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拾穗

 

【路十五1税吏和罪人,是当时敬虔的犹太人所藐视的一个社会阶层。参五27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税吏:(5:27)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1~32犹太宗教领袖指责耶稣与税吏、罪人友好。所以耶稣通过比喻教训他们和百姓:若一个罪人悔改,神会大大喜悦。①失羊的比喻(3-7);②失钱的比喻(8-10);③浪子的比喻(11-32)。在这组比喻中,可以明白两个事实:①三个比喻中,失去的价值逐渐增大(羊→钱→儿子)。这是为了强调一个罪人悔改归向神,是多么可贵可喜的事;②“羊”可视为因愚昧离开神而彷徨的罪人;“钱”可视为主人的失误,即因别人而陷入试探的人;“浪子”可视为因自己的私欲离开神的人。教导我们无论犯什么样的罪,只要悔改认罪归向神,神就会饶恕,并热情接纳我们。耶稣就是为了寻找迷失的羊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也要努力引导离开神的羊重新归向神。因为“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5:20)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1~32失羊,失钱,浪子三个比喻的要义解法如何?】

答: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耶稣接待税吏和罪人,看见祂,与这些人为友,经常来往交谈,吃喝同住,而生出怨言(路五30,七3439,十五12,十九7),以为主必是欢喜他们卑劣的品格,同流相混,因此耶稣就讲了这三个比喻,乃在显明祂是不以接待罪人为耻,反倒是以接待罪人悔改为乐,为要施恩拯救他们,使法利赛人和文士那种自以为义,不存怜悯罪人的心,深能受到责备,应当有所反悟,效法基督的大爱才是。现将主所讲的三个比喻要义解法如下:

1、失羊的比喻(路十五3-7)——「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这里羊表示罪人,失去一只,乃指一个失丧的罪人,如迷路的亡羊(诗一一九176,赛五三6,太十八12,彼前二25),为了念爱护这一类失之亡羊,要不那还在的九十九只更为宝贵,必须找着牠,显明耶稣寻找罪人之爱,祂是以为好牧人(约十1114,结卅四11-131516,路十九10)。「找着了,就欢欢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里。」——表示牧人何等欢欣喜爱和保护(赛四十11,六三9,番三17)。「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为他这样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在世上原是没有一个不用悔改的义人(罗三1023),这些不用改的义人,乃是指着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说的(路五32,十五2,十六15,十八9,箴卅12)。耶稣并不是轻视这些义人,但对那一个罪人的悔改信主,才能满足祂的心意,得着天父的喜悦。

2、失钱的比喻(路十五8-10)——「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的找,直到找着么。」——圣经注释家认为本章失羊比喻的牧人表示圣子,失钱比喻的妇人表示圣灵,浪子比喻的父亲表示天父,这三个比喻是说明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一真神合一的工作,如此,这一个妇人表示教会被圣灵所使用,圣灵借着教会来寻找人(启廿二17,弗五25-27)。银钱,表示世人,是宝贵的,是君王的像(可八36,太廿二1920),但钱也是脏污的,表示人在罪中被污秽了(诗十四1-3,五三1-3,罗三10-1223)。点上灯,表示神的道,是人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打扫屋子,表示圣灵寻找人,感动人(约十六78)。「找着了……一同欢喜罢……一个罪人的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意思表示失而复得的,是何等的喜乐,叫那些请看藐视税吏和罪人的法利赛人和文士,知道有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上连天使都要为他欢喜,该是多么的看为宝贵。

3、浪子的比喻(路十五11-32)——这是耶稣对法利赛人和文士所讲的第三个最生动而感人较长的比喻,本章的三个比喻,一个必一个重要,失羊的比喻是百分之一,失钱的比喻是十分之一。浪子的比喻是二分之一,都是论到失而复得的喜乐,充分表现了神的怜悯和慈爱,尤以浪子的比喻深刻而显明:

