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密抹之战】

   一、约拿单大胆冒险所引致的巨大胜利(1~23)

         1.约拿单与他随从二人爬上隘口北崖杀敌引致防营溃散(1~16)

         2.扫罗率军加入战场终获致巨大胜利(17~23)

   二、扫罗冒失发令所引起的困扰与挫折(24~46)

         1.扫罗冒失叫众人起誓不进食,以致困无力杀敌(24~31)

         2.当夜因众人吃带血的肉,筑坛献祭求神赦罪(32~35)

         3.掣签发现约拿单违背誓言吃蜜,众民保他不死(36~46)

   三、扫罗平生战绩与家族概述(47~52)

 

贰、逐节详解

 

【撒上十四1「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

   〔吕振中译〕这一天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军器的青年护兵说:『来,我们过去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驻防营那里去吧』;但是他没有告诉他父亲。

   〔原文字义〕「扫罗」所想望的;「约拿单」耶和华已给与;「过到」经过,穿过,行过;「防营」驻军,兵营,前哨。

   〔文意注解〕「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拿他兵器的少年人』指为君王或将军拿盾牌、武器的随从。

         「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那边』指密抹隘口的北边,非利士人在那里安营;『防营』前卫营,前哨站。

   〔话中之光〕()「他没有告诉父亲」,约拿单的保密是他相信神的明证。通常会被人认为是愚勇的行为,却变成了神圣天意运行的强烈证据。他的勇敢固然宝贵,但使他能够勇敢的是他对耶和华救恩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仰。神实实在在地在为自己的百姓作工,唯有对神的信心,才是真正的勇气和胆量的根据(参书一9;赛四十一10;约壹四18)

 

【撒上十四2「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

   〔吕振中译〕扫罗在迦巴〔传统: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或译:禾场〕的石榴树下,跟从他的约有六百人。

   〔原文字义〕「基比亚」山谷;「尽边」末端,尽头;「米矶仑」断崖

   〔文意注解〕「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基比亚的尽边』指基比亚的郊外;『米矶仑』不同于赛十28的「米矶仑」,乃是基比亚郊外某处禾场,确实地点不详。

 

【撒上十四3「在那里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作耶和华的祭司。)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

   〔吕振中译〕又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带着神谕像: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兄弟、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做永恒主的祭司。约拿单去了,人民都不知道。

   〔原文字义〕「亚希突」我的兄弟是美善的;「亚希亚」耶和华的兄弟;「以弗得」祭司服,披肩;「以迦博」没有荣光;「非尼哈」铜管乐器的口;「以利」升高;「示罗」安歇之地。

   〔文意注解〕「在那里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作耶和华的祭司。)」:『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请参阅括号内说明;『穿着以弗得』以弗得是大祭司的祭司服,故表明他就是当时的大祭司。

         「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去了』指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1)

 

【撒上十四4「约拿单要从隘口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

   〔吕振中译〕约拿单想法子要从隘口过去到非利士人的驻防营那里,在隘口之间、这边有一个牙形岩石;一个名叫播薛,一个名叫西尼。

   〔原文字义〕「隘口」通路,浅滩;「播薛」极白的,闪耀;「西尼」多刺的。

   〔文意注解〕「约拿单要从隘口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隘口』指峡谷的通道;『过到非利士防营』即指从峡谷南面的西尼峰,先爬下峭壁,然后穿越过峡谷隘口,再爬上北面播薛峰的峭壁,才能到达敌营。

   〔话中之光〕()隘口」暗示通往非利士人所驻扎的密抹(参撒上十三22)的路,是悬崖峭壁,路上有很多光滑而尖利的石头(13)。约拿单和他的随从,穿越这些岩石群潜入到固若金汤的要塞。当人遇到阻碍的时候,为义所发的热心就会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借着突破难关而显明义举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参民十四6~10;太五10~12)

 

【撒上十四5「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

   〔吕振中译〕一个牙形柱状的岩石在北边,和密抹相对;一个在南边,和迦巴相对。

   〔原文字义〕「密抹」隐藏的;「相对」前面,对面;「迦」山。

   〔文意注解〕「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密抹』非利士的大本营所在地(参撒上十三16);『迦巴』以色列人在此地安营。

 

【撒上十四6「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

   〔吕振中译〕约拿单对拿军器的青年护兵说:『来,我们过去、到这些没有受割礼的人的驻防营那里去吧;或者永恒主能为我们作一件事,因为永恒主拯救人、是不受人多或人少所牵制的。』

   〔原文字义〕「割礼」切包皮;「施展」制作,完成;「能力」(原文无此字);「得胜」拯救,解救。

   〔文意注解〕「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未受割礼人的防营』指非利士人的防营;『耶和华使人得胜』约拿单相信神的同在,是得胜的保证。

