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下第二十一章拾穗

 

【王下二十一1「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他母親名叫協西巴。」

         提到瑪拿西於主前六九六/五年或更早期(獨力統治是主前687/9~642/1)登基(MT「統治」)成為共同執政者,在位時期共計五十五年。他的名字意為「生來為要忘記」(失去的童年)。他的母親為協西巴,意為「我喜悅她」(參:賽六十二4)──《丁道爾聖經註釋》

         雖然“瑪拿西”有一位敬神的父親與他共同執政達十年之久,他卻是猶大國中最壞的和任期最長的一個王(比較二四3)――《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瑪拿西是猶大國有史以來最壞的一個王,因他的敗行劣績(36),令猶大國不能逃避亡國的厄運(二十四3)。他在位的時間為南、北國列王中最長的(主前697642),其中有10年是與希西家一同主政(主前697686)。他在希西家患病時出生(二十6)――《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五十五年」:包括與父親希西家一同執政的十年。

          瑪拿西是執政最長久的猶大王。――《串珠聖經注釋》

         瑪拿西十二歲登基,可能先與父親希西家共同執政十年,希西家死後獨立執政四十五年。瑪拿西獨立執政的四十五年(主前687~643),正是亞述最強盛的時期。亞述王以撒哈頓(Esarhaddon,主前681~669年在位)和亞斯那巴(Ashurbanipal,主前668~627)的勢力遠達上埃及。在瑪拿西執政期間,猶大國淪為亞述的藩屬國。亞述的棱形石碑記載,猶大王瑪拿西是亞述王以撒哈頓的22個忠實附庸之一,並追隨亞述王亞斯那巴對抗埃及法老「特哈加」(十九9)──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瑪拿西」:字義是「導致遺忘」。

         ◎有人根據瑪拿西名字的意義猜測希西家於瑪拿西之前已經有個兒子,但因故去世,所以瑪拿西的誕生就讓希西家忘記喪子之痛。也可能因此就過度溺愛瑪拿西,導致他背道而行。

         「協西巴」:字義是「喜悅」、「歡愉」。

         ◎瑪拿西作王的時期(西元前697~642)正是亞述國勢正強的時期。亞述王以撒哈頓(西元前681~669)及亞述巴尼帕(西元前669~627)的勢力遠達上埃及的底比斯,將埃及的反抗亞述勢力徹底瓦解。瑪拿西的名字出現於亞述年譜中,被列於巴勒斯坦向亞述國進貢的十二位統治者之中。――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瑪拿西。關於瑪拿西的即位和統治見第88頁。 

  協西巴。字面上是,我所喜悅的。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說法,她是先知以賽亞的女兒。我們不用過於關注這一點。這個名字後來被用來稱呼得以恢復的錫安(624)──《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16瑪拿西作猶大王:瑪拿西雖然有一個對神效忠的父親希西家,但卻效法迦南人和北國亞哈家去事奉假神,甚至在聖殿中設立偶像和祭壇,以致神對猶大國的怒氣總不止息(見王下2326)――《串珠聖經注釋》

 

【王下二十一1~18本節記錄了瑪拿西的事蹟,他無惡不作,所行的與他父親希西家完全背離。因他的惡行,神甚至宣佈要滅除猶大(11~15)。與本文並行的代下331~25的記錄與本文有些共同點與不同點。①共同點:i.重新修建了希西家拆毀的邱壇(3節;代下333):這與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後不久,要返回埃及重新背負奴僕之枷鎖(1412;彼後222)的舉動相似。ii.嚴重的偶像敬拜(34節;代下3334):瑪拿西非常瞭解北以色列因拜偶像而滅亡的事實,但他卻不吸取教訓,反而重新復興偶像敬拜。這種行為比追隨先人拜偶像的行為更罪加一等。因為當時在猶大偶像基本消除(1845),但他又引入了偶像。②不同點:本章沒有瑪拿西悔改的記錄。這是兩位作者歷史觀的差異所造成的。即瑪拿西儘管作了悔改,但對百姓沒有起到積極的影響(代下3317),所以本書的作者沒有記錄這一情節。而歷代志則以突出與大衛之約有關的所有猶大王的積極面為出發點,所以記錄了瑪拿西的悔改。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二十一1~18  瑪拿西是一個甚麼樣的惡王?】瑪拿西效法祖父亞哈斯多於效法他父親希西家(譯者註:在他出生時祖父亞哈斯已經死了)。他效法巴比倫人與迦南人的邪風惡俗,包括使兒子經火──用兒子獻祭(216)。他不聽神的先知的話,故意令人民犯罪。(有關他的一生,請參歷代志下33章的介紹。)――《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2「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

