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下第九章拾穗

 

【王下九1「先知以利沙叫了一個先知門徒來,吩咐他說:“你束上腰,手拿這瓶膏油,往基列的拉末去。」

         關於“先知門徒”的身分,參看第二章3節的腳註。――《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基列的拉末」(1)是約旦河東靠近亞蘭邊境的重鎮,是以色列與亞蘭爭戰的前線,「耶戶」(2)是駐守拉末的以色列將領(14)。當亞蘭王哈薛南下進攻拉抹之後幾個月,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從北方入侵亞蘭。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一起在「基列的拉末」迎戰亞蘭王哈薛(28),約蘭負傷後,哈薛在黑門山被亞述大軍打敗,撤回大馬士革。所以約蘭有機會回到耶斯列行宮養傷(15),留下軍隊繼續駐守「基列的拉末」,防備亞蘭和亞述。──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以利沙派人膏立耶戶為王(1),是執行神在西奈山給以利亞的指示(王上十九16)。從那時起,神繼續賜給亞哈家許多恩典和拯救,但亞哈家卻仍然「藐視祂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羅二4),「貼近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總不離開」(3)。神的忍耐並不是為了等候亞哈家悔改,也不是為了用教導、見證、榜樣或神跡來挽回百姓,而是為了顯明人已經全然敗壞,靈性已經「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二1)。當這一切見證都已經顯明以後,亞哈王朝也就照著神的宣判(王上二十一29),到了接受神審判的時候了。──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以利沙派一位年輕的先知門徒前去膏抹耶戶,可能因為自己太引人注目,而耶戶所要執行的任務需要保守秘密。猶太傳統認為(Seder Olam Rabbah》第18章第68),這位「先知門徒」(1)就是「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十四25)──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先知「門徒」:原文是「兒子」。實際上是「門徒」的意思。

         「先知門徒」:猶太傳統認為此人就是約拿 王下 14:25

         「束上腰」:當時的人穿長外衣,不容易走得很快,所以在走動之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把腰束起來。

         這「瓶」膏油:「小瓶子」、「細頸瓶」。

         ◎這個任務是 王上 19:16 神交付給以利亞的。――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先知以利沙。關於以利沙的敘述在816節因為插入約蘭和他兒子亞哈謝在猶大統治的描寫而中斷。現在經上的記述又回到以利沙身上。也許有人會提出問題:經過了如此之長的關於先知工作的敘述(212815)為什麼不連貫地將以利沙的生平故事講完呢?這是因為,《列王紀》是基本上根據編年順序記載以色列和猶大諸王歷史的。以利亞和以利沙的事固然很重要但也是穿插在諸王的記載之中的。目前以利沙要做的這件事和亞哈謝以及約蘭在世最後的日子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當前關於先知的記載和那些王統治的敘述兩相交織起來。 

  一個先知門徒。現在以利沙身邊有一群先知門徒與他同在,他們一直協助以利沙完成各種工作。這個奉差遣的人具體是誰不得而知。十一世紀的猶太人學者拉吉說,此人是王下1425節提到的在耶羅波安二世統治期間作先知的約拿。但事實很可能不是這樣,因為耶羅波安二世直到五十年後才登基作王。另外在猶太拉比的研究中也沒有證據證明這裡提到的先知門徒是約拿。 

  (直譯為:盒子)。應該翻譯為”(見撒上101)。那時的油和膏一般都是裝在陶、石頭、玻璃製成的瓶或罐裡,在埃及和米所波大米發現了很多這樣的器皿。 

  基列的拉末。以色列王攻打基列拉末時受了傷,現在已經撤回到了耶斯列。直到此時經文中還遠沒有講述這次圍攻基列拉末是否成功,但其結果已經指明了。──《SDA聖經註釋》

 

【王下1 膏立君王古代近東某些地方有膏立君王的慣例。埃及人和赫人相信受膏能保護其人不受冥界神靈之害。大部分證據來自赫人描述登基典禮的史料。美索不達米亞的君王則沒有膏立的證據。埃及法老不受膏立,但卻膏立其臣子和藩屬。膏立確認他們受其統治,同時表示受他保護。亞馬拿文獻中提到努哈瑟(位於今敘利亞)的王受法老所膏。這模式符合耶戶受膏,表示他得到眾先知而至於耶和華支持的觀念。在撒母耳記下二4,膏立大衛的則是百姓。此舉顯示大衛和受他統治的人之間,某種契約的存在。努斯人訂立商業合同時,以油彼此相膏。在埃及,油膏抹也用在婚禮中。按照以色列的慣例,膏抹是揀選的象徵,經常和聖靈的賞賜有密切關係。此外,在整個古代世界,膏抹都是一個人法律地位得到提升的象徵。保護和身分改變兩個概念,可能都與君王受膏有關。膏抹能在國位上保護他,並且使他與神界認同。──《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1 基列的拉末基列的拉末之實際地點未能肯定。大部分學者根據遺址大小、地點,和表層勘測所發現的鐵器時代陶片,接受蘭米思遺址就是這城的理論。這看法若是正確,基列的拉末便是位於王道之上,大馬色南下之路轉往西行的轉捩點那裡。這路在伯珊附近渡過約但河,進入耶斯列穀,與主要的大幹道會合(見:創三十八有關商道的附論,第88)──《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LinkToBook:TopicID=710}

<syncBible ref=王下9:1>【王下九1  耶戶奪取以色列王位】“束上腰”指將外衣用帶子束上,使人更容易奔跑。――《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下1~3以利沙遣徒膏耶戶】根據猶太傳統(Seder Olam),這位奉差往國外去的未具名少年先知便是約拿(王下十四25)。顯然耶戶是有野心的人,同時也不滿於當時政權及及其苛徵重賦。然而,他是神的器皿,要用暗利王朝賴以起家的軍隊來結束此王朝。

  耶戶是北國(以色列)列王中惟一被膏者,可能是要指示他應效法大衛而行。  這種旅途用的(希伯來文 pak[)乃與撒母耳所用的同一種(撒上十1)。耶戶之名意為「耶和華是(真實)惟一的」,可能原已傾向敬拜耶和華神。根據亞述人在主前八四一年的記錄,他們稱他為「暗利之子 Yaua(撒縵以色三世的黑石碑作 Ya~u!~a ma{r Humri)324,視他為撒瑪利亞另一位合法君王。後來的先知卻甚鄙視他(何一4)寧示的兒子約沙法加入其父之名以免與猶大王約沙法(亞撒之子)混淆。「眾兄弟」可能應為同僚(和合、NIV)、「同伴」(RSV)或僅指有關的弟兄同僚(REB)內屋(呂譯)可保持隱密,直到耶戶自己擇期公開為止325。他需要逃跑,因為不知道軍隊中擁護約蘭者會有何反應。──《丁道爾聖經註釋》

 

【王下九1~10本文記錄了以利沙派一位元先知門徒給耶戶授膏的事件。這一事件不僅實現了神對以利亞的命令,同時也預告了對亞哈王室的審判。①命令的實現(王上1915~17):膏耶戶作以色列王的命令是神給以利亞的命令,但當時時機未到,所以由後來的以利沙來完成。這與神應許亞伯拉罕賜予迦南地,但要等400年才實現相似(157~21)。他們在埃及等待400年的最關鍵的原因是迦南的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1516)。②審判的預告(7~10):神曾向以利亞說過亞哈“還在世的時候,我不降這禍,到他兒子的時候,我必降這禍與他的家”(王上2129)。為了完成這一審判,神選擇了耶戶,並很具體地預言耶戶如何審判亞哈家。這一審判聽起來似乎很殘忍,但神如此作是為受耶洗別所害的先知和耶和華僕人的血申冤(7)。可見,神親自為自己的百姓所蒙受的冤屈申冤,是血的申冤者(3235;詩941;羅1219;帖前46;來1030)。所以信徒們不應該以惡報惡,反要以善勝惡,因為申冤在神(1217~21)――《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九1~13耶戶受膏作以色列王:神曾經向以利亞表示(見王上1916~17), 要膏立耶戶為王,藉著他滅絕亞哈的後裔,以報亞哈和耶洗別殺先知之血仇 (7~9)。 當時耶戶是以色列的將領,掌握軍權,他正在基列的拉末對抗亞蘭軍(14)。以利沙沒有親自膏立耶戶,只派一個年青門徒去,並囑咐他要秘密行事,任務完畢後要立刻逃走,目的是要避免引人注意。耶戶須趁著以色列王在耶斯列養傷的機會下手,乘其不備先發制人。若果讓消息洩漏,被王及早發覺,便會影響耶戶的叛變(15)――《串珠聖經注釋》

 

【王下九2「到了那裡,要尋找甯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使他從同僚中起來,帶他進嚴密的屋子,」

         這個約沙法不是猶大王約沙法。――《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嚴密的屋子」:即屋子的內室。――《串珠聖經注釋》

         「寧示」:字義是「被拯救的」。

         「約沙法」:字義是「耶和華已審判」。

         「耶戶」:字義是「耶和華是他」。

         「同僚」中起來:原文是「兄弟」,此處的意思顯然就是指「軍中的袍澤」。

         「嚴密的屋子」:原文是連續兩個「房間」、「房間」,表示「隱密的內室」。――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耶戶。經文中除了這裡提到耶戶是約沙法的兒子之外再沒有就他的家譜和出生地有任何細節的記述。亞述的歷史中屢次提到了耶戶。撒縵以色三世作王第十八年(一般被認為是:主前841)的一個記錄中提到他打敗哈薛,同時這個記錄中還提到他從Iaua mar Humri耶戶,暗利的兒子手中收下貢物。這個記載和撒縵以色作王第六年一個講述亞述王和亞哈在誇誇(卡卡)作戰的記錄(見第81159)結合起來,我們不僅可以將亞哈統治的最後一年還能將約蘭的死以及耶戶的即位和亞述的歷史在時間上統一起來。 

  同僚。這是指他的夥伴或同事,即,與他在一起的眾位軍官(見第5) 

  帶他。字面上是,使他進來。先知的使者指引耶戶進了另一間屋子,在那裡他可以與之作秘密的會談。 

  嚴密的屋子(直譯為:裡屋)。字面上是,嚴密的屋子”(見王上20302225)。不一定是秘密的,但必須是一個私下的空間,在那裡使者可以單獨與耶戶交談。──《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3在以色列的政治大動盪時期,最為重大事件之一就是耶戶的革命。雖然這次革命得到軍隊的支持,但因他也是受膏作王,所以符合以色列傳統的王位繼承規定。因他作王不是依賴人的力量,而是被神選擇,因此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所以在他的統治初期受到了先知們的支持,他所施行的政策中突出地反映了宗教改革(除掉偶像)的意志。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九3「將瓶裡的膏油倒在他頭上,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說完了,就開門逃跑,不要遲延。”」

         參看列王紀上十九章16節。撒縵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的黑方尖塔(BlackObelisk,日期為主前841)上,把耶戶向這位亞述統治者進貢的情況描繪出來。――《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以利沙要先知門徒「說完了,就開門逃跑,不要遲延」(3),可能因為他說完預言後(6~10),可能會被耶戶殺人滅口。──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逃跑」:「逃離」、「逃走」。

         不要「遲延」:「等候」、「等待」。

         ◎以利沙要先知門徒膏完耶戶立刻離開的原因,看 9:6~10 的記載就可以理解。 9:3 的記載應該只是簡要的紀錄,實際上神要求先知門徒傳達「殺光亞哈家」的命令,因此先知門徒可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如果被捕,可能要被殺頭。所以這個不具名的年輕先知,肩負著的是相當危險的任務。