   〔话中之光〕()「未受割礼人」乃出自以色列「选民信仰」的表达方式。无论陷入怎样危难的处境,圣徒行事当确信神爱我们并拣选我们的事实(参约壹四9~10)。本章特别刻画了一位信心之人,与扫罗的阴暗面相对比,伟大的信仰人物,他就是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约拿单通过信仰的委身,将绝对的劣势扭转为优势。本章突出了约拿单出于信心的拯救行动,被誉为「约拿单的篇章」。

         ()「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也可译为「因为不管人多人少,都不能阻止耶和华拯救」(英文 ESV译本)。约拿单认定是神为百姓争战,所以他所注意的不是「人多人少」,而是神的同在。

         ()「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这句话体现了约拿单的信仰,他相信胜利的关键不在乎力量的大小,而在乎神的帮助。这与基甸(参士七415)、大卫(参撒上十七47)、所罗门(参传九11)、亚撒(参代下十四11)、希西家(参代下三十二7~8)等人的信仰一脉相通。因为,约拿单作战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乃是为了对神的仇敌(未受割礼人)执行圣战(参民十四8;诗二十7;赛十二2)

         ()当扫罗抵抗亚扪人的时候,神激发起百姓的勇气,结果有三十三万人跟随扫罗(参撒上十一8);这次神不再干预,结果只有六百人「战战兢兢地跟随他」(参撒上十三715)。神这次只兴起约拿单和他的随从,又使用地震,好让百姓认识到得胜不是根据「人多人少」,也不是倚靠扫罗作王的领导能力,完全是倚靠神。

         ()约拿单与替他拿兵器的人,和非利士人的大军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尽管别人都害怕,他们却倚靠神,清楚知道敌方兵员虽多,也不能限制神施展大能相助。神看重这两个人的信心与英勇,使他们大获胜利。你曾否被「仇敌」四面包围,面对有压倒性优势的敌人?不要被庞大的敌人和复杂的情势吓倒,倚靠神,总会有足够的资源抵抗压力,而且得胜。只要神吩咐你采取行动,你就要果敢地将自己所有的一切交托给祂,信赖祂率领你取胜。

 

【撒上十四7「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

   〔吕振中译〕拿军器的青年护兵对他说:『随你心所意向的行吧;看哪,我跟从你;你心意怎样,我心意也怎样。』

   〔原文字义〕「心意」心思,意志;「跟随」(原文无此字);「同心」(原文与「心意」同字。

   〔文意注解〕「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随你的心意行』意指「由你作主」;『与你同心』意指「同意你做的决定」。

   〔话中之光〕()争战虽不在人多人少(6),但不能少过两个人的原则。约拿单不是单独一人去争战,乃是和拿兵器的一同去争战。而这两个人,又必须是同心合意的。这就是教会的原则。

         ()主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十八18~19)。同心合意的祷告,是得胜不可缺少的因素。

 

【撒上十四8「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

   〔吕振中译〕约拿单说:『看吧,我们要过去、到那些人那里去,让他们看见我们。

   〔文意注解〕「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这是故意暴露行踪,公开的挑战。

 

【撒上十四9「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

   〔吕振中译〕他们若这样对我们说:你们且止住,等我们到你们接触,那么、我们就在我们的地方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

   〔原文字义〕「站住(首字)」静止,静默;「站住(次字)」站立,持续。

   〔文意注解〕「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意指要根据对手的反应,来查看神的旨意。

 

【撒上十四10「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

   〔吕振中译〕他们若这样说:你们上我们这里来吧!那么我们就上去;因为永恒主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这就是给了我们的兆头。』

   〔原文字义〕「上到」攀登,上升;「证据」记号;「交在」放,置。

   〔文意注解〕「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意指对手若不阻止他们过到那边,便是显明神的旨意是要藉他们的手打败非利士人。在正常情况下,非利士人应该要求约拿单留在原处,而不是让他们爬上悬崖接近自己。因此,约拿单用反常的情况作为神开路的证据。

 

【撒上十四11「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

   〔吕振中译〕二人就让非利士人的驻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看哪,有希伯来人从他们所藏的窟窿洞里出来呢。』

   〔原文字义〕「非利士」揭开,移动;「防兵」(原文与「非利士」同字);「希伯来人」过河的人。

   〔文意注解〕「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希伯来人』这个称呼是非利士人对以色列人含有藐视意味的称呼;『洞穴』请参阅撒上十三6

 

【撒上十四12「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

   〔吕振中译〕驻防营的人应时对约拿单和拿军器的护兵喊着说:『你们上我们这里来吧!有一件事我们要给你知道。』约拿单就对拿军器的护兵说:『你跟着我上去,因为永恒主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

   〔原文字义〕「指示」认识;「跟随」在之后。

   〔文意注解〕「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指示你们』意指「让你们知道」。

         「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约拿单至此满心相信神将要借着他们的手施行神迹奇事。

 

【撒上十四13「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

   〔吕振中译〕约拿单手脚匐在地上地爬上去,拿军器的护兵跟着他;非利士人在约拿单面前倒下去,拿军器的护兵也随着杀死他们。

   〔原文字义〕「杀倒」倒下,仆倒;「随着」在之后;「杀」杀死。

   〔文意注解〕「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单是攀爬峭壁便消耗了不少的精力,还能杀倒以逸待劳的非利士防兵,一方面说出他们的神勇,另一方面也说出神的同在。

