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十三章拾穗

 

【撒上十三1「掃羅登基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時候,」

         本節原來的數字顯然在傳達的過程中已經失傳。理解本節的一種方法是:“掃羅登基的時候年歲,他作以色列王又兩年”。另一種看法認為本節應作:“掃羅登基的時候是一又歲,他作以色列王兩年的時候,就從以色列中揀選了三千人……”。――《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有的抄本作:“掃羅登基年三十歲,作以色列王四十二年。”希伯來文舊約中無“三十”及“四十二”等數字;《七十士譯本》無本節。本章記述掃羅為王的情況。――《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四十歲」:原文並無數字,可能是抄錄時遺漏了。從文字上推測這數位必是二十或以上;從常理推斷,約拿單已成年,能率領軍隊打仗,說掃羅是四十歲也是十分合理的。――《串珠聖經注釋》

         1節原文有缺漏,並無「四十」,所以不能確定掃羅登基時的年齡。有些《七十士譯本》的抄本乾脆略去這節疑難經文。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此時掃羅的長子約拿單已經可以獨立爭戰。──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13:1 原文破損,但可以翻譯為「掃羅在他登基作王的時候....歲,作以色列王二年。」,看不出來掃羅作王時幾歲,有些七十士譯本的古抄本作「三十歲」。此處「二年」的原文與舊約聖經其他地方的「二年」寫法不同,可能也是經文破損導致的問題。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確定掃羅到底作王幾年。約瑟夫的猶太古史對掃羅作王的年代有兩種講法:四十與二十年, 13:21 說掃羅作王四十年。――《蔡哲民查經資料》

  掃羅統治了一年。所有的譯者和註釋者都一致同意這段經文的意思不明確。希伯來原文的字面直譯是我們現在所讀到的:“當掃羅登基歲,在以色列作王二年的時候”(見創532的註釋)。從第一個聖經版本問世到現在,這段經文就一直使譯者們困惑。希臘文版舊約聖經的早期版本通過省略這一整節避免了這個難題。《他爾根》把它意譯為:“當掃羅登基時,他被作為一個一歲大的嬰孩受膏。”亞蘭文譯本解釋為:“當掃羅作王一或二年的時候。”與欽定本先前對這段經文的解釋一樣,是一種意譯,不是我們現有的希伯來原文,而是譯者所認為的希伯來原文的意思。修訂標準本假定了兩個遺漏:“掃羅登基的時候……歲;並且他作王……以色列二年。”

  有些註釋者同意這裡無疑是一個在抄寫過程中產生了遺漏的例子,雖然沒有人能說出在經文的傳輸過程中什麼時候產生的遺漏(見卷一,第15)。如果現在的希伯來原文是遺漏的結果,那麼它就成了一個證據,證明後來的抄寫員在他們製作新抄本的工作中是謹慎盡責的,因為他們沒有篡改經文本身,而是照他們看到它時的樣子抄寫了下來,即使它的意思是難解的。

  臆測幾乎沒有什麼收穫;然而,可以提供一個暫定的解釋。這段經文的正式陳述,恰好符合聖經作者們給出君王登基時的年齡及其作王的期限的規則用語。對於大衛的相應規則用語出現在撒下54(另見王下21124818;等等)。如果與發生在撒上131中的遺漏相似的遺漏發生在可比較的經文如王下211中,它就會讀為:“瑪拿西登基的時候……歲,作王……在耶路撒冷五年。”這兩段經文的基本造句結構是一樣的。插入掃羅登基時的一個年齡數字,並且插入他作王年限的另一個數位,就會使這句話與提到大衛和別的君王的話平行。在原文中“……二年”的措辭可能原為“四十年”(見徒1321)。撒上131的希伯來原文按照現在的情況因而暗示它起初由掃羅的年齡和作王期限構成。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掃羅就是舊約聖經中唯一一位被這樣提到的希伯來君王了。

  按照撒上131的另一個解釋應該讀成:“掃羅作王一年;並且他在以色列作王二年。”即,他作王的第一年已經完成並且當本章的事件發生時,是在他作王的第二年。然而,必須承認,把撒上131的意思解釋為13章的事件發生在掃羅作王第二年是不自然的,並且是一種與聖經中關於君王的記錄不平行的造句結構。

  這段經文可以合理地理解為,意思是掃羅作了一次嘗試要在他作王的第二年征服非利士人,雖然第一次真正的打擊—這裡記錄的是約拿單作的—是後來某個時候才發生的。這樣理解就與這裡提到的對撒上131的翻譯和最初的解釋和諧了。──《SDA聖經註釋》

 

【撒母耳記上十三1的正確數目是多少?】

     馬所拉或留傳至今的經文中,撒母耳記上十三1失去了一個在原稿中有記載的數字。將馬所拉經文的撒母耳記上十三1直譯如下:「掃羅是……的兒子,當他登基的時候,年……當他在以色列統治兩年,當(直譯是「和」)掃羅從以色列中為自己揀選三百人。」(譯按:中文和合本撒上十三1作「掃羅登基年四十歲」;四十歲的字下有虛線,表示原文無「四十歲」)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當掃羅登基時,他超過二十歲。因為假如數目是十九或以下,「年」這個字應作眾數寫法(sanim);但本節經文中「年」字是單數寫法(sanah),所以我們可以說年之前的數目必定超過二十(參看E.Kautzsched.Gesenius’1910)#134.2 and Rem 1)(這條關於數目的特別的句法規例,在阿拉伯文中也有應用。)

         翻譯作「掃羅統治一年」(KJV)是不正確的,因為希伯來經文並非記載「統治」,而是「當他作王(bemolko)的時候,掃羅是年之子」。翻譯作「掃羅登基年[四十]」,純粹出於臆測,關於這方面,邊注也已說明(譯按:中文和合本於「四十」之下加虛線。)

         英文聖經NASB依照「四十」這個臆測的說法,但再加上一句同是臆測的經文:「他統治以色列三十[]年」。假如第一節末及第二節首如上述方法處理,NASB的做法是不需要的。RSV不加推測,照著馬所拉經文空白的地方,不加任何字句:「掃羅登基年……他統治以色列……和二年。」耶路撒冷聖經完全省略第一節,但在邊注處將馬所拉經文的第一節毫不修飾地直譯出來。

         NIV的第一個數字作「三十」,第二個數字則作「[四十]二」。在NIV的注腳建議讀者參閱使徒行傳十三21,該處有如下記載:「後來他們要求一個王,神就將……基士的兒子掃羅,給他們作王四十年。」若依照使徒行傳十21,掃羅作王只有四十年,我們就難以解釋撒母耳記上十三1的記載——掃羅作王四十二年。因此,正如上文所顯示的,毋須將撒母耳記上十三1的第二個數目字加以修改;而只簡單地翻譯成:「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時候,就從以色列中揀選了三千人。」(譯按:中文和合本亦如此翻譯。)這句經文,正好作為一個引子,帶出約拿單于密抹的輝煌戰績。──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撒上十三1~4以色列開始實施君王統治之後,滿了兩年才廢棄昔日散漫的招兵制度(116~8),具備了常備武力。但是,國防力量的增強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和平,而誘發了與鄰邦的持續性武力紛爭。因為他們更相信人的力量和組織,而非信靠他們的力量之源——神(1747;詩181)。當聖徒依賴神之外的存在時,就必然失敗。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三1~46記述了掃羅王在位第二年(B.C.1048)所發生的“密抹戰爭”,這是一場獨立戰爭。當時非利士發達的鐵器文化(139)而作了巴勒斯坦的宗主國,以色列與之抗爭,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戰爭始末如下:①戰爭的導火線:掃羅攻擊非利士的防營(131~4);②非利士的討伐軍隊出征(135~7);③掃羅獻祭得罪神(138~15a);④非利士人開始作戰(1315b~23); ⑤掃羅的兒子約拿單隻身攻擊敵營(141~5);⑥以色列發動總攻擊並勝利(1416~23);⑦掃羅下達禁食命令(1424~26)。儘管掃羅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但違背神的命令犯下了最為致命的錯誤,撒母耳先知便宣告神必廢棄他的王位(131314),倘若蒙召做神工人的,不順從神的命令和話語,從此他就不再是神的工人。掃羅的統治初期是他一生的第二個階段,其主要事蹟如下。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三2「就從以色列中揀選了三千人:二千跟隨掃羅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隨約拿單在便雅憫的基比亞;其餘的人,掃羅都打發各回各家去了。」

