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提多書第一章拾穗

 

【多一1「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保羅,憑著神選民的信心與敬虔真理的知識,」

    “憑著神選民的信心”,“選民”在舊約,當然是指以色列民說的(詩一○五 43;一○六5;賽四十三20;六十五9,15,22)。在新約聖經中,雖然信徒也是蒙神揀選的百姓,但“選民”一詞仍多半用於以色列人(太二十四22,24;留意太二十四31;可十三20,22;留意可十三27;提後二10);亦有一處明顯是指著信徒說的,即西三12;路十八7的“選民”相同,可能通指以色列人及信徒。實際上,舊約選民所信的,與新約選民所信的相同,舊約選民的信心集中於那將要來臨,使萬族得福的“子孫”──基督──身上(加三16);新約選民之信心亦系集中在基督身上。舊約信徒因信,盼望一個更美天上之家鄉(來十一1317);新約信徒因信,也盼望天上的家鄉。所以所謂“憑著神選民之信心”,就是憑古今信徒所共有之信心的意思。

    “與敬虔真理的知識”,“敬虔”是教牧書信中所常用的字(提前二2;16;78;3,5,6,11;提後二16;5,12;多一1;12)。“真理的知識”不是普通世俗的知識,乃是神所啟示有關其救贖的計畫、旨意,以及生命之道的各種知識。這等知識雖然遠超過今世的理學,人間的哲學(西二8),但若沒有敬虔的信心與這些知識調和,就只能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本書的問候語為保羅所有書信中最長的,所用的自薦話也多過其他書信。此信雖為致提多的私函,但一定會在信徒中宣讀(參三15中末句問候語用“你們”),同時提多要對付“不服約束”和“分門結黨”的人(一10;三10),故須強調給這命令的人的地位和權威。

保羅也只有在此處稱自己為“神的僕人”,不過雅各也這樣稱呼自己,新約聖經有許多地方稱先知和聖徒為神的“僕人”(路二29;徒二18;四29;十六17;彼前二16 ;啟一1)。保羅在他處只稱自己為“耶穌基督的僕人”(羅一1;加一10;腓一1)。

“使徒”與“僕人”:看《羅馬書》一1注。

“憑著神選民的信心”是說保羅作僕人和使徒是憑著古今信徒所共有的信心。“選民”可同時指以色列人和基督信徒。“敬虔真理的知識”指的是神啟示有關救贖計畫及生命的應許的知識,要用敬虔的生活來體現。保羅是教導這純正信仰的神僕,因為他通曉這知識,又有敬虔生活的經歷。──《啟導本聖經註釋》

         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提前 緒論,書信的問候語和使徒權柄的主張>──《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1~4保羅記錄本書是教導提多治理教會的方法,開頭按介紹發信者、收信者、祝福的順序,作一般形式上的問候。這裡他特別使用很多修飾句描述寫信者自己,強烈暗示自己使徒職分的神性起源。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2「盼望那無謊言的神在萬古之先所應許的永生,」

    神所賜的永生之恩,是祂在萬古之先預定的美意。既經“萬古”之時間的考驗而終於實現,足證神實在是信實,無謊言之神。保羅對這位神的信心,絕非貿然盲從的信賴;乃是根據自古以來,神眾選民所共信共知之真理知識。總之,保羅肩負使徒之職份,是具有堅定的信心、敬虔的知識、與確實之盼望的。――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神不同於慣說謊言的革哩底人(12節),也不象撒但(約八44),祂是“無謊言”的。永生雖應許於萬古之先,今天照舊給信靠祂的人(參來六18)。──《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一2~3永生激勵信徒過聖潔生活(2:11-14),是使使徒忠於職分的動力(提前4:10)。永生是信實的神(2:11-14)計畫於創世之前的(17:24;弗一4),到了時候(4:4)就讓保羅以傳道的方式(林前一21)宣佈關於永生的真理。這裡我們可以知道:①傳道是威嚴的神的緊急命令(28:19,20) ;②神最後要與福音的管家算帳(25:19)──《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3「到了日期,藉著傳揚的工夫,把他的道顯明了;這傳揚的責任是按著神我們救主的命令交托了我。」