         ◎以利沙不自己前往,要派人前去膏抹耶戶,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很多人認識,自己出動很引人注意,所以要派一個沒人認識的後輩去進行膏抹才能順利完成。――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將瓶裡的膏油倒在他頭上。以利亞早在奉命膏以利沙做他繼承人的時候(見王上1916節註釋)就收到了膏耶戶作王的使命。 

  逃跑。膏立耶戶整件事是在非常迅速和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年輕的先知門徒一完成他的使命就迅速離開,沒有等待耶戶詢問或可能得到的報賞。──《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4「於是那少年先知往基列的拉末去了。」

         「少年」(4)可以指四十歲以下的人,也可以指「僕人、隨從」。──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少年」先知:此字可以指四十歲以下的人,也可以是「僕人」、「侍從」的意思,此處可能就是「先知助手」的意思。

         ◎顯然,當時耶戶是拉末城的守將。國王雖然負傷離開,耶戶仍然負責鎮守拉末城。――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那少年。這個表達在英文LXX版和敘利亞文譯本中只出現過一次。──《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4~10少年先知達成任務】此任務的使者是「一位少年,少年的先知」(MT),大部分的英文譯本( LXX)均省略其中一個「少年」,其意應當不是指「一位非常年輕的人」,而是指先知的助手(Vulg.,參:王下十九6),因為此詞乃指很廣泛的年齡範圍,由年輕的助手到成年的押沙龍(撒下十四21,十八5)均在內。他看見眾軍長「坐」(希伯來文)在一起(NIVJB)開會(RSV、現中),這是一種解釋。當膏抹完畢後,先知(有些解經家認為是後來的編者)詳述神諭(7~10節,參3)以解釋耶戶之使命為何。耶戶應當已然知道亞哈的下場(25~26節;王上二十一21~24)。亞哈家除了會滅亡外,還會遭受申命記所規定殘殺神僕人會招致的刑罰(申三十二43)。列王紀惟有此處強調耶和華是報仇的神,祂使用耶戶作為報血仇的使者(參:創四24;啟六10)。這概念在大衛生平中非常明顯(撒下四8,二十二48;參:詩九12,七十九10)。死於耶洗別手下的包括拿伯及其眾子,還有許多先知(王上十八4,十九10),俄巴底只救出了一百位(王上十八13)。耶戶的責任是貫徹實施此任務,一如耶羅波安(王上十四10)及巴沙(王上十六311~12)全家的遭遇一樣。

  王權通常帶來政治及宗教上的腐敗,隨之而來的便是神的審判(參:撒上八6~18;何十三11)。第10節應驗了列王紀上十四11,十六4及二十一23。──《丁道爾聖經註釋》

 

【王下九5「到了那裡,看見眾軍長都坐著,就說:“將軍哪,我有話對你說。”耶戶說:“我們眾人裡,你要對哪一個說呢?”回答說:“將軍哪,我要對你說。”」

         眾軍長都坐著:這些軍長會面的地方就是基列的拉末,即前章提到的戰爭還在進行中。沒提約蘭在場,只有眾軍長,可見此事可能發生在約蘭受傷撤回以色列之後(1415節;829)。約瑟法斯則認為當時約蘭受傷撤回以色列時把最高指揮權交給了耶戶。其根據是當眾軍長聽到耶戶的話後,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臺階,使耶戶坐在其上。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軍長」:「軍隊的統治者」。

         「將軍」:與「軍『長』」原文相同。――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坐著。這些軍長可能是在院子裡坐著,因為根據下一節,耶戶聽到先知門徒和他說的話之後,就進了屋子。 

  耶戶說。很明顯耶戶是眾軍長的首領。他現在是以色列軍隊的元帥。當以色列王離開基列拉末的時候還沒有將城攻取,因此,戰鬥依然在進行。約蘭可能將他的傷當作離開部隊的藉口,好逃避戰爭的嚴酷和危險。而耶戶繼續督戰攻城並最終將其佔領。他也因此成為了全以色列的民族英雄。──《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6「耶戶就起來,進了屋子,少年人將膏油倒在他頭上,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我膏你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王。」

  以色列的。神依然承認以色列是屬自己的國家,他作為合法的統治者現在要為其選立新王。 

  膏你作……王。這無疑是從神而來的使命。膏立新君的時機已到,他將要除滅邪惡的暗利王朝。對於加冕作以色列王的一位來說,現在既是一次機會,同時,也是一種責任。──《SDA聖經註釋》

 

【王下6~10 先知和政變的策動南國猶大王位接替的根據,是永遠確立於神和大衛家所立的約上。北國以色列按照先知的宣告而建立(王上十一29~39),但王朝的接續卻沒有保證。每個主要王朝(耶羅波安、巴沙、暗利、耶戶)的興衰都與先知的宣告相符。指定為王之人有時甘於等待時機成熟(耶羅波安),但在別的情況下,一如本節,先知宣告就激發了政變。古代近東的祭司經常是政治事務的要角,但古代近東其他地方的先知,卻沒有一人扮演以色列立王者的角色。無論如何,古代近東的普遍觀念是先知不但宣講神明的信息,更在宣講之際觸發神明的行動。亞述王以撒哈頓對藩屬指示,要他們舉報任何不合宜或批評的話,特別提到先知、超脫式預言者,和解夢家。難怪對君王不友善的先知必須監視,免得他製造混亂。如此,君王想要囚禁這種先知,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的話一出口,已經有煽動叛亂或帶來厄運之虞。──《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九6~10;十30神會委任耶戶滅亞哈的全家,為什麼他後來又定耶戶流人血的罪呢(何一4)?】

     列王紀下九78記載:「你要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我好在耶洗別身上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之冤。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凡屬亞哈的男了,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這是神委派耶戶的使命,毫無疑問,耶戶已徹底執行了。耶戶從基列的拉末騎馬往耶斯列,射殺約蘭王以及猶大王亞哈謝(因為亞哈謝是耶洗別的孫兒)。之後,耶戶到了撒瑪利亞,恐嚇該城的長老,要他們將住在王宮裡的亞哈的七十個兒子全數殺死(參王下十1~10)。不久,耶戶計劃將以色列所有領導拜巴力的人殺掉。他首先安排拜巴力的人在巴力廟內大事慶祝,然後就在巴力廟裡殺死他們。耶戶將巴力崇拜者關在廟裡,就命軍兵進廟屠殺他們,之後更將巴力廟拆毀焚燒,使這些地方永不可能用以敬拜巴力(18~27)

    耶戶以鐵腕手段對待拜偶像者,以嚴厲手段打擊國境內的巴力崇拜。因此,耶戶得到神的贊許:「耶和華對耶戶說,因你辦好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照我的心意待亞哈家,你的子孫必接續你坐以色列的國位,直到四代。」(王下十30)亞哈及耶洗別曾殺害耶和華的幾百個祭司(王上十八1413),於是,神委派耶戶執行審判,而耶戶更徹底剷除以色列境內的那些殘害人心靈的偶像崇拜。為這緣故,神確立耶戶的王位,他之後「四代」的子孫也都安坐在王位上。(即是約哈斯,八一四至七九八年;約阿斯,七九八至七八二年;耶羅波安二世,七九三至七五三年;撒迦利雅,於七五二年登位,但數月後即被暗殺。)

    然而,耶戶在他自己一生的功績中,並未能享受作為一國統治者或捍衛者的權勢。亞述王撒曼尼沙三世的黑色方尖紀念碑(Black Obelisk)記載著,耶戶(暗利之子)向他俯首稱臣,因為撒曼尼沙三世攻打大馬色王便哈達,佔領比布羅斯(Byblos)、推羅及西頓這幾個腓尼基城市。耶戶欲討好亞述,便向亞述王歸順求和。但列王紀下十33的記載更顯示,遠在亞述侵略以色列之前(撒曼尼沙第二十一年,約為主前八三二年),耶戶已將約但河東的瑪拿西、迦得及流便之地(後來,流便的大部分土地被摩押王瑪沙攻佔),割讓給大馬色王哈薛。至於耶戶的兒子約哈斯(八一四至七九八年),更完全俯首稱臣于哈薛及其子便哈達第二(王下十三1~3)。但到了約阿施(七九八至七八二年)時,神使他三次擊敗亞蘭侵略時(王下十三19),又在伯示交戰場上擒獲猶大王亞瑪謝(十四13),並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至耶戶的曾孫耶羅波安第二時,卻在戰場上取得極大勝利。因為正如先知約拿所預言的(王下十25~27),耶羅波安第二收復約但河東各支派之地,有些地土正是以前耶羅波安第一所擁占的。

    那麼,先知何西阿又是基於什麼來宣佈神對於耶戶王朝的審判呢(~4~5)?因為,當耶戶執行神所委派的任務,除滅亞哈家時,他的動機不純正。雖然耶戶所做的都是依照著神的意思,但卻出於耶戶屬肉體的狂熱,並基於自己的益處而力求自保。王下十29如此形容耶戶:「只是耶戶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就是拜伯特利和但的金牛犢。」第三十一節繼續說:「只是耶戶不盡心遵守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律法,不離開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耶戶的子孫也顯露出同樣的動機,因為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總不離開。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將他們屢次交在亞蘭王哈薛和他兒子便哈達的手裡。約哈斯懇求耶和華!耶和華就應允他,因為見以色列人所受亞蘭王的欺壓。」(王下十三1~4)

    至於約哈斯的兒子約阿斯,也好不了多少。雖然約哈斯與先知以利沙保持良好的關係,尊敬以利沙(王下十三11)。耶羅波安第二雖然在戰場上取得輝煌成果(王下十四25),並且管治以色列國一段長時期(23節。主前七九三至七八二年與父親共同攝政;七八二至七五三年獨掌政權)。不過,他與耶和華神的關係,並不比他父親的為佳,「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一切罪。」(王下十24)我們從整卷阿摩司書(特別是二6~16,四1,五5~13,六1~8),可知當耶羅波安統治北國期間,那時的政府、社會及人民道德衰落的情況。根據阿摩司書一章一節的記載,阿摩司於「大地震前二年」,正當猶大王烏西雅當政期間發預言:因此,必定是主前七六O至七五五年之間。

    何西阿書一章四節所顯示的原則是,縱然為神工作,服從神的命令而行,但若犯了流人血的罪,而其流人血的動機是出於自己的意思,為求保持自己的利益,那麼,這人仍需負起自己流人血的罪。假如動機真誠,為要使神子民的信仰保持純正,保存神的真理,那又另當別論。(例子之一是先知以利亞,他在迦密山上與四百五十位巴力先知比試而獲勝之後,將他們置諸死地。)因此,耶戶「在耶斯列殺人流血的罪」,到了第四代的撒迦利雅慶祝生日的宴會上,他的親信,統領戰車隊的將領沙龍,便將撒迦利雅謀殺,自立作以色列王(王下十五10)──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王下九7「你要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我好在耶洗別身上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的冤。」

         暗利纂奪而得的王朝,因耶戶滅絕亞哈全家而告終。北國短短九十年中(主前930~84),朝代迭更。9節提到耶羅波安、巴沙和暗利三王朝。在巴沙之後尚有心利,作王只有七日。“亞哈的家”即暗利王朝。――《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僕人」:包括拿伯(見王上215~15)――《串珠聖經注釋》

         神宣告要「在耶洗別身上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的冤」(7),因為耶洗別曾經「殺耶和華眾先知」(王上十八4;十九14)──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亞哈的全家」:指的是整個「亞哈王朝」。