         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以色列百姓進迦南地之前神命令他們要拆毀所有迦南族的石像、偶像和邱壇(345~52)。這是為了防止以色列百姓效法外邦人拜偶像。也因為如此,神對拜偶像的王給予嚴厲的懲罰(王上13342117~26)。儘管如此,瑪拿西與其祖亞哈斯一樣事奉外邦人的偶像(4~9)。這表明他作為統治者缺乏應有的歷史意識和主體意識。結果,危機中的以色列百姓因沒有指引他們方向的牧者,而在新興國家巴比倫的進攻面前毫無反抗地被瓦解<代下3311>――《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17:8 中,對於北國以色列被擄的理由陳述中,也提及類似的原因。因此南國猶大被擄的命運在此也儼然已經確定。――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為惡的事。瑪拿西有一個好父親,但他卻沒有效法他的榜樣。亞哈斯撒下的邪惡種子在這地百姓中間結出了罪孽的果實,現在希西家去世了,罪惡又佔據了優勢。──《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2~3瑪拿西的罪乃是猶大諸王中最邪惡的,導致全部的人民因此招受被擄的審判(12節;二十四3)。他行摩西律法明文禁止的「迦南人所行的」。那些可厭惡的事(RSVAV、和合作「可憎的事」)都是拜偶像的行為(參:王上十四24),重築希西家所毀壞的(王下十八3~5),效法亞哈(王下十六3)所行。

山丘上的祭壇(邱壇)曾被希西家摧毀(十八4;參:代下三十一1)巴力壇亞舍拉像(亞斯他錄女神敬拜的象徵)亞哈(王上十六32~33)所引進的。這些罪行現在被引進聖殿範圍以內。瑪拿西是「猶大的亞哈」,是大衛的相反。敬拜天上的萬象乃巴勒斯坦一向流行的風俗(一如「天后」的敬拜,耶七17~18,等等)。──《丁道爾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3「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毀壞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作亞舍拉像,效法以色列王亞哈所行的,且敬拜侍奉天上的萬象,」

         「亞舍拉」:見王上1423注。

          「天上的萬象」:指亞述及巴比倫所拜的星象,這裡顯示瑪拿西可能受了亞述的控制和影響。――《串珠聖經注釋》

         「亞舍拉」:迦南的女神,巴力的配偶。通常是以立在巴力祭壇旁邊的木柱型態出現。此處是單數型態,指的就是這個特殊的迦南女神。

         「天上的萬象」:意思可以是「天體」,也可以是「天使」、「天軍」。――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重新建築。希西家生前所結的善果大都被他兒子的惡行給抵消了。那些敬拜偶像、放縱、殘忍而又迷信的儀式在希西家的時候都被禁止了,但現在又都死灰復燃。多神的崇拜得以恢復,人們又開始敬拜偶像,猶大偏行正路太遠,它的罪孽快要滿盈了。 

  為巴力築壇。對巴力的崇拜在以色列非常普遍,亞她利雅(王下1118)和亞哈斯(代下282)統治期間曾經盛行一時,現在猶大也陷入到這一邪惡的洪流中來。 

  天上的萬象。這是指日、月、星辰。聖殿入口處擺放的日車和馬(王下2311)可以證明當時人們對太陽的崇拜。──《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4「在耶和華殿宇中築壇。耶和華曾指著這殿說:“我必立我的名在耶路撒冷。”」

耶和華獨一的彰顯祂的屬性及同在,因此必須是惟一的敬拜對象(見王上八16~19;出二十24)。因為列王紀上六章沒有提及聖殿兩院,有些解經家視此為以西結的內院及外院(結四十9)。也可能是指二十章4節的中院。──《丁道爾聖經註釋》

         「立我的名」:見王上816注。――《串珠聖經注釋》

         殿宇中築「壇」:原文型態是複數,表示築了「一些祭壇」。

         「我必立我的名在耶路撒冷」:參考 王上 8:29  9:3 。――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王下二十一5「他在耶和華殿的兩院中為天上的萬象築壇,」

         「兩院」:可能是指聖殿的內院(王上712)和王宮的「中院」(王下204)――《串珠聖經注釋》

         「天上的萬象」(5)指亞述人所拜的星象。瑪拿西不但恢復了迦南地原有的偶像,還引進亞述的偶像。──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王下二十一6「並使他的兒子經火,又觀兆,用法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他的怒氣,」