①三个人的代表(路十五11)——大儿子表示法利赛人和文士,就是自以为义骄傲无比的罪人。小儿子乃指税吏和罪人,就是悔改认罪的罪人。他们的父亲是指三位一体的父神。

②小儿的打算(路十五12)——按照犹太人的规矩,承受产业的,次子所得的比长子应该是少一倍的,就是三分之一(申廿一17),本来要到父亲死后才能分得产业的,但这小儿子对于父亲没有爱父感恩之心(参约壹二15,罗一2021),不受他的约束,反而竟随私意打算,请求父亲分给家业,父亲就答应了这事,表明天父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当人不愿意顺从神管辖的时候,就是罪的源头(创三),神只有任凭他们而行(罗一242928),人若到了这种光景,就很危险了。

③小儿子的堕落(路十五13-16)——他的心是先已远了父亲,以后开始偏行己路,带着财物离开家庭,任凭放荡,表示远离天父,逍遥自在,享受罪中之乐,自甘堕落败坏,以致到了财源用尽,苦难来临,走投无路的地步,只好投奔一个地方人家放猪,拿豆荚充饥,过奴仆的生活(申廿八4748,何二6),真是作孽自受,罪无可恕,惨到极处。

④小儿子的悔改(路十五17-20)——这个浪子的回头,是因他能「醒悟过来」­如同噩梦初醒,悔不当初,想到父亲家里的丰富好处。「我要起来」——是以立定主意,罪人回归,要向父亲悔改认罪,自认不配称为父亲的儿子,恳求父亲把他当作一个雇工,如此自卑为怀,甘作奴仆,占最下贱之地位。「于是起来」——表示他既立定主意,就已实际行动,到父亲那里去了,他的醒悟,决志,行动,乃为一个罪人悔改归向天父最为可贵的榜样。

⑤父亲的大慈爱(路十五20-24)——「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显明父亲不等儿子先来认罪求赦,就亲自跑去表示欢迎,不嫌浪子衣服褴褛,身体污秽,蓬首垢面。「连连与他亲嘴」——表示父亲的和好(创卅三4,撒下十四33,诗二12,雅四8),祂的大爱遮掩了一切的过错(箴十12,诗五一1),虽然「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犹太人用天字或主字代替神的名称,是出于恭敬(出廿7,参七一题),岂不知父亲已经饶恕了他,算他为义,看他配为自己的儿子(路十八1314,罗三23-25)。「所以就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表示神的义袍,乃为称义的见证(赛六一310,亚二3-5,腓三9)。「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就是打印的戒指,表示有权柄有圣灵的印记(创四一42,弗一1314,加四6)。「把鞋穿在他脚上」——表示平安福音的鞋(弗六15)。「把那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表示饱享筵欢乐,满得灵恩,恢复灵力(参十四15,启三20)。「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表示这个浪子从前是在罪上死去,如今已经出死入生,却在义上因信而活,回归父家神的慈怀得救享受福分了(约壹三14,罗八10,弗二18,西二13)。以上这一段叙述父亲对于收留浪子所表现的态度与情节,将父神丰富的怜悯和大爱完全显明出来(弗二45)。

⑥大儿子的自义(路十五25-32)——他得知弟弟回来,受到父亲热烈的接待,就气愤填膺,不听父亲的劝导,进去与弟兄同席吃饭,十足表现他是自以为义,藐视罪人,不念亲情,不愿因罪人悔改而一同欢乐,他对父亲自表服事多年,一直顺名,自夸功劳不小,且在父亲面前批评兄弟恶行罪迹,倾家荡产,因此妒火中烧,心怀不平,埋怨父亲的亏待,却不能体贴慈父爱子之苦心,怜爱罪人之热切,岂不知他已常和父亲同在享受一切,常蒙爱顾恩惠,而无感恩之心,并未看重他作儿子的地位和当尽人子孝亲之本分,他身为长子,对于兄弟理当负有照顾之责,把这个漂流在外的浪子寻找回来才是(创四9,四三1630313334,雅五1920)。由大儿子的一切言行表情看来,他的身虽在家,心却显然已是远离天父慈怀,亦与浪子无异也。——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路十五2“这个人接待罪人”。由于法利赛人鄙弃税吏和罪人,基督便说了三个比喻(432节)来指出神对这人的关怀。──《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3~7“失羊的比喻”,马太福音也有记录(18:12-14),比喻的焦点强调神连一个灵魂也不放弃,千辛万苦地寻找(34:15,16)。牧羊人代表耶稣,为了寻找迷失的羊他遵照神的旨意来到这个世界,找回所有的羊,不丢失一个,并在末日使他们复活(6:38)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4九十九只:这些羊是指安然居住在神身边的信徒。迷路的羊代表在罪恶世界中彷徨的罪人。①神无条件地爱每一个人,无论是罪人还是信徒;②比起家中平安的羊,神首先施怜悯给迷路的羊,这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耶稣降世“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9:13) ──《圣经精读本》