         “伯特利山”。更可作:伯特利的山區。――《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舊約首次提到約拿單,他是掃羅的長子(十四1)。密抹在伯特利東南。這些大概都是聚集在吉甲歡迎掃羅為王的人。他留下了三千,其餘都打發回家。――《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密抹」:便雅憫的小鎮,位於耶路撒冷之北約十四公里(九英里)――《串珠聖經注釋》

         掃羅帶領二千人駐紮的密抹與伯特利山,位於非利士防營所駐紮的迦巴北部;約拿單率領一千人駐紮的便雅憫基比亞則位於南部。掃羅和約拿單似乎要夾攻非利士。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約拿單」(2)的意思是「耶和華已給予」,是掃羅的長子。──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以色列人原來並沒有常備軍,戰時聚集民兵,戰後解散。掃羅作王后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建立一支常備軍,他自己指揮兩千人,他兒子約拿單指揮一千人。這正是百姓所期望的。──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就」從以色列中:原文沒有「就」。 13:2 就是表明掃羅選了常備兵,建立職業軍人制度。

         「千」:一種軍隊的單位,不一定是「一千人」,當成「一隊」看待比較適當。

         「密抹」:在「迦巴」東北3公里,高度是海拔600公尺。

         「約拿單」:字義是「耶和華已給予」是掃羅的長子 14:1 ――《蔡哲民查經資料》

  基比亞。基比亞現在一般被認為是Tell el~Fūl,耶路撒冷以北31/2英里(5.6公里)中央山脈頂峰的一個瞭望點。那裡被認為是掃羅堡壘的廢墟,最近已經被發掘了。──《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2 常備軍的大小和性質】掃羅所揀選的三千人大概是精選的侍從或禁軍,不是志願參軍打這場仗的總人數;後者數目將會更大。古代近東的常備軍由受過專職訓練的軍人和雇傭兵組成。他們負責鎮守防營和邊疆的哨站,以及作為王宮的衛士。三千可能只是代表三個部隊(一隊由約拿單指揮,兩隊由掃羅指揮)。迦巴並非大城,在正常情形下駐防人數應該不會超過幾百名。但以色列人在不久的將來,卻要面對非利士的聯軍(5節的注釋)──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2 密抹】密抹高達海拔二千呎,其遺址(現代之穆克馬斯〔Mukhmas)是在伯特利西南四哩半之處。當地鐵器時代的遺跡十分稀少,以致部分專門學者認為北面半哩多,有當代人在此定居跡象的哈拉福卡廢墟(Khirbet el~Hara el~Fawqa),是更有可能的地點。本區的丘陵地帶對戰車的使用構成障礙。──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3「約拿單攻擊迦巴非利士人的防營,非利士人聽見了。掃羅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說,要使希伯來人聽見。」

         “要使希伯來人聽見”。即聽見約拿單的勝利。――《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迦巴在便雅憫境內。――《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約拿單這次的突襲,意味著以色列人擺脫非利士人而獨立。

          「迦巴」:位於耶路撒冷東北偏北的十公里(六英里)處。――《串珠聖經注釋》

         「迦巴」(3)位於基比亞東北7公里,與北面的密抹隔著蘇韋尼特旱溪(Wadi Suwenit)的峽谷遙遙相望,把守著橫越峽谷的重要渡口。這是以色列境內的心臟地帶,竟然有「非利士人的防營」(3),所以成為約拿單首先攻擊的目標。──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要使希伯來人聽見」(3),可能為了策反那些「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十四21)──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迦巴」:在「基比亞」東北約6.5公里。和密抹隔著一個峽谷。

         「防營」:「駐軍」、「柱子」、「行政長官」、「軍隊指揮官」。此處很可能就是「軍隊指揮官」。

         「希伯來人」:通常猶太人不會彼此自稱「希伯來人」,這是外族人稱呼以色列人的名詞。

         「要使希伯來人聽見」:七十士譯本作「希伯來人叛變了」。――《蔡哲民查經資料》

  防營。希伯來文是nesib,“柱子,”“長官,”“代表,”“守備隊,”或“崗位。”註釋者們通常感到此處理解為“長官”或“管理者”與上下文更和諧(在創1926nesib被譯為“柱”,而在王上419和代下810中,被譯為“管理”或“督工。”

  迦巴。基比亞東北約4英里(6.4公里)Wadi Medineh,在地表有一個大裂縫,甚至從邊緣的近處都幾乎注意不到。它的兩側高聳為不能通行的絕壁,高達數百英尺。這個旱谷的西南就是迦巴,穿越這個旱谷東北13/4英里(2.8公里)座落著密抹城,在低於基比亞(Tell el~Fūl)四圍地區約700英尺(213.4)的高地上。密抹東邊的土地略略傾斜一段距離,成為良好的農田,在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到來自耶利哥的通道。伯特利約在基比亞以北約6英里(9.6公里)處,比基比亞高100多英尺(30.5)

  密抹可以控制從耶利哥和約旦谷到伯特利的主要道路,以及從耶路撒冷向北到示劍的主要道路。掃羅把他的兒子約拿單和三分之一的軍隊佈置在基比亞,同時,他與三分之二的部隊守衛著從東部到伯特利和基比亞的通路。要是亞捫人尋求報復掃羅在基列雅比對他們的勝利的話,這就會是他們最可能採取的路線。他並沒有預料來自西部的麻煩,因為在那裡與非利士人是和平的(撒上713)

  密抹之戰

    1.在喪失了迦巴的防營後,非利士人(P)在密抹安營。

  2.掃羅已往吉甲重整一支軍隊,但只帶了600軍兵向迦巴前進。

  3.非利士的掠兵兵分三路掠奪以色列人,但掃羅控制了直到南邊的地區。

         非利士人。雖然非利士人並沒有與以色列人處於交戰狀態,他們還是在小山上保留了據點,例如穿過旱谷比它高200多英尺在密抹西南的迦巴就有一個。nesib這個詞被譯為“防營”,來自動詞nasab,“站在……的崗位,”“駐紮”,即,通過任命或有關的義務。在不遠處的拉瑪(見撒上11的註釋),就是撒母耳組建的一所先知學校。顯然撒母耳設法通過在近處設置他的學校來反對外邦非利士的影響,希望從而可以將百姓拉回到對耶和華的敬拜。只要這所先知學校的影響滲透到了迦巴居民的個人生活之中,從而非利士人就能看到神救恩的真實重要性,那麼血腥的戰爭就可以避免了,許多非利士人可能就會接受神,正如後來的年歲亞蘭的乃縵所做的一樣(王下5)