         「耶洗別」:字義是「頌揚巴力」或「我願嫁巴力」,西頓公主,亞哈的妻子。

         9:7 「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的冤」,可由王上 18:4  19:10,14 的記載中看出耶洗別殺害神的先知。――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亞哈的家。約蘭和在他之前作以色列王的亞哈謝都是亞哈的兒子。亞哈家因為他們的罪惡現在就要被全然除滅了。 

  ……流血的冤。沒有人流了無辜人的血會不受到懲罰。耶和華看顧他的百姓,為自己的選民伸冤,他有他的方式,在他認為最好的時機就會為他們報仇。人以自己狹隘的視野常會疑惑為什麼報應的日子總是遲延。在不忍耐之中人們或許會認為耶和華已經忘記了惡人的罪行並允許他們繼續行惡而不受到刑罰。 

  一切僕人。這表明不僅是那些神揀選的先知,還有更多的人捲入到亞哈家敵對真神神崇拜者的大規模迫害之中。 

  耶洗別身上。耶洗別是以色列國中迫害的主謀,但她不可能獨自進行。如果耶洗別在神面前是有罪的,既而,那些與之同流合污並被同一個精神所鼓動的人也是有罪的。──《SDA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王下9:7>

【王下九7  亞哈一家的下場,神早已命定──】以利沙所說的話,應驗了以利亞在二十年前所說的預言(參王上2117~24):亞哈全家都要被除滅。本章節描述耶洗別的死,也是以利亞曾預言過的(930~37)――《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下九8「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凡屬亞哈的男丁,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

         所有男性都會被殺。――《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困住的、自由的」:意思應該是「自由人或奴隸」,亦即「所有」的意思。――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全家。亞哈的全家都被剪除,這降到亞哈家的刑罰顯得異常嚴厲。有這種想法僅僅是因為人們忘記了一個事實:神是如何處理關於以色列之事的。當神在西奈山建立以色列的神權政體時他也為其制定了嚴格的民事刑律。強有力的律法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規範人們的道德行為是必須的。但是在君主制度下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既然王擁有絕對的權力,那在國中有什麼權威能以審判王的罪行呢?在這種情況下神就成為其刑罰的執行者。相對於下面的臣民來說忽視王的罪行更加危險。因為他的地位高,相應地,他作惡的後果波及的範圍也大。因此他所遭受的刑罰通常很嚴厲,就像亞哈和他的全家,以及大衛的例子,當他數點以色列人時有七萬人在這個罪行之後死亡(撒下24)。嚴厲的刑罰被用來作為約束人們狂妄不羈無法無天的手段。 

  我必……剪除。這一節表達了耶和華所發命令包含的範圍。希伯來人好像從大衛的年代就開始使用這種表達了(撒上2522)。當耶羅波安行走惡道時,這句話用在他的子孫身上,說他們將被剪除(王上1410)。同樣的話也用於表示巴沙家的滅亡(王上1611)。當拿伯被殺他的葡萄園被強佔之時,以利亞將這句話用在亞哈的子孫身上,說他們必盡都滅亡(王上2121)。先知現在又一次使用這句話來指示亞哈的全家馬上就要面臨他們的厄運了。──《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9「使亞哈的家像尼八兒子耶羅波安的家,又像亞希雅兒子巴沙的家。」

         統治北以色列的有四個王室:①耶羅波安王室(B.C.931~908),②巴沙王室(B.C.908~884),③暗利王室(B.C.884~841),④耶戶王室(B.C.841~752)。他們的共同點就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尤其是前三個王室,他們供奉金牛犢偶像及巴力神和其他眾神,惹動耶和華神的怒氣。所以以色列的代表性的敬拜偶像之罪統稱為“尼巴的兒子耶羅波安的罪”(王上122815261621926312252)。尤其亞哈王朝所犯的敬拜偶像之罪比任何王朝都要深重,所以神宣佈說“凡屬於亞哈的男丁,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神的這一懲罰對所有貪得無厭之人都不例外,因為貪心與拜偶像一樣(55)。其代表人物就是亞幹(71~26)和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118)。所以凡是對錢財、名譽或淫亂之事起貪心的人要及時提醒自己亞哈王室和亞幹、加略人猶大犯罪所受的審判,要在神面前懺悔,歸向神,才能夠避免神的震怒(399111819)――《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耶羅波安的家」、「巴沙的家」和「亞哈的家」(9)指南北分裂以後,相繼統治北國以色列的三個王朝,少年先知預言神要使亞哈王朝像耶羅波安王朝和巴沙王朝一樣滅亡(9)──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9:9 的咒詛可參考 王上 14:10~11  16:3~4 。就是要全家「不得好死」的意思。――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耶羅波安的家。這兩個家族都徹底滅亡了。當巴沙擊殺耶羅波安全家時,他凡有氣息的沒有留下一個”(王上1529),而當心利滅絕巴沙的家族時,連他的親屬、朋友也沒有留下一個男丁”(王上1611)──《SDA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王下9:9>

【王下九9  迄今為止,有哪些家族會滅亡的預言已經應驗?】亞哈的王朝要像耶羅波安與巴沙的王朝一樣的終結。亞希雅曾預言耶羅波安王朝的終結(參王上141~11),這預言在巴沙身上實現(參王上1529)。先知耶戶(不是作王的耶戶)預言巴沙家族的結局(參王上161~7),也一一應驗(參王上1611~12)。從以上的事來看,亞哈家的結局也是必然的,以利亞已經預言(參王上2117~24),神使之實現。――《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下九10「耶洗別必在耶斯列田裡被狗所吃,無人葬埋。’”說完了,少年人就開門逃跑了。」

         關於“耶洗別”的命運,參看第3537節和列王紀上二十一章23節。――《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這個先知門徒完全服從以利沙的命令,任務執行完就離開,因此也沒遇到額外的危險。――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耶洗別……必被狗所吃。以利亞曾預言過這樣可怕的厄運將會臨到以色列的惡後身上(王上2123;王下93637)。亞哈妻子的名字耶洗別成了邪惡的代名詞。正是她引誘神的百姓陷入了最可恥的偶像崇拜和罪惡之中。她的罪惡極大,現在將要遭受可怕的厄運。對耶洗別的刑罰永不可忘記,它要在一切犯罪作惡之人的心裡留下一種深刻、鮮明的事實印象,違犯誡命者必受懲罰。在東方國家的原野田地中常有很多處於半饑餓狀態的野狗,它們吞食各種腐敗的東西,是郊外的清道夫,棄置荒野屍體上的肉很快會被它們吃掉。 

  在耶斯列田裡。耶洗別該當此報,這裡正是她濫施淫威犯罪作惡的地方。正是在這裡她威脅要除滅以利亞(王上192),也正是在這個地方她為了一處葡萄園而流無辜之人拿伯的血(王上217~15)──《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1「耶戶出來,回到他主人的臣僕那裡,有一人問他說:“平安嗎?這狂妄的人來見你有什麼事呢?”回答說:“你們認得那人,也知道他說什麼。”」

         NIV作「他說什麼」或「他有什麼想法」(NEB),這種解釋比「空言」或「閒言」(Montgormery)更好,後者往往帶有視先知為瘋子(現中、新譯)、「失常」的意思。此字(m #s%ugga{')與忘形的行為有關,並非指精神失常或心理擾亂,而是一種病癥(申二十八34),或像導致大衛被逐出亞吉王宮的表現(撒上二十一13~15),與真正先知的行為有所不同(耶二十九26;何九7),亞喀得文中同一字(se%gu^)乃用於形容野獸及婦人,可能指暴怒的行為,亦即和平之反義字326。請見:第20節。──《丁道爾聖經註釋》

         “這狂妄的人”。僕人對先知的印象。“你們認得那人”。耶戶以為是他的同僚派這先知來膏立他,讓他帶領眾人造反,推翻以色列的約蘭王。――《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他主人」:即以色列王。

          「狂妄」:可能是指少年人異常的行動,但亦反映當時一般人對先知的印象(參串15)

          「你們認得 ...... 說甚麽」:或作「你們知道這類人會說什麽」,意思是不用理會他。耶戶初時未清楚其他軍長對他作王一事何反應,所以企圖掩飾先知的來意。――《串珠聖經注釋》

         耶戶說「你們認得那人,也知道他說什麼」(11),可能以為眾人明知故問,因為他們都能看見他頭上的膏油,知道他被膏了。此時亞述大軍正在蹂躪基列的拉抹東面的亞蘭糧倉浩蘭(Hauran)地區,人心浮動,耶戶可能以為是眾人派先知門徒來膏立他,好讓他帶領大家造反、投靠亞述。此時,神不但預備了環境,也預備了眾人的心,所以耶戶一宣佈被膏立為王,眾人就立刻支持他,而不是像當年的暗利一樣起來討伐心利(王上十六16)──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問他說」:原文是單數型態,表示發問的只有一人。

         「狂妄的人」:「瘋子」、「瘋狂的人」。

         ◎「你們認得那人,也知道他說甚麼。」,應該是耶戶希望晚一點宣佈答案,讓他的同僚更專心聽他即將要宣佈自己被膏立的消息。顯然此時耶戶也不可能盥洗除去身上的膏油,因此他的同僚可以看見他身上的膏油痕跡,他宣佈自己被膏立,同僚立刻就相信。――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平安嗎?。字面上是,平安嗎?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本章第171819和第22節。這個使者突然的出現,他將耶戶帶到一邊做秘密的會談,以及他匆忙的離開,這一切都使人疑竇叢生,要問問他來此的目的和意圖。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先知門徒來此決不是為了平常的使命。那麼他帶來的消息是好是壞呢?是不是別處有什麼突然的危機發生要動用軍隊呢? 

  狂妄的人。字面上是,瘋子,這是從動詞瘋了而來的。這個詞就像耶2926節一樣,是貶義(參看何97) 

  你們認得那人。這些話表示出耶戶懷疑眾軍長全部參與了要立他為王的計畫。──《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1~20本文記錄了耶戶背叛的過程:①被所有的軍長推認為王(11~13):已被神的先知授膏的耶戶,又得眾軍長的推認作了王。這實際上是一次軍事政變。在古代,軍事實力等同於權力,所以一旦得到軍隊的支援,那麼政變十之八九會成功。在現代社會,類似事件也頻頻發生。但如果政變只是為個人的利益,那麼必然象心利一樣,政權維持不了多久。②把握機會(14~20):為了在政變的消息傳到王宮之前攻打王宮,耶戶火速趕車(20)。說明耶戶為了不失神賜予他的機會而盡全力。他所行的首先是神的使命。可見身負神使命的人就應當如此,要勒緊褲腰,勇往直前,不得有絲毫的動搖(429;出1211;王上1846)。就因為如此,使徒保羅說自己“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313~14)――《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九12「他們說:“這是假話,你據實地告訴我們。”回答說:“他如此如此對我說。他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

         「這是假話」:「說謊」。――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這是假話。這些軍隊的官長沒有猜出先知的意圖,但他們熱切地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要保密呢?耶戶可以當場為他們揭曉謎底。《聖經》上的記載非常形象地描繪出了這些人渴望瞭解那重要信息的情形,他們知道先知給了以色列軍隊的將軍極其重大的使命。──《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3「他們就急忙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臺階,使耶戶坐在其上。他們吹角,說:“耶戶作王了!”」

         軍長們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他之下(NIV),宣告他為王。鋪衣服之舉帶有承認、效忠、允諾支持的意思(參:太二十一8;路十九36中民眾對基督的反應)。他們當時所在處不詳,譯為上層台階一字(NIV,呂譯:「全無裝飾的台階」,希伯來文 gerem)只出現於此處。希伯來文骨頭的反身代名詞「我的骨頭」意指「我自己」。以此來看 gerem 這個字,可解釋為台階「本身」。此字很有可能是建築用字,指樓梯平處中途到台階處(Gray)或是有支援的上坡結構(參:亞喀得文 girnu^。──《丁道爾聖經註釋》