 

【撒上十四14「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起头所杀的,约有二十人,都在一亩地的半犁沟之内。」

   〔吕振中译〕约拿单和拿军器的护兵起头所击杀的、约有二十人,大概都在一对牛能耕之地的半段之内。

   〔原文字义〕「起头」第一的,首要的,先前的;「犁沟」耕地。

   〔文意注解〕「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起头所杀的,约有二十人,都在一亩地的半犁沟之内」:『一亩地的半犁沟』相当于「一对牛在半天内所耕的地」,折合约二千平方公尺。

 

【撒上十四15「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

   〔吕振中译〕于是在营中、在田野间、在众民中、人都震颤发抖;驻防兵和游击兵呢、也都震颤发抖;地震动,颤抖之势非常之大。

   〔原文字义〕「战兢」惧怕,颤抖;「防兵」驻军,兵营;「掠兵」破坏,毁坏;「震动」震动,发抖。

   〔文意注解〕「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防兵』指卫兵或哨兵;『掠兵』指破坏兵。本句形容敌营内各处的军民,都因突发状况而惊骇颤抖。

         「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意指与此同时,神也触发地震,增大声势,风声鹤唳,使得敌营军民的惊骇颤抖达于顶点。

   〔话中之光〕()约拿单的突袭是以色列获胜的契机,但终极原因是神所降下的恐惧,使非利士陷入一片混乱(20)而不战自败(23)。实际上密抹战役的胜利是神的胜利。须知,圣徒的所有成功和通达,与其说是靠我们的能力和智慧,毋宁说是神的恩惠与礼物(参罗八37;林前十五57)

 

【撒上十四16「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

   〔吕振中译〕在便雅悯境内、在迦巴〔传统: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在观望着,只见非利士的蜂拥军兵已经溃散,走来走去。

   〔原文字义〕「守望兵」看守,监看,守望;「军众」群众;「溃散」熔化;「四围乱窜(原文双字)」行走,去(首字);打击,敲打(次字)

   〔文意注解〕「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守望兵』指专门侦查监视敌情的士兵;『溃散』指好像金属融化,不再结成一团;『四围乱窜』指各自向着四面逃窜。

 

【撒上十四17「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

   〔吕振中译〕扫罗就对跟随他的兵说:『你们点阅点阅,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点阅,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军器的护兵不在那里。

   〔原文字义〕「民」百姓,人民;「查点」招集,数点。

   〔文意注解〕「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扫罗命查看是谁前去攻击敌营。

         「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经查获知约拿单和他的随从两人不在营内。

 

【撒上十四18「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

   〔吕振中译〕扫罗对亚希亚说:『将神谕像〔传统:神的柜〕送来』;因为那一天是他在以色列人面前〔传统:子孙〕带着神谕像〔传统:神的柜〕。

   〔原文字义〕「约柜」约柜,箱子;「运了来」拉近,靠近。

   〔文意注解〕「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扫罗想要通过大祭司以弗得上的乌陵和土明,在神面前求问约拿单和他随从两人的安否,以及是否趁机加入攻击敌营。

 

【撒上十四19「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

   〔吕振中译〕扫罗正和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人营中的喧嚷越来越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

   〔原文字义〕「喧嚷」喧嚷,吼叫;「停」除去,收回。

   〔文意注解〕「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喧嚷越发大』表示敌营失去控制,一片混乱;『停手吧』意指情况显示神的手已经作工,不必再求问神了。

   〔话中之光〕()「停手吧」,这句话十足表达了扫罗善变的信仰。 扫罗原本打算就作战计划求问神的指示(1837),但看形式有利于自己,就取消了对神的呼求。他认为,没有神的指示也能战胜。扫罗并没有借着祈祷和敬拜寻求神的旨意,反将这视作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是典型的祈福主义和迷信式的信仰。

 

【撒上十四20「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

   〔吕振中译〕扫罗和跟随他的兵都聚集,到了战场,就看见非利士人都用刀互相击杀;其溃乱惊慌之状大极了。

   〔原文字义〕「聚集」被招集;「战场」战役,战争;「互相击杀」同伴,另一个人;「大大(原文双字)」极度地(首字);巨大的(次字);「惶乱」骚动,扰乱。

   〔文意注解〕「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来到战场』意指加入战役;『用刀互相击杀』即指敌人自相残杀;『大大惶乱』吕振中译文「其溃乱惊慌之状大极了」。

 

【撒上十四21「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

   〔吕振中译〕那些素常归倚着非利士人的希伯来人、同他们上营盘的这些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同那些跟从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一起作战了。

   〔原文字义〕「四方」四围,周围;「军」营地,营盘。

   〔文意注解〕「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希伯来人』指变节或被迫帮助非利士军的以色列人雇佣兵;『转过来』指起义反正。