         “失去”。本章八次强调人的失去(4〔两次〕,6,8,9,17,24,32节)。──《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4~6在巴勒斯坦地区,牧羊之地非常宝贵,大部分位于接连巴勒斯坦南北的高原地带。高原平均海拔500,羊如果迷路多半会出事。所以在巴勒斯坦牧羊,通常由三、四名牧者组成一组,共同牧放村子里的羊。如果有一只羊离开羊群,几名牧羊人中就有一人去寻找羊,即使是死羊也要找到抱回来。因此若有牧羊人去找羊,村里的人就翘首等待他平安归来。若牧羊人与遗失的羊一起归来,大家都会很高兴。这个比喻是以犹太人的牧羊生活为素材。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7“悔改”是对神懊悔自己所犯的罪(十五21;十八914)。义人可指有资格进神国的人,也可指古时与神同行的人。更可能是针对法利赛人而说(十五2),指他们自以为义(五2739;七3650;十八9)。──《启导本圣经注释》

         欢喜更大:不是神更喜悦那一只胜于九十九只。而是由于后者比前者更可怜,因此相对施予更多。意思显而易见,神施给这一百只羊的是毫无差别的完全的爱。 ──《圣经精读本》

         “不用悔改”。直指法利赛人,因为他们以为自己不需要悔改。──《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8“十块钱”指十块银圆。一块银圆为当时工人一天的工资(太二十2)。──《启导本圣经注释》

         点上灯:犹太人的房屋结构通常没有窗户,若有也只是为通风而设的一个小窗户。屋里昏暗,每当作细活时,就得点灯。这就是女人为了寻找丢失的钱而点灯的理由<撒下 绪论, 以色列的居住生活> ──《圣经精读本》

         “一个妇人”。第二个比喻用了【路十个妇人,暗示许多妇女跟随基督和听祂的教训。“钱”。希腊钱币德拉克玛(Drachma),【路十个德拉克玛相等于【路十个罗马钱币得拿利,即【路十天的工资。──《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8~10“失钱的比喻”,为了与找回失钱的女人共享喜乐,首先要理解这钱的价值:①一块钱与一个银钱同等价值,相当于现今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工资;②对犹太女人而言,十块钱相当于结婚戒指的价值。在犹太社会男人向女人表示爱意,把十块钱串在一起送给女人作为爱的标志,女人则用这钱装饰头发。所以失而复得,那喜悦是无法形容的。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罪人归向神,神是何等地欢喜。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11浪子的比喻着重悔改的重要。悔改在人的生命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紧迫性(参十二54和十三1及以后经文)。人能悔悟,天父喜悦。悔改使人与神和好。法利赛人不喜欢耶稣和他们不喜欢的“罪人”在一起。耶稣的答复是:谁能不为得回了失去的羊(37节)、银圆(810节)和儿子而欢喜吗?你们为甚么不能因失丧的人归回而与天父一同欢喜快乐呢(32节)?──《启导本圣经注释》

 