有關在火中獻上自己的兒子(NIV),應與希伯來文「使他的兒子經火」(和合)相對照,而非RSV「將他的兒子焚燒為祭」,後者乃指兒童獻祭,見十六章3節。

有關「算命」(RSV、呂譯)法術,見:十七章17節,有關「占卜」(RSV)觀兆(MT nih]e{s% 可能是指唸咒或玩蛇的魔術)交鬼的,「鬼」,及\cs9靈媒暗示承認除了神以外另有啟示的能力。這些都是摩西時代便已禁止的古代風俗(利十九26;申十八10~14)。沒有證據顯示申命記對這些風俗的禁止是後來的時期所編輯加入的。──《丁道爾聖經註釋》

         關於用人類獻作祭物,參看十六章3節的腳註。――《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使他的兒子經火」:見王下163注。――《串珠聖經注釋》

         「使他的兒子經火」(6),指把兒子焚燒獻給偶像為祭。在猶大諸王中,只有亞哈斯和瑪拿西悖逆到這樣可怕的地步(十六3;二十一6)──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經火」:照 代下 33:6 看來,應該就是焚燒自己的兒女。

         「觀兆」:「占卜」、「卜卦」 觀測徵兆」。

         「用法術」:「使用占卜」。

         立「交鬼的」:「巫師」、「鬼魂」。

         「行巫術的」:「熟悉的靈 (與靈界有密切交往的占卜師)」。――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經火。那些邪惡的人好像特別鍾情於這種獻活人為祭的殘忍風俗。亞哈斯曾用火焚燒他的兒子(王下163;代下283),這種殘忍可憎的事在猶大國最後的歲月中屢次被當作一種突出的罪惡提到(73132192~63235;結162020262337) 

  交鬼的行巫術的(直譯為:通曉的靈)。對於希伯來人這種行為是以死刑來禁止的(2027)──《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7「又在殿內立雕刻的亞舍拉像。耶和華曾對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說:“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和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

         “亞舍拉”是巴力的配偶。參看士師記二章13節的腳註。――《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亞舍拉像:據烏加里特文獻記載,亞舍拉是海之神EI神的配偶。而且這一女神還生了巴力及其他幾個神。聖經中與巴力神一起多次提到 亞舍拉像(37626~30;王上1819)。也用在了與焚燒祭壇(178)、壇(172)、邱壇(代下76)、其它偶像(代下342)有關的地方。“亞舍拉”有“原木”、“柱子”、“雕像”等意思,所以也翻譯成“柱像”“木偶”等(3413;申75123;賽178;耶172;彌513)。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和這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所羅門陷入偶像敬拜之時曾在耶路撒冷以南的山上建邱壇(王上117),而且其他王也都這麼做過。但是瑪拿西和他的祖父亞哈斯更進一步將偶像搬到了耶和華殿內,並事奉它。瑪拿西如此褻瀆與不顧神的名,神依然長時間忍耐。因為神是持久忍耐的神(31~6)。結果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245)。因此瑪拿西受到了懲罰,被鐵鍊捆綁被擄到了巴比倫(代下3311)――《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在殿內。瑪拿西行可憎的事超過在他以先猶大的諸王。瑪拿西在聖殿院內所立的可憎偶像後來被約西亞帶到汲淪溪焚燒(王下236)──《SDA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王下21:7>

【王下二十一7  亞舍拉是個甚麼偶像?】亞舍拉是迦南人的女神巴力的妻子。她的柱像是木頭造的。神明確地禁止以色列人去拜亞舍拉木偶(參出3413與申123)――《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8「以色列人若謹守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他們的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他們的一切律法,我就不再使他們挪移,離開我所賜給他們列祖之地。”」

         「使他們挪移」:原文作「使以色列的腳飄流」。――《串珠聖經注釋》

 

【王下二十一9「他們卻不聽從。瑪拿西引誘他們行惡,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甚。」

希臘文加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時耶和華所滅的列國仍然擁有殘餘的影響力,引誘以色列人追隨他們所行(王上十四24;申十二29~31)。──《丁道爾聖經註釋》

         表面上,是瑪拿西引誘百姓行惡。實際上,百姓本來就「不聽從」(9)神的話,「瑪拿西引誘他們行惡」(9),只不過是把人肉體裡的「惡念」引誘出來變成了「惡行」。──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列國更甚」(9),指悖逆的百姓比外邦人更加熱衷敬拜外邦的偶像。許多外邦人對自己的偶像已經失望,而悖逆的百姓卻對偶像充滿了憧憬,結果「行惡」更甚。這個諷刺的對比提醒我們,如果信徒對世界的經歷不深,一旦得著機會「行惡」,很可能比那些對偶像已經失望、對罪惡深有體會的世人「更甚」,甚至不覺得自己在「行惡」。──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列國更甚。巴勒斯坦異教的居民正是因為他們敗壞的行為才被毀滅,但是現在神這立約的百姓在腐敗可憎的偶像崇拜上卻比他們更加墮落。肉體的放縱、兇殺流血、殘酷壓迫的事隨著真信仰的貶黜和沒落而大行其道了。猶大所犯之罪的可怕在於,他們離棄了他們自己純潔的信仰和獨一的真神神而去隨從那些最腐敗的崇拜形式和最低下不堪的偶像。──《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0「耶和華藉他僕人眾先知說:」

