十三7「都帶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這是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

         “答比匿”。位於埃及東北部。參看第二章16節。──《耶利米書雷氏研讀本》

         「答比匿」:在尼羅河三角洲東隅。  ──《串珠聖經註釋》

         “答比匿”:埃及東北部一座大城。耶利米和巴錄都隨這批人去到埃及。──《啟導本耶利米書註釋》

         答比匿: 是埃及的邊境城市,非常繁榮。有些學者主張,法老的宮殿就在此地(9)。我們無從判斷,猶大百姓是因嚮往埃及的富足而定居在此地,還是為了維持生命而下到埃及之後定居在此地。但是有一點卻非常明確。亦即,導致他們定居在埃及的正是不信。倘若他們擁有顧念被擄之同胞的民族精神和對神的信心,就不會被華麗而富足的埃及所誘惑,而是會留在猶大而盼望祖國的恢復。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7 在埃及定居的猶大人】基大利被刺之後逃到答比匿的猶大難民,只是增加了埃及的猶大人口而已。遠在亞述時代寫作的以賽亞書十一11,提到上埃及和下埃及都有以色列人。耶利米本人也是向下埃及之密奪、挪弗(即孟斐斯;四十四1,四十六14),和上埃及之巴忒羅等地的猶大居民宣講信息。在這些地方出土的蒲草紙文獻也記載了一些很明顯是猶大人的名字。埃及最有名的是位於軍事殖民地伊裡芬丁島的猶大社群。主前五二五年之前這社群已經創立,約瑟夫在《阿立斯體亞書信》(Letter to Aristeas)中,提到這地是森美忒庫一世所聘請之雇傭兵團的住處。伊裡芬丁發現的書信和法律檔描述這個僑居文化如何在埃及地方官和本地居民的敵視下,設法維持固有傳統的經過。例如他們在當地建築了一個小型的聖殿,但卻被毀滅。現存書信有一部分是尼希米時代歸回耶路撒冷的猶大社群所寫的通信。──《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耶四十三7 答比匿】這個埃及城堡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部,接近西乃半島之處。其城址按考證是在德芬納遺址(Tell ed-Defenna)。主前七世紀森美忒庫一世派遣希臘雇傭兵在這裡戍防,這是有人於此大規模定居的第一個記載。答比匿位於通往敘利亞—巴勒斯坦的要道附近,因此是尋求庇護之猶大難民宜於落腳的地方。──《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耶四十三7-13;四十四3O耶利米預言巴比倫人進攻埃及,他豈不是犯了錯誤?】

     在這件重要的事情上,假如耶利米犯了錯誤,說假預言,亦假如尼布甲尼撒從未進侵埃及。那麼,耶利米就是個假先知(參申十八22),而耶利米書也不會被納入希伯來正典了。事實上,耶利米書得以保存下來,被以色列這信神的團體視為具有權威性,就可證明裡面所記事蹟——巴比倫人進侵埃及——確曾發生。在本書討論以西結書二十六章的那篇專文裡,陳述考古學方面的證據,亦支持耶利米所言真確;主前五六九年,即尼布甲尼撒第三十七年,巴比倫人大舉進侵埃及。──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耶四十三8「在答比匿,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耶四十三8~13另一次的實物教導:把石頭藏在尼布甲尼撒入侵埃及時(主前568567年)將會統治的地點。──《耶利米書雷氏研讀本》

         預言巴比倫進攻埃及:先知再藉象徵性動作來傳達神的審判信息。 有殘碑證實主前五六七年尼布甲尼曾攻入埃及,時值法老阿馬西斯在位,結果雙方締約和解。──《串珠聖經註釋》

 

【耶四十三8~30預言埃及的滅亡: 本文是耶利米下到埃及之後所領受的信息,其內容是埃及的滅亡(43:9-13)和逃往埃及之猶大人的滅亡(44:1-30)。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9「“你在猶大人眼前要用手拿幾塊大石頭,藏在砌磚的灰泥中,就是在答比匿法老的宮門那裡,」

         “砌磚的”。更可作:用磚鋪砌的路面或台階。考古學家在王宮入口前發現這樣一個鋪砌的地方。──《耶利米書雷氏研讀本》

         「砌磚」:或指以磚砌成的路面。

          「光華的寶帳」:可能指寶座上的罩蓋。──《串珠聖經註釋》

         法老皇宮前面有一道石鋪的地台。耶利米這時是以行動來宣告,巴比倫王一定要來進攻埃及。──《啟導本耶利米書註釋》

         要用手拿幾塊石頭,藏在砌磚的灰泥中: 本節具有以下象徵意義:①猶大人所要受到的痛苦:過去,以色列在埃及為奴時,曾遭受過燒磚等各種苦難;現在,定居在埃及的百姓,也同樣會遭受苦難;②埃及的滅亡:過去,曾逼迫過以色列的埃及終被毀滅 ;現在,收留悖逆猶大百姓的埃及,同樣也會滅亡。通過這種象徵意義,神指出猶大人所移居的埃及,常常上演著苦澀的歷史劇,而猶大人的行為無異於重演過去的愚昧,從而使聖徒認識到唯有耶和華神才是最安全的避難所。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9 答比匿的法老王宮】德芬納遺址的挖掘焦點是一個巨大的正方形房屋。按考證來自薩伊斯時代(Saite Period;主前七至六世紀,以首都薩伊斯〔Sais〕為名),大概是總督的住宅兼行政中心。這房屋可能就是本節的「法老王宮」,因為全體官員都被視作王室權力的延伸。先知在其泥磚院子中奠基,埋藏石頭之舉很容易可以象徵統治者的轉換(譯作「灰泥」的字眼全本聖經只在此出現一次,這翻譯是按照:撒下十二31;尼三14的相關字眼)。──《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耶四十三10「對他們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我必召我的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在所藏的石頭上,我要安置他的寶座。他必將光華的寶帳支搭在其上。」