    使徒保羅就是“按著神我們救主的命令”,接受了這傳揚的責任。在此,“神我們救主”將神與救主混稱的用法,是表示神與救主之合一;救主就是神,神就是我們的救主(見提前二3;10)。――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到了日期”指神所定的歷史時刻(提前二6)。“他的道”也就是神藉著主基督救贖世人的信息。這是曆世歷代隱藏的奧秘,現在傳講出來(西一2526)。

本書同時稱神(二10;三4)和基督為救主(一4;二13;三6)。這種稱呼也見於其餘兩本教牧書信。──《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一4“提多”:看書前<參考資料>中的“受信人”。──《啟導本聖經註釋》

         就是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 提多也借著信心與保羅同得救恩(彼後一1)。一切聖徒都屬於一個聖靈,一個盼望,一個主,一個信心,還有一個洗禮,所以要竭盡全力成為一體(4:3-5)。我真兒子: 提多在因著使徒保羅得到新生命的這一點來說是(約壹5:11,12)保羅從信心生的兒子。而且從提多曾是保羅寶貴的助手這一點來說也是“真兒子”。聖經沒有提及提多悔改的原委。恩惠: 是神無償給予信徒的一切慈悲。平安: 是認識到恩典的人得到的平安的心態。通過這些我們可以認識到,只有體會到基督的愛,才能擁有真正的平安(14:27)──《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5「我從前留你在克裡特,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

    本節所說的“從前”不會是指很久以前,大概是保羅在羅馬第一次下獄獲釋之後,回去亞西亞與馬其頓等地探望教會時(參腓二2324;提前一3;14;提後四13,20);途中經過革哩底,在那裡作了很好的工作,且留下提多處理善後的事工,並設立長老;他自己則繼續前行。三12保羅囑咐他要“趕緊往尼哥波立去見我”,尼哥波立是在馬其頓西南端的一座城。此時保羅可能正在往馬其頓途中,其後;在保羅寫提摩太后書時,提多又從羅馬被打發到撻馬太去(提後四10)。

    “在各城設立長老”,可見長老是屬“各城”、“各教會”的(徒十四23)。但“在各城設立長老”這話,不夠作為“長老”只許屬“各城”的根據,因這話也可解作那些長老無法兼顧各城。――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使徒行傳》所記的保羅三次佈道旅程,都沒有經過革哩底;只在押赴羅馬受審時,曾在島上逗留(徒二十七78)。此處所記的為第一次被囚獲釋赴該島傳道,並留下提多在此地中海第四大島中料理未竟的工作。參書前<參考資料>“革哩底島與島上教會。”

留給提多的首要任務是設立長老,為分設在各城的教會按立領導人,完成組織的工作。──《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一5革哩底在何處?該處教會由誰建立?提多何以會在該處工作?】

    一、“革哩底”(CRETE),意即“屬肉體的”,是地中海一個狹長而多山的海島,長156裡,島在愛琴海之南,其最闊處為35裡,最窄處為7裡。聖經曾有三次提及此島:一次是在五旬節的時候,革哩底人也在當時參加那盛大的聚會,聽聞福音,可能福音從當時已帶入革哩底島(徒二11)。以後保羅乘船到羅馬上訴時,他的船曾沿革哩底南邊西行(徒廿七71221)。最後一次是在本書,保羅說他曾把提多留在革哩底傳道。所以解經家一致相信,保羅在羅馬首次坐牢被釋放後,再度周遊佈道,到過革哩底,而把提多留在那裡繼續工作,發展革哩底教會。