         「藉他僕人眾先知說」:原文是「藉他僕人眾先知的手說」。

         ◎現存的先知書中,沒有任何一個先知的工作年代是瑪拿西王年間。猶太傳統認為以賽亞就是在瑪拿西王年間被鋸子鋸死。因此21:10,16 的記載,可能是很多先知用生命來替神發言導致被殺的紀錄。――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眾先知。與瑪拿西同時代先知的身份都不能確定。以賽亞列在第一批為信仰受逼迫的人之中(見《知君》第三十二章)──《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0~15本文記錄了神對以色列百姓的審判,因為他們所行的比罪大惡極的亞摩利人所犯的罪(1516;王上2126;摩29)更加惡劣。而且這一審判宣佈以色列將在迦南地被屠殺或被趕出,如同他們進迦南地擊殺和趕出原住民一樣(1314)。後來以色列被羅馬所滅,流離飄蕩在世界各地近2000年的原因也在於此。因此信徒犯罪聽到神的警告時要及時悔改(撒下127~15),否則其良心會越來越麻木,而招來神更大的懲誡。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二十一11「 “因猶大王瑪拿西行這些可憎的惡事,比先前亞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猶大人拜他的偶像,陷在罪裡,」

         “亞摩利人”。邪惡的象徵。參看創世記十五章1316節的腳註。――《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亞摩利人」:泛指原居迦南地的外邦人。――《串珠聖經注釋》

         亞述帝國並不強迫藩屬國改變宗教政策,但瑪拿西的行為卻與他父親希西家背道而馳(十八3~5),重蹈祖父亞哈斯的覆轍(十六313),無視北國滅亡的教訓(十七7~23),成為猶大諸王中最悖逆的一個王。但瑪拿西在位的時間卻長達「五十五年」(1),是南、北國諸王中最長的。這不是神的祝福,而是要讓百姓在神的審判(11~15)面前無可推諉。過去,神在瑪土撒拉的時代給了地上的人九百六十九年悔改的時間(創五25~26),好叫他們在大洪水的審判面前無可推諉;現在,神也在瑪拿西的時代給了百姓五十五年回轉的時間,好叫他們在被擄巴比倫的時候無可推諉。──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亞摩利人」:「山居者」之意。泛指迦南地的原住民。――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亞摩利人。出現在這裡的亞摩利人是代表古代的迦南各族(見創1516;王上2126;結163;摩2910)──《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2「所以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叫一切聽見的人無不耳鳴。」

降禍與耶路撒冷乃指耶路撒冷在主前五八七年最後淪陷一役,與耶利米的預言相呼應(十九3)。請注意以色列的神一語在耶利米書中出現過三十二次。建築用語準繩和線鉈(賽四十四13)乃指完全的、不留餘地的毀壞(賽三十四11;摩七7~9),以色列(亞哈家)所經歷的便是這種毀滅。擦盤將盤倒扣表示應許地的居民將被驅逐出境(參:耶五十一34)。──《丁道爾聖經註釋》

         被擄的壞消息使人聽了“無不耳鳴”。――《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耳鳴」:即「顫驚」。――《串珠聖經注釋》

         「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叫一切聽見的人無不耳鳴」(12),指主前586年耶路撒冷淪陷,百姓被擄巴比倫。神曾經差派先知耶利米向猶大君王和百姓宣告:「我必使災禍臨到這地方,凡聽見的人都必耳鳴的預言相呼應」(耶十九3)──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耳鳴」:「耳朵刺痛顫抖」。――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聽見的人無不耳鳴。見撒上311節和耶193節中相同的短語。──《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3「我必用量撒瑪利亞的準繩和亞哈家的線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淨耶路撒冷,如人擦盤,將盤倒扣。」

         耶路撒冷會按照審判撒瑪利亞和亞哈的公義準則受審,結果也會被毀滅。――《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本節的意思是:耶路撒冷將和撒瑪利亞及亞哈家遭遇同一命運。“準繩“和”線鉈“都是建築房屋時定水準的工具。北國和它的君王因為沒有達到神所定的標準,遭受了覆亡的命運。現在神衡量南國,一樣遠遠達不到標準,所以必象清洗碗盆一樣,把猶大國“擦淨”、“倒扣”,徹底清除,無一人可以倖免。――《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準繩」和「線鉈」:可代表標準(參賽2817),顯示神對以色列及對猶大有相同的要求;但亦可代表神的審判(19),猶大因沒有達到神的標準而同樣招來亡國的收場。