         他們用自己的衣服即席做了一個臨時的王座。“使耶戶坐在其上”。他們向耶戶效忠的表示。――《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這些臣僕將衣服鋪在臺階上,叫耶戶坐在其上,擁他為王。――《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將衣服放在某人之下,是表示服從他的權柄。

          「上層」:或作「光禿的」。

          「吹角」:是當時擁立君王時的一項儀式(參串17)――《串珠聖經注釋》

         角有時也翻譯為“羊角”,是用公綿羊或公山羊的角做的傳信號的號角。它只能發出兩種音,所以並非演奏用的樂器。所發出的信號,有宣佈“安息日的開始”(2324)、開戰(64;士327718)、君王即位(1124)、發生危險時的警報(714333~6;何81;珥21)等。本節中軍隊吹角可能是為了表示耶戶的即位和新王朝的開始。今天的信徒也要時刻準備“羊角”,從而向在罪惡中走向死亡的人吹角以示警戒,向蜂擁而至的惡勢力吹角以示審判,向接受基督為救主的人吹角傳福音。如果該吹角的時候不吹,同樣不能避免神的審判(333~6)――《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耶戶「作以色列王二十八年」(36),篡位時年齡可能在三十歲左右。神在西奈山指示以利亞「膏甯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王上十九16)的時候,耶戶可能還只是個默默無名的少年,所以以利亞安排以利沙來膏他,等候神把耶戶預備成鎮守一方的將軍,用暗利王朝賴以起家的軍隊(王上十六16)來結束這個邪惡王朝。──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從南北分裂到現在,已經有四個王朝先後統治北國以色列:耶羅波安王朝(王上十二20)、巴沙王朝(王上十五28)、暗利王朝(王上十六23)和耶戶王朝(13)──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顯然耶戶相當獲得同僚的擁戴,所以當他一宣佈被膏立為王,同僚立刻一同支持他,而不是討伐他。――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將衣服鋪在。先知的信息一經公佈就使聚集在那裡的人與耶戶之間的關係發生了突然間的改變。在這消息公佈之前,這些人,包括耶戶,同在軍中作將領,都是服侍王的臣僕。但現在,突然間他們之中有一個人地位與眾不同了,成了以色列的國王,而其他人則成了他的下屬。耶戶被抬舉升高,其餘之人就向他們的新王表示效忠了。因此,眾位軍長立即將他們的外衣脫下來當作毯子鋪在地上讓耶戶行走,這是一種對耶和華所立之王適當的尊重。 

  上層臺階。希伯來詞語gerem。字面上是,骨頭,力量。這個詞語翻譯過來是上層臺階,其確切的意思還不清楚。或許它是指一些建築上的術語,可能是階梯頂頭的一個平臺。從眾軍長聚集的院子裡可能有一條階梯直通到一個較高的平臺上,而這個平臺就被暫時當成一個寶座可以讓新王在他的臣僕面前站立。官員們可能用他們的外衣當作一條正式的地毯從階梯一直鋪到高處的平臺上,使新王有個顯赫的位置可以接受他臣僕的歡呼。 

  吹角。這是加冕典禮既定程式的一部分(見撒下1510;王上139;王下1114) 

  耶戶作王了。人們好像當時立即接受了將軍耶戶作王這件事實並顯得非常高興。耶戶在自己的同僚中無疑深孚眾望;另外,當時人們肯定對約蘭以及暗利家存在著普遍的不滿情緒。──《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4「這樣,甯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背叛約蘭。先是約蘭和以色列眾人因為亞蘭王哈薛的緣故,把守基列的拉末,」

         「因為亞蘭王哈薛的緣故,把守基列的拉末」(14),意思是抵禦亞蘭王的入侵。亞蘭王哈薛可能於該年初春進攻基列的拉末,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於六月又從北方入侵亞蘭。「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言二十一1),神使用地上的各國,成就了祂的審判。──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此時亞述在撒縵以色三世於西元前841年入侵約旦河東及迦密山,對以色列構成壓力,耶戶也在此壓力之下臣服。――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背叛約蘭。約蘭當時還在世並依然施行統治,因此,耶戶的行為在本質上是一種背叛,對約蘭、亞哈以及暗利全家的背叛。 

  約蘭……把守基列的拉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表述,它顯示出以色列人的確重新奪回了基列拉末。人民看待約蘭,與其說他是以色列國家的君王,還不如說他是個專顧自己的人呢!如果約蘭在攻城期間留在營中,那麼現在耶戶破城的功勞也可歸在王的名下,耶戶還會和以色列的軍隊一起守城防備亞蘭人的回襲。 

  因為哈薛。哈薛失敗後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盡全力將城重新奪回。因此,以色列人不得不繼續在基列拉末駐守防備哈薛的進攻。──《SDA聖經註釋》

 

【王下14 基列的拉末的戰事本年是主前八四一年,發生事件的次序十分複雜。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在該年向亞蘭發動侵略,與哈薛發生了一連串軍事衝突。按照撒縵以色的記錄,哈薛與他在黑門山對陣作戰,被他打敗,但成功地撤退回到大馬色。撒縵以色圍城攻打但不能成功,故此將怒氣發洩在基列的拉末東鄰的浩蘭(Hauran)地區上。他從此處進軍迦密山,並在迦密山收納了耶戶的貢物。從浩蘭到迦密山,耶斯列平原是必經之路。將這一切事件併合為一,則須假定亞蘭是在該年初春進攻基列的拉末,被猶大和以色列聯軍迎擊。按照撒縵以色三世的慣例,他是在西曆五月一日左右出師。從亞述到大馬色約有五百五十哩,因此,他要到六月中旬才能走完這段路程。哈薛一聽到撒縵以色將臨的消息,便迅速北上,在黑門山迎戰亞述大軍。仍在基列的拉末的耶戶也聽到亞述入侵的消息,他所面對的問題是以色列當持什麼立場。靠著親亞述黨的支持和先知的膏抹的扶助,耶戶發動政變。耶戶趁撒縵以色圍攻大馬色失敗,以及大肆摧殘浩蘭地區之際,著手屠殺亞哈全家和巴力的信徒。大權一旦穩握,耶戶即容許撒縵以色過境穿越耶斯列平原,並且在迦密山獻上貢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14~16 基列的拉末到耶斯列的路程從基列的拉末到耶斯列大約是四十五哩的路程。耶斯列的遺址占地十五英畝,位於摩利岡和基利波山之間,耶斯列谷東南端的入口之處。亞哈在此興建過冬的陪都。在此的挖掘發現了可以上溯到這個時代的大型王宮禁院,佔據了遺址的一大部分(見九30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九14~26耶戶弑君篡位:耶戶帶著手下來到耶斯列,要刺殺約蘭王。初時約蘭對耶戶的敵意毫不知情,還以為他是來報導有關與亞蘭爭戰的情況。及至親自迎接耶戶時才發覺勢色不對,於是掉頭逃跑,終於被殺在車上。――《串珠聖經注釋》

 

【王下九15「但約蘭王回到耶斯列,醫治與亞蘭王哈薛打仗所受的傷。耶戶說:“若合你們的意思,就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去。”」

         耶戶為王的事絕對保密,不容人出城報信,好趁在耶斯列養病的以色列王不備,把他殺了。――《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耶斯列」(15)距離「基列的拉末」大約有70多公里,馬車當天即可到達。此時,「基列的拉末」是防備亞蘭和亞述的前線,如果有人把「耶戶作王」(13)的消息洩露給以色列王,耶戶就會失去後方、腹背受敵。因此,耶戶一面要眾將「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去」(15),一面果斷行動,先去耶斯列剿滅約蘭王,再回來與亞述大軍談判。──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耶斯列距離拉末城大約72公里。 9:15~16 顯示耶戶立刻去耶斯列要執行滅亞哈家的工作,但是這時如果有人去報信,耶戶就危險了,因此 9:15 耶戶要眾將領禁止人出城去報信。――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醫治。既然剛才提到約蘭把守著基列拉末,為防止誤解,現在作者重複了他先前關於約蘭受傷回耶斯列修養的敘述(王下829) 

  若合你們的意思。耶戶發佈了他作王后的第一道命令。他沒有急躁,也沒有獨裁,而是讓他的人知道自己會充分考慮他們的願望和意見。如果眾人認為他的話明智合理,如果他們願意和耶戶站在一起,他們就會自覺執行他的建議了。 

  不容人逃出城。如果這裡發生的事走漏了消息,傳到耶斯列約蘭的耳中,背叛者所處的情形就不妙了。這個命令又一次證明了基列拉末目前的確是在以色列的手中,因為若這城仍未被攻下就不可能有這樣的命令發出了。──《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6「於是耶戶坐車往耶斯列去,因為約蘭病臥在那裡。猶大王亞哈謝已經下去看望他。」

         「坐車」:原文是「騎乘」,就是「駕駛戰車」的意思,後文提及耶戶是率領一隊戰車兵前去耶斯列。――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坐車。再沒有時間可供耽擱了。耶戶想盡一切辦法要在別人將基列拉末發生的事告訴約蘭之前趕到耶斯列去。他和一小群人乘戰車前往耶斯列,而軍隊的主力仍留在拉末以防備亞蘭的突襲。 

  約蘭病臥。約蘭受傷未愈仍在耶斯列臥床養病。但後來的事表明他的傷不是特別嚴重,因為他還可以起來乘戰車出去見耶戶(21) 

  看望他。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當初都出現在攻打基列拉末的戰場上(王下828)。當約蘭受傷後他離開了前線回到自己在耶斯列的行宮修養,而亞哈謝很快就過來看他了。如果兩個王都是在戰事結束之前離開的,就會影響軍隊的士氣並讓大家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冷漠和膽怯的表現。如果耶戶和全軍都在前線浴血奮戰,而兩個王卻在他們的行宮安逸享樂,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耶戶被擁立為王時大家的熱情那麼高漲了。──《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7「有一個守望的人站在耶斯列的樓上,看見耶戶帶著一群人來,就說:“我看見一群人。”約蘭說:“打發一個騎馬的去迎接他們,問說:平安不平安?”」

         「樓」:即瞭望塔。

          「平安不平安」:大概不是查問耶戶的來意,而是打聽在拉末的戰事是否進行順利。――《串珠聖經注釋》

         問說,平安不平安:約蘭聽了守衛的報告後,便派一名騎兵去迎接耶戶率領的一群人。關於約蘭派守衛去迎接耶戶的目的,有兩種不同的見解。一種認為其目的就是為了打探對方是敵是友。這一理解過分強調意譯,因為本節中的“平安”即“沙冷”只是日常用的問候語<撒下209,聖經中的問候語>而已。另一種見解則認為約蘭確信來者是自己人,而派人去是為了儘早瞭解戰況。因為約蘭負傷離開戰場有很長時間,對於戰況必然非常擔心(82829)。當約蘭派去瞭解戰況的人未歸,約蘭親自去見耶戶時問他“平安”也是出於相同的目的。英譯聖經則翻譯為“一切順利嗎”,與後一觀點是相符的。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耶斯列城位於耶斯列平原東南角的一座小山上,扼守摩利岡與基利波山之間的隘口,山下的耶斯列平原向東一路下降到約旦河,是從約旦河東到地中海的必經之路。「守望的人站在耶斯列的樓上」(17),向東可以看得非常遠。──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由於此時前線的情況複雜,約蘭很關心戰況是否順利,所以問「平安不平安」(17)──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9:17 約蘭王大概是要問基列的拉末是不是平安。