    革哩底島當時有一百多的城市和鄉村,其主要的城市是“腓尼基”(PHENICE)、“拉西亞”(LASEA),島的東北有“撒摩尼”小島(SALMONE),西南則有“高大”島(CLAUDA)。東北的“西得羅角”(CAPE SIDHEROS)與小亞西亞的以弗所相對,西北的“斯匹特角”(CAPE SPATHA)則指向希拉的哥林多。地質學專家相信遠古的時候這海島是與小亞西亞和希拉國相連的,至今海底層仍是把歐亞兩洲連起來的。

    革哩底全島皆山,只有環島近海的地方有平地。島西的有名高山“義達”(IDA),相傳為希拉神話中有名的“丟斯”神產生地,還有不少希拉人所崇拜的假神也由本島產生。足見革哩底對希拉文化的影響。據說革哩底是歐洲古代文化的發源地。又說,“革哩底”即古時的“基利提”(撒上卅章14節),他們從革哩底入侵東方大陸,但以後為以色列人所統治(撒下八18)。

    革哩底也出詩人,曾有“名詩”傳於希拉,被人欣賞及引用,保羅在此稱革哩底的詩人為“本地先知”,引用他那對自己同鄉的中肯語說:“革哩底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多一12)。保羅在雅典傳道時,所引用的詩句,“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便是引用革哩底名詩人“伊比曼尼德”(EPIMENIDES)所作的“真言集”(CONCERNING ORACLES)。可見保羅真是一名學者,無所不學。

“伊比曼尼德”是紀元前600年左右的有名詩人,可是希拉文則早於紀元前1100已輸入本島,同時亦開始了它的鐵器時代。

考古家懷疑聖經所記載的“非利士人”、這種喜居海邊的民族,是否由革哩底島而來,因為在歐洲古史中有所謂“海上民族”(SEAPEOPLE),他們非常勇敢,喜歡航海,他們曾與地中海東、南、北各地沿海城市通商。這些“海上民族”很可能是從居比路島和革哩底島而來,不過他們水手的名譽並不佳。

    紀元前67年革哩底島歸入羅馬帝國版圖,不過羅馬帝國特別優待本島居民,給予他們很高的自治權力。因此,當尼羅皇迫害教會時,革哩底島的基督徒不受影響,提多因此可以繼續工作。

二、至於革哩底教會,到底由誰創辦?解經家意見不一:

    ①有人認為是保羅所創辦,保羅與提多及其他同工一同周遊佈道時,曾到革哩底。保羅從前坐船曾沿島南岸西行,當時可能有“再來”佈道的意念。所以在羅馬被釋放後,即來此工作,然後建立教會,讓提多在那裡任聖職。

    ②但有人認為革哩底人在五旬節時聽彼得證道而信主後,即將福音帶回革哩底,慢慢成立教會(徒二11)。請注意保羅對提多所說的話,“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一5)。從“各城”一詞證明,革哩底的教會是在很多城市設立的,用現在的說法,這是一個遼闊的“教區”,那麼提多便是“教區長”了。

    革哩底素有“百城之島”之稱,如果說這些教會都是保羅所成立,實為時間所不許可;但如果說是由本地人在五旬節由耶路撒冷把福音帶回來,各自成立教會,則甚為可能。

    ③更有人認為革哩底教會是由亞波羅或別的使徒所成立。

    因為保羅在第一次入獄前,並未在革哩底傳過道,所以神另外差派別的使徒或傳道人去工作,亞波羅很可能在革哩底做過不少聖工,因為保羅在本書三章13節吩咐提多,“要趕緊給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進行”,顯然地,亞波羅和革哩底教會有過很深厚的屬靈友誼。

④還有人說,革哩底既然與哥林多及以弗所兩大城互有商業來往,那麼可能是哥林多教會或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來此創辦教會也未可料。當時亞波羅的勢力曾影響哥林多教會部分信徒擁護他(林前一12),而提多書也提及亞波羅在革哩底,證明這點的可能性。保羅在本書所吩咐提多對聖工的任務,和對提摩太所說的,很多是近似的,則革哩底教會是由以弗所信徒來開設,也非常可能。