          「倒扣」:即「翻倒」。――《串珠聖經注釋》

         「用量撒馬利亞的準繩和亞哈家的線鉈拉在耶路撒冷上」(13),意思是神用怎樣的標準審判北國以色列,也將用同樣的標準審判南國猶大。──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擦盤,將盤倒扣」,比喻應許之地的百姓將被驅逐出境(耶五十一34)──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準繩」:即「鉛垂線」,用以測量建築物是否垂直。這裡引伸為神公義的標準。

         「線鉈」:「鉛墜」、「鉛錘」。

         「倒扣」:「翻轉」。

         21:13 意義很清楚,神用怎樣的標準審判亞哈家和撒馬利亞也會用一樣的標準審判猶大。既然瑪拿西王和猶大人的行為與北國以色列一樣,下場當然也會一樣:完全被擄。就好像盤子被倒扣一樣,耶路撒冷的居民完全不剩一人。――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撒瑪利亞的準繩。神將要用他衡量撒瑪利亞的標準來衡量耶路撒冷(見摩77~9;哀28),在他那裡絕無偏私。既有鄰國以色列的鑒戒在先,而猶大卻沒有吸取教訓,這樣後者所要承擔的罪責就更大了。 

  如人擦盤。耶路撒冷在神的手中就像一個盤子,要被他徹底的擦淨。希伯來文中並不存在這個字,這句話的動詞應該有一個更加通用的主語,好像某人擦盤。 ──《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4「我必棄掉所餘剩的子民(原文作“產業”),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使他們成為一切仇敵擄掠之物,」

         「子民」:應作「產業」(見耶127)――《串珠聖經注釋》

         棄掉所餘剩的子民:神要厭棄立約之餘剩的民(98),並不表示要完全改變神的計畫。而是意味著神要丟棄背離神之旨意的剩餘的兩個支派,就象神除滅拜偶像和悖逆成習的以色列10個支派一樣。這就表示公義之神預備了對罪惡的懲罰(927;箴1121;結74~9)――《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餘剩的子民」(14)指南國猶大,因為北國以色列已經被亞述擄去。──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所餘剩的子民」:原文是「所餘剩的我的產業」。意思就是北國以色列已經被擄去,南國猶大算是「剩餘的」。――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仇敵。見申283637;賽422224;耶301516. ──《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5「是因他們自從列祖出埃及直到如今,常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我的怒氣。”」

         「自從列祖出埃及直到如今」(15),表明百姓從一開始就不肯順服。──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10~15節是神借著眾先知向南國猶大發出的警告,但「耶和華警戒瑪拿西和他的百姓,他們卻是不聽。 所以耶和華使亞述王的將帥來攻擊他們,用鐃鉤鉤住瑪拿西,用銅鏈鎖住他,帶到巴比倫去」 (代下三十三10~11)──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直到如今。耶和華已長久忍耐他的百姓。他待他們的恩典本是他們不配得的,他在他們本應遭受毀滅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饒恕他們,給他們悔改的機會和時間。──《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6「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使猶大人陷在罪裡,又流許多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從這邊直到那邊。」

「流……無辜人的血」意指壓迫年幼、無辜、敬虔的人(參:王下二十四3~4)。猶太人的傳說(《以賽亞升天記》)中記載以賽亞是在瑪拿西任內被鋸成兩半而死(參:來十一37)。另外有人解釋說此乃有關瑪拿西剷除異己之記錄425。──《丁道爾聖經註釋》

         據傳統說,瑪拿西把以賽亞殺害了(參看以賽亞書的簡介)――《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瑪拿西的罪行包括殺害先知和敬畏神的人。這些都是反對他倒行逆施的人。遭他毒手的人必甚多。據猶太傳統,先知以賽亞是在瑪拿西作王時,被他用鋸鋸死(參來十一37)――《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無辜人」:可能指被殺的先知。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先知以賽亞是在瑪拿西執政時被鋸死的(參來1137)――《串珠聖經注釋》