 

【耶四十三10 光華的寶帳】尼布甲尼撒王若要正式設座,就必須製造臨時寶座,並於其上安設帳棚。後者可以為王遮蔭,同時也是他普世性統治的象徵(參較:賽四5,耶和華在煙雲的帳棚中彰顯榮耀)。──《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耶四十三10~13對埃及的審判: 預言埃及將要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摧毀而滅亡。神的震怒之所以臨到埃及,是因為他們給犯罪的猶大提供了避難所,從而有分于猶大百姓的罪。尼布甲尼撒35,B.C.568此預言終於得以成就。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11「他要來攻擊埃及地。定為死亡的,必致死亡;定為擄掠的,必被擄掠;定為刀殺的,必交刀殺。」

         尼布甲尼撒在主前568567年確實入侵了埃及。──《耶利米書雷氏研讀本》

         尼布甲尼撒王果在主前568年進攻埃及。──《啟導本耶利米書註釋》

 

【耶四十三1112 巴比倫侵略埃及】尼布甲尼撒終將發動侵略,試圖征服埃及,是無可避免的事。當時瑪代人已經統一了底格裡斯河東岸的全區,有效地截斷了巴比倫與東方的直接貿易。埃及及其腓尼基盟友則不斷在西方和阿拉伯的商道,製造政治和貿易問題。長期(按照主前第四世紀希臘史家米南德的記載,一共是十三年)圍城困住了推羅,並且毀壞了腓尼基的大部分地區(主前584571年)。尼布甲尼撒三十七年的片斷年表、希羅多德的記述,以及以西結書二十九1921都提到他在主前五六八年侵略埃及,但沒有提供細節,只說他擊敗了沙漠諸部落。這場戰役之後,巴比倫很可能在西乃半島的城堡之中,設立了戍防的部隊。──《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耶四十三12「我要在埃及神的廟中使火著起,巴比倫王要將廟宇焚燒,神像擄去,他要得(“得”原文作“披上”)埃及地,好像牧人披上外衣,從那裡安然而去。」

         「被上外衣」:根據古譯本的意思,或作「清除外衣上的蝨子」。──《串珠聖經註釋》

         好像牧人披上外衣: 比喻尼布甲尼撒將非常輕鬆地佔領埃及。從那裡安然而去: 意指尼布甲尼撒將徹底征服埃及。埃及人不僅無力反抗巴比倫侵略軍,甚至是不敢追擊撤回本國的巴比倫軍隊。 ──《聖經精讀本》

 

【耶四十三13「他必打碎埃及地伯示麥的柱像,用火焚燒埃及神的廟宇。’”」 

         “伯示麥”。直譯作:太陽之家。開羅附近的一座古城。“柱像”。從紇流坡利出土的一根這樣的柱像,現正豎立在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另一根放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的河邊。──《耶利米書雷氏研讀本》

         「伯示麥」:意即「太陽之家」,為開羅附近的古城,以太陽神廟聞名,列有兩排柱像,今日舊址仍存遺跡。──《串珠聖經註釋》

         “伯示麥”:埃及一城。名意是“日神殿”。──《啟導本耶利米書註釋》

 

【耶四十三13 伯示麥】耶利米在此用希伯來地名「伯示麥」(即「太陽之居所」,NIV:「太陽之廟」),來形容埃及城市希流坡利斯(這是希臘語「太陽城」的意思)。這個位於開羅附近之城市的慣常名字是安城(創四十一45)。但先知顯然有意強調這地崇拜太陽神亞孟—銳的活動。──《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耶四十三13 柱像】本節所用的希伯來字眼是指柱子或直立的石頭,作為事件的紀念、盟約的訂立、神殿的入口,或神祇的偶像(見:創二十八1822;出二十四4;王上十四23)。在埃及的背景中,獨立的紀念石柱通常稱為棱柱(obelisk,或稱方尖石碑),豎立原因通常是重要戰功或奉獻廟宇。例如:希流坡利斯通往亞孟—銳廟的遊行大道,兩旁就各排列了一行棱柱。──《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思想問題(第43章)】

 1 眾軍長對先知耶利米的態度如何跟十天之前顯著不同?為什麽他們堅信耶利米這次沒有傳講神的信息?當你說要尋求神旨意的時候,會否與百姓一樣只聽符合自己心意的「答案」,參42:20-21

 2 眾軍長反咬耶利米和巴錄一口,指斥他們存心不軌。對意見跟你不同的人,你會否動輒扣上帽子,攻擊別人的動機?

 3 431節對耶和華的描寫有特別?這如何回應上章的字眼?你認為作者這樣做有無特別意思?

 4 在百姓以為最安全的埃及地,巴比倫王也能大施殺戮。他在耶和華與埃及神只間要扮演什麽角色?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