今日革哩底,是希拉國領上一部分,首都“伊拉克裡安”(ERAKLION)在島北中央,古時稱為“克挪素斯”(CNOSSUS),為古商業重地。新首都“幹尼亞”(KHANIA),古時稱為“居頓尼亞”(CYDONIA),在島西北“義達山”之北,是商業重地。島南的“高大”島、已易名為“加禾多”(GAVODHOS)。

    革哩底,今名KRITI,已成為今日旅遊希拉的人最佳去處。在十六世紀時,首都“伊拉克裡安”已為歐洲學者所極端注意,原因是該處有“革哩底油畫學院”。

    考古學者由此處出發研究全島考古,所以首都地位,甚為重要,考古家相信革哩底是希拉文化的搖籃,又據說在島西的大海中,紀元前二千年有一高度文化地區,已沉沒在海底,由該處逃生的人們,則在革哩底發展其天才。

    革哩底是一個多山之島,因此到處都是青翠樹木的風景,島中所植橄桃樹,葡萄樹及香蕉樹,十分引人入勝。由雅典抵此,乘飛機只一小時十五分鐘,乘船則需十四小時。── 蘇佐揚《聖經難題》

 

【多一5~9保羅結束對受信者提多的問候,對牧會現場出現的種種問題,依次提出解決方案:第一,保羅提出設立長老的問題。長老是神之教會必需的職分,命令提多選出有資格者作教會的長老。這裡我們可以知道①神對無形教會和有形教會都重視。②為維持教會的純潔性,神喜悅使用職分制度。③長老的人選首先要具備的是成熟的信仰和人格。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6「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就可以設立。」

    “無可指責”並非絕對完全,毫無過失之意;乃是指一般而論,沒有什麼可被人指責的把柄(參提前三2批註{\LinkToBook:BookID=112,TopicID=162,Name=2.其個人的品德 3:2-3})。

    “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即只有一位妻子,沒有立妾。有人以為本句表示作長老的,妻子死了不可續娶,此解釋牽強而錯誤;夫妻關係只在生前,死後不論按靈性方面、或身體方面,都不再受約束。主耶穌回答撒都該人有關死後之夫妻關係時,明言在天上已無嫁娶之夫妻關係(見太二十二2330),而使徒保羅也明說:“丈夫若死了,她就脫離了丈夫的律法”(羅七3)。且按當時社會制度而言,男人多妻是很普通的事,所以“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很自然的應指一夫一妻而言。

    “兒女也信主”,可見作長老的理應全家歸主。

    “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這“他們”可指長老的兒女,也可指長老本身。前者表示長老的兒女,也當有好見證;後者表示長老本身要有好見證,與上文無可指責之意相合。――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這等人,指作長老的。── 朱寶惠

 

【多一69“教牧書信”中一共有三張關於教會領袖人選應具備資格的單子。這裡是有關長老與監督的。《提前》三27也是關於監督的。二者差不多完全一樣。第三張單子見《提前》三812,是有關執事的。後面這張並未把資格列全。但所開項目,除了“不一口兩舌”之外(提前三8),均可從前面兩張單子中找到。本章8節所列的“好善”、“公平”、“聖潔”也不見於其他兩個單子。總的說來,能把基督的教訓教導人是教會領袖須共具的首要條件。──《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一7「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貪無義之財;」

     “監督”epikopov,英譯作bishop,上文5節之長老原文presbuterous,英譯作elders。主張長老與監督不同的人,多根據此二字之不同;但本釋義認為,更重要的不是這兩個字的不同,乃是這兩個字同在一段經文中,被當作互相通用的。如5,7;徒二十17,28,足證這是同一的職份,卻有不同的名稱而已。其實名稱既不同,當然不同字了,就如一個人若有兩個名,這兩個名當然是兩個不同的字,但卻不能說是兩個人。――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監督”(希臘原文為episkopos)和一5的“長老”(希臘原文為presbuteros)應是同一職分,二名大概可以互用。“監督”指他看顧群羊的職責,“長老”則指他須有德高望重的資格。使徒時代,監管教會的工作由好幾位長老負責,未有一間教會只設一位長老的(比較腓一1)。長老的職責是:1,治理教會(提前三45;五17);2,護衛真理(提前一9;五17);3,牧養信徒(約二十一16;徒二十28;來十三17;彼前五2)。長老由聖靈選立(徒二十28),教會對此非常重視(一5;徒十四23)。──《啟導本聖經註釋》