   〔话中之光〕()原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好像骑墙派,看见局面的改变,以色列人反占优势,所以他们也就转过来帮助以色列人了。当今为国度,为真理而争战的日子,自然也就形成了两个阵容,一边是靠主位真理站住,为国度而尽心竭力;另一边是被错谬所诱惑,为黑暗所管辖。在这时候,还有一班人产生,他们是不管真理不真理,也不问光明或黑暗,而是看哪一边人数众,势派大,他们就归附哪一边。若是可得名利地位,他们就投靠,否则他们就转变态度,而跟从另一班人。但愿真理的圣灵,叫这一班因软弱而成为投降分子的,能改变过来成为站稳在真理上的战士。

 

【撒上十四22「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

   〔吕振中译〕那些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众人、听说非利士人在逃跑,他们也就在战场上紧紧追赶他们。

   〔原文字义〕「以法莲」两堆灰进,我将获双倍果子;「紧紧地」附着,黏住,仅靠;「追」在之后。

   〔文意注解〕「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请参阅撒上十三6;『紧紧地』宛若紧迫钉人。

   〔话中之光〕()有一班人不站在任何一边,也不跟随任何人,他们就退出这混乱的局面,把自己藏起来,藉以保全自己。现在呢,他们听见非利士人逃跑,局势分明了,他们也就出来追击仇敌了。今日教会混乱的局面,也令一班人持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他们隐藏在家里,什么聚会都不参加,什么事情都不过问,一直等到看见魔鬼失败,基督得胜显明了,他们才起来表明态度。

 

【撒上十四23「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

   〔吕振中译〕那一天永恒主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和仑〔传统:伯亚文〕。

   〔原文字义〕「伯亚文」虚华之家,罪孽之家。

   〔文意注解〕「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指整个战役的胜利乃是神使然;『一直战到伯亚文』非利士人的大本营本来就设在密抹西面的伯亚文(参撒上十三5),后来一部分移师攻击并占领密抹,如今密抹的残军回头往伯亚文逃走,可能与留在伯亚文的非利士军联合企图顽抗,但兵败如山倒,故再往西逃走,以色列军追击直到亚雅仑(31)

   〔话中之光〕()「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这是一个神能与人力合作的显著例证。约拿单渴望从非利士人的入侵中得拯救。那天的事件无疑显明他的热心是由圣灵产生的。约拿单看到他父亲受着沮丧阵发之苦,但这只能激发他对那位曾首先呼召扫罗的神圣统治者的更大信心。每前进一步,约拿单都感到出自信心的能力在澎湃,使他坚定地走下一步。那天他证明了耶和华是守约的神—是能使人的愤怒成为对祂的赞美的一位。

 

【撒上十四24「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吕振中译〕那一天以色列人很窘迫,因为扫罗对人民起誓说:凡未到晚上、我还末曾从仇敌身上报完了仇以前吃甚么食物的人、都必受咒诅;因此人民连尝尝甚么食物都有。

   〔原文字义〕「报仇」报复,复仇;「极其困惫」压迫,强求。

   〔文意注解〕「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向敌人报完了仇』扫罗击杀非利士人的动机是为报仇,争取时间杀越多越好,故命全军起誓不吃食物,却引起反效果,因疲惫而无力杀敌。

         「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极其困惫』形容精疲力竭。

   〔话中之光〕()密抹战役开战之前,扫罗因按已意献祭而被先知宣告他将失去王位(参撒上十三13~14),在战斗的过程中,再次犯下严重的错误。士兵因战争而筋疲力尽,他却命令他们要禁食,错失了获胜的机会(29~30)。此罪源于扫罗的不信,他鲁莽而独断,并且无视神而固执已见。

         ()扫罗下达禁食命令,可能是为了在战略上需要速战速决以歼灭非利士,但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他追求功名,且以自我为中心的独断。若有领袖不满足手下的需要与基本需求,反而一味地追求名誉、财富与权力,不仅会受到手下的抵制,也会被神彻底排斥(参弗六9;腓二4;雅一27;彼前三8)

         ()「向敌人报完了仇」,暗示扫罗不以密抹之战为圣战,反而认为是高举自己的战争。扫罗的判断和誓言出于错误的动机,导致了各种不良结果(2932374446),虽战胜却导致失去神和百姓信任的悲剧(45)。警戒了以自我为中心与轻率发誓言将会带来恶果。

         ()扫罗轻率地中止求问神(19),却草率地「叫百姓起誓」,可能想用起誓的方法来讨好神。这个誓言听起来很热心,但却完全没有必要,反而减弱了百姓的战斗力。倚靠肉体的事奉,有时冷淡,有时也会很热心;但无论是冷淡还是热心,都是根据肉体、根据环境,而不是根据真理,所以在神面前都不蒙悦纳。