         「騎馬的」:「駕駛戰車的」、「騎兵」。――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耶斯列的樓上。耶斯列城位於耶斯列穀的盡頭,向下俯瞰著約旦河平原。儘管它是在平原上,但它坐落在一個三十米高陡坡的頂端,對所有通向約旦河的路都一覽無餘。向西穿過伊斯德倫平原能夠看到迦密山。這座城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是建立要塞的理想地點。古代東方的城牆上通常都有非常高大的圍牆門或塔樓,站在上面可以監視到周圍原野各個方向的情況。在耶斯列城牆的塔樓上就站著哨兵,隨時對可能出現的危險發出警報。當耶戶和他的人靠近城牆時這個瞭望兵正在值勤,他忠實地履行了他的職責。 

  看見……一群人。雖然距離還遠但城樓上的人仍舊可以看到一群馬兵正在靠近。城上的人從那樣的距離無法看清來人是誰,也無法分辨他們是敵是友,是以色列人還是亞蘭人。哨兵沒有等到全部看清才作報告,如果那樣就太晚了。他一看到有人靠近城池就將情況報告給王,好使城中之人對任何可能發生的事件早做準備。我們應該注意到,耶戶不是單獨前來的,有一隊人陪他一起來。 

  平安不平安?。見第11節的註釋。當下正處於戰時,以色列人剛剛攻取基列拉末,哈薛很有可能試圖將其重新奪回。另外,亞述的軍隊也離此不遠。這是一個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的階段。因此,平安不平安這個問題就超出了它一般的重要意義,它也決不僅僅是一種程式化的問候。──《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8「騎馬的就去迎接耶戶,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守望的人又說:“使者到了他們那裡,卻不回來。”」

         “你轉在我後頭吧”。即到後面去排隊。耶戶設法不讓他的來意傳到約蘭耳中。――《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你轉在我後頭吧。奉王命前來問話的使者一下就清楚了耶戶此行決非善意,但他卻沒有機會返回給約蘭送信了。他被命令當耶戶的隊伍前進時跟在後面。 

  不回來。守望的人繼續盯著這群仍在駛近的人,想要發現他們的意圖是友好的還是另有所謀。約蘭派出的使者現在也該回來了但卻不見他的影蹤。王的使者遲遲不歸,這似乎意味著這群人前來並不是出於善意。守望者的職責是報告他所看到的,而不是發出命令,現在他立即向王報告說使者沒有回來。──《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18~19 9:18,19 提及的騎兵,大概是因為耶戶並沒有停下戰車,也沒有明確回答,所以一下子就被拋在車隊後面。――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王下九19「王又打發一個騎馬的去。這人到了他們那裡,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

         耶戶的駕車技術可能很出名,所以連哨兵都認得出「甯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19)──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王下九20「守望的人又說:“他到了他們那裡,也不回來。車趕得甚猛,像甯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

         耶戶推翻“暗利王朝”,建立“耶戶王朝”,曆五代而亡。――《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甚猛」:原文作「狂妄」。――《串珠聖經注釋》

         「甚猛」:「瘋狂」。――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守望的人又說。這次哨兵回復王的話緊張急迫。他睜大眼睛努力尋找這群不斷逼近之人的意圖。第二個使者又沒回來,這不是什麼好兆頭。 

  耶戶的趕法。憑人的行為動作就可以認出他來。耶戶被人認出來的特徵顯示了他驅策戰車很快,是一個思想行動都非常迅速的人。當他做一件事時他會盡全力去做,乾脆俐落,氣勢如虎。他趕車趕得非常瘋狂。作為戰士他是一個勇敢、堅決、威風凜凜的人。也許正是這種人生積極有為的驅動力將他推上了以色列軍隊元帥的地位。現在,耶戶瘋狂趕車的樣子使得城上的人在還沒有看清他相貌的時候就認出他來。──《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1「約蘭吩咐說:“套車!”人就給他套車。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各坐自己的車出去迎接耶戶,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裡遇見他。」

         約蘭王可能完全沒有想到耶戶會叛變,如果前方的重要守將這麼著急來耶斯列報信,只怕前線遇到了大問題,所以急於知道消息,沒帶多少護衛就出了城,導致耶戶輕易殺掉兩王。──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拿伯的葡萄園「靠近撒馬利亞王亞哈的宮」(王上二十一1),耶戶來得很快,約蘭剛出去,就「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裡遇見他」(21)。這一切背後都是神手的管理,耶戶殺了亞哈的兒子約蘭,把屍體拋在亞哈陷害拿伯奪來的田裡(王上二十一15~16),正應驗了神所宣告的刑罰(王上二十一29)。借著這事,神也讓耶戶知道神是輕慢不得的(25~26),應當毫無保留地執行神的命令。──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通常己方的戰車隊逼近城堡都不是甚麼好事,如果不是被敵軍追趕,就是叛變。因此正常的處理方式就是要派使者過去了解狀況,但兩個君王在情況還不確定,就決定自己去迎接耶戶了,才導致耶戶輕易殺掉兩王。

         ◎看來耶戶的瘋狂駕車技術很有名,所以連哨兵都知道是他。約蘭王大概完全沒想到耶戶會叛變,而且如果是基列城的重要守將耶戶來耶斯列報信,恐怕是遭遇大問題,因此出去迎接車隊。――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套車。約蘭這樣做是自尋死路。一個明智的人在看到這麼清楚無誤的跡象之後應該能夠讀懂其中之含義的,他當前急需做的是加強城市的防禦,而不是駕車出去迎見那迫近的仇敵。很明顯,約蘭的傷並不像他當初那火急火燎離開前線時所暗示的那樣嚴重,否則他就不能坐車出去見耶戶了。很可能約蘭還被人懷疑根本就沒有受傷。他現在急急忙忙地出去也只是關心基列拉末的戰事罷了。 

  出去。以色列和猶大兩個王出去迎接另一個王,約蘭和亞哈謝是去迎接死亡而耶戶來是要登上寶座。如果他們留在城中還有一定優勢,有城牆保護他們,或許還有充足的人手可以幫助解決危機。耶戶的一隊人馬從基列拉末到這裡來,經過長途跋涉可能已經疲憊不堪,他們很難是耶斯列城內戰士的對手。 

  迎接耶戶。翻譯為去見耶戶可能會更好。在這裡翻譯成迎接的希伯來詞語來自於詞根呼叫,”“去見,它只有在上下文有需要的時候才會翻譯為迎接。兩個王毫無戒心以朋友的身份出去,他們認為自己要去見的也是朋友。 

  耶斯列人拿伯。此時耶戶幾乎已經到了城內並快要到王宮了。因為約蘭僅有時間出到亞哈謀奪拿伯的葡萄園那裡。這塊地的地契是以血來蓋印的。原先是以拿伯的血為記這田歸了亞哈,而現在,要以亞哈後人的血來重新簽字了(見出205節的註釋)。降在約蘭身上的刑罰完成符合公義的要求。還有什麼比約蘭死在這塊血田裡更能償還亞哈殺害拿伯的罪債呢?──《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1~26本文記錄的內容如下:①耶戶刺殺約蘭王。這是耶戶按神的命令殲滅亞哈家的第一步。約蘭的死標誌了北以色列建國以來最強大而最腐敗的暗利王朝的結束。可見神愛公義,必剪除惡人的後裔(3728)。北國以色列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即因以色列諸王比南猶大諸王更加背逆,其偶像敬拜更加猖獗,所以僅維持幾代之後便滅亡(王上152627169101315~18)。②神對人的罪惡可通過任何手段進行懲罰。神懲誡以色列或猶大時,有時也會利用周邊國家攻打以色列或猶大(代下122 1818~22 2110 281~7)。神的這一懲誡隨時會臨到那些無視神的主權的人身上。所以如果神賜認罪的機會,那麼就應當在神拿起懲誡之鞭之前懺悔<啟 緒論,基督教的歷史觀>。因為當尼尼微城的百姓悔改時,神便寬恕了他們(31~10)――《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九22「約蘭見耶戶就說:“耶戶啊,平安嗎?”耶戶說:“你母親耶洗別的淫行邪術這樣多,焉能平安呢?”」

         “淫行”指耶洗別棄絕耶和華,引進巴力的崇拜。宗教信仰上的背信是淫行,巴力祭祀儀式上更有實質的淫亂。――《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淫行邪術」:指耶洗別敬奉巴力,把異教的惡習和風氣引進以色列(參串21)――《串珠聖經注釋》

         「耶洗別的淫行邪術」(22),指耶洗別引誘以色列人敬拜巴力。──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耶戶啊,平安嗎?。約蘭的問題可能被人理解為他對基列情形的關注。畢竟當時那裡的一切仍舊處於戰爭狀態之下。 

  焉能平安呢?。約蘭急切的詢問遭到了耶戶粗暴的回答。這以色列未來的君王是個戰士而不是一個外交家。他的話語粗魯直率。約蘭這時問到前方的戰事激起了耶戶心中的憤恨,責備的話語如河水般從他口中沖出,這落在王頭上的譴責可要比從先知口中說出的嚴厲多了。 

  你母親的淫行。這裡提到的淫行不僅是指屬靈方面的偶像崇拜和對神的不忠(代上525;耶338;結1615~432327~30;何22~10),它還有字面上的實際意義,因為巴勒斯坦很多的宗教都是生殖崇拜,其崇拜儀式中所包含的都是一些最淫亂放蕩的行為(見民2512;林前1078) 

  邪術。巫術,卜卦,算命,求仙問鬼,畫符念咒,各種邪行在古代東方國家的宗教裡非常普遍(見撒上2837~9;王下121717;王下2136;但22;徒1616)。神的百姓是被禁止與這些行為有任何牽連的(2218;利19263120627;申1810~12;代上1013;賽819)──《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3「約蘭就轉車逃跑,對亞哈謝說:“亞哈謝啊,反了!”」

         “轉車”。直譯作:轉手。――《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約蘭就轉車逃跑」:直譯是「約蘭的手掉轉車逃跑」。

         「反了」:「欺詐」、「奸詐」。――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亞哈謝啊,反了。希伯來的文句很短,就兩個詞,謀反,亞哈謝約蘭沒有時間多作解釋,他只向他的外甥亞哈謝喊出這句警告的話就策馬揚鞭飛奔逃命了。──《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4「耶戶開滿了弓,射中約蘭的脊背,箭從心窩穿出,約蘭就仆倒在車上。」

         “脊背”。直譯作:在他兩臂中間。――《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耶戶先弑以色列王約蘭,將屍體拋在拿伯的田裡。這塊葡萄園是約蘭的父親亞哈陷害拿伯強奪得來(王上二十一1~1619;二十二38),後來亞哈悔悟,神的刑罰乃降到他的兒子約蘭身上(王上二十一27~29)――《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開滿了弓」:即出盡力將弓拉開。

          「脊背」:原作「兩臂(或膊頭)之間」。――《串珠聖經注釋》

         脊背: “兩肩之間”,是指人的上身。因為當時約蘭是在逃跑,所以背對著耶戶。耶戶正是瞄準約蘭的背射了箭。 ――《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神早已預言:「將來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戶所殺」(王上十九17),約蘭與哈薛爭戰負傷,雖然沒有死,還能坐車出城,但果然「被耶戶所殺」。──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約蘭的「脊背」:「他的兩肩之間」。――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開滿了弓。耶戶是個訓練有素的戰士,他在平時的戰鬥中經常使用弓箭。這是他渴望射出的一箭應該不會偏離它的目標。 