【路十五11~32浪子的比喻”,与前面两个比喻一样,描述了神寻找罪人的大爱,但在结构上有所差异。浪子比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1-24)讲述神找回遗失的小儿子而大大喜悦;第二部分(25-32)意外地讲述大儿子的冷漠态度来加强另外一层含义。“小儿子”代表税吏或罪人(1),进而指外邦人,他们因着神的恩典而得救;“大儿子”代表埋怨神赦罪恩典的法利赛人和文士(12),以及全犹太人。“小儿子”在灵性上、道德上苏醒;“大儿子”反而退步、堕落。尽管如此,神仍然一视同仁地爱他们两个人(14:24)。从浪子离家出走、堕落到恢复儿子地位的过程,可以分为7个阶段。图表如下: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12小儿子“应得的家业”约为三分之一,因为依规定长子得两分。──《启导本圣经注释》

         儿子【路十个不寻常的要求,父亲不智地答应了。──《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13年轻人显然没有打算回家。──《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15放猪在犹太人眼中十分卑贱可耻,因为猪是“不洁净”的动物(利十一章),犹太人不可吃猪肉。──《启导本圣经注释》

         “放猪”。对【路十个犹太人来说,没有别的工作比放猪更卑贱的了。──《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15~16对犹太人而言,猪是不洁净的动物(11:7;14:8)。放猪是被藐视的。在东部地中海沿岸,豆荚是常见的常绿乔木角豆树(Carob tree)果实,主要用作家畜的饲料,除非人实在没有可吃的,否则不会吃它。浪子的悲惨景况,表明人虽然可以离开神,陶醉于世俗的享乐,但结果将是灵、魂、体无法摆脱的贫穷和虚空(2:1-11)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16“豆荚”。角豆树的种子。──《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18“我得罪了……”。承认个人犯罪的责任,是与神与人和好的第【路十步。──《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

 

【路十五20从这里可明白神对罪人的爱是何等地大 :①父亲很远就认出儿子,表明神迫切地等待罪人悔改认罪;②根据犹太人的习惯,老年人在年青人面前奔跑是有失风度的行为,但父亲不顾这些习俗向儿子跑去,生动地描绘了当罪人悔改时,神将何等地喜乐;③父亲抱着儿子连连与他亲嘴,是犹太人的风俗<撒下20:9,圣经中的礼仪>,表明神对罪人无条件赦罪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22父亲饶恕回来的浪子,使他重新恢复儿子地位。上好的袍子:  是父亲最珍贵的礼服,只有客人到访时才会穿。戒指:象征自己的权威(41:42),父亲给儿子戒指表示父亲把自己的权力委任给儿子。鞋:在当时只有非奴隶身份的自由人才能穿鞋,代表小儿子从过去的奴仆身份,恢复了儿子的身份。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2223父亲给小儿子的有袍子、戒指和鞋。长袍是地位的象征,戒指代表权力;鞋是子女资格的承认,奴隶只能赤足。此外还有肥牛犊,是遇大喜事才宰杀来吃的。这里说明天父对肯回头的罪人宽大、慈爱、欢欢喜喜接纳为神国子民 ──《启导本圣经注释》

 

【路十五27~32可以清楚地了解当时法利赛人和文士的错误所在:①大儿子没有出席欢迎小儿子的筵席并且发怒(28),这种态度与看到耶稣同罪人一同吃饭,指责“这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2)的犹太人相似。这是因为他们属灵的骄傲、狭隘的特权意识及属灵无知在作崇(13:22-30);29节“服事”, 希腊语具有如奴仆般服事的意思。表明他们虽事奉神,却没有明白自己是神属灵的子女,事奉中也没有喜乐;虽遵守了律法,却歪曲其根本精神(6:3,4),只是在形式上遵守;③大儿子称小儿子“这个儿子”(30),如同人们排斥税吏,称他们为罪人一样(2),直接表明了他心中没有爱;④大儿子没有认识到自己将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31),而只为一只羊羔(29)或一只牛犊(30)埋怨父亲,埋怨如实反应法利赛人和文士不明白神赋予他们莫大的祝福和属灵特权。结果他们却自己驱逐在天国以外,受讥讽的税吏和罪人,反而要进天国(13:28,29) ──《圣经精读本》

 

【路十五28“生气”。大儿子的态度与法利赛人相同(2节;【路十八11,12)。他的话反映出内心的自义。──《路加福音雷氏研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