         本節對瑪拿西的事蹟作了最後的評價,內容可分以下兩部分:①使猶大犯罪:指瑪拿西讓猶大百姓拜各種偶像的罪(2~7)。有關內容請參考1~18節的註解。②流無罪之人血的罪:這裡指的“無罪的人”也包括先知以賽亞在內<1137;賽 緒論>。據歷史學家約瑟夫的記載,他每天殺幾位先知。可見,瑪拿西不僅信仰墮落,而且道德敗壞。統治者理應施行公義。但如果讓無辜者流血,那麼無辜者的血會帶來詛咒,而神必然為無辜者申冤(410~12)。因此統治者應當明白為維護自己的政權而流無辜者的血,那麼不僅對自己,也對國家帶來神的審判和詛咒,所以應當以敬畏的心去行公義之事。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神從埃及選召以色列人「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是要在地上作祂的見證;不但見證神的慈愛、憐憫,也見證神的公義、聖潔。因此,百姓順服的時候,神就用祝福來維持見證;百姓悖逆的時候,神就用管教來維持見證。現在神用「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羅二4)來等待悖逆的瑪拿西,並不是為了包容罪惡,而是要用祂的恩慈領人悔改(羅二4;代下三十三12~16)。「神是輕慢不得的」(加六7),當神的百姓任著自己剛硬不悔改的心(代下三十三17),「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二4),神就會「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撒下七14)。今天,我們傳福音如果只傳「神就是愛」(約壹四16),卻不傳「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9),就是「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太二十三15)了。──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瑪拿西殺害了許多先知。猶太傳統認為,先知以賽亞就是被瑪拿西下令鋸死的(《塔木德 TalmudYevamot 49b)──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 33:11~17 記載了瑪拿西被神懲罰而自卑悔改的事蹟。這些事蹟,列王紀省略之。這可能是瑪拿西執政末期,亞述巴尼帕王遭遇多起叛亂,於是將其附庸國的君王召到亞述拘禁,等到帝國恢復穩定之後才釋放他們回本國。但這短暫的復興,甚至包含後面的約西亞宗教改革,都已經無法挽救整個猶大國的異教崇拜習性了。――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流許多無辜人的血。瑪拿西不只滿足於鼓勵罪惡,他還不遺餘力地阻擋良善。有很多決心效忠神的人現在都成了他惱恨的物件,通國的義人都受到逼迫。以賽亞,這麼一個為真理和公義作堅強見證的人,被那些決意反對他曾為之辛苦操勞的政治和宗教改革的人殘害致死。──《SDA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王下21:16>

【王下二十一16  流許多無辜人的血?這瑪拿西幹的是甚麼事?】按照傳統的說法,當瑪拿西進行大屠殺的時候,以賽亞躲在一個樹洞裡,卻被他們拉出來用鋸鋸死(參來1137~38)。當時也有其他的先知被害。──《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7「瑪拿西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所犯的罪,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罪大惡極的瑪拿西因著神的鞭打,被擄到巴比倫,此後認罪悔改,「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代下三十三12~16)。但瑪拿西雖然悔改了,「百姓卻仍在邱壇上獻祭」(代下三十三17)。正如瑪拿西需要經歷被擄巴比倫才能悔改,百姓也需要經歷被擄巴比倫才能「歸正」(賽一27)。而新約的信徒只有「與基督同死」(提後二11),才能「與祂同活」(提後二11)──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其餘的事。《列王紀》的作者遺漏了一些和瑪拿西有關的很重要的細節,即,他如何被亞述王的官長所俘並被帶到巴比倫,他如何在那裡悔改並得返故國,以及他返回之後的宗教改革(代下3311~19)。以撒巴頓將瑪拿西列在向尼尼微運送木材的二十二個王之中。接續以撒巴頓作王的亞述巴尼帕也將他列在向自己進貢的二十二個王之中。 

  他所犯的罪。《列王紀》中關於瑪拿西統治期間犯罪作惡細節的記述非常的少。例如他將自己的兒子獻作活祭並且鼓勵在欣嫩穀所行之可憎的事(代下336參看王下2310)本卷書中都沒有記載。很明顯,就是他允許在聖殿旁邊為孌童建造房屋(王下237),同樣還是他,將約櫃從聖殿中移出(代下353)──《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7~18瑪拿西壽終,他兒子亞們繼位:瑪拿西雖然罪大惡極,但仍有好的收場,這大概是因為他後來悔改歸正(見代下3312~16)之故。――《串珠聖經注釋》

 

【王下二十一18「瑪拿西與他列祖同睡,葬在自己宮院烏撒的園內。他兒子亞們接續他作王。」

         「宮院」:原文作「王宮的花園」。――《串珠聖經注釋》

         葬在自己宮院烏撒的園內:瑪拿西以前的諸王都葬在大衛城的墳墓裡(王上21012481431158)。但這個園只有在瑪拿西和亞們(26)時提到過,由此推斷,這個園很可能是瑪拿西為自己修建的墓室。而有關這一園的情況,只知道它位於宮殿院內的山上。“烏撒”是在猶大人中常見的名字(撒下68;代上62987137;拉249;尼751),是“強大”的意思,由希伯來語的動詞變化而來。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烏撒」:字義是「強壯有力」,可能是猶大王烏西雅的簡稱。