  脊背。即兩肩之間。約蘭逃跑正好將背部暴露給耶戶。箭的力道極大,從背後射入從前心穿出。 

  約蘭就撲倒。約蘭本可光榮地為祖國與敵人戰死疆場,但他現在卻死于一個自己信任的軍官和朋友。數年之前以利亞曾說過:將來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戶所殺”(王上1917)。沒有人能夠逃脫公義之刀劍的懲罰(見申3243;羅1219)。古往今來,惡人都不相信耶和華所說的話,但當公義要求審判的時候人們就會相信耶和華對惡人所說的話是要實現了(見第8節的註釋)──《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4~25神曾預言亞哈家會被摧毀,現在藉著祂的器皿耶戶莽撞的作為而得成就。他是有經驗的戰士,現在故意瞄準以色列王約蘭開弓。在此所用的字是弓箭手的專門用語:「開滿了弓」(MT;參:亞喀得文 qas%ta mullu^)亦即「用盡他的全力」拉弓(RashiRSV),畢甲是耶戶戰車上的(另一個較不可能的解釋是亞哈謝車上)的第三人(希伯來文s%a{li^s%,指非駕車者,或只是一位軍長,但是是王的助手;參:王下七2)。有可能畢甲乃驅馳自己的戰車在旁同行327。──《丁道爾聖經註釋》

 

【王下九25「耶戶對他的軍長畢甲說:“你把他拋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你當追想,你我一同坐車跟隨他父亞哈的時候,耶和華對亞哈所說的預言,」

         “耶斯列人拿伯”。參看列王紀上二十一章19節的腳註。“預言”。懲罰的宣判。――《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耶和華對亞哈所說的預言: “預言”在希伯來語中是從“提上去”或“挑擔子”之意的動詞派生的名詞,首先是指“擔子”或“提”,進一步指“先知的宣告或警告”或“包含危險的預言”(1311428151;鴻11;結1210)等。耶戶並沒有忘記以利沙對亞哈的警戒,這說明耶戶信耶和華神(1016)。因為如果他不信神,神也不會為了殲滅亞哈的家,命令以利沙膏他(王上1916)。更有力的證明就是耶戶作王之後,拆毀巴力的廟用做廁所,神因此稱讚了耶戶(1027)――《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軍長」(25)原文指戰車上的第三名乘員,職責是持盾保護駕車者和弓箭手,後來泛指拿兵器的人,或者王的副官。──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軍長」:此字原本是指戰車上的第三名隊員,這人的職責是持盾保護駕車者和弓箭手。後來泛指拿兵器的人,或在行政事務中作王輔助的人。

         「畢甲」:字義是「刺戳」。

         你我一同「坐」車:「騎乘」,就是「駕駛戰車」的意思。――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他的軍長。見王下72節的註釋。 

  把他拋在。耶戶現在承擔起為拿伯報仇伸冤的責任。他知道亞哈的邪惡和耶洗別的罪行必須要用血來還報。就在這片拿伯為之辛勤勞碌又在此無辜被殺的田裡,耶戶命令將王的屍首拋在其中。 

  一同坐車跟隨他父亞哈。耶戶和畢甲都是老兵。他們追隨亞哈久在軍中,親眼見證過亞哈在戰場上的功績,同樣,也看見過他在和平時期的行為。他們可能都親耳聽到過先知以利亞在拿伯死後對亞哈發出的譴責警告以及耶和華對他命運的宣判(王上2119~24)。至少他們知道有這樣一件事情。這個對亞哈的宣告在耶戶的心中產生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為他知道這判決是公正的。現在這兩個人再次見證了耶和華判決的執行,約蘭被殺了。 

  對亞哈所說的預言(直譯為:將這重擔放在他身上)。即,對亞哈所說的預言,或凶言。在以下章節中比較默示(英文註釋原文是“burden”,直譯為重擔,本節翻譯為預言”)這個詞的用法,賽131151171191211221231306;鴻11;亞91121──《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6「說:‘我昨日看見拿伯的血和他眾子的血,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這是耶和華說的,現在你要照著耶和華的話,把他拋在這田間。”」

         9:26 大概是 王上 21:19 的回憶。――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我昨日看見。這是一種作為預言或誓言固定模式的插入語。就像耶和華肯定看到了拿伯的血一樣,他也一定會為他申冤報仇的。 

  他眾子的。這裡首次提到拿伯的眾子是和他們的父親一起死的。為了亞哈能夠更方便更名正言順地佔有拿伯的葡萄園,有必要將這園子主人的兒子們也一併除掉。因為如果允許他們活著,王要得那產業就會受到質疑。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耶洗別要殺拿伯並要將他的全家都趕盡殺絕了。這些無辜孩子們的血和他們那同樣無辜之父親的血一起使得亞哈和耶洗別的罪行越發顯得兇殘暴虐了。 

  這塊田(直譯為:地皮)。和這塊田是同一個意思。──《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7「猶大王亞哈謝見這光景,就從園亭之路逃跑。耶戶追趕他說:“把這人也殺在車上。”到了靠近以伯蓮的姑珥坡上擊傷了他,他逃到米吉多,就死在那裡。」

         以伯蓮姑珥的坡在耶斯列平原南部。聖經沒有說明耶戶殺滅亞哈全家時,何以連大衛的後裔亞哈謝也殺了。可能因亞哈謝為亞哈王女兒亞他利雅之子,恐怕母子情深,會為亞哈王報仇。――《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園亭」:原文大概是地名,即書1921「隱幹寧」,位於以伯蓮附近,在耶斯列南約十一公里(七英里)。亞哈謝初時向南方逃走,後來由於負傷改道前往米吉多[米吉多位於以伯蓮西北約十八公里(十一英里)]。

         「猶大王亞哈謝」(27)是以色列王約蘭的外甥,所以耶戶沒有放過他(27),免得他將來為約蘭報仇。亞哈謝是亞哈的外孫,「也行亞哈家的道,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代下二十二3),他的死並不是無辜受連累,而是神對亞哈家審判的一部分。──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園亭之路、以伯蓮、姑珥」(27)都是從耶斯列向南逃回猶大的路,但亞哈謝受傷後,不得不轉向以伯蓮西北的「米吉多」(27),最後死在那裡。──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以耶戶的角度來看,先殺死以色列王毀滅其王朝,比殺死猶大王重要,因此耶戶先處理以色列王。後來因為猶大王與以色列王是姻親,在這種情況下也應該追而殺之,省得猶大王立刻揮軍幫約蘭王報仇。

         ◎園亭之路、姑珥、以伯蓮、米吉多這些地名標示出亞哈謝從耶斯列往南前進。這是回猶大或者是到北國首都撒馬利亞的路。照歷代志的說法,亞哈謝可能逃到撒馬利亞躲藏之後,在逃回猶大的路上被殺。

         亞哈謝「見這光景」:原文僅有「看見」。指的應該是看見以色列王被殺。

         「園亭」:字義是「園子之屋」。

         「以伯蓮」:字義是「吞噬人民」。

         「姑珥」:字義是「旅居」。

         「米吉多」:字義是「群眾之處」。――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猶大王逃跑。亞哈謝在約蘭被殺並被棄于拿伯葡萄園裡時不可能還無動於衷地傻站著。他好像比約蘭更早地逃跑了,因此沒有立時被殺。 

  姑珥坡上。一個上坡,或一座小山,靠近以伯蓮。姑珥這個名字只在這裡出現過,它具體的位置不詳。以伯蓮位於耶斯列西南12.8千米處,在通往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的路上。當亞哈謝被追趕時,他第一選擇就是逃往耶路撒冷,而這裡便是他的必經之路。從耶斯列出來的路首先在伊斯德倫平原蜿蜒,而後就開始升到撒瑪利亞的山嶺之上。亞哈謝的車輛正是行在這樣一種向上的坡路時追趕的人追上將他擊傷的。以伯蓮現在的名字是Tell Bel `ameh 

  逃到米吉多。這裡敘述的細節不是很明確,因為根據《歷代志》的記載,亞哈謝藏在撒瑪利亞,眾人將他抓住送到耶戶那裡,亞哈謝在那裡被殺(代下229)。其實這兩種敘述是可以統一起來的,《列王紀》只提供了一個框架,而《歷代志》中的敘述增加了一些細節的描寫。事情的順序可能是這樣的:亞哈謝在靠近以伯蓮的地方受了傷,就改變了逃跑的路線,他不再向南邊的山地逃跑,而轉向了通往米吉多的平原。當他到達米吉多後他試圖繼續向南逃跑,結果在撒瑪利亞被人捉住遣送回米吉多,這時耶戶也到了這裡。亞哈謝在米吉多被執行死刑,而《列王紀》中的敘述遺漏了這些細節。──《SDA聖經註釋》

 

【王下27 園亭之路、姑珥、以伯蓮、米吉多亞哈謝從耶斯列取南行之路。這是回家(猶大)的方向,但前往北國首都撒瑪利亞也是走這條路;他在那裡可望得到保護。南行之路沿基利波山的山麓繞過耶斯列穀的東緣。伯哈幹(Beth HagganNIV、和合本:「園亭之路」)是這路從山谷出來進入多坍平原,從此前往撒瑪利亞山區的地點。以伯蓮位於這個平原北端的小丘頂部,距離耶斯列差不多十哩,急於逃命的戰車不出半小時就能走到這裡,但距離撒瑪利亞仍有十五哩。此時決定前往米吉多,戰車改道轉往西北。米吉多隻在十二哩外,同樣能為重傷的君王提供庇護,並且沿著耶斯列平原西南緣所走的是平坦大路。

  伯哈幹是今日的詹寧(Jenin),曾經在埃及的碎陶咒詛文獻中出現,亞馬拿文獻稱之為金納(Gina)。當地的遺址占地七英畝,出土文物包括鐵器時代的陶片。杜得模斯三世年表中曾經提及以伯蓮,按照學者的考證是現代的伯珥阿梅廢墟。這兩個遺址都未進行考古挖掘。──《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九27~28亞哈謝之死記錄在此,遠比一般的結束公式更詳細,與以色列王駕崩的長篇敘述相稱,顯示作者的手法靈活。亞哈謝本想逃去猶大,卻被迫轉往米吉多。

  Beth Haggan(27節;意為「園亭」,和合、NIV 邊註:「園亭之路」)可能與耶斯列的王宮花園有關(王上二十一),但大多數的解經家視之為隱幹寧(書十九21,二十一29),為現代的 Jenin,位於耶斯列以南十一公里處。上到姑珥的路(「上坡到」,RSV;「上到靠近的山谷」,REB)則是今日靠近 Tannach 通往 Gurra 的路(Aharonip.169)。很有可能耶戶殺得性起,超越了他整肅亞哈家的界限,殃及猶大國,因此後來受到咒詛(何一4)。然而後來亞哈謝的被殺卻被視為是神公義的審判(十一16;參八1826)。──《丁道爾聖經註釋》

         亞哈謝與亞哈王室來往密切,並隨它拜偶像,行了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因此也被耶戶處死。與惡人同流合污、作惡成習的亞哈謝的死,是神對拒絕悔改、作惡多端之人的懲誡(245)。神給犯罪的人悔改的機會,但如果拒絕悔改,就是藐視神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的行為,所以等到日期滿了,神會按他們所做的,報應他們(283~5)。因此如果我們正在結交象亞哈謝那樣的惡人,站在惡人的道上,就應當儘快改邪歸正,正如亞伯拉罕順從神的命令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一樣(121~5)――《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九27~29耶戶刺殺亞哈謝:猶大王亞哈謝亦難逃耶戶的追殺,這是因為亞哈謝是亞哈之外孫,同時耶戶亦要提防他日後會替舅父約蘭王報仇。――《串珠聖經注釋》