         這裡的“監督”與第5節的“長老”是同一名稱。本節敘述的是作為長老的資格條件——品性。不任性: 不會為了自己的心理滿足而置之不理他人的意思。反之這樣的人就:①不會禮讓他人;②過於高估自己,是沒有領導者資格的。不因酒滋事: 聖經並沒有把酒定罪為惡的(提前4:4;5:2,3),但飲酒:①使人陷入享樂主義中;②防礙敬虔的生活;③不能積德(林前8:12,13);④傷身(林前6:19),所以我們不應喝酒(34)──《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8「樂意接待遠人,好善、莊重、公平、聖潔、自持;」

    “好善”,與行善不同。行善者未必好善,好善者不但行善、且喜好而行;行善已成為其愛好之一。

    “莊重”,與提前三2之“端正”,及提前三4之“端莊”意思相近。

    “公平”,長老既是教會領袖,必須公平待人。不偏心,不存成見,對待自己好的人和對待自己冷淡的人,都應秉公處理所發生的問題。

“聖潔”,這是一切信徒應有之生活(提前二15);長老更應當有聖潔的生活,作信徒的榜樣。

    自持,意即能自製,不易衝動或搖動。――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革哩底教會中有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10節),特別需要“莊重”與“自持”(約束自己的力量)。本書多次提到這美德(一8;二2,56)。──《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一8~9敘述長老必須具備的資格。樂意接待遠人: 在古代社會旅店業不道德,不潔淨,而且很貴,所以對於過路的基督徒來說不適合。因此當地教會的負責人有必要開放家庭迎接他們。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 堅守聖經的教訓及傳統,不被異端侵蝕,並本人要自覺地按教導而行。自己以身作則才能有資格責備爭辯的人。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9長老在真理方面要能做到:1,認識並堅守所信的道;2,善於教導;3,可以駁倒爭辯的人,令其折服。

“純正的教訓” 、“純正的道理”在“教牧書信”中出現許多次(本節;二1;提前一10;六3;提後一13;四3),這是純全、健康的正道,建立在全心全意信靠基督的基礎上,足以防止假教師敗壞人的 教訓。末世的人只想聽滿足情欲的言語,但神的僕人應不理人是否喜聽,盡力傳講純正、叫人靈性長進的信息。──《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一10「因為有許多人不服約束,說虛空話欺哄人,那奉割禮的更是這樣。」

    “許多人”,指下文那些假傳道和他們的附從者;“不服約束”,指不服真理的約束;“虛空的話”,指沒有真理根據的教訓(參提前一67批註{\LinkToBook:BookID=112,TopicID=116,Name=四 假師傅的錯謬 1:6-7})。――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奉割禮的是猶太人。── 朱寶惠

         “不服約束”就是不聽神的話,不接受使徒的權柄。這些人屬割禮派,相信得救稱義須守猶太教的禮儀,包括割禮;又相信不合聖經的荒誕傳奇和家譜世系(14;三9;看提前一4注);他們禁欲,飲食諸多禁忌,視此為得救之道。保羅指出這些決非得到救贖的正確途徑,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取悅人以斂財,應予禁止,免得敗壞人,引起家庭分裂。──《啟導本聖經註釋》

 