  要使希伯來人聽見。“希伯來人”這個名詞用於指希伯來人們,在整本聖經中只發生過35次,31次在舊約中,4次在新約中。在舊約的31次中,16次與以色列人在埃及有關,5次與這場反對非利士人的戰爭有關(撒上1314)。大不相同的是,“以色列”這個詞在聖經中被使用了數百次,所引起的問題是為什麼會發生這兩種不同的情況呢。不過有一個事實是清楚的。“希伯來人”這個詞經常被外人使用或被以色列人向外人提到自己時使用。一般而言,現在認為“希伯來人”是被以色列人的鄰邦眾所周知的名稱(見創10211413的註釋)。法老和他的百姓似乎交替地使用了這兩個名稱(見出11652145;等等;另見撒上137的註釋)──《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3 非利士人在迦巴的防營】迦巴按考證是耶路撒冷北面約六哩,今日名叫賈巴的村落。當地未有進行挖掘,但表層勘測結果顯示有鐵器時代的遺跡。這地與密抹在司文尼幹河的峽谷兩邊遙遙相對,俯瞰從北面通往耶路撒冷一帶,橫越這深谷的戰略性渡口。──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4「以色列眾人聽見掃羅攻擊非利士人的防營,又聽見以色列人為非利士人所憎惡,就跟隨掃羅聚集在吉甲。」

         “防營”。這詞可譯作“長官”。這次暗殺是暴亂的導因。――《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撒母耳早已和掃羅約定,要在吉甲聚集並獻燔祭(看十8)。掃羅被立為王的一個大目的是要領導以色列人消滅非利士人,不受其轄制。――《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攻擊非利士的是掃羅之子約拿單(3)所帶領的軍隊。他們回到當時的首都吉甲,重新整頓軍隊,以色列人為非利士人所憎惡:非利士人之所以仇視以色列,直接原因是自己的防營遭到了襲擊,但更深刻的原因則是以色列立了自己的王(被視作獨立宣言,10)擊敗亞捫之後,確保了自己的軍事力量。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以色列人為非利士人所憎惡」(4),因為以色列人已經立王,又建立了常備軍,代表要從非利士人的轄制下徹底獨立。百姓建立常備軍,目的是要保障安全,結果卻是誘發了戰爭。──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吉甲」:是掃羅被立為王的地方。――《蔡哲民查經資料》

  所憎惡。可能更好說是:“使自己可憎。”同一個動詞被用於形容留過夜的嗎哪(162024)

  跟隨掃羅聚集在吉甲。因為王國曾在吉甲確立(撒上111415),所以掃羅召集以色列眾人到了那裡而不是在基比亞或密抹,他們的準備在那兩處能被非利士人注意到。行軍經過各種支流的幹谷,非利士人抵達密抹可能沒什麼困難。掃羅為什麼沒有要求以色列人增援已經駐紮在便雅憫地區的軍隊這一點難以理解。那就會靠近撒母耳的家鄉並接近伯特利的聖地(見撒上11的註釋)。在迦巴幹谷的岩石會形成一個宏偉的堡壘,顯然那個地區的居民比現在傾向於復仇的非利士人更清楚這個防禦地形。在困境中,掃羅似乎想起了撒母耳曾告訴他即將去吉甲(撒上108)──《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4 吉甲到密抹的距離】上文已經談過,名叫吉甲的城鎮有好幾個,其確實位置不明(見七16的注釋)。十章8節的吉甲似乎在迦巴附近。掃羅安營之處若是約書亞時代的吉甲,它就會在東面很遠的約但河畔,距離密抹約二十哩。如此一來,掃羅離開戰區就十分遠了。──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5「非利士人聚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就上來在伯亞文東邊的密抹安營。」

         有些譯本作“三千輛”,而不是“三萬輛”。發動戰役的山區不能容納三萬輛戰車。――《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非利士人在迦巴的前哨受到約拿單的攻襲,又聽見掃羅正在吉甲結集兵力,也來到密抹,準備戰爭。

    “有車三萬輛”:有的抄本作“三千輛”(參士四13)――《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三萬輛」:可能是「三千輛」之誤。參七十士譯本及敘利亞譯本。

          「伯亞文」:位於密抹之西,伯特利之東的曠野。――《串珠聖經注釋》

         有車三萬輛:有些譯本譯作三千,這種譯法比較妥當。因為那山地的戰場無法容納那麼多的車輛。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有車三萬輛」(5),在敘利亞文譯本和一些七十士譯本的抄本中是「有車三千輛」。「馬兵」(5)是駕駛戰車的人,三千輛配「馬兵六千」(5)比較合理。──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百姓最初可能以為山地不利於戰車行動,非利士人只會來一支小軍隊,所以很有勇氣地「跟隨掃羅聚集在吉甲」(5)。哪知這次非利士人來了一支裝備精良的大軍,很快攻佔了掃羅駐防的「密抹」(25),所以嚇得百姓四處躲藏、逃避,剩下的「都戰戰兢兢地跟隨」掃羅(7)。神並沒有像抵抗亞捫人一樣,再次鼓起百姓的勇氣(十一7);祂要我們看到,當百姓跟隨人、不跟隨神的時候,出於肉體的勇氣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叢林」(5)原文是「荊棘」。「石穴」(5)原文是「山崖」。「隱密處」(5)原文是「地洞」。「坑」(5)原文是「井」,指雨季儲水的地洞。「迦得和基列地」(5)位於約旦河東,這裡離非利士人最遠,相比之下最安全。──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車」三萬輛:「戰車」,埃及、亞述的戰車,每車有兩個馬兵,赫人的戰車,每車有三個馬兵。由於這樣的配置,可知戰車三萬輛,馬兵只有六千,不太合理。應該是依照某些七十士譯本的寫法,戰車三千輛,馬兵六千。

         「馬兵」:「駕駛戰車的人」。

         「伯亞文」:此處的伯亞文,跟 7:2  18:12 的伯亞文不同,應該是指「伯特利」。

         「聚集」在密抹:原文型態是分詞,表示非利士人正在密抹聚集中。――《蔡哲民查經資料》

  三萬。希臘文版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的路西安修訂本和亞蘭文譯本讀作“三千。”希伯來詞330之間的區別很微小,很容易彼此誤認。──《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5 非利士的軍隊】在這個場合中,非利士的軍隊占絕對的優勢。他們有戰車三萬輛(經常被修正為三千輛),馬兵(駕駛戰車的人)六千。修正數字若是正確的話,每輛車便有兩名士兵了,合乎當代埃及、安那托利亞、亞述已知的作法。相比之下,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主前九世紀)號稱率領十二萬大軍渡過幼發拉底河(伯拉大河)。亞述各省的總督必須為亞述軍隊招募士兵,其數目有時高達騎兵一千五百,步兵二萬。由於亞述行省超過二十個,亞述大軍的人數十分龐大。──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5非利士人為何能在密抹使用三萬輛戰車?】