 

【王下九28「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送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墳墓裡,與他列祖同葬。」

         亞哈謝是一個惡王,本來很可能像他的父親約蘭一樣「不在列王的墳墓裡」(代下二十一20)。但他卻「與他列祖同葬」(28),是因為眾人顧念「他是那盡心尋求耶和華之約沙法的兒子」(代下二十二9)──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到耶路撒冷。耶戶准許亞哈謝的屍首被運回王自己的都城耶路撒冷安葬。耶和華的旨意不是要讓猶大國和它北方的鄰居以色列結盟。約沙法就曾因為支持亞哈攻打便哈達而被先知譴責(代下192)。亞哈謝幫助約蘭攻打哈薛的行為在神眼中也是看為惡的(代下2245)。為此亞哈謝付上了生命的代價。 

  與他列祖。在通常情況下像亞哈謝這樣的惡王很可能會不被允許葬在大衛城中列王的墳墓裡。儘管他與亞哈家有聯繫,他能得享這種尊榮,是因為他是好王約沙法的直系後裔,因他們說:他是那盡心尋求耶和華之約沙法的兒子(原文為孫子)’”(代下229)──《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29「亞哈謝登基,作猶大王的時候,是在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

此節經文絕不可能是後來的編者所「修正的日期」,乃是將猶大曆與以色列曆相對照,顯示亞哈謝的統治乃在約蘭第十一至十二年之間(參:Ⅵ A 「前言公式」 4.{\LinkToBook:TopicID=131,Name= A 前言公式})。──《丁道爾聖經註釋》

         在南國的記錄中,亞哈謝登基的時間是「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29);但在北國的記錄中,卻是「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約蘭十二年」(25)。因為以色列王的執政年數是從春天的正月(亞筆月)起算,猶大王的執政年數是從秋天的七月(以他念月)起算,不足一年的部分都算為一年,所以南北兩國記錄的執政年數常有一年的差異 ──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約蘭第十一年。這一節經文是關於亞哈謝統治之記述的附筆,而關於他最終的結局記錄在前一節中。當記載一個王的歷史時,首先的細節便是給出他登基的時間,而亞哈謝的登基時間是以他鄰國在位統治者作王的時間來標誌的,這一點已經在王上825節給出了。但是,825節中給出的亞哈謝登基的日子是以色列王約蘭作王的第十二年,而本節中給出的是約蘭作王第十一年。這兩個數字上的差異,假設一下可作此解:這一時期的猶大,因為要與北方的以色列國合作,就採用了以色列的編年計算方法,故此差了一年。825節中明顯採用的是以色列的方法,在這種計算體系中,王登基時就算是他作王的第一年。因此,約蘭十二年,如果按照猶大原先的計算方法就應該是約蘭第十一年,在這種計算體系中,王的第一年要求是一整西曆年,即,他登基那一年之後的第一年(見第138139頁;參看第148)──《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30「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擦粉、梳頭,從窗戶裡往外觀看。」

         耶洗別希望象腓尼基女王那樣,好好打扮一番才死去。“梳頭”即裝飾頭髮。――《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擦粉」:原文作「以銻塗抹她的眼睛」,指眼部的化裝。古時中東的女人喜以黑色顏料修飾眼目(見串28)。有學者認為這是當時腓尼基皇后臨死時所作的預備。――《串珠聖經注釋》

         擦粉:越是注重外表的人,其內心越醜陋(2325),耶洗別就是如此,直到最後一刻還在忙於粉飾自己。這麼作,她的外表也許會很漂亮,但內心卻醜陋無比,成了惡婦的象徵(220)――《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擦粉」(30),指用銻粉(三硫化銻)描眼線,加深眼圈的輪廓,──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耶斯列城上的哨兵可以清楚地看到城下發生的事,因此,「耶戶到了耶斯列」(30),耶洗別已經知道耶戶叛變、約蘭被殺,所以「聽見就擦粉、梳頭」(30),預備光榮地受死。耶洗別毫無悔改敬畏之心,臨死還在高傲、輕蔑地從窗口俯視,嘲諷執行審判的耶戶(31),正如十字架上嘲笑主耶穌的強盜(路二十三39)──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擦粉」:用「銻畫眼睛當作眼影」。

         「梳頭」:「做好頭」、「美化頭」。――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耶洗別聽見。耶洗別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她聽說了兩個王的死訊,就是他的兒子和外孫,現在她曉得該輪到自己了。她必須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刻做些準備,但她所做的都是些什麼準備啊! 

  擦粉。字面上是,往眼睛上打粉。在很早的時期東方的女性就開始用化妝品修飾她們的眉毛和睫毛了(見耶430和結2340) 

  梳頭。耶洗別用一個發網”(見賽318)戴在她的頭上,字面上是,她裝飾[美化] 她的頭。她傲慢大膽,到死也不知悔改。她將自己所有的飾物都戴上,身上穿著最隆重的禮服。無論是在耶戶面前還是在神的審判台前,她外表再怎麼裝飾都於事無補了。在那公義的審判台前所有的人都必須以真實的情形面對。塗脂抹粉不能隱藏心靈深處的腐敗,綾羅綢緞也無法掩蓋靈魂上斑斑罪跡。耶洗別的腐敗墮落是內在的,無論她外表上做多少修飾美化的努力都是沒用的。神看人的心靈勝於看他的外表,他更要求人擁有內在的美麗(彼前334)。回顧自己一生犯罪作惡,耶洗別現在真應該身披麻衣,坐在灰塵之中,痛悔前非。但她傲慢的精神不肯降卑,一副鐵石心腸絲毫不為所動。 

  往外觀看。這個窗戶可能是在耶洗別的私人房間內,俯瞰著王宮的庭院。她現在的態度依然專橫傲慢,站在窗前以輕蔑的目光看著那馬上就要進入王宮的反叛者。──《SDA聖經註釋》

 

【王下30 耶洗別的舉動初民使用科爾粉(kohl;成分是方鉛礦〔硫化鉛〕或輝銻礦〔三硫化銻〕)調油或水作為眼線的化妝品,使其杏形更加顯著。美髮程式可能包括香水、染料、辮發的使用。耶洗別的目的是使自己不論在形貌、社會,還是政治上都有吸引力。女子憑窗而望是個常見的題材,可見于甯魯德、撒瑪利亞、阿斯蘭塔什出土的精美象牙雕刻中(後者的女子頭戴埃及的假髮)

  文學中的女子眺望天際,是等待丈夫或兒子從戰場歸回(見:士五28的注釋)。但一般看法都認為象牙雕刻中的女子是妓女,可能和亞施他特的崇拜有關。本節可能是暗指耶洗別所贊助的亞施他特和異邦崇拜的關係(留意耶戶在第22節對她的指控)──《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30 耶斯列的王宮耶斯列的王宮於一九九○年代初葉出土,長方形的宮殿範圍占地約十一英畝,繞以夾壁圍牆,四角有城樓,並建有六室城門、護城壕、土制護堤。護壕是從岩石鑿出,平均寬度三十呎,在好幾處地方深度幾達二十呎。巴勒斯坦的護城河都是無水的(稱為護城幹壕),用意大概是防止敵軍在城牆之下開鑿隧道。耶斯列距離撒瑪利亞約有二十三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九30~31用銻(希伯來文 pu^k[;阿拉伯文為 qhl)來畫眼(和合譯作「擦粉」),乃為了加深眼圈輪廓,使之看來有放大的果效。她此舉未必是要賣弄風情,她的問話:「平安麼?」也可能並非是諷刺性的,而是真誠的問話(見:上述17~22)。她的話可能帶有想達成某種協議的目的。若果如此,則她所提及的心利便不是那位短命的篡位者(王上十六18~20),否則那將是最不明智的問題。她的要求正是如此,可能帶有「英雄」(烏加列文為 d[mr)之雙關語。從窗戶裡往外觀看不一定表示她如妓女般無恥的樣子,那是出土於撒瑪利亞及寧錄的象牙上所雕刻的廟妓的情景,可能不是此處的意義。──《丁道爾聖經註釋》

 

【王下九30~37耶洗別的下場:耶洗別終於得到報應,應驗了以利亞的預言(見王上2123)――《串珠聖經注釋》

         本文記錄了耶洗別受神的審判的情景。本文有兩方面的意義。①結婚要慎重:結婚是終身大事<林前725~38,基督徒的結婚觀>。所以配偶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3110~31)。然而亞哈卻選擇既拜偶像又兇殘的耶洗別作了妻子。結果亞哈受耶西別的慫恿,行了神的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上2125),最終付出了整個家族被斬除的代價(101~11)。與之相似的有所羅門(王上116~8)。所以當信徒選擇配偶時一定要向神禱告,而最關鍵的是要選擇敬畏神的人。②耶洗別悲慘的結局:耶洗別的罪不僅僅局限於她個人,其罪還嚴重影響了全以色列。受耶洗別的影響,全以色列墮入到嚴重的偶像敬拜之中。所以耶洗別受到的詛咒不僅是針對她個人犯的罪,同時也是對全以色列犯罪的詛咒。因此,耶洗別作為王后沒能葬在家族的墓裡,遭到了屍體被當時視為不潔而卑賤的狗(813)吃掉的悲慘命運(36)。這一教訓對教會的領袖也不例外。如果教會的領袖不用神的道引導信徒,反而把信徒引向邪道,神必追討領袖的責任(333~5)。法利賽人的遭遇就是其實例(2334~36)――《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王下九31「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別說:“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

         耶洗別用譏諷的話稱呼耶戶為“心利”;心利約在四十五年前消滅巴沙的全家,但他自己也在一個星期後遭害而死(王上一六1118)――《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耶洗別稱耶戶為心利,因為兩者都是弑君篡位的臣僕。(見串29)。耶洗別這番話可能有咒詛耶戶的含意,因心利弑君後七日便死去。全句或譯作「殺主的心利還會有平安麽?」。――《串珠聖經注釋》

         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心利是殺害以拉王,除滅巴沙全家(王上1611)的人,他只不過多活了一個星期(王上1615~18)。耶洗別把耶戶比作心利,其中包含了對叛逆者的鄙視和詛咒。可見,耶洗別沒有醒悟到耶戶叛逆是神對亞哈王室的審判(96~10),她非但沒有悔改自己的惡行,反而嘲笑和詛咒代神主持審判的耶戶。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諸多猶太人和強盜同樣非但沒有悔改自己的罪,反而嘲笑了耶穌(2729~314144)。此外,聖靈充滿的門徒用各國鄉談預言神的大事時,有些人還譏笑了門徒(213)。凡是這樣的人斷不能得到天國的產業(15~194~7)。所以信徒也不得誹謗別人,要誠實地坦白自己的過失,而不是設法將它合理化,要在神面前真切地懺悔自己的罪(5134;路1517~19)――《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當年心利叛亂,只作王七日、就自殺身亡(王上十六1518 )。因此,耶洗別狂傲地諷刺耶戶:「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31),是咒詛耶戶的王位也不會長久。耶洗別到死都沒有醒悟:耶戶的叛亂是神對亞哈家的審判(6~10),她自己才是「被咒詛的婦人」(34)──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殺主人的心利」: 王上 16:9~14 記載心利背叛以拉後,七日就被暗利擊敗自焚而死。稱呼耶戶是心利,就是咒詛耶戶王朝也不會長久。――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直譯為:心利殺了主人,他有平安嗎?)。字面上是,平安嗎,心利,殺主人的兇手?心利曾滅絕了巴沙的全家(王上168~13),但他只作了七天的統治者。那日子過去之後心利在與後一位王的競爭中滅亡了,在他並沒有平安。這句話就其意思來說,是耶洗別用其指出心利那次失敗的反叛嘗試,似乎是在警告耶戶。然而,字面上的翻譯卻傳遞出另外一種不同的意思。她將耶戶叫作心利,好像是在嘲罵地說,平安嗎,你這個心利,殺你主人的兇手? ──《SDA聖經註釋》