         ◎烏撒園的位置不詳。有些學者認為烏撒園位於大衛城東,西羅亞村的墳場裡面。瑪拿西葬於烏撒園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王陵空間不足。

         「亞們」:字義是「具有技能的工匠」或「熟練的工匠」。――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自己宮院。沒有記載說亞哈斯以前的猶大王被埋葬在猶大列王的墳墓中。 

  烏撒的園。瑪拿西和他的兒子亞們都埋葬在這裡(26)。關於這個地方沒有更多可知的信息。它可能是一個王宮旁邊的花園,原先屬於一位叫烏撒的人,後來被買下當作皇家的墳地。──《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9「亞們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年。他母親名叫米舒利密,是約提巴人哈魯斯的女兒。」

         瑪拿西晚年認罪悔改,除掉了外邦的偶像和祭壇(代下三十三15),但他的兒子「亞們」(19)卻只學父親的壞樣(代下三十三22)、不學父親的好樣(代下三十三23),又恢復了偶像敬拜(21)──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米舒利密」:字義是「朋友」。

         「約提巴」:字義是「令人滿意的」。地點不詳。

         「哈魯斯」:字義是「熱心的」。――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亞們。瑪拿西的這個兒子和埃及人太陽神亞們同名。瑪拿西給他的兒子取這樣一個名字好像顯示他對埃及這個神明非常尊重。──《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19~24亞們作猶大王:亞們效法父親瑪拿西的惡行,最後被臣僕殺死,這可能是國中反亞述的勢力所為,但結果還是親亞述派得勢(24)――《串珠聖經注釋》

 

【王下二十一19~26本文簡略記述了瑪拿西的兒子亞們的事蹟,內容如下:①與他父親一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20~22)。即亞們完全繼承了其父瑪拿西的惡行。這對今天的家庭教育也有啟發意義,家庭中父母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子女,因此一般問題兒女都與其家庭環境有關。因為家庭對於孩子來講是最重要的學習場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家庭的影響最大<提後 緒論,子女教育的重要性>。②他因叛逆而被殺,從而短短2年的統治生涯就這樣匆匆拉下了帷幕(1923)。亞們作為神之百姓的領袖,不僅沒有悔改所犯的罪,反而越陷越深,於是受到了神的公義之審判(245)。他父親瑪拿西雖然犯下了種種罪行,但受神的懲誡之後還是作了悔改(代下3321),亞們卻沒有學習到這一點。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二十一20「亞們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他父親瑪拿西所行的一樣。」

         據《代下》三十三1017記載,瑪拿西後來在神面前認罪,除掉外邦人神像,拆毀祭偶像的壇。他的兒子亞們又恢復了偶像敬拜,後為臣下所殺(23)――《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看起來瑪拿西後期的歸正並沒有影響他的繼承人,很快整個國家又回到異教崇拜的狀態中了。――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為惡的事。瑪拿西的背道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兒子,使亞們的生活也充斥著罪惡,不受任何的約束。偶像崇拜在瑪拿西統治的後半期曾經受到抑制(代下3316),但現在它卻又死灰復燃,重新取得了優勢,罪惡的洪流再次席捲全地。像從前一樣,肉體的放縱和宗教的墮落一同氾濫。約西亞時寫作書卷的先知西番雅對當時的悲慘情形有一個形象的描述(18931~4)──《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21「行他父親一切所行的,敬奉他父親所敬奉的偶像,」

 

【王下二十一22「離棄耶和華他列祖的神,不遵行耶和華的道。」

  離棄耶和華……神。亞們好像是全然離棄了耶和華,再沒有一點顧及。他拒絕像他的父親一樣在耶和華面前自卑,反倒犯罪越犯越大”(代下3323)──《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23「亞們王的臣僕背叛他,在宮裡殺了他。」