     密抹俯瞰一個頗為廣闊的谷地,因此,我們想像,在密抹一帶地區可以部署五萬輛戰車。不過,問題卻出在戰車的數量上。德裡茲(Keil and DelitzschSamuelPP.126~27)指出,根據撒母耳記上十三5的記載,非利士人軍隊中的馬兵只有六千,從這一點看來,差不多可以肯定戰車的實際數目遠較經文記載的為少。聖經關於戰事的記載之中,若包括有馬兵及戰車的話,馬兵的數目必超過戰車的數目(參撒下十8;王上十26;代下十二3等處經文)。而且,在古代軍事強國的大事記中,均沒有記載一支軍隊能擁有數量如此龐大的戰車;埃及、亞述、迦勒底或波斯都沒有。因此,像非利士這個由五個城邦組成的三等國家,極不可能擁有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戰車隊。德裡茲(Delitzsch)認為:「三萬這個數目必定是經文起了訛誤的結果,我們可以依照亞蘭文或阿拉伯文的版本,而把三萬[slssim ele~p]讀作三千[s'lose~t "la~pim],又或許只是一千。若經文原來的數目是一千,那麼,可能是寫經文的人忽略了[Yisra'el]這個字中的字母lamed,並出於疏忽地重寫了一次。此外,第二個lamed被看作代表三十[因為lamed再加上一點在上面,就代表三十。]

         回應德裡茲(Delitzsch)的建議,學者要討論的是:在主前三世紀以前,希伯來文士所採用的數字記法是那一種呢?七十士譯本與馬所拉經文所記載的讀法差不多相同(triakonta chiliades har~maton),這可能是主前三世紀末葉時翻譯的。因此,有更大可能性的是,撒上十三5最早期的經文所記載的數目是三千,但在經文流傳過程中,「三千」誤抄為「三萬」。在經文流傳過程中,數字及專有名詞最容易產生訛誤,而撒母耳記上就最常出現這類問題。「聖經無謬誤」這個教義,只保障聖經最初之原稿沒有絲毫錯誤,卻不表示其他抄本都絕對正確。──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撒上十三5~7非利士征軍駐紮在伯亞文東邊的密抹,掃羅的軍隊曾在這裡紮過營(2)。以色列人被非利士軍隊的規模和威勢所逼,喪失士氣而四處逃命。他們的心中充滿由罪而來的恐懼(310)。被罪所玷污的人格通常只能看到眼下的危險,但信仰神的人卻不懼怕千軍萬馬的包圍和攻擊(36)。因為信心之人不會單單看到眼前的現象,他會仰望在背後掌管一切的神(2722~25)――《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三6「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

         「窘迫」:「被嚴厲壓制」、「被重重地壓制」。

         「叢林」:原文是「荊棘」,由於荊棘不可能躲藏人,所以學者們認為應該是相近的「岩穴」誤抄。

         「石穴」:原文是「山崖」。

         「隱密處」:「地洞」。

         「坑」:「井」,這是當時的人存放水用的地洞,有27公尺深。

         ◎由於非利士人的軍隊,在質與量上都佔了絕對優勢,所以以色列人害怕、躲藏是很正常的。――《蔡哲民查經資料》

  藏在。敏銳地想起了先前在靠近示羅地區的失敗,並且特別是沒有撒母耳在場,以色列人就驚惶失措了。非利士人的動員聚集使百姓受到如此驚嚇以致掃羅不能維持營中的秩序,並且士氣迅速惡化了。幾個月前在雅比的勝利被徹底忘記了。更近的時候他們在這個地方在神面前歡欣喜樂時的表白和犧牲也被忘光了(撒上1115)。他們的驚嚇與後來當以利沙的僕人受到城門前的亞蘭大軍驚嚇時以利沙的信心形成了怎樣的對比呀,那僕人的眼目睜開時看到山上遍滿了天軍。在這個危急的時候,對掃羅和以色列人來說,進入戰鬥前等候先知的勸勉與祝福是多麼重要啊!──《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6 藏身之處】開鑿來儲水的坑穴和水池在乾旱之時,是很方便的藏身之處。通常在城鎮地區才有這些設施。古時司文尼幹河兩旁是森林地帶,因此在叢林躲藏也是可以的。司文尼幹河和克珥特幹河一帶的峭壁上面也有很多山洞。巴勒斯坦的洞穴在危急之時往往為人提供保障。山洞有時也可用作家塚。這些不容易到達的地點,當地居民應該熟知其位置。穴居的難民也在猶大堅固城拉吉附近的洞穴中留下了經外的石刻證據。他們在洞壁上寫著「憐憫人的神啊,求你憐恤我;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又寫道:「耶和華啊,求你拯救!」──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7「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掃羅還是在吉甲,百姓都戰戰兢兢地跟隨他。」

         「掃羅還是在吉甲」:為了等候撒母耳到來在出征前獻祭。――《串珠聖經注釋》

  希伯來人過了。當掃羅召集軍隊時,他說:“要使希伯來人聽見”(3)。然而7節提到“希伯來人”逃跑越過了約旦河(“有些”這個詞原文沒有),同時6節說以色列人藏在洞裡“在以法蓮山地”(撒上1422,修訂標準本)。“希伯來人”這個詞一貫被非利士人用來指他們的反對者,但是撒母耳記的作者似乎在“以色列人”和“希伯來人”這兩個詞之間作了區分,例如,在19節中提到非利士人控制了所有鐵匠的事實,“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形成對比,作者自己又說“以色列人下到非利士人”那裡去磨他們的器具。然而,希臘文版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此處把“希伯來人”這個詞譯作“奴隸。”見3節的註釋。──《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8「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

         “等了七日”是照撒母耳的吩咐。以色列人本來就已很害怕(6),時間一長,更是恐懼,紛紛離開。掃羅的核心軍隊只剩下六百人(15)――《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經文沒有交代撒母耳遲遲不到吉甲的原因,可能他想藉此試驗掃羅。――《串珠聖經注釋》

         「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8),可能撒母耳曾經指示,每逢大事總會在「七日」之內前來獻祭(8)。「七日」足夠撒母耳從以色列的任何一個地方趕到這裡,「七日」也能顯明人肉體真實的光景:百姓只看環境,本來就已經很害怕(6),「七日」的等待讓他們更加恐懼,以致紛紛散去,只剩下六百人(15);而掃羅也只看環境,卻看不到「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詩二十九10),結果違背了神的命令,自行獻祭。──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母耳上次在米斯巴獻祭,百姓單單仰望神(6),雖然非利士人已經攻到附近,他們還是獻祭之後才打仗(9~11)。這次吉甲與密抹有一天的路程,百姓卻等不及而散去了(8)。因為百姓立王的動機,就是要從跟隨神變成跟隨人,結果就從單單仰望神變成只看環境,信心越來越軟弱。──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等了七日。這不一定意思是掃羅已經等了整整七天,而且撒母耳直到第八天開始才到達,所以比約定會面的時間晚了一天。可能是當先知在指定會面的那一天的早些時候還沒出現的時候,掃羅就僭取了獻祭的職責。在膏立掃羅為王時,撒母耳曾指示他關於這個場合的事;他應該到吉甲並在那裡等候直到撒母耳到來(見撒上108)。然而,撒母耳確實在約定獻祭的時間之後不久就到達了,不料竟會發現掃羅的違抗行為(撒上1310)──《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8~9掃羅違背神的代言人的話。他沒有等到撒母耳來(一○8),便把燔祭獻上,以聚集百姓,準備作戰。他訴諸於處境倫理,而不是聖經倫理,然後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而不能提供有根據的理由(一三1012)――《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撒上十三8~15掃羅越權、王位不保:掃羅一開始正式作王,便作了神所不喜悅的事,違背了神的吩咐,私自獻祭。表面看來,掃羅聽從撒母耳的吩咐,在吉甲等候他七天,但當情勢看似不妙之時,掃羅便失去信靠神的心,擅自採取行動。掃羅這種不聽從神和沒信心的表現於日後與亞瑪力人交戰一事(15)仍舊可見,顯示他這次並沒有悔改,以致神終於要棄絕他。――《串珠聖經注釋》