 

【王下31 稱耶戶為「心利」亞哈和耶洗別是暗利王朝的一份子,這王朝是從篡位者心利手上奪取大權(見:王上十六)。耶洗別提及這事件的意思,是警告耶戶他未必能夠穩握政權,可能也會被人推翻。「平安麼?」不但表示願意談判,更質問他是否相信毀滅亞哈一家能夠為國家、為他自己帶來平安。他可以採取的另一條策略是與她聯盟,因為政權接替具有連續性對他有益。她化妝之目的若是為使自己迷人,她可能是提出耶戶可以接收先王的禁宮,以建立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有關這慣例的討論,見:撒下三7的注釋)。西拿基立年表形容禁宮被他人所奪是失位的表示。──《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syncBible ref=王下9:31>

【王下九31  耶洗別為何提到心利呢?】心利是以色列軍隊的元帥,四十多年前殺了以拉王,並自立為以色列王(參王上168~10)。耶洗別是在指責耶戶企圖弒君篡位。――《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下九32「耶戶抬頭向窗戶觀看,說:“誰順從我?”有兩三個太監從窗戶往外看他。」

希伯來文的「誰是與我一起的,誰?」可以解釋其意為「你是誰?下來與我一起」(希臘文)或「誰是站在我這一邊的?」他呼求幫助,有幾個「官員」(參:王上二十二9,現中;希伯來文 sa{ri^s)響應,「富貴」不一定是指作宮幃侍從的太監(和合與英文譯本)。──《丁道爾聖經註釋》

  誰順從我?。希伯來原文更加簡潔更切中要害,mi 'itti mi誰和我同在,誰?這個表達,以其簡潔和直率,顯示了耶戶的性格特點。他沖進內院,聽見耶洗別嘲諷和不屑的問候,他希望儘早結束這一切的事,他甚至等不到自己進去把這個邪惡的婦人抓住了。 

  太監。耶洗別好像是那種特別招人恨的女人,甚至這些與她聯繫最密切的人都很討厭她。樓上的太監此先早已習慣於在耶洗別面前卑躬屈膝,隨時準備滿足她各樣任性的要求。但很明顯他們心裡對她毫無尊重可言,更別提愛戴了。這些侍從很可能非常鄙視她,只不過為了自己的利益勉強表面上對她效忠罷了。但只要機會來了,他們時刻準備推翻這個獨裁者。他們可能很歡迎一種政局的改變。至少他們也希望獲得自己新主人的好感。──《SDA聖經註釋》

 

【王下32 太監太監是受託照顧監管君王禁宮的官員。他們身為閹人,不會對禁宮中的女子構成威脅,也不會與這些女子生下被誤認為王裔的子女。值得提出的一點是,本節的希伯來用語所指的並不限於太監,部分學者相信這字連行政官員也包括在內。然而按照本節的背景,禁宮的管理人作為太后的隨從是最合理的看法。──《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王下九33「耶戶說:“把她扔下來!”他們就把她扔下來。她的血濺在牆上和馬上,於是把她踐踏了。」

         「於是把她踐踏了」:大概是指耶洗別的屍首被馬踐踏,以致她的血也濺在馬匹上。――《串珠聖經注釋》

         把她踐踏了:以利亞早已預言耶洗別的悲慘結局。這表明神給了她悔改的機會。但她並沒有停止拜偶像,反而促使以色列的王和百姓隨她墮入偶像敬拜之中。結果與她同流合污的所有百姓都受到神的審判,淒慘地死去(1018~25)。如果我們也象耶洗別那樣拜偶像,同樣會遭遇悲慘的命運,誰都沒有例外(2541)――《聖經精讀本──列王紀下註解(作者不詳)

  把她扔下來。這個盛氣淩人、作威作福的獨裁女人馬上就要面臨她的滅亡了。她的死是公義的要求是神的判決。這對她的專橫和傲慢是一個合適的結局。以暴力和腐敗為根基的寶座決不會長久。 

  把她踐踏了。耶洗別處於臨終的痛苦之中耶戶仍表示了對她徹底的蔑視。那被人從窗戶毫不留情扔下來的耶洗別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復仇者的車馬從她身上踏過碾過,雖出身宮廷但她卑賤污穢的血卻濺在宮牆和馬蹄上。耶洗別死的時候不像一個王太后,她自輕自賤終於在悲慘恥辱中離開人世。她恨惡公義,現在她的國家也仇恨她。她蔑視神,如今卻遭到世界無情的唾棄。 

  我們對耶洗別行為的恨惡不應使我們贊同耶戶以如此殘酷野蠻的方式對待她,即使是默許也不行。耶戶如此做,唯一能找到的為他辯護的理由就是,他生活在一個野蠻強暴的世代。強暴產生強暴。──《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34「耶戶進去,吃了喝了,吩咐說:“你們把這被咒詛的婦人葬埋了,因為她是王的女兒。”」

         作為一名公主(34),耶洗別本當被妥善安葬。但由於耶戶駕車狂奔70多公里,吃喝休息耽延了一會兒,耶洗別的屍首就被狗吃掉了,正應驗了以利亞的預言(36~37節;王上二十一23)。這件事並不尋常,因為野狗要在一頓飯的工夫就吃掉耶洗別,也是相當的不容易。──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把」這被咒詛的婦人:「照顧」、「處理」。――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吃了喝了。這曾經是亞哈的宮殿不再屬於他的子孫了,因為現在耶戶成了國王。耶戶將耶洗別血肉模糊的屍體棄置在外面的庭院裡,自己進了餐廳。 

  這被咒詛的婦人。耶戶是在提醒人們這個女人是被神咒詛的(王上2123) 

  王的女兒。儘管耶戶是一個堅強的戰士,但他的心裡還是有一絲同情以及對死者皇族身份的尊重。她是西頓王兼祭司謁巴力的女兒(王上1631),但她卻遭此橫死。耶戶現在希望讓她得到一個正當的安葬,至少可以符合她從前的公主身份。──《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34~37作為一個公主(王上一六31),耶洗別理應被好好安葬,但由於耶戶歡宴而把事情拖延,所以她的屍首被野狗吃掉,應驗列王紀上二十一章23節的預言。――《列王紀下雷氏研讀本》

 

【王下九35「他們就去葬埋她,只尋得她的頭骨和腳,並手掌。」

         耶洗別的屍身不全,可能是因為耶戶並沒有立時收殮屍體,等他吃喝完了,大部分的屍體已被野狗吃掉。――《串珠聖經注釋》

  只尋得頭骨。耶斯列野狗的肚腹成了耶洗別活的墳墓。她的屍體被城中半瘋的群狗吞食。以利亞的預言實現了(王上2123),公義得到了滿足,拿伯無辜受死之冤也得以昭雪了。──《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36「他們回去告訴耶戶,耶戶說:“這正應驗耶和華藉他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所說的話,說:‘在耶斯列田間,狗必吃耶洗別的肉;」

         先知以利亞許多年前就已預言耶洗別的結局。神藉先知說的話,耶洗別一生置若罔聞,現在完全應驗。――《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9:36 應驗了 王上 21:23 中以利亞的預言,當然該處對以利亞的預言應該只是節錄重點。

         ◎由聖經記載的內容看起來,耶戶熟知以利亞的預言,也刻意照著以利亞的預言去進行,算是熱心實現神的話。神也積極實現他的預言,因為一具屍體頗為龐大,能夠很快的時間內被吃完,也相當不容易。――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王下36 被狗所吃亞述(特別是亞述王亞述巴尼帕)有把屍首丟在街上讓狗(以及豬、豺、鳥)吞吃的習慣。在一個案例中,屍首更被砍碎喂狗。條約咒詛也包括如此向叛徒宣告厄運。這種暴行的用意,是保證屍體不可能得到安葬,使這人的靈魂四處飄泊,不能在來生享受安息。亞喀得文獻《馬珥庫》(Malqu)咒語集大概記載了最值得注意的例子,一個行邪術(22)女子所受的咒詛是被狗撕碎。進一步資料可參看:列王紀上十六4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耶和華……的話。王上2123節是一個簡寫,而這裡好像是那個預言的詳細形式。──《SDA聖經註釋》

 

【王下九36~37耶戶顯然在三思後決定埋葬她,因為當時的人相信未葬之屍及不受尊重的回憶乃為凶兆,是極大的侮辱。我們無法確定此時的耽延是否因為他要與當地的人開會(吃了喝了34)以致延遲(Gray)──《丁道爾聖經註釋》

 

【王下九37「耶洗別的屍首必在耶斯列田間如同糞土,甚至人不能說,這是耶洗別。’”」

         耶洗別大勢已去,仍圖作困獸鬥。她打扮一番,塗上黑眼蓋,然後坐到窗戶前,象埃及女王接見臣民一樣,向耶戶招呼,出言諷刺也帶威脅,稱他做“殺主人的心利”,問他是否平安。四十五年前,心利弑以拉(王上十六9),殺了他父親巴沙全家(王上十六11),但在位只有七天。耶洗別此問等於警告耶戶,當心會象心利一樣凶終隙末。――《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下註釋》

         神的話在大事上不落空,在小事上也不落空。耶戶熟知以利亞對耶洗別的預言(36~37),耶洗別自己應該也很清楚。但她卻完全不把神的話放在心上,繼續驕傲自大、我行我素,結果落得被狗所吃。──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耶洗別貌似勇敢,本想死得榮耀,結果卻被身旁的太監從窗戶「扔下來」(33),又被狗所吃(35),死得一點也不光彩。今天,許多人也是對神的話充耳不聞、行事狂傲,以為可以靠自己在地上得榮耀,結局也是「如同糞土」(37)。因此,人「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六7)── 列王記下聖經綜合解讀

  人不能說。這裡可能有兩層含義:一是說通過那殘缺的屍體不能辨認這是不是耶洗別;第二層意思是,埋葬耶洗別後沒有留下墓碑。如果這節經文的意思是後者,那她的屍骨就永遠從這地面上消失了,後來世代的人也無法指著她的墳墓說,看,這就是那個曾經驕橫跋扈的王后耶洗別埋葬的地方。她死後唯一留下的就是關於她罪行的記憶。 

  耶洗別令人恐怖的結局告訴我們世人所擁有尊榮與權勢的無常和虛空。所有這些都是塵土並要歸於塵土。她的厄運要使所有伏在罪下的僕役聽神的信息:那行不義蓋房的有禍了”(2213) 

  耶洗別成了那些神教會中之兒女墮落犯罪、玷污自己的前車之鑒,有神聖的警告說必有刑罰臨到他們(220~23)──《SDA聖經註釋》

 

【思想問題(第九章)

 1 為什麽耶和華膏立耶戶為以色列王,而不立其他人?從本章看來,君王的權柄是怎樣建立的?參羅131~7

 2 耶和華是慈愛和公義的,但祂遣耶戶弑君篡位,這行動和祂的屬性是否有衝突?亞哈的兒子約蘭和外孫亞哈謝是無辜被殃及(8), 還是罪有應得,參32~313~14 825~27。這對你明白舊約中耶和華所施行和命令的殺戮,有什麽幫助?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