         「亞們王的臣僕背叛他,在宮裡殺了他」(23),可能因為朝中發生親亞述和親埃及的黨派之爭,亞們被親埃及的一派所殺。雖然亞們和約阿施(23節;十二20)這兩位猶大王都是被臣僕所殺,但南國卻沒有像北國那樣發生纂位,百姓繼續擁立大衛的子孫作王(24節;十二21)。這都是神在背後的管理,因為神負責實現大衛之約,「照祂所應許大衛的話,永遠賜燈光與他的子孫」(19)──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一般認為亞們被殺,是因為他的政治取向。當時埃及與亞述的勢力仍然對峙(亞述國內叛亂四起,埃及第二十六王朝興起),可能是路線之爭引來殺機。――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背叛他。這裡並沒有給出背叛的原因。這起刺殺的原因可能是宮廷的官員與王有些私人的仇怨,也可能是王極端的偶像崇拜所引起的反彈。不論是何種原因,這起背叛顯示了人民對皇家政策的不滿。──《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23~24沒有記錄顯示亞述在此段時期中有任何幹預,因此亞們所遭遇的背叛可能是由一個親埃及的政治團體所策畫,與宗教動機無關。──《丁道爾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24「但國民殺了那些背叛亞們王的人,立他兒子約西亞接續他作王。」

         亞們為背叛他的臣僕所殺,但未發生象北國那種纂位的事,有國民起來殺了背叛的人,立亞們八歲大的兒子約西亞作王。臣僕的叛變或和當時國內主張親亞述或親埃及的爭議有關。亞們“行他父親一切所行的”,包括親亞述的政策。此時,亞述勢力已衰微,埃及複起,再度覬覦巴勒斯坦。而迦勒底人勢力也已抬頭,背叛亞們者或為親埃及的一派。――《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殺死亞們的臣僕可能是要自己掌權,於是百姓處死了叛逆者之後,將亞們的兒子約西亞擁戴為王。這表明猶大百姓儘管拜偶像,在神面前極端叛逆,但仍存有保持大衛王朝正統性的歷史意識。因有了這一意識,猶大人才能夠推舉了受到神最高稱讚的約西亞為王(2325)――《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約西亞」:字義是「耶和華所醫治的」。

         21:24 的記載顯示大衛王朝還獲得猶大百姓的支持,因此亞們雖然被殺,大衛王朝的後裔還是順利登基。――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那些背叛……的人。這起刺殺被看作一種罪行,背叛者也由於民意得到了懲罰,我們從這樣一個事實中找到了些許安慰。背叛者目的何在,經上並沒有解釋。有些人推測說,他們是想結束大衛家的統治,另立一個新的王朝。然而,這種說法卻難以令人置信。因為如果是這樣,約西亞將不得存活,他當時確是處在背叛者的權勢之下。──《SDA聖經註釋》

 

【王下二十一25「亞們其餘所行的事,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

 

【王下二十一26「亞們葬在烏撒的園內自己的墳墓裡。他兒子約西亞接續他作王。」

         “烏撒”可能是烏西雅(亞撒利雅)的縮寫(十四21)――《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神允許瑪拿西父子倒行逆施,暴露了亞當後裔「全然敗壞」(申三十一29)的光景:

   1.跟著屬靈的希西家復興的百姓,也跟著悖逆的瑪拿西學壞,卻不肯跟著悔改的瑪拿西學好(代下三十三17)。這表明,百姓「行惡」(9)不是別人教的,而是人裡面「惡行」(詩一百三十九24)的暴露,所以墮落容易歸正難。因此,一個人屬靈、敬虔,並不表明他沒有全然敗壞,只是還沒有機會暴露肉體的本相。信徒若真正認識了自己的全然敗壞,就不敢自以為義,而會更多地以公義、聖潔來鑒察自己,用慈愛、憐憫去對待別人。

   2.瑪拿西的悔改並沒有帶動百姓的屬靈復興(代下三十三17),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能改變;而約沙法「你我不分彼此」(7;王上二十二4)的大愛無疆,也沒能改變亞哈和約蘭。信徒的愛心、見證、教導、榜樣,也不能讓所有的人都「悔改歸正」(徒三19),唯有「預定得永生的人」(徒十三48)才能相信。因此,傳福音的人都應當「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要用「屬靈的功利心」來代替「愛人如己」(太二十二39),因為「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林前三7)──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瑪拿西以後猶大君王都不葬於王陵中,應該是因為王陵空間不足。――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思想問題(第廿一章)

 1 我們從本章看到以色列人再度犯罪離棄神。你對人犯罪的傾向和環境的壞影響有什麽想法?你認為世界上會否出現無罪惡、無不義的烏托邦?

 2 本章不斷重複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有什麽含意?你是否感覺耶和華對以色列國太嚴厲和苛刻?對你又怎樣?

 3 當時向瑪拿西提出警告的有那些先知?參16注。他們許多不見經傳,但是神有否忘記他們?參腓43; 詩11615。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規勸他,有否產生果效?參代下3310~20。你願否做一個無名的「先知」,力諫時奸?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