         本文敘述了掃羅在撒母耳抵達之前獻燔祭的事件,他的行為在以下方面理當受到批評:①違背了撒母耳的指示(1018);②侵犯了祭司職權<代上246,祭司制度的變遷過程>;③掃羅獻祭不是出於真正的委身,乃是出於恐懼心理,為逃避而獻祭(11)。由此掃羅的王位未能世襲下來,而被交給合神心意的人(14)。這個事件教導我們,若人心急不能等候神的時候,就會釀成巨大的悲劇(1216)。本文與15章所記錄的第二個試驗,是以色列歷史的重大轉捩點。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三9「掃羅說:“把燔祭和平安祭帶到我這裡來。”掃羅就獻上燔祭。」

         掃羅沒有等撒母耳獻祭後才開始戰鬥,反超越自己的職權,作了應由利未祭司擔任的工作,又以為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挽救危急。――《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獻上燔祭:或許是掃羅命令與他在一起的祭司亞希亞獻了祭(14318)。作者認為掃羅犯罪不僅是對祭司職權的越權行為,而且是不順從神命令(13)――《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由 13:9~10 來看,撒母耳是要獻燔祭和平安祭,掃羅僭越,自己獻了燔祭,還沒獻平安祭,撒母耳就到了。所以顯然撒母耳不是延遲很多。掃羅雖是君王,但不是祭司,所以不應該獻祭。――《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三10「剛獻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

 

【撒上十三11「撒母耳說:“你作的是什麼事呢?”掃羅說:“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13:11 顯示掃羅自己獻祭的理由是自我為中心的,因為他覺得百姓離開他去了。

         ◎參考 撒上 7:9~12 撒母耳上次對抗非利士人時,敵人已經進攻到附近,以色列人還是願意等候獻祭完成才打仗。這次吉甲與密抹還有點距離(大約30公里),撒母耳就算遲到,也不算遲到太久,掃羅就迫不及待獻祭,顯出他的信心薄弱。他認為耶和華和其他神一樣,一定要「獻過祭」才會在戰爭中保佑他們,卻沒想到神重視「順服」遠超過表面的儀式。我們是不是也會陷入這樣的錯誤之中?――《蔡哲民查經資料》

  百姓散去。在預言以色列要求一個王時,摩西曾警告統治者不可“加添馬匹”,即,信靠實物裝備作為保護(1716;參賽313)。正相反,作為國家的領導和百姓的榜樣,應該取得律法的一個副本,殷勤學習它,並順從它的指示。

  但是掃羅想到以色列鄰國的軍事裝備,和他們的現役部隊,就開始想到除了單單信靠神之外的安全與成功了。他自己心中既有這種觀念,就沒能用由信靠神產生的勇氣鼓舞他的屬下。缺少了這個,又沒有任何武器可以依賴,他的屬下若不用比掃羅更清楚的眼光就看不到可以期盼勝利的任何基礎。前途看來無望。因而當初次得知真正危險的時候,掃羅的大部分軍隊就出於恐懼為他們個人的安全逃跑了,留下他和不到600人在吉甲。他的偵察兵帶回來的話語是敵人集合在密抹,有111/2英里(18.4公里)遠,他不僅為國家害怕,也為自己的安全害怕。

  掃羅已經喪失了他的軍隊的信心和尊敬。每一天都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小差。他徹底灰心了。他的人數劇減。他準備把這種情形完全歸咎於撒母耳,因他沒有出現。掃羅因撒母耳沒有到場感到受了傷害。在這種精神中,他與先知會面沒有做任何道歉,卻帶著一種自我辯白的精神。這與他曾準備攻擊亞捫人時的精神是怎樣的對比呀!──《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1~12掃羅沒有承認自己的罪,卻嘗試證明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掃羅列出了不得不獻祭的理由:①百姓離開我散去(11)。表明當時的情況緊急。但情況的緊迫性也不能使犯罪正當化。人認為可以在迫不得已的時候行惡,這不是聖經的教導<164,聖經與情境倫理>;②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11):即使撒母耳延期,掃羅也應該耐心等待。因為等待與其說是法律上的義務,勿甯說是信心的標誌。我們也應照神的話語存心忍耐,謙卑地等候主的應許得到成就的日子(57~11);③就勉強獻上燔祭(12),顯露掃羅的形式主義信仰。他只關注律法上規定的外在儀式,而沒有思想過那些儀式的本質——信心與順從(143335;賽110~14;太2313;啟315)。掃羅的此番回答證明他不是真正的信心之人,而是一個機會主義者,環境可以改變他的價值標準。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屬肉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只看環境:因為只注意環境,所以就會放大環境裡的難處(11~12),然後替神出主意、違背神的命令。因此,活在肉體當中的掃羅王和百姓,都不能「默默無聲,專等候神」(詩六十二1)──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三12「所以我心裡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

         屬肉體的第二個特點是不肯認罪:掃羅「勉強」(12)獻祭,是因為害怕百姓「離開掃羅散去了」(8)。但他在神的光照面前(11)卻不肯認罪,反而找出兩個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1、撒母耳「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11);實際上,掃羅剛獻完燔祭(10),還沒開始獻平安祭(9),撒母耳就到了,並沒有耽延。2、擔心「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12);實際上,密抹到吉甲有一天的路程,掃羅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神只悅納人認罪悔改的心,任何為罪的辯解都不能帶來生命。──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勉強」:「勉強、強迫自己」。――《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三13「撒母耳對掃羅說:“你作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

         掃羅很可能是讓隨軍的祭司亞希亞獻祭(十四318),他的罪不一定是代替祭司獻祭,而在於沒有遵守神的命令(13)──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人的肉體都是不肯接受對付的,只有被聖靈引導的人,才能甘心接受神的對付。掃羅受膏以後,是偶爾「被神的靈大大感動」(26;十一6;十九23),所以始終不肯接受神的對付;而大衛受膏以後,是「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13節;詩五十一11),所以能一直接受神的對付。──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做了糊塗事了」:「行事愚昧」。――《蔡哲民查經資料》

  你做了糊塗事了。即,允許自已在感覺的控制之下,而不是在基於過去的天意眷顧而對神的信心的控制之下。如果神與你同在,誰還能與你作對呢?基甸用出自32000人的300人所做的,掃羅當然能用出自3000人的600做!但是如果他拒絕信靠神的應許和祂僕人話語,並表現一種不信和在危機中遊移不定的態度,神如何還能繼續與他同在呢?要是掃羅願意謙卑他的心,以色列的歷史可能會多麼不同啊。──《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3掃羅並不屬￿猶大支派,為何神卻應許堅立他的王位呢?】