         ()在属灵的事上,常有这一类的事发生,扫罗王所犯的错误,历代以色列人也常会触犯。「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罗十2)。保罗未得救前,他也犯了这个错误,「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腓三6)。今日许多基督徒没有寻求圣灵的引导,没有按属灵的原则而事奉,只凭自己一时的热心,或自以为是美好的事工,就下决心去作。但其结果,若非得不偿失,就是徒劳无益。不只不能得神喜悦,反而阻碍了神的工作。属肉体的热心,实在是有害无益。

 

【撒上十四25「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

   〔吕振中译〕那时国内全地、人进入了森林,都有蜜在地面上。

   〔原文字义〕「树林」森林,灌木丛。

   〔文意注解〕「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意指众人追杀途中经过丛林,看见蜂蜜从树上蜂窝流滴满地。

 

【撒上十四26「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吕振中译〕人民进了森林,听见有蜜滴下来,却没有人敢伸手取蜜入口,因为怕那起誓的话。

   〔原文字义〕「敢用」达到,临到。

   〔文意注解〕「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然而因为誓言,没有人敢动手取蜜品尝。

 

【撒上十四27「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

   〔吕振中译〕原来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向人民所起的誓,故此伸出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到口中;这一来,他眼睛就明亮了。

   〔原文字义〕「伸」打发,伸展;「蘸」蘸,浸入;「转」返回,转回;「明亮」变亮,照耀。

   〔文意注解〕「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没有听见』不知者无罪;『眼睛就明亮』形容恢复体力。

   〔话中之光〕()神的话是会使人尝起来甘甜,吃下去眼睛明亮,疲惫的心立即重新得力。神的话好似滴蜜一般,如遍地黄金,可由基督精兵自由拾取。神的话在圣经中是什么滋味的,生命之道也必在心中登位。主在我们里面作王,心渴慕真道,供应我们的灵命。

         ()约拿单没有时间坐下多吃,他只能在匆促之间拾取多少。只那么一点点,已经使他感觉不同了。我们也该在早晨、中午、忙迫中拾取少许。虽不能吃饱,也能得着一些,有所吸取,使属灵的视觉明亮。

         ()当我们在从事圣战之时,获得胜利的情况下,我们在事奉的工作有所成就,容易沾沾自喜,兴奋异常;可能我们没有时间,其实对神的话语最为需要,无论成败,我们都需要喂饱滋养。

 

【撒上十四28「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吕振中译〕人民中有一个人应时地说:『你父亲曾向人民郑重地起誓说:「今天吃甚么食物的人必受咒诅」;因此人民都疲乏了。』

   〔原文字义〕「严严地起誓(原文双同字)」发誓,起誓;「疲乏」阴暗,飞走。

   〔文意注解〕「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因此百姓就疲乏』意指乏力追杀敌人。

 

【撒上十四29「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

   〔吕振中译〕约拿单说:『我父亲把这地方搞坏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我眼睛就明亮了。

   〔原文字义〕「连累」打扰,找麻烦;「明亮」变亮,照耀。

   〔文意注解〕「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连累你们』意指领袖错误的决定,导致全体部属受到亏损。

 

【撒上十四30「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吕振中译〕何况随意地吃呢?假使今天人民得以随意地吃喝从仇敌所掠夺的东西,那我们在非利士人中所击杀的岂不更多么?』

   〔原文字义〕「任意吃(原文双同字)」吃,吞噬;「所夺的」取得,获得。

   〔文意注解〕「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约拿单的论点完全正确。『若任意吃』指倘若不受誓言约束的话。

 

【撒上十四31「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

   〔吕振中译〕虽然如此,那一天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中还一直地击杀、从密抹直到亚雅仑,以致人民疲乏极了。

   〔原文字义〕「击杀」打击,杀害;「密抹」隐藏的;「亚雅仑」鹿原;「疲乏」阴暗,飞走。

   〔文意注解〕「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从密抹直到亚雅仑』中间大约32公里,亚雅仑是控制从犹大山地通往地中海沿岸非利士人居住地的重要关口。

 

【撒上十四32「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

   〔吕振中译〕人民急于攫取掠得物,就把牛羊和小牛宰于地上,带血就吃了。

   〔原文字义〕「急忙」贪婪急进。

   〔文意注解〕「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肉还带血就吃了』这是违反摩西律法不可吃带血之肉的禁令(利十七10~14)

 

【撒上十四33「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

   〔吕振中译〕有人告诉扫罗说:『你看,人民吃了带血的肉、犯罪得罪了永恒主了。』扫罗对那告诉他的人说〔原文:扫罗说:你们行了跪诈了〕:『将一块大石头辊到我这里〔传统:今天〕来吧。』

   〔原文字义〕「得罪」犯罪,错过目标。

   〔文意注解〕「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得罪耶和华』违背律法便是得罪神。

         「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大石头』在上宰杀牛羊,可以将血完全放净,流入土壤(参申十二24)

 

【撒上十四34「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

   〔吕振中译〕扫罗又说:『你们散开在人民中间,对他们说:你们各人要将自己的牛或羊牵到我这里来,在这里宰了吃,不可犯罪得罪了永恒主,而吃带血的肉。』这一夜众民就各把自己的牛牵到手,在那里宰了。