【多一10~11假教師是拒絕真理,傳播其他福音(加一7)的人,他們中的大部分是視割禮為救恩之條件的猶太人,即割禮黨(15:1)。因此提多要:①用真理和愛勸勉他們;②若拒絕需嚴厲譴責;③更甚者可以採取最後的措施-逐出教會(18:15-17)。在這裡我們可以知道①為堅守教會的純潔,懲戒是必要的;②但懲戒要以拯救靈魂的動機作為前提(林前5:5,6)──《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10~16保羅命令為建立堅固的教會而設立長老,並說明須有具備資格的長老的必要性。當時革哩底有很多人散佈錯誤的教訓,並且因貪心傷害軟弱的信徒家庭。所以保羅表明:①使信徒不遵從假教訓;②為以純正信仰正確地引導信徒而設立長老。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11「這些人的口總要堵住。他們因貪不義之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敗壞人的全家。」

    “敗壞人的全家”原文及英譯聖經均無“人的”二字,而“家”卻是多數式的,此節N.A.S.B.譯作:who must be silenced because they are upsetting whole families teaching ......,注意"whole families"必是指神的各教會的全家;所以這裡不是特指他們的教導敗壞某一個家庭,乃是指全教會的各家。――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不該教導的,是違背神旨意,順從人意的教訓。── 朱寶惠

 

【多一12詩人愛皮買尼底斯,生在主前六世紀,說話正確有預言性,故稱他為先知。―─ 牛述光

         這裡引用一位本地詩人的話來描寫革哩底教會說謊欺哄人的敗類。參看書前<參考資料>中有關革哩底島的說明 。

保羅有時喜歡引用這一類的詩句,來讓同一文化中的聽眾容易明白。他在雅典講道就曾引用過詩人的話(徒十七28)。另一例可看《林前》十五33──《啟導本聖經註釋》

         有克裡特人中的一個本地先知: 此人是在B.C.600年間活動的人物,是西裡尼七大聖人之一的詩人艾辟莫尼迪斯。引用在革哩底人中所謂被稱為聖者的言語,使信徒提高警惕。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12革哩底人中一個本地先知是指什麼人?】

答:這一個革哩底本地的先知,名叫伊皮麥尼德Epimenides。他生於主前六百年,是一位哲學家,也是一位詩人,其出生地是在克羅素絲Gnossus,即今新首都伊拉克裡安Lraklion。關於此人事蹟,多是屬於神話故事性質,傳說他曾在一個山洞睡了五十七年,醒後就被雅典人請到本地幫助除去該城的災害。他的著作甚豐富,有倫理學,神學,潔淨之禮,以及革哩底歷史的奧秘等類,希臘人稱他為詩人,聖人,但革哩底人稱他為先知。保羅在此寫信給提過時,是引用革哩底人稱呼這位先知的韻詩說:「革哩底人常說謊話,乃是惡魔,又饞又懶。」同時也稱讚他的見證是真的(多一13)。這可以讓我們看見,革哩底人的道德品格是相當的低劣。他們是非常驕勇,喜歡航海,許多水手們的生活行為甚為腐敗,所以詩人給以如此的描述,乃是他們被人藐視,名譽不佳的一種評價。保羅引用此詩,藉為警戒,為要吩咐提多,嚴厲的責備那些信徒,使他們在真道上要純全無暇,不受污穢不潔離棄真道之人的影響,因之,在此將那些假師傅和假教訓之人錯誤的道理,一一提出,揭露無遺。這些人不僅是革哩底,也是猶太人和奉割禮的人(多一1016,三910)。——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多一12革哩底的本地先知是誰?何以保羅會利用他們話來提醒提多?】

    保羅是一偉大學者,他無所不學,百樣精通,對於希拉文化所獲得的資料甚為廣泛。他在雅典佈道時,曾引用希拉詩人斯多亞學者“亞拉圖”(ARATUS)的詩句(徒十七28)。亞拉圖是基利家省的“蘇利”(SOLI)市人,保羅則為基利家省大數人,相信亞拉圖的詩句,在保羅童年或青年時已經背誦如流,所以引用毫無困難,保羅當時引用為多數人所喜愛的斯多亞派學者詩句,為的是要引起他們的重視而引導他們走上救思之途。