          掃羅不等待祭司,私自獻祭於壇上,破壞了神的律法。在掃羅獻祭後,撒母耳來到,便對他說:「你作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撒上十三13)最後的一句說話,是否就等於神的應許呢?不儘然!因為這句話只陳明瞭若掃羅仍然信靠神,將會發生何事;掃羅和他的後裔將永遠坐在以色列的王位上。但掃羅違背神的命令,沒有殺盡亞瑪力人,卻將亞吉王留下(參撒上十五)。他更在吉甲侵犯了只有祭司才擁有的特權,掃羅所做的這兩件事,都使神失望。神審判掃羅,拒絕他,讓猶大支派的大衛坐在以色列的王位上。雅各暮年臥病在床,當他臨終時,已透露了十二支派將來的遭遇。遠在那時,猶大族已被應許賜予以色列的王位。創世記四十九10記載以下應許:「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即是等到彌賽亞耶穌來到。以色列的王位,將會為猶大支派大衛家所保留,神亦早已知道掃羅會不順服及背叛他。至於撒母耳記上十三13只陳明瞭,因著掃羅自己的不順服,便喪失了神的應許——他和他的後裔坐在以色列的王位上。──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撒上十三13~14不順服令人錯失事奉的機會,因為他作領袖的資格會被取消。――《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以色列人的王與鄰邦的王不同,他只是神的僕人,要遵守神的律法,聽先知的話。掃羅因此受責,王位也不能象別國一樣由兒子繼承。――《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撒上十三14「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

         掃羅雖然繼續作王,但只是暫時的,因神已經有了作王的合適人選。――《串珠聖經注釋》

         你的王位必不長久:①揭露一個屬靈原理,就是“若王得不到神的信任,其王權就不能在以色列持續下去”(84);②掃羅的後裔必不得繼承王位;③不久後,掃羅就會被廢掉(1523)。結果,掃羅因缺乏等候的智慧,而毀了自己和子孫的將來。今天的基督徒追求速度和簡單方便,應從掃羅的過失得到啟發(彼後311~15)――《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屬肉體的第三個特點是不肯順服:神知道掃羅的肉體本相,早就知道掃羅不能遵守神的命令。但神仍然允許這事發生,是要讓我們認識到:只有遵守神的命令的人,才能為神作王(13);而人的肉體若不經過神的對付,就不可能遵守神的命令、成為「合祂心意」(14)的王。──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祂心意的人」(14),指神已經預備了「合祂心意的人」,而不是神終於找到了「合祂心意的人」。此時是掃羅作王第二年(1),大衛可能還要過八年才會出生(撒下五4;徒十三21),所以神揀選大衛,並不是因為大衛比掃羅的品德更高尚、更願意遵行神的命令。這兩個人都是亞當的後裔,肉體的本相並沒有任何不同。但神要對付大衛的肉體,把他造就成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向我們顯明兩種王的兩種結局:「屬肉體」(羅八8)的掃羅是在肉體中作王,「屬聖靈」(羅八9)的大衛是在肉體不斷被對付中作王。──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每個新約信徒都有聖靈永遠內住(約十四16~17),也都要與基督「一同作王」(提後二12)。因此,我們不能像掃羅一樣在肉體中作王,而要「順著聖靈而行」(加五16),肉體不斷地接受十字架對付,才能「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二十二5)──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王位」:「國家」、「王朝」、「統治」。

         ◎如果沒有其他原因,說起來撒母耳也有責任,因為他沒有準時到達軍心渙散的以色列軍中,導致掃羅因為恐懼就只好自己獻祭。不過比起 15:1~35 的記載,此處神似乎並沒有完全棄絕掃羅,到了亞瑪力人事件,神就完全棄絕掃羅。――《蔡哲民查經資料》

  你的王位。掃羅沒有提出藉口說他曾誤解了撒母耳的指示,或者藉口說那些指示說的不清楚。從另一點來說,他坦白地承認:贊同了自己的願望,有意違背了撒母耳的指示。請比較掃羅的立場與亞當在伊甸園中的立場,或者將之與基督在試探之山上的立場相比較。在進入曠野受魔鬼試探之前,基督曾有過祂是神愛子的保證。六周後,既感到極其饑餓,又不知道在祂前面的是什麼,祂忍耐地等候著神聖的指導。正在祂似乎被忽視了,並且由於精神壓力感到疲倦憔悴時,撒但就想方設法動搖祂對神話語的信心。但是在亞當失敗的地方,掃羅選擇走下坡路的地方,基督勝利了!

  撒母耳的責備是以這樣一種邀請悔罪與謙卑的方式發出的,但卻是徒然的。這位先知的出現原應使掃羅想起撒母耳在過去幾個月中的熱心關懷與無私的關心。但是哀哉!所有這些都被忘卻了!掃羅試圖通過控告,歸咎於撒母耳,從而證明自己是正當的。掃羅是這樣,所有世代的人一直都是這樣。當麻煩重壓時,對迫近危險的恐懼就驅逐了明智的推論,並招致神經緊張的急躁,要立即解決問題。在這種壓力之下,理智對於義務就盲目了,並代之以一種批評別人,給別人定罪,和要證明做這種選擇是正當的強烈決心。從前對神的保護與指導看顧的信心就讓步於憤世嫉俗的不信,並最終導致反叛。──《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5「撒母耳就起來,從吉甲上到便雅憫的基比亞。掃羅數點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

         “從吉甲上到……基比亞”。吉甲在山谷,而基比亞在山上。――《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撒母耳就起來」:根據七十士譯本,上基比亞(掃羅的家鄉)的是掃羅而不是撒母耳(2 142)――《串珠聖經注釋》

         約有六百人:比起當初的三千名(2)相比,少了很多。掃羅和百姓的罪使他們陷入軟弱和恐懼,從而使那些士兵分散,兵力也被減少。罪是可怕的仇敵,它無所畏懼地摧毀個人甚至是共同體(623)――《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15節可譯為:「撒母耳就起來,從吉甲上去。剩下的百姓就跟隨掃羅由吉甲上便雅憫的基比亞,與戰士們相會。掃羅數點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英文ESV譯本)──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母耳就起來,從吉甲上到便雅憫的基比亞」:但是後來撒母耳並沒有在基比亞出現,七十士譯本作「撒母耳起來離開吉甲回拉瑪去,剩下的百姓就跟隨掃羅由吉甲上便雅憫的基比亞,與戰士們相會」,這樣似乎比較合理。

         「六百人」:跟隨掃羅的軍隊人數大量減少,也難怪掃羅自己都慌了。――《蔡哲民查經資料》

  基比亞。希伯來文是gib`ah(16節的註釋)──《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5~23與非利士人對壘:當戰事拖延的時候,非利士人已控制以色列整個國家(17),而掃羅身邊的軍隊已由三千人銳減至六百人(兵士大概是戰兢而逃走了)。再者,由於只有非利士人擁有制鐵的技術,以色列人除掃羅與約拿單持有刀槍外,其餘的只有銅制的武器,在戰爭開始便已處於劣勢。――《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三16「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跟隨他們的人,都住在便雅憫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營在密抹。」

         「便雅憫的迦巴」:顯然是當時以色列人唯一可防守的地方,在密抹以南,是個有屏障的深谷。――《串珠聖經注釋》

         「便雅憫的迦巴」(16)在密抹南面,隔著蘇韋尼特旱溪的峽谷與非利士人遙遙相對。非利士人佔據的密抹居高臨下,便於監視以色列人的行動。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掃羅和約拿單駐守在最前線,需要很大的勇氣。但人若是活在肉體裡面,這個勇氣是持續不了多久的。──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迦巴。希伯來文此處讀作迦巴,不是15節的基比亞。從密抹直接穿過旱谷就是迦巴(見撒上1445,在5節的原文中是迦巴,不是基比亞)。翻譯中的混淆可能由迦巴與基比亞只是同一個地方的不同拼法這種意見引起的,比較古老一些的地圖還是這樣顯示的。確實迦巴有時被叫做基比亞,但是似乎一直有兩個地方(見撒上1416的註釋)。除了聖經的線索之外,如果近來的發掘已經正確地把掃羅的要塞定位于迦巴西南3英里(5公里)處、耶路撒冷正北的Tell el~Fūl,那麼約拿單就沒去那裡,而是顯然“住在”迦巴,在密抹的對面,就如這裡所暗示的,是在他從非利士人手中把它取來之後(3),並且掃羅可能從吉甲回來之後加入到了他那裡。──《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7「有掠兵從非利士營中出來,分為三隊:一隊往俄弗拉向書亞地去,」