   〔原文字义〕「散在」分散,疏散。

   〔文意注解〕「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通告众人在大石头上宰杀牛羊,避免吃到带血的肉(参阅33节注解)

         「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不再犯错。

 

【撒上十四35「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吕振中译〕扫罗为永恒主筑了一座祭坛;这是他开始为永恒主筑的祭坛。

   〔原文字义〕「初次」开始。

   〔文意注解〕「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一座坛』指祭坛,目的为献祭赎罪并感恩;『初次』指他平生第一次为神筑坛。

   〔话中之光〕()扫罗作王好几年以后,才为神建起第一个祭坛,作为最后的凭依。他在位期间,只有在山穷水尽之时才寻求神,这与祭司成了强烈的对比,祭司主张人应当凡事先求问神(36)。假如他首先去求问神,作王以后头一件事就是筑起祭坛,该有多好啊!人到事后才求告神,就有辱祂的大能;我们应先求告神,别等到计穷力竭之时才想到祂。

 

【撒上十四36「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神。”」

   〔吕振中译〕扫罗说:『我们今夜要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掳掠他们、直到晨光发亮,不让剩下一人。』众民说:『你看怎么好,就怎么行吧。』祭司说:『我们应当先在这里亲近神。』

   〔原文字义〕「抢掠」抢劫,掠夺;「亲近(原文双字)」靠近,接近(首字);到这里。

   〔文意注解〕「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原本打算饱食之后,趁着黑夜追剿残余敌人。

         「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神」:『亲近神』意指求问神的旨意。

   〔话中之光〕()属肉体的特点是自以为义:总是只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太七3),自己不肯接受十字架的对付(38)。神没有回答扫罗(37),但扫罗不但不反省自己、承认错误、带头悔改,反而满有把握地认为是百姓犯了罪(33),所以冒失地起了第二(39)、第三个誓言(44),要杀死无辜的约拿单。同样,属肉体的事奉,也可能会像扫罗一时成功,也可能会被神用来拓展神国、造就教会。但这些得胜也会喂养事奉者的肉体生命,结果恐怕是「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九27)

 

【撒上十四37「扫罗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

   〔吕振中译〕扫罗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一天神没有回答他。

   〔原文字义〕「求问」询问,恳求;「交在」给,置,放。

   〔文意注解〕「扫罗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求问神』通过大祭司以弗得上的乌陵和土明,求问神的旨意;『神没有回答』即表示有人得罪神(38),故神不予理睬。

 

【撒上十四38「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

   〔吕振中译〕扫罗说:『人民所有的中坚人物阿,你们都要走近前来到这里,来察知、来看明今天这罪是在哪里。

   〔原文字义〕「查明(原文双字)」认识,察觉(首字);看见(次字)

   〔文意注解〕「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长老』指治理各支派的众长老;『查明』即查出是谁得罪神,导致神不回答所求问的事(37)

 

【撒上十四39「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

   〔吕振中译〕我指着那拯救以色列的永活神永恒主来起誓,即使是我儿子约拿单,他也必须死。』众民中没有一个人回答他。

   〔原文字义〕「必死(原文说同字)」死。

   〔文意注解〕「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起誓』又是扫罗另一个冒失说话的愚蠢起誓;『无一人回答他』意指众人都不以为然,故默不吭声。

 

【撒上十四40「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

   〔吕振中译〕扫罗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过去在一边,我和我儿子约拿单过来在一边』;人民对扫罗说:『你看怎么好,就怎么行吧。』

   〔原文字义〕「怎样好」好的,令人愉悦的。

   〔文意注解〕「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扫罗先把他自己和儿子两个人,与以色列众人分开成两边。

 

【撒上十四41「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

   〔吕振中译〕扫罗说:『永恒主以色列的神阿,你今天为甚么不回答你仆人呢?这罪孽如果是在我或我儿子约拿单,永恒主以色列的神阿,求你给乌陵吧;但这罪孽如果是在你人民以色列,那么、永恒主以色列的神阿,求你给土明吧。』于是约拿单和扫罗被拈着;人民就出脱无事了。

   〔原文字义〕「指示」给予,提供;「实情」完全的,健全的。

   〔文意注解〕「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求你指示实情」:『指示实情』即指求神显明是谁犯了罪(38)

         「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百姓尽都无事』意指百姓尽都无罪。

 

【撒上十四42「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吕振中译〕扫罗说:『在我和我儿子约拿单之间、你们再给拈下来吧』;约拿单就被拈着了。

   〔文意注解〕「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掣出约拿单来』是约拿单在不知誓言的情况下吃了蜜。

 

【撒上十四43「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作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吗”或作“吧”)?”」

   〔吕振中译〕扫罗对约拿单说:『告诉我,你干了甚么事了?』约拿单告诉扫罗说:『我真地用我手中的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一尝;看哪,我在这里;我准备死。』