    保羅對提多所引用革哩底先知的詩句,是出自詩人“伊比曼尼德”(EPIMAENIDES),他生於紀元前600年,出生地點在“克挪素斯”(C N O S S U S),即今新首都“伊拉克裡安”(IRAKLION)。他的事績多屬￿神話,傳說他曾在一山洞中一睡就是五十七年,睡醒後被雅典人請到雅典去協助他們除去該城的災難。又說他活到157294年,且被後人稱為希拉“七聖之一”。他的作品甚多,包括倫理學、神學、潔淨之禮及革哩底歷史的奧秘等。

    希拉人稱他為詩人、聖人,但革哩底人則稱他為先知。保羅亦沿用革哩底人的稱呼法。

    革哩底人喜航海與各國通商,但水手們行為腐敗,不講道德,正如“伊比曼尼德”所批評的:“他們常說謊話,又饞又懶”。希拉文有一個字名“KR ETIZO”(音譯為“革哩底做”,意義為“撒謊”,但借用“做革哩底人”一語來表示。可見人們當時一提起“革哩底”這個地名,便有藐視之感。

保羅引用革哩底先知的詩句,吩咐提多要“嚴嚴的責備那些信徒”,因他認為以“本地人治本地人”,是最有效的方法。

從保羅在本書所題“純正道理”一語(二1)和提及許多人宣傳錯誤的道理,便知保羅引用革哩底先知的話,並非對付革哩底的一般人,乃是對付那些“假傳道人”。在這裡我們可以列出本書所題許多錯誤道理的資料:

    ①說虛空話(一10)。

    ②將不該教導的教導人(一11)。

    ③荒渺的言語(一14)。

    ④宣傳錯誤的潔與不潔的成見(一15)。

    ⑤無知的辯論(三9)。

    ⑥家譜的空談(三9)。

    ⑦律法的爭競(三9)。

    這些人包括革哩底人,猶太人和奉割禮的人。

── 蘇佐揚《聖經難題》

 

【多一12~24這裡敘述的是易被迷惑的克裡特人的性格弱點和防止被猶太人的教訓所迷惑的對策。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14「不聽猶太人荒渺的言語和離棄真道之人的誡命。」

    在此所指的“不聽”,不是指不跑到傳異端之人那裡去聽,乃是指當有傳異端的人潛入教會,在信徒之間講說他們的教訓時“不聽”。換言之,各個信徒應知道拒絕傳異端者的教訓,不讓他們有機會“說服”自己。――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妄談是人所捏造,不是神的命令,所以不可聽。── 朱寶惠

         “猶太人荒渺的言語”乃編造的荒誕神話,並無聖經根據,包括一些耶穌先祖牽強附會的傳說和福音書之外的耶穌的外傳。這些離棄真道的人,不但用神話騙人,還自訂誡命,叫人遵守。──《啟導本聖經註釋》

         猶太人荒渺的言語: 指在猶太教的次經或旁經中出現的謊言。 ──《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15「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污穢不信的人,什麼都不潔淨,連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穢了。」

    凡物都潔淨(此應是指食物),這點與主耶穌的教訓相合(太十五11,1719;可七1523);又與彼得在異象中,神對他所說的話亦相合──“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徒十1416;十一410)。――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多一1516參《提前》四34及注 。對已為基督寶血潔淨了的人來說,凡是神所造的都是好的。但在不信的人,諸多禁忌,視物質為不潔,保羅說他們的心地和天良都已污穢,才會如此看事物。這些人單有真理知識卻無行為表現,仍要滅亡。──《啟導本聖經註釋》

         假教師根據諾斯底主義二元論思想<約壹 緒論,諾斯底主義>視物質、結婚為惡的,但保羅主張出自他們邪惡心靈的教訓與行為才是惡的,而物質本身是神創造的,不是骯髒的(15:11;14:14,20)──《聖經精讀本註解》

 

【多一16「他們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

    聖經中可憎的悖逆的都是指滅亡的罪人(太二十四15;啟二十18;弗二2;6;西三6)。――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