         “掠兵”指破壞者。非利士人的援兵向以色列的北面、西面和東面遠征討伐(1718)――《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掠兵」(17)是前鋒部隊。非利士人從密抹派出三路掠兵,分別控制北方的俄弗拉、西方的伯和侖和東方的洗波音谷:俄弗拉可以阻擊從北方來的以色列援軍,伯·和侖扼守非利士人進入中央山地的主要補給路線,洗波音谷可以截斷掃羅向約旦河谷逃跑的路線。──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掠兵」:原文是「毀壞」、「破壞」,此處應該是指非利士軍隊中,有一種專門破壞、劫掠敵國領地的兵種。

         「俄弗拉」:位於「密抹」北方8公里。――《蔡哲民查經資料》

  三隊。俄弗拉可能位於兩條主幹道的交會處,在耶利哥西北。書亞地—字面意義是,“豺狼之地”—可能指俄弗拉東部地區多洞穴的斜坡,因為山地從以法蓮山的頂峰向著約旦迅速傾斜。這片土地遍佈著石灰石的多孔洞穴,是極好的藏身之處。──《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7~18非利士人派了三批軍隊,從東、西、北三路進掠以色列全地;大概搶掠之外,還有示威性質。

         非利士人從密抹派兵三路出擊,要使以色列人投降。這三路分別是向北的俄弗拉──書亞路線;向西南的伯和侖路線和向東的曠野路線。

          「掠兵」:專事突擊的前鋒部隊。

          「洗波音谷對面的地境」:應作「那眺望洗波音谷的地境」。――《串珠聖經注釋》

         掠兵:戰鬥開始之前,非利士軍隊為確保戰爭物資,而大行掠奪。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三17~18 掠兵的路線】非利士人的部隊往三個不同方向入侵。俄弗拉是密抹以北五哩外的城鎮。通往密抹西面約十二哩之伯和侖的道路途經基比亞,應該是非利士平原進入耶路撒冷一帶山地的主要補給路線。最後密抹東南面的邊疆大道俯瞰的洗波音谷,大概是在密抹和耶利哥兩地正中,司文尼幹河與克珥特幹河合流之處。這是通往約但河谷的主要通道。──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18「一隊往伯和侖去,一隊往洗波音谷對面的地境向曠野去。」

         「伯和崙」:應該是「上伯和崙」,位於「密抹」西方16公里。

         「洗波音谷」:位於密抹東方。

         「地境」:「邊界」、「界線」。

         「洗波音谷對面的地境向曠野去」:原文是「邊境下望洗波音谷的曠野去」。――《蔡哲民查經資料》

  伯和侖。上伯和侖和下伯和侖分別在密抹以西91/2111/2英里(15.218.4公里)處,靠近以法蓮與便雅憫的邊界,那裡的山地陡然下降到示非拉。在尼1134中提到洗波音鄰近亞拿突和密抹南部的其它城鎮,朝著猶大沙漠方向。密抹戰役清楚地說明了非利士人並沒有向吉甲前進;而是向北、西和南側翼包圍,他們試圖切斷他們現在認為已經被封鎖在密抹東部洞穴中的那些屬掃羅之人的援兵。──《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9「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因為非利士人說,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

         在大衛時代之前(代上二二2),非利士人壟斷鐵器和金屬的工藝,這很大程度上是他們擁有優越軍事力量的原因。――《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沒有一個鐵匠:與撒母耳的統治時期的強盛形成明顯的對比(71~4)。巴勒斯坦有豐富的鐵,銅等礦物資源(89),但是侵佔以色列的非利士,因著軍事目的,就封鎖或獨佔了以色列境內的鐵礦資源。近東歷史告訴我們,這是獲勝的國家對戰敗國採取的一系列政治戰略措施(王下2414~16)――《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沒有一個鐵匠。似乎非利士人曾一度壟斷了迦南的造鐵業,可能也壟斷了其它金屬的製造業。當時巴勒斯坦使用的鐵來自小亞細亞,並且是通過沿海城市進口的。當然,這些是在非利士人的控制之下。因而從他們的觀點來看,通過壟斷製造業解除希伯來人的武裝對他們來說相對比較容易。──《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19~20非利士人獨佔冶鐵工藝,不許以色列人染指,連耕作的農具也須向非利士人購買。以色列人主要用銅具、石頭來作戰。銅的犁頭、斧、鏟容易用鈍,要磨利也須找非利士的鐵匠幫忙。――《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世界上最早進入鐵器時代的是摩西時代的赫人,士師時代的非利士人壟斷了迦南地製造鐵器的工藝。煉鐵必須維持高溫,提供足夠的氣流,混合適當分量的碳和鐵;沒有經過滲碳處理的鐵制武器,連青銅武器都不如。以色列人在大衛時代才進入鐵器時代(代上二十二2)。中國最早人工冶煉的鐵器,是主前800年西周末年的三峽虢國鐵劍,比以色列還要晚兩百年。──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三19~20 壟斷鐵器】古代煉鐵必須克服的科技問題包括如何維持高溫,提供足夠的氣流,混合適當分量的碳和鐵(這是將鍛鐵轉化為鋼的「滲碳過程」),以及析離礦渣的重型工具。沒有經過滲碳處理的鐵制武器,連青銅武器都及不上。巴勒斯坦在主前十世紀以前,並沒有可靠滲碳科技的跡象。煉鐵的起源地在何處已不可考,但到了主前第二千年紀末期,在古代近東已經十分普遍(安那托利亞和今伊拉克北部尤然)。現今學者的看法是,鐵器大規模取代青銅不獨是因為冶鐵科技的普及,製造青銅合金的錫日益難求也是因素之一。值得留意的一點是,經文並沒有說以色列冶鐵科技落後,而是說他們缺乏鐵匠。對以色列人來說青銅武器應該還十分可用。這幾節經文可能表示嚴禁打鐵是防止製造武器的手段。──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19~23表示以色列人軍隊的武器極度缺乏。然而,掃羅的致命問題是他離開了決定戰爭勝敗的神。若沒有與神同行的約拿單,掃羅可能不會戰勝非利士人(14615)。在聖徒的屬靈爭戰中,關鍵不是武器(知識、財富、體力等),而是神是否與之同在(提後41718)――《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三20「以色列人要磨鋤、犁、斧、鏟,就下到非利士人那裡去磨。」

         “鏟”。犁頭或刺棒。――《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鋤。或“犁頭。”

  犁刀。或“鶴嘴鋤。

  鏟。或“鐮刀。──《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21「但有銼可以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