   〔原文字义〕「尝」品尝,感知。

   〔文意注解〕「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作了什么事?」:『你作了什么事』意指「你犯了甚么罪」。

         「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这样我就死吗』也可译作:「这样我就死吧」,从疑问句变成感叹句,从不甘心就死,变成坦然赴死。

   〔话中之光〕()约拿单的属灵气质跟扫罗成为鲜明的对比。他坦承自己所做的事,并不想作掩饰。他虽然不知道扫罗所起的誓,却甘愿承受后果。在你做错事以后,即使出于无心,也要像约拿单一样的坦白,却不可效法扫罗。

 

【撒上十四44「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吕振中译〕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必须死;若不然,愿神这样惩罚,并且加倍惩罚。』

   〔原文字义〕「重重地降罚(原文双字)」做,制作(首字);加,增加(次字)

   〔文意注解〕「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扫罗外表看似公正、刚强,其实他比约拿单懦弱,因为他不敢承担自己所犯的错。

   〔话中之光〕()为了面子,扫罗又说了一次胡涂话。饶恕约拿单的性命,等于要他承认自己做了蠢事,这对君王来说是非常难堪的,他实际上是关心自己的形像多过信守自己的誓言。幸而百姓劝说才救了约拿单(46)。不要像扫罗似的一错再错,要肯认错,好证明你注重事情做得对,过于表面上做得漂亮。

 

【撒上十四45「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作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吕振中译〕人民对扫罗说:『难道约拿单这位在以色列人中施行这么大的拯救的、必须死么?绝对不可。我们指着永活的永恒主来起誓,连他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天和神一同作事。』这样;人民就赎救了约拿单免致死亡。

   〔原文字义〕「大行(原文双字)」巨大的(首字);做,制作(次字)

   〔文意注解〕「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大行拯救』意指密抹之战的重大胜利,应当归功于约拿单。

         「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作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众百姓以「起誓」来抵消扫罗的「起誓」,不让扫罗执行他的誓言;『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意指绝对不可伤害他;『他今日与神一同作事』意指他凭信心打仗,促使神不能不伸手作事。

   〔话中之光〕()扫罗倚靠肉体行事,不肯顺服神;神就「掣出约拿单来」(42),让属肉体的百姓违抗扫罗的命令,使不肯顺服的扫罗蒙羞,三个誓言句句落空。神要我们看到,属肉体的人,必然会肉体碰肉体,肉体被肉体羞辱。

         ()约拿单因违背扫罗的错误命令而该死吗?」扫罗的回答说:「是」(44),但百姓却说「断乎不可」(45)。神支持了百姓,约拿单免于死刑。神的这种旨意,同样也适用于今天制定罪恶法律的执政者和无意触犯这些罪恶法律的公民。神不喜悦手握大权而行使不义的人,也不喜悦与神的旨意相背的法律得到实施(参摩五7~13)。在这一点上,当不义的势力要不正当地处罚没有嫌疑的政治犯或因不同信念而入狱之人的时候,国民抵抗他们是神借着民心而动工的一种标志。

         ()约拿单违反禁食令的行为不是造反或不顺从。因为他根本没有听到这命令,不是故意的,而是“无意”中犯错误。根据律法,如果承认自己的罪,献赎罪祭就可以赦免(参利五15~6)。但扫罗以过度的权利意识和顽固不化,不仅没有给献赎罪祭的机会,反而定约拿单的罪,急于要杀他。同样有些人被自己的权利意识冲昏了头脑,为坚持自己设定的法则,而不惜付出别人生命为代价的人是非常危险的。

 

【撒上十四46「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吕振中译〕于是扫罗上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文意注解〕「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本节划下密抹之战的句点:非利士人虽受挫而归,但扫罗因愚昧的誓言,未能一举歼灭非利士人,为日后非利士人卷土重来、并造成扫罗和约拿单战死战场的悲剧(参撒上二十九1;三十1~6)埋下伏笔。

   〔话中之光〕()扫罗本可以在密抹之战取得完全的胜利,却因他的轻率的誓言(24),只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幸存的非利士人,日后再次攻击并大大地击败以色列人,导致扫罗和其儿子们战死战场的悲剧。恶总要连根拔起,这是最好的办法(参帖前五22)。罪若没有根除, 就会有可能重新发芽(参诗三十四21)

 

【撒上十四47「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就是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琐巴诸王,并非利士人。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

   〔吕振中译〕扫罗取得了管理以色列的王权,常常对四围一切的仇敌作战,去攻打摩押、亚扪人、以东,琐巴诸王、以及非利士人;他无论走向哪里,全都得胜〔传统:全使仇敌狼狈〕。

   〔原文字义〕「执掌」取得,抓住;「国权」王权,王位;「摩押」他父亲的;「亚扪」部落的;「以东」红;「琐巴」哨站;「非利士人」移居者。

   〔文意注解〕「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就是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琐巴诸王,并非利士人」:『国权』指国度、王国、王权;『琐巴诸王』指北边境外诸国,即金叙利亚。

         「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从这方面来看,他似乎符合以色列人当初求立王的主要要求(参撒上八20)

   〔话中之光〕()扫罗刚刚违背了神的命令,神就告诉他,他的国位不会长久了(参撒上十三13~14)。其后为甚么他又会战胜呢?有时不虔诚的人也能打胜仗。神既没有保证,又没有设限说只有义人才能得胜;祂只照自己的旨意安排。祂可能因为人民的缘故,而不是因为扫罗,所以使他得胜。祂可能容许扫罗暂时作王,好使用他的军事才能,这样,下一任的君王大卫就可以心无旁骛,领导国人从事属灵战争。不管神因甚么原由耽延扫罗王朝的改换,他的王位终结总要完全应验神的预言。只有神知道自己的计划和应许,祂有命定的时间。我们的任务乃是将自己的事情和道路交托给神,信靠祂必会成全。

 

【撒上十四48「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

   〔吕振中译〕扫罗奋勇,击打亚玛力人,拯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的人的手。

   〔原文字义〕「奋勇」(原文无此字);「亚玛力人」山谷的移居者。

   〔文意注解〕「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亚玛力人』属以扫后(参创三十六15~16)游牧民族,居住以东地南部,四处抢劫掳掠(参撒上三十1~20)是以色列人的死敌(参出十七8~16;申二十五17~19);『奋勇攻击亚玛力人』详情请参阅撒上十五章。

 

【撒上十四49「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吕振中译〕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的名字:大的名叫米拉,小的名叫米甲。

   〔原文字义〕「亦施韦」他像我一样;「麦基舒亚」我的王很富有;「米拉」加增;「米甲」有谁能像神呢?

   〔文意注解〕「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亦施韦』可能就是「伊施波设」(参撒下二8),又名「伊施巴力」(参代上八33);『米甲』后来嫁给了大卫(参撒上十八27)扫罗另有一个儿子,名亚比拿达(参代上八33)

 

【撒上十四50「扫罗的妻,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

   〔吕振中译〕扫罗的妻子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军长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

   〔原文字义〕「亚希暖」我兄弟令人愉快;「亚希玛斯」我兄弟是怒气;「押尼珥」我父是灯;「尼珥」灯。

   〔文意注解〕「扫罗的妻,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押尼珥』在扫罗死后扮演重要角色,拥护扫罗王朝,与大卫的王朝对抗(参撒下2~3)

 

【撒上十四51「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吕振中译〕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原文字义〕「基士」弯曲的;「亚别」神为我父。

   〔文意注解〕「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亚别』请参阅撒上九1

 

【撒上十四52「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

   〔吕振中译〕尽扫罗一生的日子、他对非利士人都有剧烈的争战;所有英勇之士、和一切有才能力的人、扫罗一看到,就收来跟随他。

   〔原文字义〕「大大」强壮的,强大的;「勇士(原文双字)」强壮的,大能的(首字);人类(次字);「招募」招聚。

   〔文意注解〕「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彼此之间不断对敌(参撒上十七1~3;二十三27;二十九1;三十一1~2)

         「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本句显示扫罗越来越倚靠人的能力,而不是倚靠神。

   〔话中之光〕()从这一章我们看到,扫罗做了几件不合领袖体统的事:他没有跟儿子约拿单交谈(17);愚妄地起誓(24);不理士卒的疲乏安危(31)。他领导全民毫不称职,那并不只是由于本身的性格,更是由于他属灵品格的腐败。我们的行为常常是属灵景况的缩影,别忘记,要作英明的领袖,具备属灵的品格是极重要的。

 

叁、灵训要义

 

【属灵的vs属肉体的】

    一、约拿单代表属灵的:

          1.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1):行事不寻求人的意见。

          2.「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6):不靠人数多寡,乃靠神的能力。

          3.「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7):注重二人同心同行。

          4.「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8):行为坦率有见证,不怕被人看见。

          5.「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10):凡事寻求神的旨意。

          6.「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13):奋勇上前杀敌,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十二11)

          7.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15):有神与他同工(地震),魔鬼的军兵为之战兢。

          8「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27):不知人的规条,仅在意灵里的供应()

          9.「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43):诚实不隐瞒,生死置之度外。

          10.「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作事」(45):在弟兄们当中有好的见证,赢得衷心的代求。

    二、扫罗代表属肉体的:

          1.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2):明哲保身,远离危险。

          2.「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2~3)属肉体的人不知道属灵人的作为。

          3.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18~19):表面寻求神的旨意,实际上是看环境行事。

          4.「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24):不吃不喝大发热心,仅为服事个人的欲望(报仇)

          5.「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28~29):反倒引起别人的困扰。

          6.「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30):在属灵的事上,毫无功效。

          7.「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神」(36):看手里的事工过于神自己。

          8.「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39):只忠于自己所说过的话,丝毫没有人情味。

          9.「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44):只关心自己在人前的形象,却不顾这小子中的一个。

          10.「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46):行事得不着神的赐福,达不到果效。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