         “但有銼可以銼”。更可作:收費是一票(pim,三分之二舍客勒)。要磨利一些可用來攻擊自己的武器,非利士人自然收取更高昂的費用。――《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銼”字希伯來文作pim,是度量衡的一種,合三分之二舍客勒。本節也可譯為“磨鏟及犁耙的價錢是三分之二舍客勒銀子;磨叉、斧子並趕牛錐的價錢是三分之一舍客勒銀子。”非利士人寓禁於征。(一個舍客勒約合12公分或八分之三英兩)――《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本節經文殘缺,引起幾種不同的解釋和譯法,其中一個解釋是:磨農具的非利士鐵匠收費昂貴,犁、耒耜收銀三分之二舍客勒,其餘則收銀三分之一舍客勒。――《串珠聖經注釋》

         21節原文有殘缺,因此有不同的譯法。二十世紀初在大衛城出土了砝碼石「並 Pim」,一「並 」是三分之二舍客勒。因此21節可譯為:「犁、鋤、三齒叉、斧子和修理趕牛錐收銀三分之二舍客勒」(英文NASB譯本),或「犁、鋤收銀三分之二舍客勒,磨斧子、修理趕牛錐收銀三分之一舍客勒」(英文ESV譯本)──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但有銼可以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由於原文破損,此節引起許多爭議,學者認為比較可能是「磨鋤和犁的價錢是分之二舍客勒(一個「平」),為了斧和修整刺棒是三分之一舍客勒」。一個舍客勒大約是11.4公克。――《蔡哲民查經資料》

  他們有銼。近來的發現表明如此翻譯的這句話應該解釋為:“費用是一匹姆”(修訂標準本)。一“匹姆”是一種貨幣單位,相當於2/3舍客勒,即7.6克或27英制盎斯。

  可以銼鏟。希伯來原文是:“用於犁頭和鶴嘴鋤。”

  三齒叉。希伯來文是lishelosh qilleshon。意思不確定。Lishelosh來自shalosh,意思是“分為三部分;”它由兩個片語成,le,“適合於”,和shelosh,“第三部分。”qilleshon這個詞在舊約中別的地方沒有使用過,意思不確定。被譯為“叉”只是一種臆測,部分是根據一個相似的亞蘭詞,意思是“變薄,”前置詞lishelosh,似乎指的是“薄”的物件,無論它可能是什麼,都是“分為三部分”的。哈克維的現代希伯來文譯本的解釋是“三齒叉,”它比單獨一個“叉”字更接近希伯來原文的意思。

  修訂標準本把lishelosh qilleshon,譯為“三分之一舍客勒。”與欽定本及其它版本的翻譯一樣,這也是一種臆測,可能是基於把qilleshon這個詞中的字母調換解釋為sheqel,“舍客勒,”而不是qilleshon,認為on是小的意思。

  譯為“叉”的問題在於當時與現今遍及東方的許多地方依舊使用的原始工具一樣,叉是木制的不是金屬的。以色列人不會把木叉帶到非利士人那裡去磨(19~21)。顯然,如果lishelosh qilleshon應該被認為是一種工具,那麼它就必須是由一個“鐵匠”造的(19)。鑒於21節的“匹姆”現在知道是一種貨幣單位而非一把“銼”的事實,修訂標準本譯為“三分之一舍客勒”就似乎合理了,可是決不是決定性的。所以,譯為“犁頭的費用是一匹姆”(修訂標準本)似乎更可取。──《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21 鐵工的費用】鐵工所收的費用極高昂(NIV:「磨鋤、犁索價三分之二舍客勒,磨三齒叉、斧子、趕牛錐則索價三分之一舍客勒」;和合本:「但有銼可以銼鏟、犁、三齒叉、斧子,並趕牛錐」)。要維修的(鋤、犁、斧子、趕牛錐)都是農具。這些工具是銅制鐵制都有可能,但以色列人被禁止不能開鋪修理。巴勒斯坦到處都挖掘到這個時代的鐵犁。鐵鋤(顯然是某種長柄的鋤頭)則在巴勒斯坦南部的詹梅遺址出土。趕牛錐則是尖頭的工具,用來驅趕牛只耕地。──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三22「所以到了爭戰的日子,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人,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

         以色列人只有掃羅和約拿單有刀,在武器上遠落人後。後來能打勝仗,益見所倚賴的不是兵器,而是神(十四6)――《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沒有一個有刀有槍的。在受了非利士人多年的欺壓之後,掃羅和約拿單似乎是唯一持有這些金屬武器的人。軍隊的普通士兵們可能有弓和機弦,決不是指射手的裝備(見士2016)。但是他們不能與持有鐵制武器的非利士人短兵相接。這節經文說明兩件事:(1)戰爭發生在以色列人被良好的組織起來之前,可能在掃羅作王的早期,(2)缺乏武器裝備使雙方都顯然看到神為祂百姓的利益而介入。掃羅可能反叛,結果做了許多愚昧的事;但是神依然以鼓勵個人加入祂的國度並信靠祂這種方式為以色列作工。掃羅拒絕聽從神帶領的地方,約拿單卻樂於並熱心于做他父親原可以做成的。──《SDA聖經註釋》

 

【撒上十三23「非利士人的一隊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本節為14章之伏筆,點出非利士防兵的所在。 ──《串珠聖經注釋》

         「密抹的隘口」位於從北方通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是橫越蘇韋尼特旱溪(Wadi Suwenit)峽谷的戰略渡口。非利士人在此安營,控制了隔開兩軍的峽谷的唯一隘口,隨時可以進攻以色列人駐守的迦巴,形勢立刻變得緊張起來。──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隘口」:指「可以越過峽谷的地點」。

         ◎非利士人用整套的標準戰略對付以色列人,平時先控制武器的製造,戰時則利用專門的軍隊一面示威,一面打擊敵軍的補給。但這仍擋不住神的介入,最後密抹戰役還是以色列人奇蹟式的獲勝。我們相信神能有這樣的力量嗎?――《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三23 密抹渡口】密抹渡口是從北面通往耶路撒冷一帶之路上,橫越司文尼幹河之深峭峽谷的戰略性渡口。有關密抹的進一步資料,參看第2節的注釋。一隊士兵從非利士營進軍到峽谷(或渡口)的斜坡上,這峽谷將密抹,與基比亞/迦巴和以色列營,分隔開來。此地四面環山,這山形成了河谷的北面。除了連接基比亞/迦巴的渡口以外,無路通往密抹。──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思想問題(13 14)

 1 掃羅違命擅自獻祭,之後又為自己辯護,這對他的個性與屬靈情況有何提示?你認為他對撒母耳所作的答辯(11~12)是否有理?為什麽?

 2 你認為神對掃羅的處分是否太嚴厲?為什麽?參路1247~48

 3 從13~14章看來,掃羅與約拿單這一對父子在個性、智勇與對神的態度上有何差異?

 4 13章裡掃羅私自獻祭一事顯出他個性急躁,在14章他這弱點有否改善?這引起什麽後果?急躁雖然不是極大的毛病,卻能影響他人,敗壞自己。你有無終日不能勝過的「小毛病」,妨礙你與神、與人的關係?

 ──《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三1~十四46密抹之役:本章與12章之間可能隔了一段頗長的日子,掃羅率領以色列人不斷與鄰敵對抗,藉以鞏固國勢。在以色列與非利士再度爆發戰爭之時,掃羅率領軍隊在吉甲等候撒母耳前來獻祭,以便出征。但掃羅等得不耐煩,竟然擅取祭司的職分,親自獻祭,這是他被神棄絕的起點。然而神仍在這次戰役中施恩,掃羅的兒子約拿單闖入非利士人的防營,神使地震動,敵軍大為混亂,掃羅趁勢追擊直至西部的亞雅侖。――《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